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虎斑頸槽蛇

鎖定
虎斑頸槽蛇(學名:Rhabdophis tigrinus)俗名野雞脖子、竹竿青等。是水遊蛇科頸槽蛇屬的一種有毒蛇類。體型中等偏小,頭橢圓形,與頸區分明顯。頸背正中2行背鱗間具1個縱行淺凹槽。體側斑紋兩色間隔。通身背面橄欖綠色或草綠色或淺藍色或藍色(底色變異較大),體前段兩側具常呈方形的粗大的黑色與橘紅色斑塊,相間排列,後段猶可見黑色斑塊,橘紅色則漸趨消失。
棲息于山地、農田、水邊及林地邊緣。日行性。以魚類、蛙類、蟾蜍等為食。受驚擾時體前段膨扁且豎起。分佈廣泛,中國除新疆、海南、西藏等省區外,均有分佈。中國以外分佈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
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23年6月30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文名
虎斑頸槽蛇
拉丁學名
Rhabdophis tigrinus [1] 
別    名
虎斑遊蛇 [2] 
野雞脖子 [2] 
竹竿青 [3] 
外文名
Japanese Keelback [5] 
同義學名
Tropidonotus tigrinus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水遊蛇科
頸槽蛇屬
虎斑頸槽蛇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蛇亞目
亞    綱
雙孔亞綱
亞    種
2個亞種 [4] 
分佈區域
亞洲
命名者及年代
Boie,1826 [3] 
保護級別
“三有”保護 [8] 

虎斑頸槽蛇形態特徵

虎斑頸槽蛇色斑

虎斑頸槽蛇
虎斑頸槽蛇(4張)
通身背面橄欖綠色或草綠色或淺藍色或藍色(底色變異較大),軀幹前段兩側有粗大的黑色與橘紅色斑塊相間排列,後段猶可見黑色斑塊,橘紅色則漸漸消失;頭背綠色橄欖綠色或淺藍色或藍色,上唇鱗污白色,鱗溝色黑,眼正下方及斜後方各有一條粗黑紋,十分醒目;體、尾腹面前段灰白色,散佈灰黑色點斑;後段漸呈黑色。 [3]  [6] 

虎斑頸槽蛇鱗被

體型中等偏小。觀察標本最大全長雄性1094 (917+177) 毫米,雌性1287 (1108+179) 毫米。頭橢圓形,與頸區分明顯。頸背正中具1個縱行淺凹槽。眼較大,瞳孔圓形。頰鱗1枚;眶前鱗2(1)枚,眶後鱗3或4枚,個別一側為2枚,顳鱗1(2)+2(1)枚,個別一側後顳鱗為3或4枚;上唇鱗7枚(2-2-3式)或8(2-3-3式,個別為2-2-4式或3-2-3式);下唇鱗9(8~10)枚,前5(4)枚接前頷片;頷片2對。背鱗19-19-17(15)行,全部具稜或僅兩側最外行平滑;腹鱗144~188;肛鱗二分;尾下鱗38~74對;上頜齒每側20~21+2枚,最後2枚較大。 [6] 

虎斑頸槽蛇近種區別

虎斑頸槽蛇
紅脖頸槽蛇 (Rhabdophis subminiatus)
身體前段具有粗大的黑色斑塊。 [6] 
通身草綠色,頸及軀幹前段背鱗間皮膚猩紅色。 [6] 
虎斑頸槽蛇 虎斑頸槽蛇
紅脖頸槽蛇 紅脖頸槽蛇

虎斑頸槽蛇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30~2200米的山地、農田、林地邊緣等。多出沒於有水草之處或農田、水溝、池塘等多蛙、蟾蜍的地方,也見於遠離水域但潮濕多草的山坡。 [6]  [2] 

虎斑頸槽蛇生活習性

以魚類、蛙類、蟾蜍等為食。人工飼養下可吃蛇而拒食投餵的鳥、鼠。 [6]  室內飼養觀察到還可食中華大蟾蜍和澤蛙,4齡蛇一次可食黑斑蛙2~3只;吞食時主要從蛙的頭部開始,歷時約30分鐘。野外亦見到先吞食蛙後肢的現象。 [9]  性情較為温順,除伸手捕捉,否則很少傷人。受到驚擾時常體前段膨扁且豎起。多於白天活動。 [2] 
曾在山東煙台觀察其於4月初日平均温度上升到13℃以後冬眠甦醒,到4月中旬第一場雨後開始活動,5~8月為其活動頻繁期,其中每日的上午10時至下午2時為其活動高峯期。天氣變化對其活動有明顯的影響。主要見於雨後晴天,而在陰天和雨天則活動顯著減少。冬眠從10月下旬開始,到來年4月結束。 [9] 

虎斑頸槽蛇分佈範圍

虎斑頸槽蛇分佈較為廣泛,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上海、安徽、河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貴州、四川、重慶、廣西、廣東(僅見於乳源、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灣。中國以外分佈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 [7] 
虎斑頸槽蛇分佈圖 虎斑頸槽蛇分佈圖

虎斑頸槽蛇繁殖方式

卵生。產卵期在6~7月中旬之間,歷時一個多月。卵產於通風陰涼並較潮濕的隱蔽處,通常在散落的枯葉下或草叢中,無護卵行為。產卵數量差異較大,一般10枚左右或20多枚,最多一例達46枚。室內觀察,虎斑頸槽蛇為一次性產卵,未見到有分期分批產卵的現象。卵為橢圓形,呈白色或奶黃色。卵徑大小可能與產卵數量有一定關係,一般長徑20~40毫米,短徑10~20毫米。孵化期1~2個月,剛孵出子蛇全長150~200毫米。 [6]  [9] 

虎斑頸槽蛇亞種分化

虎斑頸槽蛇的2個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亞種圖片
虎斑頸槽蛇指名亞種
Rhabdophis tigrinus tigrinus
Boie,1826
虎斑頸槽蛇台灣亞種
Rhabdophis tigrinus formosanus
Maki,1931
參考資料: [4] 

虎斑頸槽蛇保護現狀

虎斑頸槽蛇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3年6月30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8] 
列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5]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虎斑頸槽蛇毒性研究

虎斑頸槽蛇曾經一度被當作微毒甚至無毒蛇而忽視。自日本有人報道了虎斑頸槽蛇多次蛇傷致死病例後,日本已將此蛇列為有毒蛇;在中國廣西、福建等地也曾發生虎斑頸槽蛇咬傷引發嚴重出血、休克的病例。但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研究後發現虎斑頸槽蛇口腔上頜部眼後上唇鱗下具有分泌毒液的達氏腺,且後兩枚上頜齒特化增大呈利刃狀,不過無溝無管不與毒腺連接,不能直接注射毒液。 [10]  是利用牙齒刺破和擴大傷口後分泌毒液進入傷口,從而引起中毒。除非被咬物深深納入口內,否則難以造成蛇傷。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被虎斑頸槽蛇咬傷後症狀輕微甚至幾乎沒有。 [11] 
虎斑頸槽蛇頸背腺分泌的毒液 虎斑頸槽蛇頸背腺分泌的毒液
虎斑頸槽蛇平均產毒量為11.8毫克/條,產毒量與蛇的體長、體重成正比關係。達氏腺分泌物半數致死量為靜脈0.27毫克/千克,肌肉7.4毫克/千克,皮下9.2毫克/千克,證明其有較高的致死性,若被咬傷後不可忽視。虎斑頸槽蛇頸背部皮下還有10對左右的腺體,呈鏈珠狀並排排列。當受到擠壓或遇到危險時,能噴射出分泌液,若毒液濺入受襲者眼中,疼痛起翳,已有多起病例證實虎斑頸槽蛇頸背腺分泌液可以導致眼角膜受損,引起視力障礙,瞳孔縮小,角膜霧濁等臨牀症狀。 [12]  曾記錄有人在打蛇過程中被虎斑頸槽蛇頸背腺分泌液濺入眼中。 [13] 
參考資料
  • 1.    ヤマカガシ  .Web両爬図鑑[引用日期2023-02-05]
  • 2.    齊碩.常見爬行動物野外識別手冊.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9.6:174
  • 3.    黃松.中國蛇類圖鑑.福州:海峽書局,2021.9:556
  • 4.    Rhabdophis tigrinus  .The Reptile Database[引用日期2023-02-05]
  • 5.    Japanese Keelback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引用日期2023-02-05]
  • 6.    趙爾宓.中國蛇類.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2:270-272
  • 7.    張亮,胡慧建,李愛英,劉曦慶.廣東陸生毒蛇識別與防範.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22.7:077-078
  • 8.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17號)(發佈調整後的三有名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02-05]
  • 9.    李丕鵬,陸宇燕.虎斑頸槽蛇大陸亞種的一些生物學資料[J].四川動物,2008(02):220-222.
  • 10.    和七一,餘曉東.一種有毒的遊蛇——虎斑頸槽蛇[J].生物學雜誌,2007(03):55-57+63.
  • 11.    牛青山,劉明玉,季達明.虎斑遊蛇毒器的解剖及離體達氏腺的產毒量[J].動物學雜誌,1994(06):44-46+64-65.
  • 12.    和七一.虎斑頸槽蛇中國大陸亞種(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頸背腺及其毒液的研究[D].重慶師範大學:2007.
  • 13.    劉志國,林以彥,汪國和.虎斑頸槽蛇毒液傷眼1例報告[J].蛇志,2014,26(03):337-33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