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國三臨證經驗集

鎖定
《王國三臨證經驗集》為“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研究”子課題“王國三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研究”成果之一,編者劉玉潔等人。本書系統整理了王國三先生的學術思想和處方用藥經驗,對中醫臨牀工作者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1] 
中文名
王國三臨證經驗集
作    者
劉玉潔
出版社
人民衞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5月
定    價
27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117113083

王國三臨證經驗集內容簡介

《王國三臨證經驗集》系統整理了王國三先生的學術思想和處方用藥經驗,對中醫臨牀工作者有較大的參考價值。王國三先生是當代著名中醫大師嶽美中先生的親傳弟子,全國首批500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之一,從事中醫臨牀工作六十餘載,學驗俱豐。

王國三臨證經驗集編輯推薦

《王國三臨證經驗集》以王老學術思想為主線,結合王老日常診療的醫案,平時授徒的醫話、醫論,系統全面地闡述了王老對心繫病、脾胃病、腎病、婦科病及內科疑難雜症的認識,比較全面地總結了王老的診療經驗及學術思想。
全書分五章。第一章為王老學術思想述要。第二章臨證辨治精要,以上述思想分述常見心繫病、脾胃病、腎病、婦科病及內科雜病的治療經驗。各系疾病據辨證分型,精選典型醫案,並附按語點評,總結臨牀思辨特點。第三辛雜病醫論擷要,摘錄王老日常課徒講義及口傳心授之內科心法。第四章方藥心得秘要,包括藥物論和方劑論。第五章為經驗方劑集要。
《王國三臨證經驗集》可作為各級各類中醫藥工作人員臨牀參考,也可作為中醫院校學生、研究生及教師的教學參考。

王國三臨證經驗集圖書目錄

第一章 學術思想述要
第一節 淵於《內經》,含英咀華
第二節 崇尚仲景,善用經方
第三節 效法東垣,重視脾胃
第四節 學宗葉氏,妙用雜病
第五節 博覽各家,勇於創新
第六節 臨牀遣藥,獨具特色
第七節 急難大病,須用大藥
第八節 急症急治,慢病守療
第九節 標本論治,重視未病
第十節 探索醫理,運用規律
第二章 臨證辨治精要
第一節 冠心病
附1:冠心病心絞痛
附2:王國三治療冠心病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二節 心律失常
附:王國三治療心律失常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三節 高血壓
附:王國三治療高血壓病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附:王國三治療毒性心肌炎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附:王國三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六節 慢性胃炎
附:王國三治療慢性胃炎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七節 慢性膽囊炎
附:王國三治療慢性膽囊炎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八節 肝硬化腹水
附:王國三治療肝硬化腹水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九節 慢性結腸炎
附:王國三治療慢性結腸炎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附1:慢性腎炎蛋白尿的臨牀治療
附2:腎小球性血尿的中醫治法
附3:王國三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附:王國三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十二節 尿路感染
附:王國三治療尿路感染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十三節 痛經
附:王國三治療痛經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四節 不孕症
附:王國三治療不孕症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五節 婦科炎症
附:王國三治療婦科炎症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十六節 更年期綜合徵
附:王國三治療更年期綜合徵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十七節 失眠
附:王國三治療失眠臨牀思辨特點小結
第三章 雜病醫論擷要
第一節 論癰疽治法
第二節 對《傷寒論》中有關温法運用的認識
第三節 對升降學説的認識
第四節 治療慢性腹瀉的臨牀經驗體會
第五節 對虛證的認識
第六節 多寐證治
第七節 經閉論治
第八節 口瘡論治
第九節 漏證辨治
第十節 消渴證治
第十一節 脾胃病論治
第十二節 濕邪論治
第十三節 “藥對”配比應用及用量變化心得
第四節 痹證辨治經驗
第五節 鼓脹論治
第十六節 論調暢氣機是治療諸鬱之通法
第十七節 臟腑濕熱論治
第十八節 論少陽證
第十九節 脱疽熱毒血瘀型論治
第四章 方藥心得秘要
第一節 雜議用藥
第二節 重用防己消腹水
第三節 桑螵蛸配芡實專攻久瀉
第四節 片薑黃擅療胸痹
第五節 生半夏大劑量治療癲癇
第六節 秦艽善發熱邪
第七節 重用烏頭療痹證
第八節 用瓜蔞治療竇緩
第九節 談芍藥妙用
第十節 石膏大寒療大熱
第十一節 仙鶴草治療室性早搏
第十二節 大腹皮、枳殼理氣於上
第十三節 烏藥、沉香行氣於下
第四節 海桐皮、晚蠶沙療痹於上
第五節 懷牛膝、片薑黃療痹於下
第十六節 妙用麻黃
第十七節 巧用牛膝
第十八節 蟲類藥臨牀應用經驗
第十九節 定志小丸的臨牀應用
第二十節 生脈散
第二十一節麻黃附子細辛湯
第二十二節當歸四逆湯
第二十三節豬苓湯
第二十四節資生丸
第二十五節建中系列方
第二十六節二妙散
第二十七節春澤湯
第二十八節止嗽散
第二十九節三仁湯
第三十節補中益氣湯
第三十一節半夏白朮天麻湯
第三十二節小柴胡湯
第五章 經驗方劑集要
第一節 補心合劑
第二節 消水方
第三節 復腎湯
第四節 保肝降酶飲
第五節 升陷揭蓋湯
第六節 盆腔寒痛寧
第七節 固氣止崩湯
第八節 面癱飲
第九節 痛經方
第十節 瀉火散風湯
第十一節 金桂止痛湯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