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鎖定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北岸,行政區劃隸屬荊州市,地跨洪湖市監利縣,介於東經113°12′-113°26′,北緯29°40′-29°58′之間。保護區以洪湖圍堤為界,總面積41412公頃,其中核心區12851公頃,緩衝區4336公頃,實驗區24225公頃,邊界線總長度104.5公里。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洪湖大湖為主體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的保護區,始建於1996年,2000年被湖北省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1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2]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是保護洪湖水生和陸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組成的濕地生態系統、未受污染的淡水資源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3]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湖北荊州洪湖濕地候鳥重要棲息地入選。 [24] 
中文名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地理位置
湖北省荊州市
氣    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區域面積
41412公頃
類    型
濕地生態系統類型
保護對象
中華秋沙鴨、白鶴、黑鸛、東方白鸛、白肩雕、白尾海雕等
管理單位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批准時間
2014年12月
批准文號
國辦發[2014]61號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史沿革

1996年,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建立。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0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保護區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3年,保護區正式啓動了“洪湖濕地保護與恢復示範工程”。
2004年,保護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拉開了“洪湖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重建江湖聯繫項目”序幕。
2006年11月,在第十一屆世界生命湖泊大會上,保護區被授予“世界瀕危物種的重要棲息地”稱號。
2007年,保護區通過前國家環保總局組織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家會議評審。
2008年,湖北洪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1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保護區正式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5]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湖北荊州洪湖濕地候鳥重要棲息地入選。 [24]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環境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北岸,行政區劃隸屬荊州市,地跨洪湖市和監利縣。 [4]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構造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的四湖地區屬中國東部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的江漢沉降區,是由燕山運動開始形成的內陸斷陷盆地,其構造格局受西北、西北西和東北北向構造線所控制。該區在燕山運動以後形成的兩組基岩斷裂將區內切成許多塊斷體;前第四紀受地質外營力的作用形成一個巨大深厚的山麓相洪積、河湖相沉積;全新世以來形成了若干個河流窪地,其中之一就是長江和東荊河之間的河間窪地。在窪地中,兩側為河流沉積物,天然堤或人工堤堆積,中間窪地處潛水不暢,雍塞成湖,洪湖就此形成。 [6]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形地貌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的四湖地區的地貌類型比較單一,主要是沖積、湖積平原,但由於基本上是一系列河間窪地組成,因而微地貌形態分異比較明顯,既有沿江高亢平原也有河間低濕平原。
河間低濕平原是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的地貌類型,其內部又為湖泊和湖垸所構成,湖泊所佔的面積是保護區總面積的82%。 [6]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特徵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温暖的北亞熱帶中緯度南緣,屬中國季風氣候較明顯的地區,近地層為季風環境所控制,所以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是保護區的基本氣候特徵。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盛行東北季風;夏季氣候炎熱多雨,多為東南季風或西南季風控制;而春、秋兩季為過渡季節,兩種季風交替出現。由於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洪湖濕地國家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區具有光能充足,降水充沛,熱量豐富,雨熱同季的特點。該地區7月平均氣温28.9℃,1月平均氣温3.8℃,年平均氣温15.9~16.6℃。地區年輻射總量為440~460 千焦/平方釐米,年降水量平均在1000~1300毫米之間,年均蒸發量為1354毫米。 [7]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文情況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體洪湖位於長江中游江漢湖羣四湖流域下游,是流域內主要調蓄型湖泊,洪湖的匯水區域為12000平方千米。匯水區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1300毫米,地表水年均徑流量19.1×108立方米,過境客水年均徑流量7.8×108立方米,多年平均入湖水量19.6×108立方米,年均入湖流量為513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727立方米/秒。 [8]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類型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土壤類型主要有水稻土潮土,在湖洲灘地有少面積的草甸土分佈。水稻土是現代沼澤化土經過自然演化和圍墾,在長期水耕熟化過程中發育起來的,其中主要有潛育型水稻土和沼澤型水稻土,這兩種土壤的形成主要受洪湖地下水位起落影響,土壤剖面構型多呈AG型和APG型。水稻土的分佈面積廣大。潮土類主要分佈在洪湖和長江之間的地勢較高地帶,是在長期旱耕熟化過程中發育起來的。 [9]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域範圍

洪湖濕地國家級保護區以洪湖圍堤為界,總面積41412公頃,其中核心區12851公頃,緩衝區4336公頃,實驗區24225公頃,邊界線總長度104.5公里。保護區地理座標範圍為東經113°12′-113°26′,北緯29°40′-29°58′。
核心區範圍是從金壇向北經西北部龔老墩到藍田生態養殖區10號監測哨棚,向南經陳場抵高潮村(東港子),再向赤湖漁場西南經示範區東南角,向東至金壇閉合。
緩衝區範圍是東北南在核心區外圍800米範圍內,西邊包括高潮村(東港子)以南大片灘地、沼澤和低矮圍堰;其餘為實驗區。 [2]  [10]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目標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述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湖北省植被分區中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江漢平原栽培植被、水生植被區、江漢平原濱湖崗地楓楊柳樹栽培植被水生植被小區,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內陸淡水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和棲息於濕地中的各類珍稀水禽。 [4]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物資源

●魚類
共57種,隸屬7目18科,其中鯉科魚類佔58.5%。有國家Ⅱ級保護魚類胭脂魚鰻鱺(歷史記錄);省級重點保護魚類有大湖短吻銀魚、䲘。兇猛和肉食性魚類佔57.4%,如烏黃顙魚黃鱔、青魚;雜食性魚類,佔22.2%,如鯽、 泥鰍、胭脂魚;以水草為食的僅佔7.4%,如草魚、鯿魚;以藻類和腐屑為食的有鰟鮍魚和鯝類共7種,佔13%;而食浮游生物的僅鰱、鱅2種。 [11]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鳥類
共138種,隸屬16目38科。屬國家I級保護的有東方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白肩雕大鴇6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有白額雁、大天鵝、小天鵝、鴛鴦、松雀鷹大鵟、普通鵟 、紅腳隼、斑頭鵂鶹、短耳鴞草鴞白琵鷺共13種;另外還有湖北省重點保護的鳥類有38種,如:蒼鷺、大白鷺、白鷺、綠頭鴨、杜鵑、灰喜雀等。 [12] 
●兩棲類
共6種,隸屬1目2科,如:虎紋蛙中華大蟾蜍黑斑蛙、湖北金線蛙、澤蛙飾紋姬蛙。其中虎紋蛙為國家級重點保護蛙類。 [13] 
●爬行類
共12種,隸屬2目7科,如:烏龜、中華鱉多疣壁虎、蘭尾石龍子、蝘蜓、虎斑遊蛇黑眉錦蛇、王錦蛇、紅點錦蛇烏梢蛇蝮蛇、銀環蛇。其中王錦蛇黑眉錦蛇烏梢蛇銀環蛇為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13] 
●獸類
共13種,隸屬6目7科。如刺蝟、蝙蝠、華南兔褐家鼠黃胸鼠、小家鼠、黑線姬鼠沼澤田鼠、黃鼬、豬獾、狗獾等。其中黑麂均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13] 
●浮游類和底棲類
共477種,包括原生動物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底棲無脊椎動物等。其中原生動物,隸屬8綱、29目、63科、198種;輪蟲103種,隸屬於輪蟲綱的14科,45屬;枝角類和橈足類,隸屬1綱、4目、12科、78種;底棲動物98種,隸屬於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線形動物4個門。其中腹足綱17種,瓣鰓綱4種,寡毛綱13種,蛭綱9種,甲殼綱6種, 昆蟲綱46種,其它底棲動物3種。 [13] 
(注:以上統計數據來自2005/2006年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官網“基礎數據庫”,參考來源: [14]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

●浮游類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共280種(包括變種、變型種),隸屬7門77屬,按種類多少依次有:綠藻門32屬133種;硅藻門20屬97種;藍藻門13屬26種;還有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等。 [15] 
●水生高等類
共158種(5個變種),共163個分類羣,隸屬於44科、91屬。其中蕨類植物5科、5屬、5種,裸子植物2科、2屬、4種,雙子葉植物25科、44屬、68種1變種,單子葉植物12科、40屬、81種4變種。在這163個分類羣中,濕生植物有89種2變種,挺水植物有22種5變種,浮葉根生植物有12種,漂浮植物有13種,沉水植物有20種,它們分別佔洪湖水生植物區系的55.83%、16.56%、7.36%,7.98%和 12.27%。 [15] 
(注:以上統計數據來自2005/2006年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官網“基礎數據庫”,參考來源: [14]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措施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為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其下設個1個辦公室,計劃財務科、漁政管理科、濕地保護科、旅遊航運管理科、法制科5個科室,新堤、小港、桐梓湖3個保護站,以及1個湖北漁業船泊檢驗局洪湖大湖檢驗站,1個洪湖濕地科學研究所。 [16]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體措施

●圍網監管
一、清理整治。2014年6月,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力量配合監利縣、洪湖市進行圍網清理整治工作,拆除茶壇漁場新插的圍網外圍,拆除面積500多畝,拆除楠竹1300根。
二、劃定紅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超過紅線範圍從事養殖生產。
三、堵疏結合。截至2014年6月,實現轉產轉業700多户,組織外出打工600多户,改行從事水產品加工經營200多户,計1500多户。
四、實施安居工程。截至2014年6月,洪湖市已為洪湖1454户漁民爭取到中央財政資金2908萬元,省財政專項配套資金1000多萬元,2014年底基本解決洪湖連家漁船漁民上岸安居問題,從而改善湖區生態和漁民生產生活面貌。 [17] 
●封湖蓄禁
2015年春季禁漁期,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桐梓湖管理站全站工作人員用一週時間每天分乘三隻管理船,對保護區內的圍網、地籠、迷魂陣等非法漁具進行了“地毯式”的清除,7天時間共收繳“迷魂陣”13部,地籠20多個。 [18] 
●疫病防控
2009年,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下,展開甲型流感防控工作。主要措施有:加強野外巡護監測,保證疫情信息暢通;做好資金和物資儲備工作,落實應急人員;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和保護區疫情檢查督辦;重點檢查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的基礎建設情況。 [19] 
●漁政管理
有關單位和個人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並依法申領相關許可證照後可在保護區實驗區進行生產養殖、捕魚等操作。保護區的試驗區,每年4月1日至7月31日為禁漁期,每年9月1日至12月31日為小龍蝦禁捕期,每年11月1日至翌年3月1日為洪湖候鳥越冬保護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保護區關於養殖、捕魚的區域、時間和方法相關的規定。並且,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禁止任何形式的漁業活動。保護區管理局在禁漁期和禁漁區會進行白天例行巡查,夜晚突擊檢查,重處違法作業。 [10] 
荊州市政府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禁止在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任何形式從事漁業圍網養殖。 [20]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發利用

旅遊景點
八卦洲濕地園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八卦洲濕地園位於洪湖濕地國際級自然保護實驗區西南部,面積3000畝,規劃建設有濕地植被恢復、水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科普宣教、濕地體驗等項目。是集保護、科研、宣教、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濕地保護與科學利用的產業項目。 [21] 
東港子旅遊景區
東港子旅遊景區位於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實驗區西側,建有旅遊接待中心、停車場、碼頭、生態莊園、觀湖亭、荷花觀賞區(採蓮)、芡(菱)觀賞區、彭家墩游泳區、將軍淌垂釣中心等旅遊設施,配有汽艇、遊艇、小木伐等設備,水上莊園集餐飲、住宿、娛樂於一體。 [22]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價值

洪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長江中游地區重要濕地生態區域,是眾多濕地遷徙水禽重要棲息地、越冬地,是濕地生物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重要區域,是長江中游乃至華中地區濕地物種“基因庫”。洪湖濕地具有調洪蓄水、物種保護、水源供給、生態旅遊等多種功能,是長江中游地區天然蓄水庫,是荊楚大地重要的生態屏障。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