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洪啓薰

鎖定
洪啓薰(朝鮮語:홍계훈,1842年—1895年),朝鮮王朝後期將領。聖南圭珊,本貫南陽,初名洪在羲(홍재희)。1882年“壬午兵變”中搭救閔妃有功,1894年率軍鎮壓東學黨起義,1895年“乙未事變”時因守護景福宮、抵禦日本人而戰死。死後諡號忠毅”,併入祀獎忠壇。
中文名
洪啓薰
外文名
홍계훈
出生日期
1842年
逝世日期
1895年
聖南
性    別
聖南

洪啓薰生平

洪啓薰墓碑 洪啓薰墓碑
洪啓薰出身南陽洪氏,初名洪在羲(홍재희),1893年(朝鮮高宗三十年)改名“啓薰”。 [1]  1842年4月9日(舊曆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二月二十九日)出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他3歲喪父,家境貧寒,其母全氏勉勵其讀書,但洪啓薰長大後“性格剛毅,智略深遠,常恨家世貧,慨然投筆執弓”。 [2]  1859年武科及第,其後在京城及各地擔任武官。1882年,洪啓薰(當時名為洪在羲)在宮中擔任武藝廳別監一職。是年夏,朝鮮爆發壬午兵變漢城的士兵與部分市民攻入昌德宮追殺朝鮮王妃閔妃,洪啓薰拼死保護閔妃逃出昌德宮,經過司御尹泰駿家,又離開漢城前往忠州長湖院的閔應植私宅中避難。 [3]  在剛出宮時,閔妃乘坐驪興府大夫人轎子逃走,有個宮女向起義軍民指認轎中之人是閔妃。於是起義軍民鄭義吉等就用刀劈開轎子,扯着閔妃的頭髮將她甩在地上。洪啓薰見狀,大吼道:“此吾妹為尚宮者也,勿誤認!”又立刻背起躺在地上的閔妃逃走。起義軍民信以為真,便沒有追擊,閔妃得以逃脱。 [4-5] 
後來壬午兵變平定、閔妃回宮以後,洪啓薰就成為閔妃的心腹。同年八月八日被任命為抱川縣監。 [6]  甲申政變時曾營救王室。1885年後歷任忠清道水軍節度使、忠清道兵馬節度使等職務,後又任壯衞營正領官等職。1893年,東學道徒數萬人在忠清道報恩郡集會,號召“斥倭洋倡義”,令朝廷十分震驚,6月,洪啓薰被任命為巡撫中軍,率領京軍300人前去鎮壓,將不肯撤離的道徒強制解散。1894年春,東學道起兵反抗,是為甲午農民戰爭甲午農民戰爭爆發後,時任全羅兵使兼壯衞營正領官的洪啓薰被高宗任命為兩湖招討使,率美式裝備的京軍800人前往鎮壓農民起義,但在長城郡戰敗,全羅道首府全州陷落。洪啓薰接連炮擊全州,給東學軍造成很大的損失,但仍未能收復。駐朝鮮的清朝大臣袁世凱對此指責道:“方今東學跳梁,招討重任,而使孺子之洪啓薰任之,國家不誤而何?餘近遣使至戰地偵察,將無嚴威,軍無紀律,官校終日不為一事。兵卒出入閭里,偷財貪色,為害居民。賊軍在前,則遠陣於數十里以外,待其退卻,然後追討,是豈討賊之本意?” [7]  洪啓薰也相繼在5月14日、23日電奏朝廷,請借外國軍隊助剿。 [8]  1894年6月11日,洪啓薰被迫接受東學軍在全州和議中的提出的12項條款,東學軍撤離全州。洪啓薰儘管在鎮壓東學軍中表現不佳,但由於是閔妃的親信,所以沒有遭到任何的懲罰,反而在五月二十六日班師回朝,在乾清宮受到朝鮮高宗李熙的召見。 [9]  後又出任鐵原府使,正逢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他在任內接待了從牙山北撤平壤的清軍將領葉志超,表示願為清軍效力。 [10]  不過清軍很快在平壤之戰中敗北,故洪啓薰與清軍並肩作戰的構想未能實現。
1894年10月,洪啓薰解任,回到高宗和閔妃身邊活動。1895年5月1日,任宮內府內藏院莊園司長。閔妃第三次執政以後,命洪啓薰新任訓練隊聯隊長,負責監視日本訓練的訓練隊,保護宮廷安全。 [11]  1895年10月8日(陰曆八月二十日),發生了日本人勾結訓練隊入侵景福宮、謀殺閔妃的“乙未事變”,洪啓薰因竭力保護閔妃而被日本浪人殺死,閔妃最終也遇害。當時洪啓薰在景福宮光化門外守衞,看見日本進攻以後,大聲喝問,然後率200名士兵與日本人交戰。最終“凡被六丸兩刃,肩解勁折,腸腑迸出”,被扶回家以後不治身亡。 [12]  [13]  朝鮮高宗賜諡號為“忠毅”(臨難不忘國曰忠,強而能斷曰毅),追贈軍部大臣。 [14] 
洪啓薰的著作有《兩湖日記》,記載了他在1894年鎮壓甲午農民戰爭時的經歷。

洪啓薰評價

  • 高宗評價:“去年八月之變,捽當亂鋒,隻身力拒,中丸致命,危忠卓節,無愧古人。” [14] 
  • 1895年4月以來,高宗和閔妃時常派洪啓薰訪問法國主教閔德孝(Gustave-Charles-Marie Mutel)以尋求外援,一貫鄙視朝鮮官僚的閔德孝卻對洪啓薰評價甚高,説他“似乎是迄今為止我所會晤的政界人士中最率直而明確的人”,在乙未事變時為他的殉難感到惋惜,並稱他是“領悟到天主教真理的卓越之人”。 [15] 
  • 黃玹對洪啓薰評價道:“啓薰起卒伍,致位隆顯,而性廉潔謹慎,待士大夫無失禮,與當時諸佞幸不同。其母常戒以盡忠報國雲。” [13] 
  • 金允植評價:“人地雖微,可謂盡忠所事者也。” [12]  並賦七律一首以悼念之:
黑雲蔽月暗空城,連帥當門怒氣橫。
(原注:乙未八月之變亂兵入宮洪公時帶聯隊長聞之馳至宮門按劍叱之曰:“汝輩無將令而擅入宮門,將欲何為乎?”前徒欲退俄而刃丸交加公至死罵不絕口。
隻手綱常扶欲起,一身鋒鏑死如生。
伏蒲幾進忠言苦,分竹曾聞吏事清。
(原注:公每暱侍兩殿隨事泣諫屢典郡邑以清白著名。)
更有家中賢母訓,千秋彤管定垂名。
(原注:公早孤大夫人以義方教之嘗以清州兵使送魚物供膳夫人對使責之曰:“汝受國恩不思圖報乃以官物遺乎吾家衣食無非君賜何待汝送?”嚴辭還送公凜不敢違晩年成仁寔資母訓雲。) [16] 

洪啓薰其他信息

洪啓薰在某些野史中被認為是閔妃的情人,不過並未得到證實;另外一些回憶錄稱洪啓薰(洪在羲)是閔妃近侍洪尚宮的哥哥,並且是他們兄妹二人相互配合搭救了閔妃。 [17] 

洪啓薰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承政院日記》,高宗三十年正月二十二日條:“吏曹啓目:‘……前兵使洪在羲名字改以啓薰……’,依允。”
  • 2.    忠毅公家狀  .韓國學中央研究院
  • 3.    《高宗實錄》卷19,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條:“六月十日,亂兵犯闕,中宮殿避出,潛御於司御尹泰駿花開洞第。武監洪在羲陪扈,仍潛御於翊贊閔應植忠州長湖院鄉第。 ”
  • 4.    《壬午大逆不道罪人長孫等鞫案》,轉引自朝鮮總督府編《朝鮮史》第六編第四卷,第624頁。
  • 5.    黃玹.《梅泉野錄》: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年:第58—59頁
  • 6.    《高宗實錄》卷19,十九年八月初八日條:“前中軍洪在羲效勞既多,抱川縣監除授。”
  • 7.    《日清戰爭實記》第1編,第33—34頁。
  • 8.    《駐韓日本公使館記錄》卷1,〈東學黨二關スル報告〉:“……伏乞請借外兵以助之,則使彼徒不接其首尾,不通其音耗,則彼必勢分而必散,力窮而自解矣。一舉萬全,只此一條。”
  • 9.    《高宗實錄》卷31,三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條。
  • 10.    《李文忠公全集》電稿卷十六:韓招討洪啓薰現降作鐵原府使,前在途相遇,伊亦願為前驅,似可調。
  • 11.    《高宗實錄》卷33,三十二年閏五月二十五日條。
  • 12.    金允植《續陰晴史》上,第377頁。
  • 13.    黃玹.《梅泉野錄》: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年:第184頁
  • 14.    《高宗實錄》卷34,建陽元年4月17日條。
  • 15.    《閔德孝主教日記》,1895年4月20日、10月8日。
  • 16.    金允植《雲養集》卷之五,〈十哀詩〉。
  • 17.    車相瓚〈壬午軍亂回想記〉,《三千里》第8卷,第12號,1936年12月1日。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