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代漆器

鎖定
漢代漆器,在戰國時期生產的基礎上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漢代的髹漆器物,包括鼎、 壺、鈁、樽、盂、 卮、杯、盤等飲食器皿,奩、盒等化妝用具,幾、案、屏風等傢俱,種類和品目甚多,但主要是以飲食器皿為主的容器。另外漆器還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壺、漆鈁等,並出現了漆禮器,以代替銅器。漢墓出土還有漆棺、漆碗漆奩漆盤、漆案、漆耳杯等,均為木胎,大部為紅裏黑外,並在黑漆上繪紅色或赭色花紋。
中文名
漢代漆器
館藏地點
國家歷史博物館
所屬年代
東漢
出土地點
各地漢墓

漢代漆器簡介

漢代漆器的造型比戰國更豐富,從實用出發,如漆奩、漆盤、漆案考慮使用的方便,放置的容積以及圖案紋樣的多樣統一,裝飾花紋形象抽象化,使人見到的是線的動感。漢代漆器是實用和美觀結合的工藝品典範。
漢代漆器
漢代漆器(15張)
漢代漆器製作精巧,色彩鮮豔,花紋優美,裝飾精緻,是珍貴的器物。所以,《鹽鐵論·散不足》説“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漢代宮廷多用漆器為飲食器皿。有些漆器上刻有“大官”、“湯官”等字樣,系主管皇家膳食的官署所藏之器;書寫“上林”字樣的,則是上林苑宮觀所用之物。據新莽時期的漆盤銘文,當時長樂宮中所用漆器,僅漆盤一種,即達數千件之多。貴族官僚家中亦崇尚使用漆器,往往在器上書寫其封爵或姓氏,如“長沙王后家般(盤)”、“侯家”、“王氏牢”等,作為標記,以示珍重。作為飲食器皿,漆器比青銅器更具優越性,故為漢代統治階級所愛好,製作極精細。
漆器在各地漢墓中多有出土,一般已腐朽,也有保存較好的。保存較好的現由湖南省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鳳凰山雲夢大墳頭等地漢墓出土的漆器,而且數量大,種類多。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漆器數量大,品種多,眾多的器形説明漆器已在生活各方面廣泛使用。其中尤以內裝七隻耳杯的“漆耳杯套盒”最為人稱道。
漢代漆器 漢代漆器
漆耳杯套盒”套合嚴密,充分利用了盒體內的有效空間,是實用與美觀相統一的範例。漢代的崛起對於漆器工藝的發展可以説有着不同凡響的意義!在東漢時期,道家的上位德行論與儒家的個人修養觀大行其道,並受到統治者的接受!從漢代流傳下來的工藝品與建築風格我們可以看到漢代崇尚的古樸,簡約之風,以及其裝飾圖案的樸素、沉穩,而漆器以其穩重樸實,大氣磅礴的紅黑色調;耐潮、耐高温、耐腐蝕等實用特性;以及光彩照人又不失古韻的特殊色澤,受到了統治階級的喜愛與推崇!
漢之後漆器工業開始走向微衰,漆器質量有所下降,其原因就在於瓷器的興起,迅速受到人們的關注。

漢代漆器工藝技法

漆器工藝是我國勞動人民傑出的創造。我國用漆,是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據戰國文獻就有舜作黑漆食器,禹作祭器內髹朱漆的記載。繼秦代暴政,被農民起義推翻,代之而起的西漢,為了鞏固統治政權,實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人民能夠安定地從事勞動,社會經濟文化得到了高度的發展。
輕巧方便華麗的漆器,在秦漢貴族豪門生活用具中佔着重要的地位,它進一步取代了青銅器,使用範圍更加擴大,統治階級為了滿足生活上的享受,對漆器工藝,不惜財力人力,把它裝飾的更為華貴。

漢代漆器胎質及製法

漆器主要有木胎和夾胎兩種。也有少數為竹胎。木胎的製法有輪旋、割削和剜鑿、卷制3種,不同器形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法。夾胎是先用木頭或泥土製成器型,作為內模,然後用多層麻布或繒帛附於內模上,逐層塗漆,幹實以後,去掉內模,便剩下麻布或繒帛的夾胎,這便是所謂“脱胎法”。

漢代漆器花紋和裝飾

漆器上施花紋,有下列幾種方法:
1.漆繪:用生漆製成半透明的漆液,加上各種顏料描繪於已經塗漆的器物上,色澤光亮,不易脱落,大多數漆器的花紋都用此法繪描。
2.油彩:用油汁(可能是桐油)調顏料,繪描於已塗漆的器物上,所繪花紋因油脂年久老化,易於脱落。
3.針刻:用針尖在已經塗漆的器物上刺刻花紋,稱為“錐畫”;有的器物在刺刻出來的線縫內填入金彩,產生了類似銅器上金銀錯的花紋效果。
4.金銀箔貼:用金箔或銀箔製成各種圖紋,貼在器物的漆面上,呈現了類似“金銀平脱”的效果。紋樣的特點是細緻而流利。
5. 堆漆裝飾法:長沙發現的西漢大墓漆棺上的花紋,都是用濃稠的厚顏料堆起玉壁上的渦紋和花紋上的邊線,都是用特製的工具將厚顏料擠出作為鈎邊線和渦紋,高出一層顯出浮雕效果,“識紋隱起”系屬堆漆技法之一。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發現。在兩千年前就創造出這種堆漆的表現技法,説明漢代的漆藝已極精妙。
西漢中期以後,流行在盤、樽、盒、奩等器物的口沿上鑲鍍金或鍍銀的銅箍,在杯的雙耳上鑲鍍金的銅殼,這便是所謂“銀口黃耳”或“器”。有些漆器如樽、奩和盒的蓋上常附有鍍金的銅飾,有時還鑲嵌水晶或玻璃珠。
漢代漆器的紋樣以流雲紋、旋渦紋、變形蟠蠡紋、菱格紋和飛禽走獸辟邪為主,色彩多為紅黑二色相間,或用朱、青,或用朱、金彩繪,強烈大方。人物畫多一孝子故事和神仙羽人為當時的題材,有的描繪神仙或飛廉,並配以鳥獸在流雲中奔馳之狀。線條流動,有如行雲駕霧遨遊太空。這類題材與漢代墓室,享堂的畫像石、壁畫、畫像磚之類的題材大致相似。它同樣是一種神仙昇天思想的反映。西漢前期的漆器,花紋富麗而繁複;東漢的漆器,花紋比較簡素。從西漢中期到東漢,少數漆器的花紋是神仙、孝子及其他以人物為主的故事畫

漢代漆器藝術淺析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國內外廣大地區不斷髮現了豐富多彩的漢代漆器,這對於我們研究漆藝秦漢文化,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現簡述如下:
1.長沙出土的漢代漆器。
長沙是出土戰國漆器的重要地區,戰國、秦漢以來,它一直是南方文化的重鎮,因此出現楚漢墓葬羣是很自然的事,前後不斷出土了許多漢代的精美漆器。特別是在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了西漢時期的大批漆器,出土是光澤鑑人完好如新,在漢代文化史上,是個重大的發現。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就出土了184件。在我國出土的同時期的漆器中,這是數量最大保存最好的一批,為研究漢代漆器工藝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資料。
一. 胎骨和製法
這批漆器胎骨知底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木竹胎。全部漆器中木胎佔絕大部分,製法有三,一是旋木胎,採取大小適當的木塊,旋出外壁和底部,而腹腔則可能是剜鑿出來的。這可以從部分容器的外壁留有明顯的旋削痕跡,內壁和圈足內留有鑿削痕跡得到證明。旋木胎器一般比較厚重。鼎、盒、鍾、盂、盤等屬於這種製法。二是斫木胎,系利用木塊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包括刨、削、剜、鑿等做法)如橢圓形具杯盒、耳環、鈁幾匕、案等屬之,一般也叫厚重。三是卷木胎,用於直壁器型,主要見於卮、奩等。採用薄木片捲成圓筒狀器身,接口處用木釘釘接,底部是一塊刨制的圓形木板,和器壁結合。這種卷木胎,一般都是要在胎骨上加裱麻布,然後上漆。上漆後打磨平整光滑,不露接縫痕跡。竹胎僅見髹畫勺二件。以竹節為鬥底,削長竹片為勺柄,接榫處用竹釘與鬥相結合,外加髹漆而成。
另一種是夾胎。系先以木、泥或石膏做成器形模型,作為內胎,然後用麻布或繒帛若干層,上漆糊裱於內胎模上,等麻布或繒帛幹實後去掉內胎模,這就是“脱胎”,則所存的麻布層與原來的器形輪廓完全一致,僅稍大(麻布層的厚度)而已。
二. 花紋裝飾
這批漆器,花紋裝飾繪製方法有三種。
一是漆繪。採用生漆製成的半透明漆,加入某種顏料,描繪於已髹漆完成後的器物上,
在有花紋的漆器中,漆繪佔絕大多數。一般是在黑漆地上描繪紅、赭、灰綠色漆,也用少量在紅漆地上描繪黑色漆的,色澤光亮,不易脱落。鼎、盒、鍾、鈁、盆、盤、案、耳環等漆器上的花紋大多是漆繪。
二是油彩。採用硃砂或石綠等顏料調油(可能是桐油)繪畫於已髹漆的器物上,見於食奩,幾、屏風等器物。在一些精緻的漆器上則系髹黑褐色漆為地,再在漆地上貼金箔(加適量銀粉,稱清金箔),然後油彩描繪。色有紅、黃、白、金、灰綠等色。金色顏料似為黃銅粉。已部分鏽化為孔雀藍。這種油彩,因其中的油脂年久老化,所以極易脱落。
三是針刻。即在髹漆的器物上用針加以鐫刻。這種針刻紋,見與卮、奩等小型器件共六件。有的在針刻花紋正夾雜油彩,更加顯出精巧纖麗。
漆器花紋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幾何紋類型,這是主要的。有方連變體花紋、鳥頭形花紋、幾何雲紋、環紋、菱形紋、點紋等。二是龍鳳、雲鳥、花草類型。有雲龍紋、雲鳳紋、雲獸紋、鳳紋、龍紋、雲氣紋捲雲紋等。三是寫生動物紋類型,有貓紋龜紋兩種。
這批漆器紋飾細緻、流暢,花紋除平塗外,大量使用線條勾勒,幾何類型的花紋線條,一般比較剛勁;龍鳳、雲鳥、花草類型的花紋線條,一般比較柔和;至於貓龜繪畫,則類似近代寫生的線條。有些器物上的花紋,同時使用幾種線條勾勒,使畫面更加生動活潑。
這批漆器在色彩使用上,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一般以黑色作地,或者在黑地外加紅色襯色,用硃紅和赭色或者硃紅和灰綠色作畫。彩繪與地色對比強烈,顯得非常富麗,色彩有明有暗,十分協調。
2.山東出土的漢代漆器。
山東省文登市,在解放後陸續發現的漢墓均有漆器出土,特別在萊西先岱野村,東漢墓室內,發現了許多漆器及極其精美的銅鏡,銅洗等。這批漆器保存的很完整。出土的各種盒類,造型多樣,各類器型的高矮尺寸比例,都很適宜,顯得莊重大方。盒類都是夾胎骨,盒蓋中心各鑲有銀片四葉形花紋。盒口邊緣及底部都鑲有較為精細的銀鈿,感到格外結實,黑漆地描繪雲氣紋,線條飄動柔美,這和其他地區的漆器,描繪風格大體一致。
3.河北懷安出土的漢代漆器。
懷安漢漆器,主要是長方形漆匣和漆奩,其中不同與其他地區的品種為長方匣,器型較高,匣蓋較淺無鈿,匣蓋中心與萊西漢漆盒一樣飾以四葉型蒂紋。通身黑漆地描繪禽獸流雲紋。飛禽走獸穿插在流雲間,活潑優美。而漆奩器身和蓋都有較寬的銀鈿。奩蓋突起較高,中鑲銀片四葉形蒂紋。各器均為黑漆地,上繪流雲紋。
4.江蘇揚州鳳凰河出土的漢代漆器。
這些漆器造型品種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漆奩,和大小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圓形、馬蹄形等漆盒。還有耳杯,漆盤以及帶有銅環把的漆碗。漆器胎骨大件的是木胎,小漆盒系夾胎。器身都髹黑漆,用朱漆描繪花紋,大部分都較完整,花紋一卷雲紋、花草為主。中繪有鳳、鹿等動物,構成精美的畫面。但紋樣較為鬆散,不像戰國時繁縟。從描繪筆法可以看出其繼承關係。大長方漆盒蓋內均用朱漆書有“程長卿”三字,字體西西漢隸書,根據各種出土文物考證,系西漢初期的遺物。
此外如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安徽天長縣漢墓,貴州清鎮平壩蒙古人民共和國及朝鮮北部(古樂浪郡)等地也出土了大量漢代漆器,品種繁多,器型和藝術風格,與前面所舉略同,不一一而述。
綜觀漢代漆器的裝飾技法,除一般用戰國時代最盛行的描繪和針刻外,尚有以下幾種較為突出的裝飾技法:
1.金箔片貼花:在長沙、蒙古和朝鮮北部古樂浪等處都發現有漢漆器殘片上,用金箔片製成的各種裝飾花紋的。其中人物類有駕車的、騎馬的、騎龜的、負弩的,奏樂的、舞蹈的、表演雜技的及人形怪獸等。動物類有虎、兔、牛、馬、豬、羊、飛禽及獅負猴等。團花紋類:有長條形、三角形、圓形等,並在其上可精細是菱格紋及渦卷紋,線條優美,技法精妙。黑地金花,更顯華麗。
2.鑲嵌:用銀銅薄片,在鈿飾之處,刻成四葉蒂形紋,鑲嵌在器蓋的中心化為裝飾,有的還有四葉紋中鑲上玻璃珠和金銅帽釘的,並有蒼玉鑲嵌和彩繪相結合的裝飾法,更見華麗,這類高貴的裝飾法,為唐代平脱和明代百寶嵌創造了範例。
3.彩繪與金銀鈿相結合的裝飾法:彩繪漆器的邊緣或器型中配合金銀色的鈿器,互相襯托對比。還有朱盒彩繪,是色彩更加燦爛輝映。
4.玳瑁裝飾:樂浪出土的漆盒,有利用斑紋美麗質地光滑的玳瑁片作為漆器裝飾。這種善於利用自然界美麗物質。來豐富漆器的裝飾,可以看出工匠們的聰明智慧。
5.堆漆裝飾法(詳見花紋和裝飾目錄)。
漢代漆器藝術是我國漆藝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是我國工藝美術寶庫和源遠流長文化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不可多的的奇珍。

漢代漆器出土漆器

漢代漆器出土非常多,比較集中的就是馬王堆漢墓。1972-1974年間,在湖南長沙東郊發掘了三座墓,就是馬王堆的一號墓、二號墓、三號墓,墓主人是漢初的長沙丞相利蒼與他的妻子、兒子。這三座墓一共出土了大概700多件漆器,其中一號墓有184件,三號墓有316件,大部分都完好如新。但一般人對這些漆器的關注度不夠,大家都關注什麼呢?先關注那個老太太,説老太太身上還軟着,手一按皮膚還有彈性呢;後來又説老太太身上那衣服好,才49克,薄紗,透亮,今天沒人敢穿着這個紗上街。大家都不關心漆器,第一,因為漆器的量大;第二,因為我們跟漆器的感情淡漠了。為什麼呢?因為漢以後瓷器的發展抑制了漆器的發展。我們生活中離它越來越遠,怎會有感情呢?
漢代漆器 漢代漆器
馬王堆漢墓裏出土的很多漆器都非常重要,比如有博具一套,就是賭博用的玩具,非常完整。博具裏有個骰子很有意思,現骰子都是六面的,馬王堆的那個骰子有十好幾面,形成一個球狀。六面的骰子想賭個大點兒都很難,十幾面的就更難了。還有帶彩繪的漆壺,跟當時漢代的陶壺、銅壺造型都一致。
長沙馬王堆漢墓裏出土了大量成套的餐具,有漆碗、漆盤,也包括剛才講過的羽觴杯,就是耳杯。這些餐具上都寫着"君幸食"、"君幸酒"的字樣,其中寫着"君幸酒"的耳杯就佔了全部漆器總數的一半以上,可見其使用的範圍之大。中國古代文言非常雅,君子的君,幸福的幸,酒水的酒,組成"君幸酒"。我想了半天,也很難用非常精闢的字詞翻譯成今天的白話。我覺得它又文又雅又濃縮,寫得非常優美,證明耳杯是用來喝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