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港城

鎖定
“港城”是中國大陸最南端的美麗海濱城市-廣東省湛江市(舊稱“廣州灣”)的別稱,因有著名“南方大港”-“湛江港”而出名。
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廣東省雷州半島上,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全市面積1.3萬平方公里,人口710多萬人。現轄四區、五縣(市),擁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5個省級經濟開發試驗區,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城市,國家一類大市,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 [1] 
藍天,白雲,碧海,帆影,綠樹,紅花`````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海港城市,歷來以環境優美而著稱。1959年湛江就獲得了花園城市的稱號。後來又獲得了許多讚譽。鄧小平同志説湛江是“北有青島,南有湛江”。因而得名“南方的青島”。周恩來總理稱讚湛江“房子建在樹林中,既幽靜,有雅緻”,像個“小巴黎”。陳毅元帥讚美湛江“冬猶暖,秋如夏,涼風動,炎氛化”,是“東方日內瓦”。冰心大師,詩人艾青在湛江分別留下【湛江十日】,【湛江夾竹桃】等散文佳作。世界第三大聯盟郵輪公司——麗星郵輪曾多次抵達湛江。美麗的湛江,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2] 
中文名
湛江市
別    名
港城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廣東省
地理位置
廣東省雷州半島
面    積
116930000 km²
下轄地區
5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2個縣
政府駐地
赤坎區躍進路67號
電話區號
0759
郵政區碼
524000
人口數量
834.81萬人
著名景點
湖光巖、觀海長廊等
機    場
湛江機場、粵西國際機場
火車站
湛江站、湛江西站
車牌代碼
粵G
方    言
閩南話、粵語、崖話等
舊    稱
廣州灣
行政代碼
440800
特    產
芒果、火龍果、白切雞等
名    人
何衝、吳天勝等

港城港城簡介

美麗,湛藍的海濱城市--廣東湛江市(局部) 美麗,湛藍的海濱城市--廣東湛江市(局部)
湛江市,舊稱廣州灣,別稱港城,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雷州半島上。廣東湛江市為中國最美的12大海濱城市之一,是一個富有亞熱帶風光的美麗的海港城市。因美麗的海景和誘人的美食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前往。 湛江神奇的火山湖泊“湖光巖”,1556公里長的海岸線和104個島嶼暗沙形成的眾多海濱旅遊度假勝地令遊人樂而忘返。她是全國綠化首先達標的大城市,有供休閒漫步的海濱公園,有描繪湛江歷史變遷的時代廣場,有紀念湛江人民抗擊外來侵略保家衞國的寸金橋公園。徜徉湛江市區,殘存的法式小樓與現代建築羣相映成趣。

港城地理位置

湛江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地理座標為東經109度41分-110度58分、北緯20度13分-21度57分,北崩鄰廣東茂名市, 西北接廣西區,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相望,三面環海,西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居粵桂瓊沿海地區中心,是中國大西南的主要出海口,又是我國通往東南亞、歐洲、非洲、大洋洲航程最短的重要口岸。在亞太經濟圈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緣經濟戰略位置,是我國首批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港城汽配

港城氣候條件

湛江金沙灣海濱風光 湛江金沙灣海濱風光
宜人,自然景觀獨特,擁有中國唯一的瑪珥湖、中國最長的沙灘、中國最大的珊瑚礁羣,還有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地理座標。

港城生態

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貫徹落實“既要經濟發展,又要藍天碧水”的發展理念,在發展海洋經濟的同時,注重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取得較好的效果。近幾年監測結果顯示,湛江市近海和遠海海域水質保持良好狀態,近岸海洋環境總體符合較清潔海域水質標準,保持了海洋生物種類多樣性,據調查,湛江市沿岸海域共記錄生物種類多達2000多種,並擁有全省乃至全國保存最完好的紅樹林、珊瑚礁和海底草場三大海洋生態系統。 [2] 
湛江市已建立各種類型的海洋與漁業保護區20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海洋公園2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個、市級保護區3個、縣級保護區12個,各類保護的總面積超過12萬公頃。海洋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和個數,均居全省首位。中華白海豚、儒艮、白蝶貝、文昌魚、中國鱟、圓尾鱟、中國龍蝦、江珧、大黃魚、東風螺、沙螺、真鯛等國家、省級保護動物和地方特色品種,紅樹林、珊瑚礁、海底草場等海洋生態系統都得到了合理的保護。近三年來,湛江市成功申報了特呈島國家級海洋公園、烏石國家級海洋公園和鑑江沙螺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等“國字號”保護區,推動保護區建設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階。(據2013年統計數據) [2] 

港城資源

深水港口條件得天獨厚
南方大港-湛江港霞山港區(鳥瞰) 南方大港-湛江港霞山港區(鳥瞰)
據悉,廣州灣湛江)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辛亥革命前夕,在廣州灣同盟會的領導下,南路、高雷地區也掀起了革命的浪潮。當年,廣州灣、南路、高雷地區有許多愛國志士追隨孫中山先生,拋頭顱、灑熱血,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巨大貢獻。民國建立之初,孫中山主持制定的《建國方略》,就提出建設獨立自主的鐵路和港口部署,更明確提出在湛江興建南方大港和修築連貫西南鐵路以及粵海鐵路大通道。今天,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湛江人民的努力下,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湛江港已建設成為現代化大港口,邁進了億噸大港的行列,湛江通往全國各地的鐵路已建設,孫中山先生建設南方大港的願望得以實現。
廣東省湛江港地理位置 廣東省湛江港地理位置
港口與岸線是湛江最重要的優勢資源。湛江港灣眾多,建港條件優越。全市已形成以湛江港為中心、環雷州半島中小港口相互配套的港口羣。湛江港是粵西、環北部灣地區唯一的國家級主樞紐港,也是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有萬噸級泊位以至5萬噸級泊位20多個,擁有全國第一座30萬噸級岸上油碼頭。中國第三、華南第一的20萬噸級鐵礦石碼頭新近投產。其中30萬噸級航道是華南沿海最深的航道。 [3] 
深水航道和特大型原油、礦石等專業化碼頭,加上與國際重要能源、鐵礦石產區海運距離最短,是湛江港相對於其它港口所獨有的、最具競爭力的優勢。這些優勢必然使湛江成為重化工業布點的最佳選擇。
區域性中心城市,擁有承東啓西、連南接北的區位交通優勢
東海島旅遊區龍海天海灘。戲浪 東海島旅遊區龍海天海灘。戲浪
湛江位居中國南大門,東接珠三角,西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內聯“三南”,外通“五洲”,處於承東啓西、溝通南北、連接海內外的重要戰略位置。從廣東看,湛江是粵西區域性中心城市;從全國看,湛江是大西南的主要進出海大通道和華南地區重要的門户城市;從中國南疆周邊地區看,湛江是環北部灣地區中國段唯一的大城市,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最佳的海上“橋頭堡”;從全球看,湛江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
湛江擁有海港、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綜合運輸體系,是全國海上運輸主樞紐港、全國45個公路樞紐城市之一和廣東4大鐵路樞紐之一。廣湛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湛江與大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已經形成;渝湛高速公路開通在即,黎湛鐵路複線湛江段、洛湛鐵路廣東段即將動工,大西南進出海大通道將更加順暢。憑藉發達的立體交通優勢,湛江的經濟腹地在鞏固西南、擴大中部的同時,將延伸到黃河流域、拓展到中原、西北地區。
美麗富饒的熱帶濱海城市,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
美麗的湛江霞山觀海長廊 美麗的湛江霞山觀海長廊
湛江四季植物青翠、水果飄香,是中國大陸唯一的熱帶城市。湛江的海洋優勢資源主要有:一是海產資源。湛江三面臨海,海岸線長達1556公里,佔廣東省海岸線的46%,佔全國的1/10。水產品產量連續多年居廣東省之首,海養珍珠產量佔全國的2/3, 對蝦產量佔廣東省的40%。二是礦產及海洋油氣資源。湛江的高嶺土、硅藻土、 膨潤土和泥炭土等非金屬礦產,儲量和質量均居全省前列。瀕臨湛江的南海北部大陸架盆地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2004年產油氣當量910萬立方米,未來幾年將達到1500萬噸。 三是濱海旅遊資源。除了碧海、銀沙,我市還擁有全國唯一而且規模最大的火山湖和火山羣,擁有我國大陸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我國大陸近海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珊瑚自然繁殖區。
粵西和環北部灣地區的大城市,具有一定的產業比較優勢
2005年上半年,湛江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已達45%。海洋產業總產值僅次於廣州、深圳,居廣東省第三位。已初步形成臨港石化、近海油氣開發、電力、造紙、農海產品加工、飼料、紡織、電器機械八大支柱產業和南方石化、農海產品加工出口、高級紙業、小家電製造業四大基地。隨着一批大型、特大型工業項目的陸續興建和啓動籌建,臨港石化、電力、造紙、鋼鐵產業正在成為湛江工業化的領航產業,湛江正成為全省重要的重化工業基地。農業方面,湛江是全國四大糖蔗基地之一。湛江也是全國最大的桉樹劍麻紅樹林基地,是我國著名的菠蘿、芒果 、紅橙之鄉和南菜北運基地,全市建成 5大類21個農業商品基地。同時,第三產業已有相當規模,是粵西和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物流中心。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試點城市,具備良好的創業和人居環境
霞山區美麗的霞湖公園鳥瞰 霞山區美麗的霞湖公園鳥瞰
2003年,湛江已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稱號,2005年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成功,2006年一次性申報全國衞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湛江是全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城市, 2004年度城市環境質量評比,湛江列廣東第一全國第二。
近幾年,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力度不斷加大,每年增加的綠化面積達50萬平方米,每年有兩個公園落成。椹川大道等城市主幹道改造完成,一批大型公園和社區園林綠地相繼建成,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南國熱帶園林城市的風貌已經凸現。
湛江在歷史上以古老的海濱商鎮而著稱,徐聞港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上溯到公元前4000年,殘存的古代文化遺蹟昭明:自古以來湛江便和華夏文明血脈一道跳動。 [4] 

港城歷史沿革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嶺南設置象郡,統轄湛江。自此以後,湛江分別直屬於合浦郡,統轄包括今天的徐聞、海康、遂溪、吳川、廉江等地。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設雷州、統管雷州半島數縣,沿襲到清未。歷史悠久的湛江粵西地區最大的城市,因其靠海,在近代有一段被西方國家統治的往事。
1899年,湛江市區被法國“租借”,當時名字叫“廣州灣”,對外貿易曾繁盛一時。1943年,廣州灣為日軍佔領。1945年抗戰勝利,廣州灣迴歸,從此定名為“湛江”。
民國年間,湛江的政制幾經變遷,新中國成立後,雷州半島5縣先後屬廣東省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高雷區專員公署、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區與湛江市合併,為新建制湛江市,轄雷州半島5縣。

港城人口

2008年,全市户籍總人口為753877萬人,户籍總户數為194648萬户,其中,農業人口4750015萬人,非農業人口2788755萬人。全市常住人口6902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878萬人,鄉村人口42146萬人,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口出生率為1563‰,死亡率547‰,自然增長率1016‰。

港城少數民族

湛江市是全省散居少數民族較多的市,全市有壯、瑤、苗等44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817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2%左右,以壯族人口居多,大部分是因婚姻、人才流動等遷移或暫住湛江外來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廉江、徐聞、雷州、吳川、遂溪、坡頭等縣(市、區)。廉江市河唇鎮東村村委會、上村村委會、龍平村委會、姜家村委會、山祖村委會、良塘村委會、橫窩村委會、塘蓬鎮上山村委會、石頸鎮平坡村委會、平城村委會、新屋村委會、楊名水村委會、山村委會、東村委會、蒙村村委會、鹿根垌村委會、石頸村委會、高橋鎮李村村委會、長山鎮石灘村委會、文林村委會、盛龍村委會、陵垌村委會、那陵村委會、茅田村委會、羅村村委會、橫州坡村委會等26個村委會被納入廣東省少數民族聚居區。 [5] 

港城城市榮譽

湛江時代廣場 湛江時代廣場
湛江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城市,國家一類大市,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
1959年3月7日,全國造林園林化現場會議在湛江召開。湛江獲得“花園城市”稱號。
1991年時獲得 “綠化達標城市”榮譽。
1991年時獲得 “綠化達標城市”榮譽。
1999年以來,先後獲得“廣東省衞生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綠化達標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十大休閒城市”等榮譽稱號。
“湛江海上國際龍舟邀請賽”(2007年創辦至今,全國唯一殊榮)。
世界著名商業雜誌《福布斯》中文版發佈“2009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單,上海、廣州、深圳位列前三,湛江名列第88位,成為粵西地區連續六年進入百強榜的唯一城市。
2010年湛江市被正式授予為“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獲得這一殊榮的城市。
2010年7月3日,湛江榮獲“中國城鄉建設範例城市”。
2010年11月11日,榮獲“中國對蝦之都”。
2010年12月12日,榮獲“中國十佳綠色城市”。
2007 ~ 2010年連續榮獲兩屆“中國十大休閒城市”。(三年一屆)
2010第37屆世界旅遊小姐(廣東湛江)全球總決賽。
2010"廣東省首屆海洋經濟博覽會暨第一屆湛江海洋節"承辦城市
2011年9月7日,湛江榮獲“中國十佳低碳生態城市”。
2012獲得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
2013年獲得第27屆香港國際旅遊展“中國十大環境最好旅遊城市”稱號。
由國家旅遊局、香港旅遊發展局、澳門旅遊局等單位主辦的第27屆香港國際旅遊展於近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香港有關媒體結合本次展會所確定的“美麗中國之旅-2013中國海洋旅遊年”的主題,組織了“中國十大環境最好旅遊城市”評選活動,湛江被評為“中國十大環境最好旅遊城市”。
這次評選設置了包括城市發展旅遊的自然生態等先天條件,以及近年來對城市旅遊環境的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建設等綜合情況。有關專家分析,湛江能夠入選“中國十大環境最好旅遊城市”最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二是具有良好自然生態資源優勢;三是大力發展濱海旅遊休閒業。 [2] 
2014年1月,湛江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
2015年第十四屆“廣東省運動會舉辦城市”。

港城友好城市

澳大利亞凱恩斯,俄羅斯謝爾普霍夫,南非伊萊姆比,美國大西洋城,中國永州, 成都,昆明, 防城港, 長沙, 六盤水, 貴陽,益陽, 遵義,海口,桂林等。

港城經濟

綜合
全市2013年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呈現“穩中有進、快中有好”
的運行態勢。全市2013年GDP總量達到2060億元、增長12%,比全國、全省高4.3和3.5個百分點,總量和增速躍升全省第八。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總產值664.19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總產值2419.8億元,增長15.8%;而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到40%,首次超過第二產業。 [2] 
工業
2013年工業經濟持續上升,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025.9億元、增長18.2%;全市31個工業主要行業產值實現正增長,植物油加工和造紙業增長帶動輕工業總產值增長26.6%。另外,傢俱、石油加工、電器機械等增速較快。
消費
2013年消費持續暢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達到1010.7億元、
增長15%;其中汽車零售總額增長31.6%。住房消費熱度不減,商品房銷售量價齊升,銷售面積增長38.5%,銷售額增長45.5%,同時拉動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和傢俱消費分別增長2.4倍和70%。 [2] 
外經貿
2013年外經貿持續回升,實際吸收外資達到1.3億美元、增長5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外貿進出口總額55.1億美元、增長17.3%,其中出口26.3億美元、增長18.7%。大宗商品出口中,水海產品及其深加工製品、機電產品、傢俱出口高於整體增速,羽絨、紙及紙板、箱包出口大幅增長。 [2] 
港口運輸
2014年1月,湛江港集團單月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790萬噸,實際完成794萬噸,同比增長25.2 %,創開港以來月度貨物吞吐量最高紀錄;其中湛江本市貨物吞吐量達261萬噸,同比增長13%;集裝箱吞吐量4.3 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2%;車船並進,鐵路集疏運量也同創月度最高紀錄。
財政
2013年經濟效益持續提升,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105.9億元、增長15%。 [2] 
金融
2013年市場活力持續增強,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達到2173.4億元、增長13.8%;民營經濟活力迸發,民營經濟增加值1250億元、增長14%;民間投資484.7億元,佔固定資產投資的60.9%,已成為投資的主體。
城鄉居民收入
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步入萬元時代,達到10737元、增長1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71元、增長10.6%。 [2] 

港城發展概況

廣東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雕《風正帆懸》 廣東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雕《風正帆懸》
在改革開放中,湛江市從實際出發,發揮優勢,努力實施港口經濟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農業已建有農作、水果、畜牧、漁業形成以石油開採、家電、化工、輕紡、製糖、食品、造紙、建材為主的工業體系。外經、外貿、文教、科技、衞生、體育等各方面也迅速發展。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463.81億元人民幣(當年價,下同),比上年增長8.7%;全市工業總產值443.69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4.8%;農業總產值191.1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5.9%。
展望未來,前程似錦。“十五”期間,湛江將抓住機遇,堅持以改革開放促發展,深入實施港口發展戰略,充分發展湛江的港口優勢和區域優勢。大力拓展國內外的經濟合作,熱誠歡迎國內外各界朋友來湛江投資建設、興辦實業、加強貿易、探親訪友、觀光旅遊。共同把湛江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城市。

港城發展戰略

地圖上看,湛江由一個半島、30多個海島組成,被湛江灣、雷州灣兩個藍色海灣環抱,湛江灣南有東海島、硇洲島,中有特呈島,東有南三島,構成“一灣多岸”的格局,城中有海,灣在城內,集軍港、商港、漁港、油港、旅遊觀光港於一體,建設海灣城市條件得天獨厚。
湛江正大力實施“拓展海東、提升海西、擁灣發展、產城聯動、市縣統籌、精細管理”的城市發展“24字戰略”,致力打造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亞熱帶海灣城市。
拓展海東。將海東新區作為城市擴容提質的主戰場,努力打造成拓展國際合作的重要門户、國家海洋戰略的重大平台、大西南出海主通道的門户樞紐、粵西中心城市的新興載體、南亞熱帶的生態型海灣城市。
提升海西。大力實施強芯提質工程,加快推進城市大型商務中心、文化中心、職教中心、交通樞紐中心的建設。加大“三舊”改造力度,全面實施“大街大路'白改黑'、小街小巷'舊變新'”和“城市點亮增亮”工程。認真做好西城新區規劃,有序實施建設。
擁灣建設。圍繞湛江灣和雷州灣展開佈局市區,推動中心城區由集中海西發展向擁灣發展,構建“兩灣多岸、眾星拱月”的生態型海灣城市新格局。
產城聯動。堅持產業為基、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堅持城市新區規劃與新區產業規劃同步進行,科學謀劃和佈局二、三產業,以產業發展支撐城市發展。
市縣統籌。實施全域湛江統籌發展戰略,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一體化建設。重點推進縣城擴容提質,同時以海岸線和環雷州半島公路為帶,以高速路和國道為軸,以中心鎮為節點,推動工業化、城鎮化軸帶展開佈局,加快打造環半島濱海藍色經濟發展帶、茂湛高速公路沿線綜合發展帶、湛徐高速沿線綠色發展帶。
精細管理。加快建設電子政府和智慧城市。抓緊出台實施城鄉建設管理工作責任落實方案,大力整治市區交通違法行為,加大對違建的整治力度。 [2] 

港城發展優勢

港城區位優勢

美麗海濱風貌
美麗海濱風貌(15張)
湛江地理位置特殊,處於環北部灣經濟區、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西部大開發及粵港澳特別合作區(珠三角一體化)等多個大的區域經濟圈的經濟的結合點。這些區域經濟的啓動和崛起,都會對具有區位優勢的湛江未來發展發生輻射、互動作用和影響。

港城資源優勢

與已高度開發的地區比起來,湛江有相對豐富的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勞動力成本較低,具有十分強大的後發優勢。

港城產業優勢

湛江工業化發展進程加快,亞熱帶農業也是湛江經濟的一大特色,已成粵西地區連續四年進入“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百強榜”的唯一城市,也是在環北部灣地區排名最靠前的城市。

港城環境優勢

雄偉的湛江海灣大橋與中澳友誼花園 雄偉的湛江海灣大橋與中澳友誼花園
湛江的生態完整性保持在較高水平,具備優勢的創業和人居環境。自2005年以來,在全國環境重點城市環境綜合質量考評中,湛江名列廣東第一、全國第二,目前正在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國家衞生城市。

港城服務優勢

規範行政審批項目,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完善並聯審批和限時辦結等制度,全面推行網上審批,行政審批事項已由原來的588項目減少到280項,承諾辦事時限大幅壓縮重大投資項目實行項目審批代理制。

港城發展目標

打造粵西實施“雙轉移”戰略高地——廣州(湛江)產業轉移工業園
湛江港灣兩岸風光美 湛江港灣兩岸風光美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基銘:“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區域規劃建設鋼鐵和石化兩大產業,湛江東海島在國內是第一個”。標誌着湛江已成為粵西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的高地。湛江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城市,是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是東融珠三角、西接北部灣、北聯大西南、南拓東南亞的粵西城鎮羣中心;是環北部灣的重要城市;是我國西南沿海港口羣唯一的億噸級主樞紐港和大西南的主要出海通道,是我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重要的口岸。
湛江,集聚着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是藴藏着巨大潛能的海灣城市,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
強勢互補——廣州、湛江聯手共建產業轉移工業園
廣州、湛江認真貫徹實施“雙轉移”戰略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充分發揮優勢,聯手共建廣州(湛江)產業轉移工業園。
園區依託國家級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置,由中央商務區和重化工業區兩片構成,園區規劃納入湛江城市總體規劃,面積38.18平方公里。園區現已完成徵地29.25平方公里,土地徵用拆遷近80%,近萬人的搬遷户已全部安置完畢。
廣州高度重視與湛江共建產業轉移工業園,湛江鋼鐵基地、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兩個大型項目先後從廣州轉移湛江,落户園區。圍繞這兩個項目的建設,廣州還將有一大批鋼鐵、石化中下游配套企業轉移到園區,2009年至2013年,廣州計劃轉移到園區的配套產業將達480億元。同時,鋼鐵、石化項目與廣州現有的汽車製造、造船、石化、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具有極強的互補性,將強力反哺廣州、珠三角地區的現代裝備製造業、化工產業和服務業,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廣州、湛江兩市的目標是,以鋼鐵基地、中科煉化一體化兩大項目為龍頭,將園區打造成世界級鋼鐵和石化為主導的臨港重化工業基地、省級示範性產業轉移工業園、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園區,遠景是建設省級大型產業轉移工業園。為此,湛江市的土地規劃中還預留了為園區遠期發展的儲備用地100平方公里。
園區已建成工業項目101個,總投資280億元,2008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39.45億元,初步形成以石油化工、特種紙業、機電通訊、生物醫藥、包裝印刷等為主的工業體系,產業基礎良好。
園區建設計劃總投資267億元,其中,園區開發成本148億元,外圍設施建設投資約119億元。圍繞湛江鋼鐵基地和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設,園區正在全力推進兩大項目前期工作、外圍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建設。
產業聚集——鋼鐵、煉化兩大項目鑄就湛江成為粵西承接產業轉移高地
2008年3月,國家發改委同意千萬噸級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在東海島開展前期工作;2009年8月,中國最大合資煉化項目——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又選址東海島,令世人矚目!
湛江鋼鐵項目建設總體規模為年產鋼2000萬噸,首期建設1000萬噸,投資697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每年可新增工業產值600億元,同時將帶動17大類200多個鋼鐵配套產業鏈項目建設,帶動相關配套產業投資超1000億元,成為產業轉移工業園兩大龍頭產業之一。鋼鐵基地項目現已全面完成徵地、規劃、區域環評等工作。
中科合資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90億美元,年煉油能力1500萬噸、生產乙烯100萬噸;遠期煉油規模達3000萬噸、乙烯200萬噸。項目計劃2010年動工建設,2013年投產,項目的前期工作現已全面鋪開。按1:3的帶動係數保守估算,該項目可帶動配套產業投資超2000億元。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增加工業產值650億元,湛江的煉油能力達到2000萬噸,是現有能力的4倍,使湛江成為我省名符其實的5大石化能源基地之一。
鋼鐵、中科煉化一體化兩大項目建設將產生極大的聚集效應,使湛江成為廣東新的投資熱土,鑄就湛江成為粵西實施“雙轉移”的高地。園區將堅持“突出主導產業、完善產業配套、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產業集聚”的建設方針,以鋼鐵基地、中科煉化兩大項目為龍頭,形成鋼鐵和鋼鐵延伸加工、煉化和石化中下游產業鏈項目高度聚集,力爭把園區建成為全省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最具競爭力的示範性產業轉移工業園。
為科學謀劃鋼鐵、石化相關配套產業,園區規劃建設6平方公里的鋼鐵配套產業區,承接鋼鐵配套產業轉移項目,由國家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編制了《湛江市鋼鐵配套產業發展規劃》,對直接為鋼鐵生產服務的產業、鋼鐵生產供應鏈及延伸產業、鋼鐵產業鏈延伸的關聯產業作了佈局規劃,打造現代化鋼鐵新城。在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旁邊配套建設30平方公里的石化配套工業區和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由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編制了《廣東湛江產業轉移工業園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按照“油頭化尾、順流而下”發展原則,延伸石化中下游產業鏈,重點發展石化行業高附加值產品和延長石油化工產業鏈條的接續產業,形成大型石化產業集羣。
科學發展——建設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
2009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視察廣州(湛江)產業轉移工業園時指出:“建設國家級鋼鐵-石化循環經濟示範基地,湛江東海島是首選之地”。
儘管東海島擁有足夠的環境容量承載建設大型重化工業的良好條件,但湛江市政府堅持“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碧海藍天”,在規劃建設廣州(湛江)產業轉移工業園時,把建設“宜工、宜商、宜居”的綠色產業轉移工業園作為目標,突出發展循環經濟,走資源節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設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
園區將秉承“產業帶動、生態建園、循環發展”的發展理念,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入園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鋼鐵項目的環評報告書和園區承載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區域環評已獲國家環保部批准。
園區將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發揮有鋼鐵、煉化兩大項目“隔牆經濟”優勢,大手筆謀劃發展鋼鐵與煉化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將構建循環經濟三個循環圈(企業自身、企業之間及園區內外循環圈);打造循環經濟三條產業鏈(千萬噸精鋼產業鏈、煉化一體化產業鏈、煤化工與靜脈產業鏈);構建循環經濟四個體系(煤化工產業、靜脈產業、能量循環和水資源循環);推進循環經濟五個一體化(產業鏈設計一體化、公用工程一體化、物料傳輸一體化、環境保護一體化和管理服務一體化)。
帶動力強——形成廣東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2008年11月到湛江東海島考察時,對建設廣州(湛江)產業轉移工業園給予充分肯定和寄予希望。他説,東海島既有現代化的企業,也有產業轉移規劃區域,這就能看出前景來。
加快推進廣州(湛江)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建設,綜合效益顯著,區域帶動潛力巨大,意義深遠:一是將推動湛江實現跨越發展,徹底改變湛江作為全省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現狀。園區建成後,年實現工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工業增加值360億元,税收總額約300億元。二是增強湛江科學發展的後勁。隨着園區兩個大項目的建設,將極大提升湛江的核心競爭力,加快湛江城市化、工業化進程,推動港口物流業的大發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為湛江科學發展、後發崛起注入強大的動力。園區建成後,帶動鋼鐵配套產業和石化中下游產業鏈項目高度聚集,圍繞產業發展可承接轉移勞動力30萬人,推動東海島建設成為綠色的現代化鋼鐵、石化工業新城。三是形成廣東省經濟新的增長極。鋼鐵基地和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不但成為引領湛江發展的強大引擎,加快湛江實現深水大港、臨港產業、港口物流和港口城市“四位一體”的發展思路,還將有力地支持國家及廣東省加速發展石油化工作為支柱產業的戰略。對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湛江優越的區位優勢使園區不僅能帶動粵西,還將輻射環北部灣經濟圈、大西南及東盟自由貿易區。

港城文化

港城市花

湛江市市花是紫荊花。該花花色紫紅,形如蝴蝶,景色奇特,豔麗可愛,當葉子還沒長出時,枝條上花已盛開,所以又稱“滿條紅”。民國時期市花為鳳凰花,每逢四、五月開花,簇簇繁花,像一片片紅雲,蔚為壯觀。1984年經廣大市民評選,市民把紫荊花評為市花。紫荊花開花時,奼紫嫣紅,似彩蝶翩翩飛舞着。給湛江市增添秀色。 [5] 

港城語言

湛江漢語方言較為複雜。除流行普通話外,粵、閩、客三大方言均有分佈。在本市三大方言中,説雷州話人數最多,雷州話以雷城話為代表;粵語次之,分為湛江白話和吳川話,粵語方言是本市之主導方言,不斷向其它方面滲透,不少居民可同時操幾種方言;説話的又次之,主要集中於廉江與廣西交界的地區,話與客家話相差不大,以廉江石角話為代表。

港城非物質文化

至2008年底止,湛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29項,其中國家級6項,分別是:湛江人龍舞遂溪醒獅雷州石狗、雷州歌、吳川飄色、湛江儺舞。省級5項,分別是:廉江舞鷹雄、吳川泥塑、麻章儺舞“考兵”,麻章“爬刀梯”,雷州姑娘歌。市級18項,分別是:雷州蜈蚣舞、雷州人龍舞、雷祖文化、雷劇、雷州穿令、雷州翻棘牀、廉江白戲、雷州音樂、雷州下火海、赤坎勒古龍、雷州方言、湛江番鬼託梁、坡頭羅侯王廟廟會、坡頭山歌、徐聞陣式藤牌功班舞、安鋪八音、赤坎網龍、東海津前天后廟會。 [5] 

港城雷州文化

雷州文化既是廣東四大民系文化之一,又是湛江主流文化。 [6] 
湛江人文歷史積澱深厚,古城雷州擁有眾多文物古蹟,雷州半島上隨處可見傳習久遠的古老民俗。以雷州為中心的紅土文化景觀,富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近兩千年的文化遺蹟,有雷祖古廟、三元古塔、天寧禪寺等。加上吳川的飄色、泥塑、花橋、東海島的人龍舞、雷州的雷劇等民俗風情,奇趣無窮。 [6] 
雷州文化是以雷州話方言為特徵的區域性文化,其分佈範圍包括今雷州(舊稱海康)、遂溪、徐聞、湛江市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東海島以及坡頭區、廉江、吳川一部分等地區,人口約500萬人。雷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觀蔚盛,文化積澱厚重,是雷州文化的中心區域。因其地處雷州半島中樞,北控高涼,南扼瓊儋,素稱"天南重地".自漢元鼎六年設郡置縣至清末,歷經二千多年,雷城一直是州、郡、道、路、軍、府之治所,是雷州半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6] 
湛江地處的雷州半島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繁衍生息。春秋稱百越,戰國歸楚界,秦時屬象郡。隋唐時期 ,這裏是漢、黎、苗、侗、瑤等多民族雜居地區。宋朝以後 ,大量閩人南遷,定居在雷州半島及周圍地區,成為主要居民。二千多年來,勤勞聰明的雷州先民創造了輝煌的文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雷州享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書法之鄉"的美譽。這裏不僅有"天下四絕"之一的雷州換鼓、"南方兵馬俑"的雷州石狗,而且有令人心往神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雷歌、雷劇、雷州音樂、姑娘歌、儺舞等。這裏是多種文化的匯聚地,土著文化、中原文化、閩南文化、海洋文化在這裏碰撞融合,催生出獨具一格的雷州文化,成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 
2010年8月,廣東省委十屆七次全會通過的《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把雷州文化列為廣東四大區域性文化之一,提出要大力弘揚保護雷州文化,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2011年1月,廣東省委十屆八次全會通過的《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再一次強調保護雷州文化,加大研究和建設力度。2011年8月,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深入雷州調研,對雷州文化給予充分肯定,並作出批示:"雷州文化是我省民系文化中歷史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應予以高度重視。"從此,雷州文化的地位正式確立,大大地增強了全省上下對雷州文化的自覺和自信,也極大地鼓舞了雷州人民建設雷州文化的決心和信心。 [6] 

港城旅遊

港城形象標識圖案

廣東湛江城市旅遊標識及口號 廣東湛江城市旅遊標識及口號
湛江城市旅遊形象標識圖案“命名為“湛藍海天、雲浪呈祥”的湛江旅遊形象標示圖案,以中國傳統的“祥雲”圖案為藍本,改變為“海浪”形狀。海浪是海洋文化的標誌,彰顯了湛江南國海灣城市的特色。五彩祥雲表達了繽紛半島、多彩湛江的寓意。“形”上穩重,“意”上大氣、灑脱。整體圖案線條生動,富有張力,兼具古典與現代特色。祥雲與海浪形貌合一,“湛江”字體立於其上,展現出湛江城市的豐富內涵與個性,訴説着“胸懷理想、艱苦奮鬥、開放兼容,勇立潮頭”的新時期湛江人精神。 [7] 

港城旅遊資源

藍天,白雲,碧海,帆影,綠樹,紅花`````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海港城市,歷來以環境優美而著稱。1959年湛江就獲得了花園城市的稱號。後來又獲得了許多讚譽。鄧小平同志説湛江是“北有青島,南有湛江”。因而得名“南方的青島”。周恩來總理稱讚湛江“房子建在樹林中,既幽靜,有雅緻”,像個“小巴黎”。陳毅元帥讚美湛江“冬猶暖,秋如夏,涼風動,炎氛化”,是“東方日內瓦”。冰心大師,詩人艾青在湛江分別留下【湛江十日】,【湛江夾竹桃】等散文佳作。世界第三大聯盟郵輪公司——麗星郵輪曾多次抵達湛江。美麗的湛江,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2] 
“港城”-湛江旅遊印象
廣東湛江維多爾天主教堂 廣東湛江維多爾天主教堂
湛江具有包括熱帶風光、海島、海灘、文物古蹟、水庫、水上和温泉等類型的資源。全市適宜開闢海濱浴場和觀景渡假區的岸段總長約150多公里、氣候官人,不少岸帶有潔白細柔的地灘、蔚藍清澈的海水,是海濱浴場的良好場所。
湛江海濱風情廊——赤坎金沙灣觀海長廊 湛江海濱風情廊——赤坎金沙灣觀海長廊
全市已開辦的旅遊區有:湖水清沏、青山環抱、古剎奇立的天然火山口湖---湖光巖; 浩瀚如煙海的鶴地水庫;反映歷史古蹟的雷州西湖和雷州城;栽植了數百種珍樹奇木和名花異果的熱帶作物試驗站;平坦潔淨的南三島“碧海銀灘度假中心”和“天然樂園”,東海島飛龍灘海水浴場;徐聞白沙灣和吳川吉兆“月牙海灣”、王村巷、吳陽海濱浴場等。市區有坡頭區的坡頭燈塔公園;完成赤坎的寸金橋公園,金沙灣觀海長廊,霞山觀海長廊,霞山的湛江海濱公園霞湖公園的改造;新建赤坎南橋公園,北橋公園,海田公園;霞山漁港公園,霞山綠苑;湛江技術開發區的綠塘河濕地公園,中澳友誼花園,南國熱帶花園(以上公園均免費向市民遊客開放)。漁港公園建成區綠地率達40.59%,綠地覆蓋率45.68%,人均公園綠地達12.63平方米。

港城美食

湛江的傳統飲食屬於正宗粵菜,與廣東其它菜系相比,雖名不見經傳,但卻獨具濃郁的地方風味。湛江菜最大的特點是選料鮮活,原汁原味。俗語道:“食海鮮,來湛江。”這裏的海鮮以品種豐富而著名,對蝦、龍蝦、海蔘、花蟹、鰳魚、海蟄,新鮮、質優、價廉,清灼的海鮮獨具天然風味,吸引了大批廣東省內食客專程前往。湛江人在飲食文化上追求一種返樸歸真的感覺,白切雞、炸蝦餅、沙螺湯、番薯絲粥等湛江家常風味是遊客最喜歡品嚐的。

港城湛江之最

全國最大海水珍珠養殖基地
湛江市三面臨海,海岸線1556公里,灘塗面積9908公頃,大多數港灣鹽度適中,風浪小,餌料生物豐富,適宜珍珠養殖。主要養殖珍珠的地區是雷州半島的雷州和徐聞、遂溪三縣(市)。海水珍珠以“南珠”質量最優,品位最高。雷州半島是南珠的主要產地,早在秦時就有珠民採捕珍珠,後漢已盛產珍珠,歷代帝皇均派內監到珠池監守,採珠進貢朝廷。解放後,黨和政府對南珠的開發利用很重視,1957年11月,周恩來總理指示:“要把南珠生產搞上去,把幾千年落後的自然捕珠改為人工養殖。”在周總理指示鼓舞下,1958年開始在湛江一帶試驗養殖南珠。湛江水產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前身)對海水養殖珍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動了海養珍珠業的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湛江市珍珠養殖業蓬勃發展。至目前,全市養殖海水珍珠的鄉鎮25個,從事養珠户6675户,有珍珠養殖場5339個,養殖面積3660多公頃;有珍珠貝苗場420多個,育苗水體16.5萬立方米;珍珠產品加工廠160多家,從事珍珠養殖、加工的人員達2.7萬人。年海水珍珠產量佔全國的七成多,成為我國海水珍珠養殖的最大基地。
全國最大對蝦養殖交易加工出口基地
湛江對蝦已形成育苗、養殖、銷售、加工、出口一體化經營的產業鏈。全市對蝦養殖面積30多萬畝,年產量6萬多噸,佔廣東省的60%以上。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對蝦交易中心,年對蝦交易量達19萬噸,佔全國的三分之二,年成交額超過50億元,共輻射範圍除周邊省市外,還遠及國內各大型水產品市場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全市現有對蝦出口加工企業30多家,2007年出口創匯3.6億多美元,一批企業獲歐盟註冊和美國HACCP認證,湛江已成為全國對蝦出口最大的市。
全國最大桉樹人工林生產基地
湛江屬北熱帶地區,適宜發展熱帶亞熱帶作物。上世紀50年代開始湛江大力發展熱帶作物桉樹,到80年代末,幾乎所有低丘、平原、沿海、台地及鐵路、公路幹線兩旁都栽植了桉樹。至目前,全市連片的桉樹面積已發展到226萬畝,佔全市有林面積的58.2%,蓄積量約500多萬立方米,是全國最大的連片桉樹生產基地。
全國最大劍麻生產基地
全市劍麻種植面積3612公頃,年生產劍麻纖維1.5萬噸,拋光布4000多噸,白棕繩4300多噸,紗條1500多噸,絮墊21.4萬平方米,劍麻水草地毯32.6萬平方米,年營業收入1.4億元,出口總產值4235萬元。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刮麻、理麻、紡紗、制繩、針刺絮墊、地毯、編織、制背襯膠、劍麻機械製造等生產設備,有全國最大的纖維加工廠、制繩廠、製品廠、拋布廠、地毯廠。
全省最大優質商品肉牛基地
湛江氣候温和,土地廣闊,天然草地面積大(有140多萬畝連片優質草地),各類牧草種類繁多,生長茂盛,養牛業歷史悠久,雷州黃牛是著名品種。雷州市黃牛飼養量名列全國非牧區縣第二。已建成10萬頭肉牛基地,還有年可出欄1800頭肉牛的示範場以及年可宰3000頭肉牛的屠宰加工廠等。全市建立了20多個活牛交易市場,日交易量達2000多頭。逐步形成了以基地為依託、養牛場為基礎、牛經紀為紐帶的流通體系。
全省最大羅非魚加工出口基地
羅非魚是湛江主要淡水魚。全市羅非魚深加工業發展迅速,逐步成為農產品深加工的支柱產業,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創出了名牌,先後獲得美國水產品“CCHBHACCP”認證和出口歐盟的水產品認證。年加工出口量1萬多噸,出口創匯1500多萬美元。
全省最大富貴竹種植加工出口基地
目前全市富貴竹種植面積近1萬畝,其中湖光鎮種植7600畝,種植户約2100户,加工點890多個,年產值8300多萬元,其中成規模的加工點70多個,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產品遠銷台灣、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
華南地區最大養鹿場湛江鹿場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養鹿基地和種鹿供應基地,集養殖及產品深加工於一體。鹿場位於湖光巖北側面,佔地面積近百畝,距離中心市區15公里,交通便利。1972年,從吉林引進30頭梅花鹿進行飼養繁殖,取得成功。現全市梅花鹿存欄種鹿近千頭,先後為海南、湖南、廣西、廣東的鹿場、公園、動物園提供種鹿3200多頭。湛江鹿場在開發鹿產品的同時,發展觀光畜牧業,集生態旅遊、購物休閒、科普教育於一體,是湛江市和廣東省的旅遊定點單位,雷州半島農業觀光帶示範點之一。
其它之最
(1)湛江海岸線長達1556公里,約佔全省海岸線的2/5和全國的1/10,為全省之最;擁有148.7萬畝海洋灘塗,佔全省的48%,也是全省之最。
(2)湛江東海島面積達286平方公里,為全省最大的島嶼,是全國第五大島嶼。
(3)湛江全年日照時數為1864-2160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02-118千卡/平方釐米,是我國光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為全省最豐富。
(4)湛江雷州半島東北部有目前全國面積最大、熱流體儲量最大的低温地熱田。
(5)湛江是南中國海上石油(油氣)開發服務的重要基地,瀕臨湛江的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
(6)湛江高嶺土礦牀是我國目前最大型的高品位、大儲量的高嶺土礦牀。
(7)湛江廉江的銀礦儲量為676.15噸,為全省最大的銀礦。
(8)鶴地水庫集雨面積1440平方公里,庫區蓄水面積122.6平方公里,總庫容11.44億立方米,是全省最大的“人造海”。
(9)湛江海水養殖面積55.63萬畝,為全省最大,其中位於廉江營仔的龍營圍對蝦養殖場,面積1.7萬畝,是東南亞最大的連片蝦場。
(10)湛江鹽業產量居全省首位,生產能力15萬噸,佔全省海鹽產量的一半。
(11)湛江為全國四大糖業基地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地市級製糖工業基地。
(12)湛江擁有18萬多畝菠蘿基地,擁有14萬多畝芒果基地,均為全省之冠。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