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氣溶膠

鎖定
氣溶膠,英文名為 aerosol,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這些固態或液態顆粒的密度與氣體介質的密度可以相差微小,也可以懸殊很大。 [1]  氣溶膠顆粒大小通常在0.01~10μm之間 [2-5]  ,但因為來源和形成原因範圍很大,例如:花粉等植物氣溶膠的粒徑在5~100µm之間、木材及煙草燃燒產生的氣溶膠,其粒徑通常為0.01~1000µm [6]  ,所以顆粒的形狀多種多樣,可以是近乎球形,諸如液態霧珠,也可以是片狀、針狀及其它不規則形狀。從流體力學角度,氣溶膠實質上是氣態為連續相,固、液態為分散相的多相流體。 [1] 
天空中的雲、霧、塵埃,工業上和運輸業上用的鍋爐和各種發動機裏未燃盡的燃料所形成的煙,採礦過程、採石場採掘與石料加工過程和糧食加工時所形成的固體粉塵,人造的掩蔽煙幕和毒煙等都是氣溶膠的具體實例。 [7] 
中文名
氣溶膠
外文名
aerosol
大    小
通常在0.01~10μm之間
消除方法
降水、粒子碰並、聚合、沉降等
本    質
固、液體質點分散懸浮於氣體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氣體分散體系) [7] 
顆粒形狀
近球形、片狀、針狀、不規則狀等

氣溶膠理化性質

氣溶膠是以固體或液體為分散質(又稱分散相)和氣體為分散介質所形成的溶膠。它具有膠體性質,如:對光線有散射作用、電泳布朗運動等特性。大氣中的固體和液體微粒作布朗運動,不因重力而沉降,可懸浮在大氣中長達數月、數年之久。 [8] 
氣溶膠質點有相當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情況下相當緩慢的化學反應進行得非常迅速,甚至可以引起爆炸,如磨細的糖、澱粉和煤等。 [9] 

氣溶膠物理性質

氣溶膠微粒能發生光的散射,這是使天空成為藍色,太陽落山時成為紅色的原因。在動力性質方面,其布朗運動非常劇烈,當微粒小時具有擴散性質;當微粒大時,由於與介質的密度差大,沉降顯著。在電學性質方面,氣溶膠粒子沒有擴散雙電層存在,但可以帶電,其電荷來源於與大氣中氣體離子的碰撞或與介質的摩擦,所帶電荷量不等,且隨時間變化;微粒既可帶正電也可帶負電,説明其電性決定於外界條件。在穩定性方面,氣溶膠粒子沒有溶膠粒子那樣的溶劑化層和擴散雙電層,相碰時即發生聚結,生成大液滴(霧)或聚集體(煙),此過程進展極其迅速,所以氣溶膠是極不穩定的膠體分散體系,但由於布朗運動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相對穩定性 [9] 

氣溶膠化學組成

氣溶膠由於粒子的來源和成因不同,其化學組成有很大的區別,不同來源的顆粒物,其組分相差很大。如來自地表層或由海水濺沫生成的大顆粒往往含有大量的Fe、Al、Si、Mg、Ti和Ca等元素。以常見的城市大氣氣溶膠為例,其顆粒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低蒸汽壓氣體粒子的成核;低蒸汽壓氣體在已有粒子上的濃縮;粒子的凝聚與碰撞。
總體上來看,氣溶膠中的化學成分包含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氣溶膠中的水溶性粒子,如硫酸鹽、硝酸鹽、銨鹽等,主要來自氣體的轉化;
2)氣溶膠中的有機物,它們一般佔氣溶膠總質量的10%~50%,其種類繁多,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有很大的影響;
3)氣溶膠中的元素。氣溶膠中元素也較為豐富,目前在大氣中已發現的元素超過70種。此外,氣溶膠的化學成分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的差異,這更加説明了氣溶膠化學組成的複雜性。 [10] 
氣溶膠顆粒物的表面結構非常複雜,有的較為光滑,但大部分顆粒表面粗糙,因此,顆粒的表面可作為顆粒與大氣發生化學反應或催化氧化反應的場所。例如,二氧化硫在氣溶膠顆粒表面可被催化氧化 (因表面含有鐵或錳等過渡金屬) 而產生硫酸鹽,或發生氣相氧化生成硫酸鹽氣溶膠(顆粒物,二次污染物)。後者可遠距離遷移,在幾百公里上空沉降 (幹沉降)或被雨水沖刷 (濕沉降)抵達地面,從而造成土壤、水體的酸化,影響植物、水生生物的生長,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地區的酸雨危害,就是由硫酸鹽氣溶膠造成的。我國的燃料結構以煤為主,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和煙塵,已成為大氣污染的普遍問題,二氧化硫轉化為硫酸鹽和煙塵顆粒物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傳播、轉化,都會造成環境與生態的危害。 [8] 

氣溶膠環境效應

氣溶膠影響大氣成分

氣溶膠粒子具有分佈不均勻、變化尺度小、複雜性的特點,多集中於大氣的底層,對雲的凝結核、雨滴、冰晶形成,進而對降水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氣溶膠甚至可以改變雲的存在時間,能夠在雲的表面產生化學反應,決定降雨量的多少,影響大氣成分 [11] 

氣溶膠破壞臭氧層

通過對密封裝置的加壓,可從各種各樣的物質中產生氣溶膠,其中包括殺蟲劑、油漆、噴發定型劑等。這些物質與另一種易於液化的氣體混合(往往是加入微量氟化物或氯化物的碳氫化合物),一旦釋壓,後者會產生推進作用。人們普遍擔心,由於加入氟化物的碳氫化合物比空氣輕,因而會在大氣層中引起一系列反應,從而破壞臭氧層。因臭氧層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線的輻射,因此制定了一些措施,禁止在氣溶膠中使用加入氟化物的碳氫化合物。 [12] 

氣溶膠環境污染

霾是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里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這裏的幹塵粒指的是幹氣溶膠粒子。一般情況下,當能見度在1~10公里時可能既有幹氣溶膠的影響(即霾的影響),也可能有水滴的貢獻(即輕霧的貢獻),且不易區分,所以就被稱為“霧-霾”現象。由於在實際的大氣中沒有氣溶膠粒子作為雲霧的凝結核(或冰核),無法形成霧,所以霧和霾的背後都與氣溶膠粒子有關。 [13] 
造成大氣污染的空氣氣溶膠有煙霧、硫酸霧及光化學煙霧等。微粒物主要來源於工業生產、加工過程、各種鍋爐或爐灶排出的煙塵以及汽車排出的污染物及由它轉化成的二次污染物。因此,應該通過改進燃燒方式,採用無污染或少污染能源,提高除塵器效率以及植樹造林等措施,加強對微粒的控制。 [14] 

氣溶膠表徵方法

氣溶膠顆粒物濃度

顆粒物的濃度通常採用單位體積氣溶膠內粒子的數目(數濃度N) 、粒子的總表面積(表面積濃度S)或粒子的總體積(V)或總質量(M)來表示 。 [15] 
當氣溶膠的濃度達到足夠高時,將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尤其是對哮喘病人及其他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羣。空氣中的氣溶膠還能傳播真菌和病毒,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地區疾病的流行和爆發。 [11] 

氣溶膠粒徑分佈

所謂氣溶膠粒徑分佈是指所含氣溶膠粒子的濃度按粒子大小的分佈情況, 以反映出氣溶膠粒子的大小與其來源或形成過程之間的關係。氣溶膠粒徑的表示有空氣動力學直徑或斯托克斯(stokes)直徑。後者是指一顆粒與另一球形顆粒具有相同平均密度及沉降速度的直徑。 [15] 
小粒徑氣溶膠的濃度受凝聚作用所限制,而大粒子的濃度則受沉降作用所限制。微粒在大氣中沉降的過程中, 受的阻力和重力的作用達到平衡時,各種粒子的沉降速度不同。 [15] 
圖1 圖1
如圖1所示,給出了大氣環境中各種微粒的粒徑範圍,常見的微生物氣溶膠粒徑在0.01~100μm之間,病毒粒子粒徑為0.02~0.3μm,細菌以及真菌等粒徑範圍在0.3~100μm之間,其中與疾病有關的微生物氣溶膠直徑主要集中在0.1~20μm。 [16] 

氣溶膠來源及組成

氣溶膠按其來源可分為一次氣溶膠(以微粒形式直接從發生源進入大氣)和二次氣溶膠(在大氣中由一次污染物轉化而生成)兩種。它們可以來自被風揚起的細灰和微塵、海水濺沫蒸發而成的鹽粒、火山爆發的散落物以及森林燃燒的煙塵等天然源,也可以來自化石和非化石燃料的燃燒、交通運輸以及各種工業排放的煙塵等人為源。 [17] 
植物氣溶膠的粒徑為5~100µm, 如花粉;燃燒產生的氣溶膠,其粒徑為0.01~1000µm, 源於燃燒木材及煙草產物等;家庭或個人清潔及化妝產生的氣溶膠,粒徑分佈在0.1-1000µm之間;放射性氣溶膠,主要是指放射性粒子附着在較大的顆粒上,其中部分顆粒可被吸入肺部,其放射性物質將損壞肺部並增加肺癌的危險。 [6] 

氣溶膠分類

氣溶膠物理狀態

據顆粒物的物理狀態不同,可將氣溶膠分為以下三類: [18] 
(1)固態氣溶膠——煙和塵; [18] 
(2)液態氣溶膠—— 霧; [18] 
(3)固液混合態氣溶膠——煙霧;(煙霧微粒的粒徑一般小於1μm) [18] 

氣溶膠粒徑大小

氣溶膠按粒徑大小又可分為:
(1)總懸浮顆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用標準大容量顆粒採樣器(流量在1.1~1.7m3/min) 在濾膜上所收集到的顆粒物的總質量 , 通常稱為總懸浮顆粒物,它是分散在大氣中各種粒子的總稱。 [18] 
(2)飄塵,可在大氣中長期飄浮的懸浮物稱為飄塵, 其粒徑小於10μm的微粒,飄塵是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對象之一。 [18] 
(3)降塵,降塵是指粒徑大於10μm, 由於自身的重力作用會很快沉降下來的微粒。單位面積的降塵量可作為評價大氣污染程度的指標之一。 [18] 
(4) 可吸入粒子 (inhalable particles,IP),可吸入粒子是指易於通過呼吸過程而進入呼吸道的粒子。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建議將IP定為粒徑Dp≦10μm的粒子,這裏的Dp是空氣動力學直徑, 其定義為與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終端降落速率的,相對密度為1的球體直徑。它反映出粒子的大小與沉降速率的關係。所以可以直接表達出粒子的性質和行為,如粒子在空中的停留時間,不同大小粒子在呼吸道中沉積的不同部位等。 [18] 

氣溶膠應用領域

氣溶膠工業

氣溶膠可以加快燃燒速率和充分利用燃料,噴霧乾燥可提高產品質量,已廣泛用於醫藥工業與洗衣粉的生產;氣溶膠滅火技術就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滅火技術,併成為哈龍滅火產品(滷代烷類)的代替物之一,也是應用在工業、民用建築物消防領域的利器。 [19] 

氣溶膠農業

應用於農藥的噴灑時可提高藥效、降低藥品的消耗;利用氣溶膠進行人工降雨,可大大改善旱情。 [9] 

氣溶膠國防

當激光在大氣中傳輸時,大氣中的各類氣體分子和氣溶膠粒子都會對激光產生吸收和散射,進而影響激光在大氣中的能量分佈。在各類引起激光衰減的因素中,對激光傳輸能量損耗最大、傳輸特性影響最為強烈的是大氣氣溶膠粒子的散射、吸收和衰減效應。如在激光通信技術領域,眾多實驗結果表明,大氣信道的影響己經成為制約無線激光通信技術發展的最大挑戰,嚴重時大氣的衰減甚至可達100dB,這極大的降低了探測端接收光信號的信噪比,進而導致通信距離下降及通信質量變差。在軍事國防領域,大氣散射的影響和作用則更加致命,在激光武器、激光測距、激光雷達、激光制導等應用中,大氣氣溶膠所導致的大氣散射會使光束向四面八方發散,嚴重破壞激光的定向性和能量集中的特性,從而導致定向激光傳輸的作用距離縮短激光能量降低,嚴重時甚至造成打擊失效。因此研究氣溶膠的吸收和散射特徵,可以得到激光衰減效應及其物理規律,在國防上,可以用來製造信號彈和遮蔽煙幕。 [20] 

氣溶膠微生物氣溶膠

通常指含有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的氣溶膠。 [21]  微生物氣溶膠按其形成組分可分為病毒氣溶膠、細菌氣溶膠和真菌氣溶膠。

氣溶膠特點

生物性氣溶膠具有以下特點:
①氣溶膠中病毒、細菌的濃度較霧化前母液的濃度高。
②氣溶膠中病毒、細菌的死亡速度通常有2個階段,氣溶膠形成最初幾秒鐘內死亡較快,約有半個數量級的微生物遭到滅活。此後的死亡速度較慢並受微生物種類、性質和氣象條件(相對濕度、日照、温度等)影響。
③生物性氣溶膠可因風向、風速而飄離其原發地區。細菌性氣溶膠可擴散至下風向1km處仍保持其生物活性腸道病毒在下風50m處也可檢出。 [21] 

氣溶膠危害

微生物氣溶膠是一種特殊的氣溶膠,是由懸浮於空氣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膠體體系,包括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它們的副產物。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直徑在0.02~0.3μm,雖然只能在寄主細胞內繁殖,但在沒有寄主細胞的條件下仍可附着在如呼吸道分泌物等液滴上形成病毒氣溶膠而通過空氣傳播,能導致傳染病的發生,如流感、腮腺炎、麻疹等;細菌氣溶膠通常是單獨存在或由其他粒子所攜帶,病原性細菌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真菌氣溶膠常在潮濕的環境中發生,室內環境中的黴菌等易導致哮喘、過敏性鼻炎等。 微生物氣溶膠可如細顆粒物一樣,進入人體呼吸系統,在呼吸道甚至肺部中阻留或沉降,其生物活性又使得微生物氣溶膠較普通氣溶膠對人類威脅更大。 [16] 

氣溶膠預防措施

2020年2月8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在發佈會上,衞生防疫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22] 
不過,在國家衞健委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對病毒傳播途徑有這樣的表述——“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22] 
另據國家衞健委網站2020年2月8日發佈疫情問答,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表示,目前尚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新冠肺炎目前還是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播,例如進行臨牀氣管插管等專業醫療操作時。如果是在常規臨牀護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條件下,採取正確佩戴口罩的飛沫傳播防護措施,是足以滿足保護普通公眾,而不被感染的。 [23] 
馮錄召建議:
  • 大家咳嗽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手絹或者用手肘遮住口鼻,儘量扭身躲開別人,這樣能夠防止飛沫噴濺到更遠的距離; [24] 
  • 跟其他人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 [24] 
  • 在通風環境中,空氣中一般不會有新冠病毒,但仍應每天至少兩次開窗通風,這是降低感染風險的有效措施; [24] 
  • 在防護措施一般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下,正確佩戴口罩防護飛沫,足以保護普通公眾不被傳染,大家不必恐慌。 [24] 
2020年2月18日,國家衞健委發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傳播途徑將“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改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並增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25] 
在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三場)上,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成都預防醫學會會長張建新稱,即便是氣溶膠傳播,它和飛沫傳播、接觸傳播的預防措施基本相同,隔離,還要戴口罩、洗手、通風,手段是一樣的。所以大家還是要按照國家和各級政府及衞生部門提出的措施,很好地落實下去,做到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做好所有的防護措施,也能夠有效的預防。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