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半夏白朮天麻湯

(中醫方劑名)

鎖定
半夏白朮天麻湯 ,中醫方劑名。為祛痰劑,具有化痰熄風,健脾祛濕之功效。主治風痰上擾證。眩暈,頭痛,胸膈痞悶,噁心嘔吐,舌苔白膩,脈弦滑。臨牀常用於治療耳源性眩暈、高血壓病、神經性眩暈、癲癇、面神經癱瘓等屬風痰上擾者。
中文名
半夏白朮天麻湯
別    名
半夏茯苓天麻湯
組    成
半夏、天麻、茯苓、橘紅等
功    效
温涼並濟,補瀉兼施,補脾燥濕

半夏白朮天麻湯組成

半夏天麻茯苓橘紅、白朮、甘草。

半夏白朮天麻湯用量

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紅各3g,白朮9g,甘草1.5g。

半夏白朮天麻湯用法

生薑一片,大棗二枚,水煎服。現代用法:加生薑1片,大棗2枚,水煎服。

半夏白朮天麻湯功用

化痰熄風,健脾祛濕。

半夏白朮天麻湯主治

風痰上擾證。眩暈,頭痛,胸膈痞悶,噁心嘔吐,舌苔白膩,脈弦滑。

半夏白朮天麻湯方義

本方證緣於脾濕生痰,濕痰壅遏,引動肝風,風痰上擾清空所致。風痰上擾,矇蔽清陽,故眩暈、頭痛;痰阻氣滯,升降失司,故胸膈痞悶、噁心嘔吐;內有痰濁,則舌苔白膩;脈來弦滑,主風主痰。治當化痰熄風,健脾祛濕。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天麻平肝熄風,而止頭眩,兩者合用,為治風痰眩暈頭痛之要藥。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説:“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兩味為君藥。以白朮、茯苓為臣,健脾祛濕,能治生痰之源。佐以橘紅理氣化痰,俾氣順則痰消。使以甘草和中調藥;煎加姜、棗調和脾胃,生薑兼制半夏之毒。

半夏白朮天麻湯配伍特點

風痰並治,標本兼顧,但以化痰熄風治標為主,健脾祛濕治本為輔。

半夏白朮天麻湯運用

本方為治風痰眩暈、頭痛的常用方。臨牀應用以眩暈頭痛,舌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

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化裁

若眩暈較甚者,可加殭蠶、膽南星等以加強化痰熄風之力;頭痛甚者,加蔓荊子、白蒺藜等以祛風止痛;嘔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鎮逆止嘔;兼氣虛者,可加黨蔘、生黃芪以益氣;濕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澤瀉、桂枝以滲濕化飲。

半夏白朮天麻湯禁忌

陰虛陽亢,氣血不足所致之眩暈,不宜使用。

半夏白朮天麻湯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醫學心悟》卷四
眩,謂眼黑,暈者,頭旋也,古稱頭旋眼花是也。其中有肝火內動者,經雲‘諸風掉眩,皆屬肝木是也,逍遙散主之。’有濕痰壅遏者,書雲 ‘頭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自術天麻湯主之。’有氣虛夾痰者,書日‘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上重下輕也,六君子湯主之。’亦有腎水不足,虛火上炎者,六味湯。亦有命門火衰,真陽上泛者,八味湯。此治眩之大法也 [1] 
2、方論選錄冉先德《歷代名醫良方註釋》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肝風內動,痰濁上擾,故眩暈頭痛;痰阻氣滯,故胸膈痞悶。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暈,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故方中以半夏燥濕化痰,天麻熄風止眩暈,二藥合用為主藥,以治風痰眩暈頭痛;白朮、茯苓健脾祛濕,以治生痰之源,為輔藥;橘紅理氣化痰,甘草、生薑、大棗調和脾胃,均為佐使藥。諸藥相合,方簡力宏,共同體現化痰熄風,健脾祛濕之功。
3、《脾胃論》卷下
組成:黃柏(酒洗)0.6克、乾薑0.9克、天麻、蒼朮、白茯苓、黃耆、澤瀉、人蔘各1.5克,白朮、炒神曲各3克,半夏(湯洗七次)大麥、櫱面、橘皮各1.5克。
用法:上藥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帶熱服。
功用:補脾胃,化痰濕,定虛風。
主治:脾胃虛弱,痰濕內阻,虛風上擾,致成痰厥頭痛,證見頭痛如裂,目眩頭暈,胸脘煩悶,噁心嘔吐,痰唾稠粘,氣短懶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方論:方中人蔘、黃耆、白朮補脾胃,養元氣;乾薑、蒼朮、半夏、茯苓、澤瀉祛寒濕,化痰飲;天麻定虛風,止眩暈;神曲、大麥櫱面、陳皮理脾胃,助消化;黃柏以制蒼朮之爆,並能降內伏之虛火。配合成方,共奏補脾胃,化痰濕,定虛風的功效。
臨牀應用:
痰厥頭痛:範天騋之內,素有脾胃之證,時顯煩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歸,為寒氣佛鬱,悶亂大作,火不得伸故也。醫疑有熱,治以疏風丸,大便行而病不減,又疑藥力小,復加70-80丸,下兩行,前證仍不減,復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湧出不止,眼黑頭旋,噁心煩悶,氣短促上喘,無力不欲言,心神顛倒,兀兀不止,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中,頭苦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餘謂前證乃胃氣已損,復下2次,則重虛其胃而痰厥頭痛作矣,制半夏白朮天麻湯主之而愈 [2] 
不寐:丁某某,男,46歲。失眠已三月餘,精神恍惚,頭暈乏力,心悸氣短,胸悶脘脹,噯氣泛惡,納谷無味,大便不爽,舌質紅,苔膩微黃,脈滑數。治擬和胃寧心,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天麻10g,清半夏、白朮、枳殼、黃連、橘皮各7.5g,茯苓、遠志、麥芽、瓜萎、棗仁、竹茹各15g,水煎服。共進24劑,能正常人睡,追訪至今,未見覆發。
美尼爾氏綜合徵:張某某,女,70歲。冬月冒寒,頭昏頭痛,視物旋轉10天。西醫診為“美尼爾氏綜合證”,服藥罔效。刻下眩暈未減,泛惡乾嘔吐涎沫,心悸氣短,胸痞納差,口中粘膩,舌尖發麻,屢欲更衣,大便量少而細軟,形體豐腴,舌苔白膩,六脈濡弱,診為風痰上犯,中氣素匱。處方:法半夏、天麻、陳皮各10g,白朮12g,茯苓、黨蔘、山楂各15g,吳茱萸5g,生薑6g,炙甘草3g。眼藥3劑,諸症大減,已不泛惡,繼服3劑痊癒。
4、《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組成:半夏1錢半,白朮2錢,天麻1錢,茯苓(去皮)1錢,橘皮1錢,蒼朮1錢,人蔘1錢,神曲(炒)1錢,麥糵(炒)1錢,黃耆1錢,澤瀉1錢,乾薑半錢,草果半錢。
主治:頭眩噁心煩悶,氣喘短促,心神顛倒,兀兀欲吐,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中,苦頭痛眩暈,身重如山,不得安卧。
用法上作1服。水2鍾,加生薑3片,煎至1鍾,食遠服。
參考資料
  • 1.    汪昂.《醫方集解》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年11月
  • 2.    鄧中甲 .《方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