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濟昌

鎖定
濟昌,即鴻溪江氏(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濟昌支派,是東晉南北朝高門士族濟陽江氏派下一個宗支流派,原為明朝賦役制度下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一家軍户,發祥於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古稱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新安裏葛布大溪村寨上)。大明朝萬曆年間,鴻溪江氏(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開基始祖江肇元千五郎公第四男江萬四郎守祖後裔,合坑口大房(江念五郎房)、白葉二房、榕林三房(江紉肇房)等三房為一户,稱濟昌户,軍籍泉州衞(即福建都司泉州衞)。鴻溪江氏(鴻江)濟昌户,今稱鴻溪江氏濟昌支派,即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濟昌支派,燈號濟陽,表示江氏祖先隆盛於古濟陽郡僑郡,治揚州晉陵郡武進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西北)。
中文名
濟昌
家族古稱
鴻溪江氏濟昌户
家族今稱
鴻溪江氏濟昌支派
族人自稱
鴻江(鴻溪江氏)
開支始祖
江毓敏(江萬四郎)
派下分支
坑口房、白葉房、榕林房
傑出後裔
江丙坤、江偉倫、江學錄
家族族源
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
派下宗祠
濟陽堂、醉月堂、仁德公祠等
發祥地點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
家族全稱
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濟昌支派
家族郡望
濟陽郡
開支時間
元朝後期
家族世稱
鐵匠世家
家族圖騰
鴻雁或雄獅
家族祖訓
金豐祖訓格言
明清軍籍
泉州衞(即福建都司泉州衞)
家族燈號
濟陽金豐鴻江、鴻溪、平和
家族總祠
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
姓氏起源
淮陽(即淮水之陽,今河南省正陽縣淮河北岸)
大明朝萬曆年間(1573 年 ~ 1620年),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縣衙審丁均役,按正供、現年兩種税式,徵收糧食入國庫,徵納多寡,依户頭丁口計算。由於地少人多,賦税繁重,民不聊生,鴻溪江氏(鴻江)陸續外遷,致使原鄉人口鋭減。至大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723 ~ 1735 年),革除正供、現年税式,糧歸田徵,繳納糧税,不按丁口,而按田畝計算,且台灣歸於福建省管轄,設府司、置司牧,結束征戰狀態,鴻溪江氏濟昌支派(即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濟昌支派)才又復興大治起來。
大明朝弘治七年歲次甲寅(公元 1494 年),為紀念江氏歷史上最隆盛時期濟陽江氏厚學篤文之風,鴻溪江氏濟昌支派榕林諸房(江萬四郎後裔),在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新安裏葛布大溪村榕林寨(今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榕林社,古稱榕樹下、榕樹寨、松樹寨、松樹腳下等),建造鴻溪江氏榕林大祠堂,名曰濟陽堂,俗稱榕林大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