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熱帶作物

鎖定
熱帶作物,是指熱帶地區的栽培植物,是適於熱帶地區栽培的各類經濟作物的總稱。在中國通常指在熱帶地區栽種的特種經濟作物,種植範圍主要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福建、台灣等省(自治區),尤以海南島和西雙版納最適宜 。
別    名
熱帶作物
中文學名
熱帶作物
植物界
分佈區域
熱帶
主要植物
椰子 腰果 胡椒 等
資    源
橡膠 木薯 等
領    域
生命科學

熱帶作物基本物種

橡膠;油料作物:油棕椰子腰果;香料作物:胡椒、香茅香根羅勒
纖維作物:龍舌蘭科麻類、番麻、蕉麻爪哇木棉
飲料作物:咖啡、可可。
藥材:砂仁巴戟檳榔三七;熱帶水果:香蕉、荔枝、龍眼、菠蘿、芒果、油梨、番瓜、番石榴等。
熱帶作物對熱量條件要求較高,在年絕對低温多年平均值0℃以上、全年基本無霜凍、≥10℃積温7000~7500℃以上、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地區才能正常生長。世界熱帶作物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及南亞地區、中西非的大西洋沿岸各國、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
中國的台灣省南部和海南省、雲南省西雙版納及河口地區、兩廣南部、閩南沿海一帶,均適宜熱帶作物生長。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有計劃開展熱帶作物資源考察和大規模開墾,建立一些規模不等,以橡膠為中心,包括咖啡、椰子、油棕、腰果、劍麻、香茅、胡椒等在內的熱作生產基地。

熱帶作物類別功用

熱帶作物根據其用途和經濟性狀大致可劃分為12個主要類別,其中有的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如橡膠樹所產的橡膠是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資源,與鋼鐵、石油、煤炭並列為四大工業原料;咖啡、可可與茶並列為世界三大飲料;木薯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主要糧食,又是重要的能源植物。熱帶作物提供的各種香料、水果和各種特效藥材等的重要性也日益顯著。

熱帶作物栽培特點

熱帶作物生長環境

熱帶作物多起源於或長期栽種於熱帶,一般要求較高的熱量條件;有些純熱帶性植物如可可,要求年平均温度24~28℃,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8~19℃以上,中國只有海南省南部幾個縣才能栽種;麪包果和榴蓮需要27℃以上的年平均温度才能生長良好;輕木需要26℃以上的年平均温度,在海南省北部不能越冬;椰子要求的年平均温度為23℃,只能在海南省種植,向北越過瓊州海峽雖能生長,但果肉很薄,無經濟價值。
有些熱帶作物對熱量的要求有一定的可塑性,也可適應較高緯度的氣候條件。如起源於巴西亞馬孫河熱帶雨林的橡膠樹經人工栽培後,在中國現已可擴種到北緯24°的適宜地區;胡椒一般在緯度20°以內生長結果良好,如改變利用花的時間,即改利用秋花為利用春花,則在中國海南省以北的湛江地區也能獲得較高產量。但向較高緯度擴種的可能性有一定限度。即使在限度之內擴種,仍會在生長狀況及產量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差異。如橡膠樹會延長達到開割標準所需要的年限、油棕會降低產量等。因而品種改良常是向較高緯度擴種的必不可少的步驟。

熱帶作物栽培介紹

熱帶作物一般具有多年生習性,生產上通常採取種植園方式。熱帶作物如橡膠樹的自然壽命有百年以上,其芽接樹的經濟壽命也有30年;椰子的經濟壽命可達80年以上;即使藤本的胡椒,其經濟壽命也可達幾十年;其他如龍舌蘭麻、咖啡、可可以及許多熱帶果樹和藥材,也都屬多年生。這種習性決定了它們都是一次栽種、多年收穫,但初期都有一段較長的非生產期,如橡膠樹的非生產期長達6年左右;椰子為3~8年;油棕、龍舌蘭麻、胡椒等為2年。
由於種植後不宜輕易改種其他作物,且開始時的投資較大,因此栽培時需選擇較好的地理環境條件,避免自然災害損失。為便於在育種、栽培上採取改良措施和就地進行初產品加工、提高經濟效益,一般多用種植園方式栽種。如橡膠樹的種植園面積有的達數十萬畝以上,油棕、龍舌蘭麻、咖啡等也類似。有的熱帶作物則採取分散種植方式,如胡椒。

熱帶作物綜述

熱帶植物被馴化為栽培作物的時間一般不長。如橡膠樹只是在 100多年前從亞馬孫河地區引種至新加坡等地之後才開始大面積栽種,迄今不到10個正常世代;油棕的栽培歷史也較短,扎伊爾的油棕樹大部分還處於半野生狀態。因而對它們的研究有的還處於初級階段。有些熱帶作物如椰子的栽培歷史雖較長,但因其經濟壽命長,育種和栽培管理等方面研究工作的難度較大。這種狀況説明熱帶作物的開發利用還存在較大的潛力。

熱帶作物病蟲害防治

2013年,海南省農業廳繼續與海南大學環植學院合作共建“海南省熱作病蟲害監測研究中心”。在全省18個市縣分別建立熱作病蟲害綜合監測站,幫助農場建立病蟲害監測點,為病蟲害防治提供指導。完善全省熱作、熱帶水果病蟲害監測與防控體系,提高熱作病蟲害預測預報與統防統治能力 [1] 

熱帶作物提煉生物燃料的新成果

(1)把劍麻渣轉化成可燃氣體進行發電。2004年11月16日,世界首家劍麻渣發電廠,在坦桑尼亞東北部的坦噶舉行奠基儀式。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劍麻生產國,均派代表參加奠基儀式。該發電廠的設計發電能力為3萬千瓦,建成投產後能夠滿足坦桑尼亞坦噶省全省的電力需求。
劍庥植株,僅有2%能夠被梳理成可用纖維,其餘98%被作為垃圾丟棄。劍麻渣發電,就是利用這些被稱為生物物質的丟棄物,經過特殊的氣化工藝,把劍麻渣轉化成可燃氣體,燃燒發電劍麻渣發電的氣化工藝,還可以生產出副產品,即有機固體肥料和液體肥料這種肥料可以保持土壤墒情、防止水土流失、固化土壤中的重金屬。一個能夠處理兩台梳麻機所丟棄麻渣的劍麻渣發電廠,可日產350立方米液體肥料和40噸固體肥料。
(2)從油棕渣滓中提煉出生物燃料。一種可取代石油的生物燃料該生物燃料從油棕果實的渣滓中提煉而成。生物燃料製造工藝獨特,它不像生化柴油或乙醇般需要從植物油或澱粉中提煉,而是從食用油渣滓中的生物質提煉而成。據悉,馬來西亞每年要面對1300萬噸油棕渣滓處理問題。通過這種新工藝,可使之持續性分解,將其轉換成350萬噸生物燃料,約等於930萬桶原油,相當於大馬國家石油公司5%的年度銷售量,足以供應大馬1/3的家庭用電,為大馬每年帶來超過16億馬幣的出口收入。
生物燃料用途非常廣泛,包括作為發電站的能源燃料,未來甚至有很大潛能取代汽油及工業用途的化學燃料。更重要的是,雲頂集團生物燃料的屬性為碳中和,將減低生態環境受污染的程度。預計生物燃料的生產,將給大馬增加數千份就業機會和為棕油業者給予額外的商機,可減輕棕油業面對棕油價格大幅波動時所受的打擊。林國泰最後説,隨着生物燃料逐漸普及,將進一步催化及提升生化工藝及農業的改革,促使大馬成為本區域的再生能源的前驅。
(3)發現可制生物燃料的熱帶瓜類植物。2007年12月,有關媒體報道,馬來西亞普特拉大學的專家發現一種類似西瓜的熱帶植物,它的瓜子油可以製成新型生物燃料。這種植物的成活率高,成熟期較短,只需3個月,與棕櫚油相比更加經濟。
該植物瓜子油比較輕,具有脂肪酸低、易溶解和燃燒率高等優點,而且價格低廉。如果作為生物燃料添加到汽油和柴油中,可使汽油的費用節省20%,使柴油的費用節省10%。如果國際油價進一步攀升,它節約的費用比例還會更高。專家同時指出,要把這種瓜子油加工成生物燃料,需要添加合適的催化劑,以促使其變得更加穩定。另外,使用這種生物燃料的機動車,化油器需作相應改進。目前,這項研究尚處於初級階段,廣泛推廣使用還需進行一系列科學試驗。
(4)用麻風樹種子生產生物柴油。2012年7月22日,古巴工程師何塞・索托隆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哈瓦那對媒體宣佈,他們以麻風樹種子為原料,生出生物柴油,並在輕型汽車中試用成功。索托隆戈表示,在首都哈瓦那以東900千米處的關塔那摩省,種植有麻風樹,他們從這些麻風樹種子中提煉出生物柴油。研究人員已將其在一輛輕型汽車中試用。目前,該車已行駛1500千米,“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以麻風樹種子為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比傳統柴油污染小,而且它將有助於古巴減少柴油進口。和用玉米、甘蔗等生產生物燃料不同,麻風樹不是人類食用的作物,不會和人類“爭糧”,因此可以在適當地區大力發展麻風樹種植 [2] 
參考資料
  • 1.    《海南年鑑》編輯委員會主編,海南年鑑 2014,海南年鑑社,2014.11,第206頁
  • 2.    張明龍,張瓊妮著,國外生命體領域的創新信息,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09,第1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