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齕

(戰國末期秦國將領)

鎖定
王齕(?-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 [1]  ,號信梁 [2]  ,戰國末期秦國名將,王齕經歷三代秦王,為秦國宿將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白起上將軍,王齕為副將,大敗趙國。公元前260年11月,奪取趙國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11月,代替王陵統軍圍攻趙都邯鄲,但未能攻克,楚、魏聯軍大敗秦軍。
公元前257年,王齕繼續攻打邯鄲,但依舊未能攻克。恰逢各國援軍向王齕進攻,在邯鄲城下大敗秦軍,王齕撤圍逃奔秦軍增援部隊所在的汾城附近。王齕帶軍在汾城旁休整了兩個多月後,韓、趙、魏再次組成聯軍逼近汾城,企圖阻止王齕從汾城向東進攻,不料王齕搶先進攻聯軍,斬首六千,聯軍向南逃跑,王齕一直追到黃河,聯軍又有兩萬人死在了黃河裏。另一支趙軍趁王齕東進時攻下汾城,不久王齕進攻汾城,隨即攻克趙國的寧新中。公元前256年,韓、魏、楚聯軍進攻新中城,王齕被迫撤退。公元前247年,王齕攻克上黨各城,秦國將其設為太原郡。公元前244年,王齕去世。
別    名
王齮
信梁
所處時代
戰國時期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秦國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44年
主要成就
擊敗趙國、魏國
本    名
王齕
職    業
將領

王齕人物簡介

王齕長平之戰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將領白起率軍攻打韓國的野王,野王投降秦國,使韓國的上黨郡同韓國的聯絡切斷,上黨郡太守馮亭以上黨郡歸附趙國 [3]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時任左庶長的王齕率軍攻打韓國,奪取上黨,上黨太守馮亭投降趙國,趙國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屯兵,準備接收上黨並防備秦軍。同年四月,王齕因此攻打趙國,趙國派將領廉頗率軍還擊秦軍。秦、趙兩軍士兵時有交戰,趙軍士兵冒犯秦軍偵察兵,秦軍偵察兵斬殺趙軍副將茄(姓氏不詳,名茄),戰事日益擴大。 [4]  六月,秦軍攻破趙軍陣地,奪下兩座城堡,抓獲四名尉官。七月,趙軍高築圍牆,堅壁不出。秦軍實施攻堅戰,俘虜趙軍兩名尉官,攻破趙軍陣地,奪下西邊的營壘。廉頗固守營壘,採取防禦態勢與秦軍對峙,秦軍屢次挑戰,趙軍堅守不出。趙孝成王多次指責廉頗不與秦軍交戰,秦國丞相、應侯范雎派人到趙國花費千金施行反間計,大肆宣揚道:“秦國最懼怕的,就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帶兵,廉頗容易對付,他即將投降秦國。”趙孝成王早已惱怒廉頗,因廉頗軍隊傷亡很多,而且屢次戰敗,但卻堅守營壘不敢出戰,再加上聽到許多反間謠言,便信以為真地派趙括取代廉頗率兵反擊秦軍。 [5] 
秦國得知趙括當上將領,就暗地裏派白起擔任上將軍,讓王齕擔任尉官副將,並下令軍中有敢泄露白起出任最高指揮官者,格殺勿論。趙括一到任上,就發兵攻擊秦軍。秦軍假裝戰敗而逃,同時佈置兩支突襲部隊逼近趙軍。趙軍乘勝追擊,直追到秦軍營壘。但是秦軍營壘十分堅固,不能攻入,而秦軍的一支突襲部隊兩萬五千人已經切斷趙軍的退路,另一支五千騎兵的快速部隊楔入趙軍的營壘之間,斷絕它們的聯繫,把趙軍分割成兩個孤立的部分,趙軍運糧通道也被堵住。這時秦軍派出輕裝精兵實施攻擊。趙軍交戰失利,就構築壁壘,頑強固守,等待援軍的到來。秦昭襄王得知趙軍運糧通道已被截斷,就親自到河內,封給百姓爵位各一級,徵調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全部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救兵,斷絕他們的糧食供應。 [6] 
同年九月,趙國士兵斷絕口糧已經四十六天,軍內士兵們暗中殘殺以人肉充飢。困厄已極的趙軍撲向秦軍營壘,發動攻擊,打算突圍而逃。他們編成四隊,輪番進攻四、五次,但仍然不能衝出去。他們的將領趙括派出精鋭士兵並親自披掛上陣,率領他們與秦軍廝殺,結果秦軍射死趙括。趙括的部隊大敗,趙軍士兵四十多萬人向秦軍投降。白起認為趙國士兵變化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要出亂子,於是用欺騙伎倆將這些降兵全部活埋 [7]  ,只留下二百四十名年紀尚小的士兵放回趙國。此戰前後秦軍共殺死趙軍達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 [8]  ,史稱長平之戰

王齕屢攻趙國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十月,白起回秦國,秦王命秦軍兵分三路攻打趙國,派王齕為將,率軍攻打併奪取趙國的武安和皮牢。 [9-11]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正月,當時五大夫王陵奉命率軍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王陵進攻邯鄲,但戰果甚少,進展不大,秦國便增派部隊援助王陵繼續作戰。結果王陵部隊損失五個校的兵力,損失軍營,秦昭襄王因王陵作戰不力而將其免職,改派王齕代替王陵統率部隊。 [12]  八、九月,王齕圍攻邯鄲,但沒能攻克下來。楚國派春申君黃歇同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率領數十萬大軍攻擊秦軍,秦軍傷亡慘重。 [13]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二月,秦國調動更多士兵駐紮在汾城附近。當時王齕繼續攻打邯鄲,但依舊未能攻克。恰逢各國援軍向王齕進攻,王齕幾次敗退,告急使者往返於秦國。 [14]  魏無忌率領援軍在邯鄲城下大敗秦軍,王齕於是撤除邯鄲圍軍退走 [15]  ,迴轉投奔汾城附近駐軍。二個月後,韓、趙、魏再次組成合縱軍逼近汾城,企圖阻止王齕從汾城向東進攻,不料王齕搶先進攻合縱軍,斬首六千,合縱軍向南逃跑,王齕一直追到黃河,合縱軍又有兩萬人死在了黃河裏。另一支趙軍趁王齕東進時攻下汾城,於是王齕進攻汾城,隨即跟隨張唐攻克趙國城邑寧新中,將其改名為安陽。 [16]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韓、魏、楚聯軍進攻新中城,王齕被迫撤退。趙國將領樂乘、慶舍率軍攻打信梁城的鄭安平的秦國軍隊,將秦國軍隊擊敗。 [17] 
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王齕攻克上黨各城,秦國將其地設置為太原郡 [18-19] 

王齕輔政去世

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去世,其子秦王政即位,以呂不韋擔任相國李斯擔任舍人,王齕與蒙驁麃公等人擔任將軍,共同輔佐朝政。 [20] 
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王齕去世。 [1] 

王齕史書記載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21]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22]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23] 
資治通鑑》卷五至卷六 [24] 

王齕影視形象

2017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隋書楊飾演王齕。
《大秦賦》郭常輝飾王齕 《大秦賦》郭常輝飾王齕
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郭常輝飾演王齕。
參考資料
  • 1.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三年,蒙驁攻韓,取十三城。王齮死。
  • 2.    《史記正義》:信梁蓋王齕號也。
  • 3.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四十五年,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報趙。趙孝成王與平陽君、平原君計之。平陽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禍大於所得。”平原君曰:“無故得一郡,受之便。”趙受之,因封馮亭為華陽君。
  • 4.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
  • 5.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間,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間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
  • 6.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 7.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 8.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鋭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 9.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四十八年十月,韓獻垣雍。秦軍分為三軍。武安君歸。王齕將伐趙皮牢,拔之。
  • 10.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四十八年十月,秦復定上黨郡。秦分軍為二:王齕攻皮牢,拔之;司馬梗定太原。
  • 11.    《資治通鑑·卷五》:十月,武安君分軍為三,王齕攻趙武安、皮牢,拔之。司馬梗北定太原,盡有上黨地。
  • 12.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四十九年正月,益發卒佐陵。陵戰不善,免,王齕代將。
  • 13.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其九月,秦復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是時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鄲,少利,秦益發兵佐陵。陵兵亡五校。………秦王使王齕代陵將,八九月圍邯鄲,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多失亡。
  • 14.    《資治通鑑·卷五》: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旁。武安君病,未行,諸侯攻王齕,齕數卻,使者日至,王乃使人遣武安君,不得留咸陽中。
  • 15.    《資治通鑑·卷五》:魏公子無忌大破秦師於邯鄲下,王齕解邯鄲圍走。
  • 16.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旁。武安君白起有罪,死。齕攻邯鄲,不拔,去,還奔汾軍。二月餘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攻汾城,即從唐拔寧新中,寧新中更名安陽。
  • 17.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趙將樂乘、慶舍攻秦信梁軍,破之。
  • 18.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王齕攻上黨。初置太原郡。
  • 19.    《資治通鑑·卷六》:王齕攻上黨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
  • 20.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年十三歲,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週,置三川郡。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户,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遊士,欲以並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
  • 21.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2-29]
  • 22.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2-29]
  • 23.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2-29]
  • 24.    《資治通鑑》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