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區,隸屬於江蘇省常州市,地處常州市東部,地跨沿江平原和太湖平原,內抱常州市區,東與無錫市濱湖區、江陰市接壤,南與宜興市毗連且瀕太湖,西與金壇區相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截至2022年末,全區轄11個鎮、5個街道,另設有7個開發區(園區、度假區),總面積1066平方千米
[32]
。截至2021年,武進區(含經開區)常住人口171.72萬人。
[42]
- 中文名
- 武進區
- 外文名
- Wujin District
- 別 名
- 蘭陵
- 行政區劃代碼
- 320412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區
- 所屬地區
- 江蘇省常州市
- 地理位置
- 蘇南地區,常州市東部
- 面 積
- 1066 km²
- 下轄地區
- 11個鎮、5個街道,另設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 1個省級高新區、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武進區歷史沿革
編輯武進區地名由來
武進區建制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武進稱延陵邑,為吳國季札封地,秦置延陵縣,漢改稱毗陵縣、毗壇縣,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毗陵郡、縣,分丹徒、曲阿以東地區置武進縣,永嘉五年(311年)改稱晉陵郡、縣。此後,晉陵、武進兩縣時分時合,數易其名。
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置武進、陽湖兩縣,辛亥革命勝利後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合併為武進縣。
1949年4月23日,常武地區解放,武進縣城析出建立常州市,武進與常州同城。
1953年至1956年,屬鎮江專區管轄。
1956年,劃入蘇州專區,1958年8月,鎮江專區改名為常州專區,武進縣復劃回常州專區領導。
1962年,常州市改為省轄市。常州市領導的武進縣劃歸鎮江專署領導。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武進屬常州市管轄。
1993年7月18日,武進縣政府駐地由常州市區遷至湖塘鎮。
1995年6月8日,國務院批准武進撤縣設市。
201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州市武進區和戚墅堰區,設立新的武進區,以原武進區(不含奔牛鎮、鄭陸鎮、鄒區鎮)和戚墅堰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立的武進區行政區域。
[40]
武進區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18年,武進區下轄11個鎮、5個街道:湖塘鎮、雪堰鎮、禮嘉鎮、前黃鎮、牛塘鎮、洛陽鎮、湟裏鎮、嘉澤鎮、橫林鎮、遙觀鎮、橫山橋鎮、潞城街道、丁堰街道、戚墅堰街道、西湖街道、南夏墅街道。另設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 1個省級高新區、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武進區政府駐湖塘鎮。
[3-4]
武進區地理環境
編輯武進區位置境域
武進區位於常州市東部,地跨沿江平原和太湖平原,內抱常州市區,東與無錫市濱湖區、江陰市接壤,南與宜興市毗連且瀕太湖,西與金壇區相鄰。介於東經119°38'—120°12'、北緯31°19'—32°04'之間,總面積約1066平方千米
[32]
。
[5]
武進區地形地貌
武進區境內積高亢平原分佈在馬杭、禮嘉、漕橋一線以西及滆湖以外地區,地面標高(吳淞基面)4~9米,北部略高,出露巖性主要為滆湖組粘土。湖積低窪平原分佈在青龍——禮嘉一線以東,地面標高1.5~5.5米,西高東低,地表出露如東組粘土。湖底標高1.4~1.9米的湖心區位於焦溪、橫山橋以東,屬最後成陸區域,歷經不斷圍墾,完成低窪平原形成的最後過程。平原上河蕩密佈,地勢低窪。湖積濱湖平原分佈於滆湖周邊、太湖沿岸兩處。地面標高1~3米,向湖內傾斜,屬邊灘堆積,由如東組上段粘土組成。最終方形成湖邊的低窪平原。其上分佈有魚池、沼澤、蘆灘、濕地、堤壩、水閘等人為和生物地貌類型。
武進區境內剝蝕丘陵東北部清明山一舜過山亞單元,以舜過山為最高(115米),山坡坡度一般為15°~30°,由志留-泥盆紀砂岩組成,曾為古芙蓉湖中島嶼,外圍平原標高1.5~3.5米。東南部鳳凰山一黃家山亞單元,標高小於200米,坡度一般為15°~30°,由志留一泥盆紀砂岩組成,外圍平原標高3~5米;秦皇山屬於火山丘地貌,太湖中大小椒山屬湖蝕殘丘。區境內有高度30米以上的山39座,均分佈在東南、東北諸鎮,為天目山經長興、宜興穿越太湖延伸到境內的餘脈。大椒山、小椒山位於太湖之中。境內最高的山為醬缸山,海拔高度180.8米。
[6]
武進區氣候
武進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乾濕冷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
春季一般在3~5月,盛行東南風。期間來自海洋的暖濕氣團逐漸加強,氣温回升,北方強冷空氣時有南下,與暖濕氣團交替影響,造成乍晴乍雨,時寒時暖的天氣,每年都有5天以上的連陰雨天氣。3月底4月初的嚴重晚霜凍,會給農業生產造成危害。農曆二月十八“馬和尚過江”後,天氣趨於穩定。
夏季一般在6~8月。入夏後太平洋暖濕氣團繼續加強北進,與南下的冷空氣在長江下游一帶交匯,形成多雨天氣,時值梅子黃熟,故稱黃梅天。梅雨期一般從6月中旬到7月上旬。梅雨結束後,盛夏酷暑,天氣晴熱,往往有10多天甚至幾十天無大的降水,造成伏早,對旱作物和蔬菜生長不利。8~9月過境的熱帶風暴、颱風活動頻繁,常會給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危害。
秋季一般在9~11月。暖濕氣團逐漸南退,氣温降低,出現秋高氣爽的晴好天氣,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上。在秋收秋種季節常有連綿陰雨天氣,影響秋收秋種進度和質量。初霜凍在這個季節的後期出現。
冬季一般在當年12月至次年2月,風向以偏北風為多。1986年以來冬季氣温明顯偏高。寒潮是冬季的主要災害性天氣,尤其是冬末春初的強寒潮,給正在返青的越冬作物造成凍害。大雪也會給城鄉交通和工業生產帶來困難。1988年、1990年降雪天數都有14天,積雪深度1988年達到8釐米,造成供電、通訊、交通線路部分中斷和房屋倒塌,影響企業生產和正常生活秩序。
[7]
武進區水文
武進區境內有大小河流1048條,總長度2000.7千米,平均每平方千米陸地有1.82千米河道,是典型的江南水網地區。京杭運河橫貫東西,常武地區49千米。其北新孟河、德勝河、澡江河、北塘河、舜河形成南北向運北水系,連接長江和大運河,並在小河、魏村、圩塘建有節制閘和水利樞紐,以利舟楫和灌排。京杭運河以南孟津河、扁擔河、武宜運河、採菱港、武進港等形成南北向運南水系,通過京杭運河引長江之水至南部各鄉鎮。湟裏河、北千河、中幹河西起金壇境內洮湖,東入滆湖;太漏運河西起滆湖,東入太湖,形成區境東西向三湖水系。眾多次級河道與骨幹河道相接通向村莊。
[8]
武進區自然資源
編輯武進區動物資源
武進區境內常見的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脊椎動物有13綱。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對動物品種數量消長有較大影響。由於普遍使用農藥,大田內難覓田螺蹤跡;永安河、禮嘉河等受污染河流中,魚蝦等生物基本絕跡。水產業發展使草魚、鯽魚、鯿魚數量大為增加。20世紀80年代以後,畜牧企業從外地外國引進動物新品種。昆蟲類有意大利蜂、平湖漿蜂。魚類有俄羅斯鱘魚、美國加州鱸魚、美國鯝魚、羅氏蝦。禽類有櫻桃谷鴨、四季鵝、揚州鵝;1998年,從江西引進駝鳥種50只。1999年,從印度引進孔雀50只; 2002年,農民徐興良取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收養白天鵝、白鵬、鴛鴦等珍禽。畜類有梅花鹿、荷蘭黑白花奶牛、澳大利亞娟姍奶牛、山東奶山羊、睢寧山羊;2002年,引進南非波爾山羊。由於飼養條件和市場變化,部分引進動物品種逐漸消失。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後,飛禽數量增加,瀕臨滅絕的狗獾等野生動物偶有出現。
[9]
武進區植物資源
武進區常見種子植物分裸子、被子2門,分屬138科。裸子植物松科如金錢樹松、馬尾松、黑松、濕地松、五針松等;杉科如日本柳杉、杉木、柳杉、水杉、池杉等;柏科如千頭柏、圓柏、龍柏、刺柏、翠柏等。被子植物三白草科如三白草、魚腥草;楊柳科如響葉楊、毛白楊、加拿大楊、小葉楊、健楊等;樟科如雲南樟、浙江樟、山胡椒;石竹科如孩兒參、牛繁縷、石竹、香石竹、剪春羅、剪秋羅等。
[9]
武進區人口
編輯 截至2021年末,武進區(含經開區)常住人口171.72萬人,增長1.1 %。其中城鎮人口121.68萬人,城鎮化率70.86%。户籍總人口99.51萬人,增加0.86萬人。其中,男性48.22萬人,女性51.30萬人。户籍人口出生率5.95‰,死亡率7.31‰,人口自然增長率-1.35‰。年末武進常住人口129.14萬人,增長1.1%。其中城鎮人口93.50萬人,城鎮化率72.40%。户籍總人口76.36萬人,增加0.86萬人。其中,男性37.01萬人,女性39.36萬人。户籍人口出生率6.22‰,死亡率6.91‰,人口自然增長率-0.69‰。
[42]
武進區經濟
編輯武進區綜述
2021年,武進區(含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51.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38億元,下降0.6%;第二產業增加值1614.73億元,增長10.0%;第三產業增加值1297.47億元,增長9.5%。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4.0%,較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17.2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7%。武進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1.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91億元,下降0.4%;第二產業增加值993.31億元,增長10.4%;第三產業增加值921.03億元,增長9.0%。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7.2%,較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15.1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6%。
2021年,武進區(含經開區)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6.55億元,增長10.9%,其中税收收入188.16億元,增長12.5%,税收佔比86.9%。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9.40億元,增長12.8%。武進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33億元,增長10.1%,其中税收收入132.11億元,增長11.6%,税收佔比86.2%。主要税種中,增值税59.40億元,企業所得税22.49億元,個人所得税7.90億元,城市維護建設税8.07億元,房產税6.42億元,土地增值税5.75億元,契税13.09億元。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8.59億元,增長12.7%,其中教育支出28.64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62億元,健康衞生支出11.67億元,科學技術支出10.66億元。
[42]
武進區第一產業
2021年,武進區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8.57億元,比上年下降0.6%。其中農業產值41.56億元,林業產值0.22億元,牧業產值3.74億元,漁業產值8.43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61億元。糧食總產量4.95萬噸,增長0.6%;糧食畝產488公斤,下降0.8%;蔬菜產量14.66萬噸,下降1.5%;瓜果類產量1.34萬噸,增長9.7%;生豬出欄10.93萬頭,增長49.3%;家禽出欄310.78萬隻,下降9.8%;水產品總產量3.36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全年新建高標準農田1.95萬畝,累計建成34.15萬畝,高效設施漁業累計建成1.88萬畝。年末擁有“兩品一標”認證產品88個,其中綠色食品認證83個,有機食品認證4個。成功創建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6個,年末綠色優質農產品佔比達68.7%。已創成省級園區(示範園)2個、市級園區1個。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現有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1家。28家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銷售額336.13億元,比上年增長19.4%。
[42]
武進區第二產業
2021年,武進區全年工業增加值907.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1.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06.32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其中重工業完成產值2323.63億元,輕工業完成產值682.69億元,分別增長24.4%和21.5%。規模以上工業中,十大產業鏈完成產值1593.43億元,增長25.6%。其中產值超過200億元的產業鏈有: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鏈產值515.43億元,增長21.4%;新材料產業鏈產值280.08億元,增長27.8%;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產值292.86億元,增長79.8%;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產值206.77億元,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614.86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53.7%。
2021年,武進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3101.15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實現利税總額265.96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其中利潤總額191.68億元,比上年增長21.9%。年末規模以上工業資產負債率53.4%。全年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完成產值277.40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實現建築業增加值85.5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降3.1%。
[42]
武進區第三產業
2021年,武進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0.69億元,比上年增長18.6%。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4.49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限額以上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6.26億元,增長3.4%;限額以上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05.5億元,增長13.0%;限額以上住宿業實現零售額2.40億元,增長0.2%;限上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0.33億元,增長40.4%。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中,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224.17億元,增長12.7%,農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10.31億元,增長25.3 %。億元市場全年成交額683.76億元,比上年增長5.4%。
[42]
武進區交通運輸
編輯2021年,武進區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青洋路快速化(滆湖路-武進大道)工程、南沿江城際鐵路武進站綜合交通樞紐、花海大道(南沿江城際鐵路段)加速推進。全年改造農橋8座,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護提升工程60千米,實施14條98千米精品示範道路創建,完成7條20千米美麗農村路建設,年末武進擁有公路里程1846千米。全年完成貨物週轉量 64.54億噸千米,比上年下降0.9 %;完成旅客週轉量3.17億人千米,比上年增長40.7 %;專業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858.30萬噸,比上年增長203.5%。
[42]
武進區政治
編輯區人民政府 | 副區長 | |
辦公室主任 |
武進區社會事業
編輯武進區科技事業
2021年,武進區全年專利授權1575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624件,年末有效發明專利7832件。全年申請商標(含經開區)11121件,授權9679件。年末有效商標註冊量(含經開區)50743件,其中行政認定馳名商標51件。
[42]
武進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武進區全年教育經費總投入達40.25億元,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比例達84.38 %,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5.31年。年末設幼兒園(註冊)100所,義務教育學校66所(其中小學39所、初中27所(含九年一貫制)),高中6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職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191361人,教職工14867人,其中專任教師12243人。年內新建和翻建教學用房竣工面積達9.5萬平方米,新建學校3所,創建成功省級節水型學校1所、市級節水型學校1所、市新優質學校4所、市平安校園2所。新增“龍城十佳班主任”2人、市特級班主任2人、高級班主任10人、市骨幹班主任24人、省正高級教師4名、省特級教師4名。全年共有38.5萬人次接受了各類崗位和實用技術培訓教育。
[42]
武進區醫療事業
2021年,武進區年內投入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資金3.68億元,年末有醫療衞生機構408個,其中三級醫院3家,二級民營醫院8家,二級基層綜合醫院4家。年末擁有醫療牀位7249張,有各類衞生技術人員1006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886人,註冊護士4802人。年內各類傳染病總髮病率204.54/10萬,兒童計劃免疫覆蓋率99.92%,孕產婦死亡率為0,嬰兒死亡率2.0‰。
[42]
武進區體育事業
2021年,武進區舉辦和承辦全運會女曲資格賽暨全國女曲冠軍盃賽、武進區第五屆運動會等22項次比賽。有6名武進輸送的選手代表中國征戰東京奧運會,其中趙帥擔任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並獲得男子跆拳道68公斤級銅牌。40名武進籍運動員參加第十四屆全運會,獲得10枚金牌、2枚銅牌。省隊區辦女子曲棍球隊獲得2021年全國女子曲棍球錦標賽亞軍。年內各級投入資金3282萬元,增加健身休閒場地面積21.88萬平方米,年末人均擁有公共體育設施面積3.67平方米。年內共獲得市以上體育競賽獎牌222 枚,其中金牌91枚。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96.5%,優秀率15.6%。全區(含經開區)體彩總銷售7.81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42]
武進區民生保障
截至2021年,武進區全區(含經開區)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分別淨增3.99萬人、3.94萬人和4.05萬人,年末三項保險參保總人數分別達到54.10萬人、46.59萬人、53.30萬人。企業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2088元,比上年提高1.5%。全年失業待遇領取人員0.98萬人,累計發放失業金1.18億元。工傷零星報銷業務共計3655人次,總金額2.34億元;工傷定期待遇發放7545人次,總金額0.16億元。年末全區(含經開區)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70.47萬人、47.66萬人和48.33萬人,比上年末分別增長6.6%、-0.6%和10.6%,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9%以上。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範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達88.6%和79.6%。最低生活保障由900元/月提高到940元/月,全年共發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27萬元,享受保障户數1235户,人數1576人。區慈善基金(含經開區)達14.46億元,發放慈善救助金6240餘萬元,受益羣眾達5.85萬人次。年末武進共有各類福利機構18個,牀位數6285張,在院人數3200人。全年福利彩票銷售額1.56億元。
[42]
武進區風景名勝
編輯- 春秋淹城旅遊度假區
春秋淹城旅遊度假區位於武進中心城區,佔地400多公頃,2010年投資4.36億元。旅遊區以春秋淹城遺址為核心,劃分為淹城春秋樂園、春秋淹國古城城遺址、春秋文化休閒區、淹城野生動物園、淹城仿古商業街區、春秋文化旅遊地產區等六大功能區。
- 淹城野生動物世界
淹城野生動物世界位於武進中心城區,緊鄰春秋淹城遺址,距常州市中心8千米。該動物園是以野生動物生態散養為特色,集動物野趣觀賞、休閒娛樂、科普教育和古文化展示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主題公園。園內有亞洲象、白虎、節尾狐猴、中國最大的蟒蛇等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共200多種近萬頭。
- 太湖灣旅遊度假區
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位於武進南部雪堰鎮境內,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東臨國家旅遊度假區無錫馬山、西接陶都宜興分水,規劃範圍39.6平方千米,以低山丘陵為主,山脈主要來自浙江天目山,山丘佔土地面積的66%。大氣環境達國家一級標準,植物生長茂盛,植被良好,共有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百餘種,鳥類70多種。
太湖灣沿湖岸線長約7千米,共有山頭19座,山塢11個,大小水庫8個,臨湖有7個山灣,由東向西依次為小城灣、潭底灣、百瀆東灣、百瀆西灣、鳳凰(綠豆)山灣、廟堂山山灣、百瀆永豐(十八步山)灣,湖中還有大焦山和小焦山兩座。
- 環球動漫嬉戲谷
武進區地方特產
編輯武進區是蘇南淡水魚養殖基地,主要淡水魚除扁、草、鯉、鯽、鰱等大宗魚類外,還精養和温控養殖鮭魚、鱔魚、甲魚、鱘魚、鰻魚等10多種名貴魚類,温控養殖面積達數千公頃。蝦類養殖品種主要有青蝦、羅氏蝦、基圍蝦、龍蝦等,清水蟹以中華絨鰲蟹為主。
[13]
武進區著名人物
編輯武進歷史上曾出過1500多名進士(其中狀元10名),名列全國縣級前三名。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音樂鑑賞家季札受封武進,南朝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生於南蘭陵(今武進),梁昭明太子蕭統組織編纂集秦漢兩晉詩文總集《昭明文選》。至清代,武進有以莊存與為代表的今文經學派、以惲敬為代表的陽湖文派、以張惠言為代表的常州詞派、以惲南田為代表的常州畫派等,中醫孟河醫派名家眾多,清末民初有“吳中名醫甲天下,孟河名醫冠吳中”之説,趙翼、黃仲則詩作膾炙人口,洪亮吉精於史學、輿地學,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開創中國近代譴責小説之先河。現代有中共早期領導人、革命活動家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和中共早期革命活動家董亦湘,抗日救國“七君子”中的李公樸、史良,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將領馮仲雲等。
[12]
武進區榮譽稱號
編輯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佈,白皮書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綜合評析了全國968個地級市市轄區發展情況,並以統計數據為依據,量化評選出2018年中國百強區,其中武進區位列第14名。
[18]
- 參考資料
-
- 1. 武進概況 .常州市武進區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1-10]
- 2. 概況 .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7]
- 3. 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0-02-07]
- 4. 行政區劃 .武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7]
- 5. 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江蘇建置志[M].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1):280.
- 6. 常州市武進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武進志(1986-2007)上冊[M].方誌出版社,2011(10):70-71.
- 7. 常州市武進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武進志(1986-2007)上冊[M].方誌出版社,2011(10):72-74.
- 8. 常州市武進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武進志(1986-2007)上冊[M].方誌出版社,2011(10):77-78.
- 9. 常州市武進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武進志(1986-2007)上冊[M].方誌出版社,2011(10):82-89.
- 10. 國家衞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評估結果的通知 .疾病預防控制局[引用日期2020-06-04]
- 11. 武進旅遊 .武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7]
- 12. 歷史名人 .武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7]
- 13. 地方特產 .武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07]
- 14. 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中國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0]
- 15. 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中國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0]
- 16. 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1]
- 17. 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中國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8-10-11]
- 18. 中國城區100強公佈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9-25]
- 19. 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2019-10-08]
- 20. 2019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等六大榜單發佈 你的家鄉排第幾?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10-08]
- 21. 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中小城市官網[引用日期2019-10-08]
- 22.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中小城市官網[引用日期2019-10-08]
- 23. 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2019)在京召開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榜單發佈 .中國信息產業網[引用日期2019-11-15]
- 24. 全國百強新區榜單首次發佈:廣東、江蘇最多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19-12-07]
- 25. 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25]
- 26. 全國這個百強榜單發佈:金華有5個縣市進榜 義烏第一永康第七 .浙江新聞[引用日期2020-05-21]
- 27. 2020中國縣域智慧城市百強榜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6-12]
- 28. 四部門公佈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05]
- 29. 中國百強區發佈:深圳南山排名第一!|深圳|生產總值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9-11]
- 30. 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20年)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11-17]
- 31. 第31個土地日,江蘇一批土地節約集約模範受表彰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7-03]
- 32. 武進概況 .常州市武進區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8-03]
- 33. 中國百強區發佈:前十強廣東獨佔八席 27個城區GDP超2000億|深圳市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08-18]
- 34. 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水利部[引用日期2021-08-19]
- 35. 2021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佈 .光明日報[引用日期2021-10-05]
- 36. 「百縣榜」讓治理更高效 “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出爐 .中國小康網[引用日期2021-10-06]
- 37. 江蘇入選16個!第二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單位名單來了!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12-01]
- 38. 部門資訊 首批江蘇省創新型示範縣(市、區)建設名單公佈 .江蘇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2-19]
- 39. 武進區人大常委會人事任免公告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2-19]
- 40. 歷史文化 .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5-08]
- 41. 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名單公佈,吉林省兩地上榜 .吉林日報[引用日期2022-06-08]
- 42. 2021年常州市武進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武進區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6-18]
- 43. 賽迪百強區,白雲又雙叒叕上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7-30]
- 44. 最新!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和縣域試點名單出爐 .中青在線[引用日期2022-10-04]
- 45. 全省首批!吳江入選江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新民晚報[引用日期2022-10-23]
- 46. “江蘇省首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出爐 .中國經濟網.2022-12-08
- 47. 武進概況 .武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1-25]
- 48. 前進6名!白雲區躋身全國創新百強區TOP16!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3-30]
- 49. 武進概況 .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5-0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