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物戰劑

鎖定
生物戰劑是指能在人員或動植物機體內繁殖並引起大規模疾病的微生物。生物戰劑可分為致死劑、失能劑、接觸劑(在接觸過程中傳染)和非接觸劑,應用生物武器來達到其軍事目的的作戰稱為生物戰。
中文名
生物戰劑
外文名
biological agent
生物戰劑
生物武器的基礎
病原體
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等
分    類
分致死性、失能性2類
傳播途徑
從呼吸道吸入、從消化道食入等

目錄

生物戰劑簡介

致病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物質,一旦進入機體,即能大量繁殖,其代謝產物能破壞機體的正常功能,導致發病或死亡。毒素是細菌或真菌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有毒蛋白質,沒有生命,很小量即能引起人、畜中毒或死亡。生物活性物質是正常機體自身產生的調節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物質,如過量或比例失調,即能使人的生理、心理或行為失常。生物戰劑必須具備的條件:在生產、貯存、運輸、施放過程中能較穩定地保持致病能力;能大規模生產致病力強,極少量戰劑即能致病或致死;使用者有保護己方軍隊和居民的有效手段(如預防疫苗)。

生物戰劑分類

生物戰劑按微生物種類可分為:
①細菌類戰劑。主要有炭疽桿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土拉桿菌布氏桿菌等。
②病毒類戰劑。主要有黃熱病毒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天花病毒馬爾堡病毒等。
③立克次體類戰劑。主要有流行性斑疹傷寒立克次體、Q熱立克次體等。
衣原體類戰劑。主要有鳥疫衣原體
⑤真菌類戰劑。主要有粗球孢子菌莢膜組織胞漿菌等。
⑥毒素類戰劑。主要有肉毒桿菌毒素葡萄球菌腸毒素等。
按對人、畜的危害程度可分為失能性戰劑和致死性戰劑。
失能性戰劑,即病死率較低的戰劑,如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葡萄球菌腸毒素等;致死性戰劑,即病死率較高的戰劑,如天花病毒、鼠疫桿菌等。
按是否具有傳染性可分為:傳染性生物戰劑和無傳染性生物戰劑兩種。如鼠疫桿菌、霍亂弧菌能不斷從病人體內排出,使周圍健康人感染,造成疾病流行,屬於有傳染性;而炭疽桿菌、生物毒素類戰劑在人與人之間不傳染,則屬於無傳染性。另外還有一種有條件的傳染性戰劑,如黃熱病毒、登革病毒在有媒介(埃及伊蚊白紋伊蚊)存在時方能在人間傳播。按潛伏期的長短可分為長潛伏期與短潛伏期兩類。如天花病毒進入人體後,要經過7~16天的潛伏期方能發病,屬於長潛伏期生物戰劑;葡萄球菌腸毒素氣溶膠呼吸道進入人體後1~6小時即發病,屬於短潛伏期生物戰劑。短潛伏期戰劑有可能用作戰術武器

生物戰劑傳染

生物戰劑的種類繁多,性能各異,為一些擁有生物武器的國家提供了選擇使用的條件。如破壞對方大後方的生產和運輸,可使用傳染性強的、致死性高的生物戰劑;攻擊準備佔領後立即使用的港口、機場等目標,可使用短潛伏期、非傳染性生物戰劑。①通過污染空氣經呼吸道進入人體。是最容易實現的侵入方式。一般通過飛機、導彈等噴灑生物戰劑氣溶膠,可造成大面積污染。②通過食物和水經消化道侵入人體。活的微生物在食物和水中可較長時間存活,造成長時間污染。③通過感染了致病微生物吸血昆蟲叮咬,經皮膚侵入人體。如黃熱病毒埃及伊蚊叮咬而傳播。這些病毒在蚊體內可存活3~4個月。④通過皮膚、黏膜傷口侵入人體。①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技術的迅速發展,將有可能對現有的致病微生物進行基因工程技術改造,使之具有耐藥性,對環境具有更強的抵抗力,或製成對現有疫苗無免疫保護的微生物。②大量培養病毒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安全防護措施的改進,將有可能促進新的病毒類生物戰劑的出現。③通過對生物毒素的結構分析,將有可能人工合成類似結構的毒物,因此,有可能出現生物毒素類生物戰劑。④生物活性物質系動物體內維持正常生理和心理所必需的微量低分子物質,稍有變化就能引起一系列生理或心理改變,導致行為和心理異常,從而暫時喪失正常活動能力。這類物質將有可能通過遺傳工程技術大量生產,成為一種新類型的生物戰劑。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