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扒魚翅

鎖定
白扒魚翅是山東省的傳統名菜,屬於魯菜系。湯汁濃郁,魚翅軟爛鮮香,昧清淡爽口。在山東常作為高級宴席的第一道菜登席,相沿成習,流傳甚遠。山東各地的名店、酒樓多以排頭菜經營,以青島飯店最為有名。
中文名
白扒魚翅
主要食材
魚翅
菜    系
魯菜
特    點
湯汁濃郁,魚翅軟爛光亮,鮮香味醇

白扒魚翅烹飪方法

白扒魚翅
白扒魚翅(2張)
材料:水發魚翅200克。母雞肉、肥肉、豬肘肉各25克、菜心50克、熟豬油50克、雞油25克、精鹽5克、紹酒10克。葱10克、鮮姜10克、味精0.5克、澱粉30克。
做法:
1.將母雞肉、肥鴨肉、豬肘肉洗淨剁成小塊,放入開水鍋內掉過撈出,洗淨血沫待用。
2.炒鍋內加入清湯、精鹽(1克)、紹酒(10克)、魚翅,燒開後撈出瀝淨水分;再把菜心放入鍋內氽過撈出;將魚翅用清水洗淨,排列整齊,碼在大碗的底層,上面放上雞塊、鴨塊、豬時肉塊和薑片(各10克)、精鹽(1克)、紹酒(10克),倒入清湯上籠蒸爛,取出撿去雞塊、鴨塊、豬肘肉塊、葱、姜後待用。
3.炒鍋內放熟豬油,用中火燒至六成熱時,放入葱、薑片(各15克),炸出香味,再加精鹽(6克)、奶湯、紹酒(5克),撈出葱姜不要,放入魚翅(翅面朝下)、菜心,燒開後撇去浮沫,改用微火煨扒,待湯汁剩1/3時,放濕澱粉勾芡,至湯成濃汁時,放味精、淋雞油,大翻勺裝盤即成。 [1] 

白扒魚翅工藝關鍵

1.魚翅是大鯊魚的鰭,經過脱水乾制而成。鯊魚是一種兇猛魚類,種類很多,我國就有七十餘種。鯊魚翅分為熱帶魚翅、温帶魚翅和寒帶魚翅。熱帶產的魚翅最佳,顏色為黃白色,稱黃魚翅,以菲律賓呂宋產的最佳,稱為“呂宋黃”。温帶產的魚翅色澤基本同熱帶的相似,但也有灰白色的,質量稍差的白沙翅。寒帶產的魚翅大部分都是青色,質量較差,稱青翅。
白扒魚翅 白扒魚翅 [2]
2.魚翅先用剪刀將薄邊剪去,再放入鋁桶內,注入開水,用小火炯煮(水不能開)到能炬沙時,將鍋離火,待水温不燙手時,用手搓擦,去淨表面的一層沙粒。若煙不下沙粒,可再繼續燜煮。沙粒煺盡後,再換開水燜煮,煮時注意檢查。視其能拆骨時,將鍋離火,水不燙手時,輕輕地拆骨和剪除掉腐爛變質部分,放於水管下衝泡,促使其脹發和去腥味。然後換開水泡半天,促使其回軟收縮,並吐盡腥味,這時再用涼水沖泡一大即可使用,衝時注意不要將翅形衝破衝散,另外在煺沙和去骨時,擺弄要輕,切勿將翅形弄壞,要保持翅的形狀不破不裂。沖泡後的魚翅,如當時不用,可按所需份數分成份,注入涼水(淹沒),放入冰箱冷凍結實。如無冰箱時,可以用涼水泡上放在涼爽之處,每日換兩次水。魚翅有老有嫩,在燜煮煺沙和燜煮去骨時,要及時檢查,先撈出嫩的,不能同下同撈,否則影響質量。
3.精料奶湯:開膛老母雞1500克,豬五花肉1000克,豬腿棒1000克。葱100克,姜50克。製法:雞、肉、骨先用開水稍煮,撈在涼水內刮洗乾淨。棒骨砸斷,葱整根,姜拍破。用一鋁鍋盛5000克涼水上火,下入雞、肉、骨、葱、姜,燒開撇淨泡沫,蓋上蓋用旺火煮之,待煮到雞、肘已極爛時撈去雞、肉、骨等,用籮過濾一遍去渣,即成奶湯,白如雪,濃似奶,味鮮美。1公斤原料煮1公斤湯為標準。

白扒魚翅風味特點

白扒魚翅 白扒魚翅
1.魚翅,即鯊魚的鰭,為海味珍品,屬上八珍之列,產於我國沿海一帶,山東煙台地區是重要產區之一。魚翅早在明代就開始作為高級烹飪原料應用。其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並具有補腎防衰、強筋壯骨之功效。用以入饌,可扒、可煨、可燒、可燴,配以清湯、奶湯更為鮮美。“白扒魚翅”作為高級宴席的上乘名菜而素享盛名。
2.此菜湯汁濃郁,魚翅軟爛鮮香,昧清淡爽口。在山東常作為高級宴席的第一道菜登席,相沿成習,流傳甚遠。山東各地的名店、酒樓多以排頭菜經營,以青島飯店最為有名。青島飯店開業於1932年,擴建於1970年,雖幾經變遷,但保持山東名菜的傳統風味長盛不衰。其經營特色是以海鮮為主,口味則注重清淡嫩爽;擅長於炸、爆、烤、蒸等技法。名菜有葱燒海蔘、芙蓉於貝,扒原殼鮑魚、鳳尾魚卷、油炸海螺、番前蝦仁、香酥雞山東蒸丸等。對高檔海味菜的製作頗為講究。該店特級烹調師蘇國淵製作的“白扒魚翅”,在1987年山東烹往大獎賽上榮獲最佳獎,受到專家、同行們的一致好評 [2] 

白扒魚翅另一做法

材料:水發蝗魚翅.1000克 熟豬時肉..500克 熟雞腿....2個 菜心....100克 水發冬菇...50克 火腿.....50克 淨冬筍....50克 紹酒.....2克 味精.....1克 薑汁.....5克 精鹽.....3克 奶湯....500克 精豬油...200克
做法:
1.把發好的魚翅撕成十幾根刺針連在一起的大批,用頭湯殺去腥味。把鍋墊放盤上,將冬菇、冬筍、火腿切成2釐米厚的片對稱均勻地鋪在鍋墊上,再把魚翅針向外,均勻地鋪在上面,然後,再將氽好的雞腿,肘肉放在魚翅上面。
2.炒鍋置火上,放入熟豬油200克,奶湯500克,精鹽1克,紹酒1克,姜計2克,將鋪好的魚翅放入,用盤扣住,旺火扒10分鐘,改用小火扒至入味,揀去雞腿,肘肉,用漏勺托住鍋墊,扣入扒盤內。
3.將精鹽2克,紹酒1克,薑汁3克,味精1克放入鍋中,旺火收汁。扒盤周圍放上菜心,將收好的汁澆在扒盤的魚翅上即成。 [3] 
工藝關鍵:
1. 魚翅先將薄邊剪去,防止漲發時沙粒進入翹內,然後用冷水泡至回軟10—12小時,放在開水鍋中煮1小時,在開水中燜至沙粒大部分鼓起時用刮刀邊刮邊洗,去淨沙粒、如去不掉可再用開水燙一次即可去掉,將魚翅根切大部分,裝入竹筐內,加蓋放入鍋裏水燜,這樣可避免水翻滾時,將魚翅衝擊破碎。老硬的可燜5—6小時,軟嫩的燜4—5小時,在全部發透時取出,然後用清水洗淨,去掉異味即可。
2.雞腿宜選用柴雞,切不可使用肉雞,因肉雞雖嫩卻鮮味小,且有輕微酸味,而柴雞肉硬,鮮味十足。
風味特點:
1.“白扒”是中州菜的傳統烹調技法之一,早在清乾隆年間就與閩菜的“紅扒”齊名而蜚聲於世,號稱“南北二扒”。“扒”是將原料整齊地擺放在鍋墊上,利用奶湯重油,進行較長時間的火工處理,使湯與油完全融合,讓原料充分吸收,以達到“用油不見油”的特殊要求。河南烹調師有“扒菜不勾芡,功到自然粘”的烹製口訣,可見準確運用火力的重要。
2.此菜為“汁梁十二扒”之一,湯汁濃白,質厚味醇,適口不膩,光彩照人,頗有獨到之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