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代檔案

鎖定
中國清代歷朝統治者及其中央、地方的各種機構在處理日常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文書、圖籍、檔冊等。包括清宮內閣大庫國史館大庫方略館大庫及宮中各處庋藏的大內檔案,以及其他中央機構和地方機構的檔案
中文名
清代檔案
實    質
文書、圖籍、檔冊
包    括
清宮內閣大庫國史館大庫
因    為
處理日常公務活動中形成

清代檔案涉及部門

清代檔案經過清末和“中華民國”時期的政權更迭、戰亂破壞、盜竊倒賣,加上外國侵略者的劫掠和焚燬,損失嚴重。保存下來的雖仍為數浩巨,但不完整,只是清代全部檔案文獻的少部分。現存最早的是清入關前1607年形成的檔案。入關後形成的檔案,包括順治元年(1644)至宣統三年(1911)以及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住在紫禁城和寄居天津時期(1912~1934)的檔案。其所屬機構有:輔佐皇帝的中樞機構,包括內閣、軍機處、責任內閣、弼德院、資政院、會議政務處、憲政編查館以及宮中各處等;中央各部院衙門,包括吏部户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外務部、學部、農工商部、民政部、巡警部、郵傳部、理藩部、樂部、都察院、大理院、翰林院、清理財政處、税務處、督辦鹽政處、會考府、大清銀行、修訂法律館、國史館、方略館、京城善後協巡總局、禁煙總局、國子監、欽天監、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軍事機構,包括太僕寺、八旗都統衙門步軍統領衙門管理前鋒護軍等營事務大臣處、健鋭營、火器營、神機營、總理練兵處、京城巡防處、京防營務處、近畿陸軍各鎮督練公所禁衞軍訓練處、軍諮府等;掌管皇族和宮廷事務的機構,包括宗人府、內務府、鑾儀衞、侍衞處、尚虞備用處等;地方機構,包括山東巡撫衙門、黑龍江將軍衙門、寧古塔副都統衙門、阿拉楚喀副都統衙門、琿春副都統衙門、長蘆鹽運使司、順天府、京師高等審判廳、檢察廳、北洋督練處等;個人及王府,包括溥儀端方趙爾巽醇親王府等。

清代檔案種類名稱

清代檔案的種類和名稱繁多,不下數百種。其中包括有皇帝發佈的詔令文書,如制、詔、誥、、諭、旨等(見彩圖);有官員向皇帝的奏報文書, 如題本奏摺、賀表、箋文等;有記載皇帝言行和政務活動的檔案,如起居注實錄、聖訓、本紀、方略等;有記載皇室和皇族事務的檔案,如玉牒、皇冊等;有各衙門之間的來往文書,如諮文、移會、、呈、函等;有外交文書,如照會、國書等。此外還有電報、輿圖、史書、清冊、各種檔冊、人物傳記等等。從文字上看,絕大部分是漢文檔案,一小部分是滿文或滿漢文合璧檔案,也有少量外文檔案和少數民族文字的檔案。從內容上看,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教育、藝術、天文地理氣象民族、外國侵略、人民革命運動,以至宮廷生活、典章制度等各個方面。
現保存清代檔案的大部分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3500餘萬件。台北故宮博物院約有40萬件,是國民黨政府撤離大陸時帶走的大內檔案,包括宮中檔、軍機處檔、清史館檔、實錄、起居注、詔書、國書、本紀、滿文老檔等。此外,地方各級檔案館、某些科研機關、學術團體、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個人手中以至國外一些檔案館、博物館、圖書館和個人收藏者,也保存不少清代檔案。

清代檔案歷史意義

清代檔案是中國保存下來數量最多、最為集中的古代檔案。它是中國17世紀20世紀初 300多年曆史的真實記錄,對印證清代的史實具有可靠的憑證作用,也可供當今建設事業各方面參考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