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鯉形目動物)

鎖定
䲘別名金刀魚或竹四魚, [2]  是鯉科䲘屬動物,為一種淡水魚。 [3]  體圓筒狀、細長,口端位,口裂小,頭短小,吻尖; 全長 18-55釐米, [2]  其背鰭無硬刺,其起點約與腹鰭相對;臀鰭短小;尾鰭末端尖,深分叉。背鰭與臀鰭的基部為黃色,胸、腹鰭為紅色,尾鰭後緣則為黑色。 [3] 
䲘魚產於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各淡水水體中, [3]  外形似鱤,但性情較温和,有江湖洄游的習性。 [4]  主要生活在江河上游、水流頗急或底有砂石的中層水流中,以無脊椎動物、枝角類、水生昆蟲的幼蟲等為食,兼食一些小魚、小蝦等,為淡水養殖業害魚。 [3]  䲘產卵繁殖羣體3-5齡,懷卵量4萬-40萬粒,產出卵粒吸水膨脹後膜徑 5-6 毫米,為大卵型。屬漂流性卵,胚胎於流水中發育,達幼魚時多沿江上溯,至通江湖泊生長育肥。 [2]  產卵場所需要有流水,而在靜水中不能繁殖。 [4] 
䲘的種羣數量稀少。 [5]  生長速度雖不快,最大個體僅達10千克,常見者多為0.5-1千克,但肉質細嫩,味鮮美,食用顏受歡迎。多為野生, [4]  有一定經濟價值。 [6]  60年代以前,是上海地區習見魚類之一,由於興修水利在長江沿岸設置了不少閘門和涵洞,以及黃浦江和蘇州河水質嚴重污染,阻斷了長江干流與附屬水體間的洄游通道,現已十分罕見。 [7] 
別    名
刁子
麥稈刁
昌刁
刁杆
中文學名
拉丁學名
Ochetobius elongatus (Kne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魚綱
亞    綱
硬骨魚亞綱
鯉形目
鯉科
亞    科
雅羅魚亞科
䲘屬

形態特徵

䲘(刁子)
䲘(刁子)(3張)
體細長,近似筒狀。頭小,呈錐狀。口較小,端位,口裂平直,無須。下嚥齒3行,寬大而光滑,末端成鈎狀。背鰭無硬刺,其起點與腹鰭相對。尾鰭分叉很深,兩葉末端均尖。體背部呈藍綠色,腹部銀白,體側正中上方有一條淺黃綠色的縱帶;偶鰭和臀鰭桔黃色,尾鰭灰黑色。
外形似鱤,但性情較温和,有江湖洄游的習性。每年7-9月進入湖泊中肥育,到生殖季節時重又回到江河急流中進行生殖。生殖季節為4-6月,性成熟年齡為3-5冬齡。產卵場所需要有流水,而在靜水中不能繁殖。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類水體中均產。

生活環境

淡水,食物多為動物性成分,如水生昆蟲、枝角類,小魚、蝦等。

種羣分佈

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類水體中均產。

營養價值

生長速度雖不快,最大個體僅達10餘公斤,常見者多為0.5-1公斤,且肉質細嫩,味鮮美,食用頗受歡迎。

人工繁殖

湖北省公安縣國營淤泥湖漁場先後於1977年和1978年兩次進行人工催產均獲成功。 [1] 
參考資料
  • 1.    䲘魚人工繁殖成功 葛光映 淡水漁業 1979-03-02
  • 2.    梁秩燊,易伯魯,餘志堂著,江河魚類早期發育圖志=A PHOTOGRAPHIC GUIDE TO EARLY DEVELOPMENT OF FISH IN RIVERS,廣東科技出版社,2019.12,第61頁
  • 3.    李土生著,土生説字 第24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08,第421頁
  • 4.    唐建華,歐陽敏主編,江西水產經濟動物圖譜,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2,第54頁
  • 5.    甘西著,中國南方淡水魚類原色圖鑑,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1,第82頁
  • 6.    旭日干編,內蒙古動物志 第1卷,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3.06,第127頁
  • 7.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上海市水產研究所編著,上海魚類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2,第1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