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洛汗

(托爾金筆下中洲大陸的一個國家)

鎖定
洛汗(Rohan),位於盟國剛鐸以北、敵國魔多西北。這裏是洛希爾人的聚居地。他們的馬匹和騎兵非常有名。
洛汗的首都是一座屹立在白色山脈山肩上的要塞——埃多拉斯。洛汗境內的另一大城市為奧德堡。它是東伏爾德的首府,更是早年間由“年少的”埃奧爾一手建立的城市。海爾姆深谷是埃瑞德尼姆拉斯的峽谷,是洛汗的主要要塞。
洛汗有着悠久的歷史。在建國前,伊奧希奧德的領袖佛魯格馬擊殺了冷龍史卡沙。在埃奧爾率領族人蔘加凱勒布蘭特原野之戰後,剛鐸將卡倫那松交給洛希爾人。於是洛汗國建立,洛汗與剛鐸也結為盟國。500年來,洛汗在與奧克的戰爭、長冬、黑蠻地人的入侵等災難下生存下來,同時在魔戒大戰時期也佔據着重要地位。 [2] 
中文名
洛汗
外文名
Rohan
簡    稱
裏德馬克、馬克
首    都
埃多拉斯
主要城市
奧德堡
官方語言
洛汗語
政治體制
君主制
國家領袖
國王
人口數量
約 6 萬
人口密度
0.3人/平方英里
主要民族
伊奧希奧德人(洛希爾人) [2] 
主要宗教
伊露維塔
國土面積
約 200000 平方英里
建立時間
第三紀元2510年
建立者
”年少的“埃奧爾 [2] 

洛汗地理環境

洛汗氣候

洛汗的國土被牧場和草原覆蓋,非常空曠,屬温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受四方影響。洛汗的鄉野被描述成一塊水草豐美的草原牧場。碧綠青翠的牧草連綿不絕,好似“綠草的海洋”。大多數洛希爾人都以小型村鎮或農莊的形式定居。

洛汗邊界

在魔戒大戰期間,洛汗實際掌控的邊界只有剛鐸的約三分之一大小。因為在數十年的戰火中,洛汗的邊界緩慢卻不斷地向內收縮。
西部:艾森河一線,緊鄰着薩茹曼所掌控的艾森加德環場;艾森河的支流——阿多恩河一線;西部緊鄰着宿敵黑蠻地人的地區。
南部:白色山脈
東南部:格藍希爾河,作為剛鐸與洛汗的界河
東部:恩特沛河
北部:利姆清河,大河安都因的支流。 [4] 

洛汗領土與城鎮

洛汗最重要的地理特徵是恩特沛河。它把廣大的平原地區分為東埃姆內特與西埃姆內特兩片。它的支流雪河也是東伏爾德與西伏爾德的邊界。其餘的領土區域為北高原,伏爾德和南、北河套等。
洛希爾人還在白色山脈間發現了許多剛鐸人早已廢棄的堡壘與避難所,例如黑蠻祠,歐爾桑克塔和號角堡。他們重修了這些地方供自己使用。
洛汗的首都是一座屹立在白色山脈山肩上的要塞——埃多拉斯。洛汗境內的另一大城市為奧德堡。它是東伏爾德的首府,更是早年間由“年少的”埃奧爾一手建立的城市。可以肯定的是,洛汗境內還存在着其他城市,但各種資料中都未提到它們的名字。

洛汗國家文化

洛汗人種

剛鐸的杜內丹人(Dunedain)相信洛希爾人是他們的遠親,是第一紀元結束後仍留在中洲的伊甸人(Edain)後裔,稱他們為“中民”(Middle Men),在文化和血統方面較努門諾爾人低等,但較崇拜索隆(Sauron)併為他效力的黑暗人類(Men of Darkness)高等。洛希爾人並不像伊甸人這樣到貝烈瑞安德(Beleriand)接受維拉(Valar)的封賞。洛希爾人的祖先是伊奧希奧德人(Eotheod),在凱勒布蘭特原野之戰(Battle of the Field of Celebrant)後,剛鐸將卡倫那松(Calenardhon)交給洛希爾人。
洛希爾人的特徵是高大、膚色蒼白、大部分有藍眼睛及長而結辮的金髮,性格堅定、狂熱,嚴肅但寬宏。
他們是驕傲、自視甚高的民族,但他們也是言出必行,光明正大、心地慷慨的人們,他們勇敢但不殘酷,睿智但並非飽讀詩書;他們不會以文字記錄歷史,卻是以豪壯的歌曲記述一切,就像是黑暗年代的初始人類。
在歷史上,洛希爾人和精靈有聯繫,聽到過伊露維塔,但是,和杜內丹人一樣,他們並沒有在任何寺廟裏祭拜伊露維塔。洛希爾人似乎很崇敬歐洛米,他們稱歐洛米為貝瑪(Bema)。

洛汗馬匹與戰爭

洛希爾人以飼馬及騎兵聞名。洛汗的軍隊幾乎全都是騎兵,軍隊多為訓練有素的義勇軍,當發生戰事時召集成軍,常規軍隊相對上較少。士兵配有圓盾、長矛、長劍、輕頭盔及薄如紙的甲衣。戰時,所有有戰鬥力的男子都會被強制加入洛汗的檢閲。在埃奧爾誓言(Oath of Eorl)的約束下,洛汗軍隊須救援陷入危難的剛鐸。剛鐸會以硃紅箭(Red Arrow)向洛汗求援,也會燃點剛鐸烽火台(Warning beacons of Gondor),埃瑞德尼姆拉斯一系列的烽火台也有人操縱。戰時,阿蒙丁(Amon Din)的烽火台會首先點燃,直至最後一個烽火台,使埃多拉斯能夠注意。
洛汗的馬匹是著名的美亞拉斯(Mearas),最著名及最迅速的馬費拉羅夫(Felarof)甚至遨遊阿爾達,它是所有美亞拉斯里最好的一匹。
洛希爾人不論在戰爭及和平狀態,都與馬匹保持緊密聯繫,所以他們非常著名。洛希爾人Rohirrim在辛達語裏解作“馬匹主人”,洛汗Rohan則解作“馬匹主人的土地”。這名字是剛鐸攝政宰相奇瑞安(Cirion)之子哈拉斯(Hallas)所賦予的。

洛汗構思來源

洛汗文化和歷史的某些方面似乎表明,托爾金對洛汗的構思來源於哥特、斯堪的納維亞及中世紀的盎格魯撒克遜。洛汗是馬上文化,類似東哥特人。洛希爾人脱離了北方人的行列,向南遷移到與一個文明國家相鄰的地域。洛汗與剛鐸比鄰,正如同哥特與拜占庭帝國比鄰。而哥特騎士和女戰士的形象則激起托爾金構思洛希爾人的靈感,只是將真實世界的盎格魯撒克遜語作為小説中的洛汗語。而洛希爾人和黑蠻地人的仇恨則類似大不列顛的盎格魯撒克遜移民和原居民凱爾特人(Celt)的衝突(順帶一提,中洲大陸的辛達語是來自威爾士語)。

洛汗歷史背景

洛汗創立

在第三紀元1200年,剛鐸國王與羅瓦尼安的人類結成了緊密的聯盟,他們是第一紀元哈多家族的近親,同為杜內丹人的後裔。在第三紀元2000年,這支人類部族的一個自稱為伊奧希奧德人的分支從安都因河谷搬到了黑森林北部,擊敗並驅散了原本盤踞在此的黑暗勢力,並定居下來.這股黑暗勢力源於安格瑪巫王,當時他的黑暗王國坐落在迷霧山脈的東側。
與此同時,在警戒和平時期蔓延的大瘟疫使得剛鐸的卡倫納松地區荒無人煙。這使得剛鐸逐漸失去了對該地區的控制,當地的黑蠻地人酋長重新獲得了統治權。在宰相奇瑞安執政期間,卡倫納松被巴爾寇斯人攻佔。 [2] 
在2509年,為了防止中洲東北部的人類與迷霧山脈奧克的聯合入侵,宰相奇瑞安傳信給伊奧希奧德人求援。他的使者波隆迪爾成功到達了伊奧希奧德人居住的地區,並面見了伊奧希奧德人之王——埃奧爾。埃奧爾收信後同意援助剛鐸。他帶領部下日夜奔馳,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了凱勒布蘭特原野上,與剛鐸軍隊並肩作戰,贏得了凱勒布蘭特原野之戰。
作為酬答,奇瑞安邀請埃奧爾來到位於阿蒙安瓦爾的埃蘭迪爾之墓前,共同發誓確立了兩國之間的友好聯盟和兩國人民之間的長久友誼。這就是著名的“奇瑞安與埃奧爾之誓”。同時,奇瑞安也把荒蕪已久,但依舊肥沃豐饒的卡倫納松平原贈與埃奧爾及其子民,他們可以在此自由居住,剛鐸不加干涉。
“Vanda sina termaruva Elenna.nòreo alcar enyalien ae Elendil Vorondo voronwë.Nai tiruvantes i hárar mahalmassen mi Nǘmenar i Eru i or ilyë mahalmar eä tennoio.
以星引之地的榮耀與忠貞者埃蘭迪爾的信仰為念,願西方王座之上的諸神和凌駕一切王座的至尊者相佑,此誓永存不渝。
——奇瑞安 [2] 

洛汗遷居

埃奧爾帶領他的人民遷居到了卡倫納松平原,並趕走了未經洛汗允許就定居在此地的黑蠻地人。埃奧爾還建立了洛汗的第一個城市,奧德堡。埃奧爾在北高原與東夷作戰時失去了生命。 [3]  洛希爾人的遷移持續到了第二任國王佈雷戈在任期間。佈雷戈帶領洛希爾人民堅守防線,抵擋了心懷惡意的東夷與黑蠻地人,並且將剩餘的奧克與巴爾寇斯人驅逐出了北高原。佈雷戈也建成了美杜塞爾德的金殿,並把洛汗的首都由奧德堡遷到埃多拉斯。

洛汗黑蠻地

阿爾多王是洛汗歷史上黃金時代的開創者。他完成了洛汗佔領艾森河東部的大業。在他的統治時期,洛希爾人的數量迅速增長,其中的一些甚至進入了埃瑞德寧萊斯的山谷中定居。他們的定居地包括祠邊谷。阿爾多成功地把所有黑蠻地人的殘部逐出了他的王國邊界。其後,洛汗在戈爾德威奈的統治下日趨繁榮。但當邊界守衞鬆懈時,黑蠻地人又開始慢慢地潛回西伏爾德的北部,定居在艾森加德環場附近以及範貢森林的南緣。 [1]  一支強大的黑蠻地人力量逐漸被建立成型,為此,國王狄奧被迫由埃多拉斯向北騎行,以武力驅趕再次壯大的黑蠻地人。最終,他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他無法收復艾森加德環場。在接下來的年間,黑蠻地人得以喘息,並持續騷擾洛汗邊境。與此同時,他們也與洛希爾人雜居在一起,兩個民族間首次有了融合。
洛汗王室的第一支血脈持續了249年,直到第九任國王“錘手”海爾姆。在第二紀元2758年,洛汗再次被黑蠻地人侵略。此次侵略者的領導人為伍爾夫,弗雷卡之子,他同時具有黑蠻地人與洛希爾人的血統。其父原為海爾姆王的侍從,父子倆卻因嫉恨背叛了國王。戰爭開始後,埃多拉斯陷落,國王海爾姆不得不在號角堡內避難,直至剛鐸與黑蠻祠的援軍在一年後到來,擊退侵略者。國王的外甥弗雷亞拉夫在一次勇敢的偷襲中收復了埃多拉斯,並在此後的戰爭裏把黑蠻地人驅趕到艾森河和阿多恩河的對岸,解放了洛汗全境。他因此獲得了極高聲望,接替海爾姆成為了洛汗國王。洛汗王室的第二支血脈,便自他開始。
自那時起,歷任洛汗國王都在西伏爾德的北部長期派駐了大量兵力,以防止黑蠻地人的再次入侵。該地區長時間保持了和平,除了在某些時候,國王伏爾克威奈也需要來自剛鐸的援助以驅趕一些來犯的黑蠻地人。 [3]  不過,和平只是表面現象,事實上該地區的人民大多為黑蠻地人與洛希爾人的混血,並且並不忠於埃多拉斯。 [1] 

洛汗白袍巫師

此後不久,薩茹曼到來了,他深受洛汗國王歡迎,並且掌管了艾森加德。因為洛汗在屢次的外族入侵中元氣大傷,需要將近200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力量。他們此時,恰恰渴望一位巫師的幫助。
在洛汗剛剛結束與黑蠻地人的大戰,仍處於恢復過程中時,戰爭仍在西部邊境持續着。在兩代人的時間裏,洛汗邊境戰火不斷。巧合的是,在黑蠻地人在邊境頻繁挑釁之時,數以千計的奧克也湧入白色山脈,騷擾當地的洛希爾人,試圖宣告自己在埃瑞德寧萊斯谷地中的居留權。布里塔王擊退了他們,保全了這片土地的祥和寧靜不受侵擾。在他光榮死去後。人們便認為奧克已被永遠逐出洛汗國境。但事實遠非如此,直至洛汗第十三代國王伏爾卡在位期間,第三紀元2864年,奧克才被完全逐出了白色山脈。
在森格爾執政期間,一位自稱為“梭隆吉爾”的神秘的北方人前來為他效力,並且與他並肩作戰了一段時間。
在2960年,薩茹曼開始騷擾洛汗。並且在3014年,他開始運用自己的法力對國王希奧頓施加影響。這僅僅是他奪取洛汗計劃中的第一步。接下來的3019年,薩茹曼發動了對洛汗的全面侵略,並節節勝利。他贏得了第一次艾森河渡口之戰,並在此次戰爭中殺死了希奧頓王的兒子希奧傑德。但最終,因着胡奧恩和恩特對洛汗的援助,他的野心挫敗在號角堡。

洛汗魔戒大戰與第四紀元

緊接着,佩蘭諾平野之戰爆發。希奧頓履行了埃奧爾之誓,帶着軍隊馳援到米那斯提力斯城下,幫助剛鐸衝破層層包圍,贏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令人悲傷的是,在此次戰役中,希奧頓王戰死沙場。他的侄子伊奧梅爾繼承了王位,洛汗王室的第三支血脈自他開始。隨後,伊奧梅爾與埃萊薩王一道,帶領大軍奔赴黑門,打響了第三紀元反抗索隆的最後一戰。在那場戰爭中,至尊戒被銷燬,邪黑塔倒塌,索隆被徹底摧毀。
如今,剛鐸宰相的統治已然結束,國王埃萊薩自北方歸來,加冕為王。伊奧梅爾王和埃萊薩王,再次發下了舊時的聯盟誓言。卡倫納松平原,那片自奇瑞安的時代就被贈予洛汗的沃土,被埃萊薩王正式宣佈歸屬於洛希爾人。此後,兩位國王為了中洲的和平自由,又多次並肩作戰,直至索隆留下的罪惡被悉數蕩清。

洛汗著名國王

洛汗埃奧爾

埃奧爾生於第三紀元2485年。他的父親是伊奧希奧德的首領利奧德,他們生活在遙遠的北方,靠近安都因河的源頭。埃奧爾十六歲時,利奧德在馴服一匹野馬時不幸身亡。埃奧爾抓住了這匹馬,起名為費拉羅夫。費拉羅夫被埃奧爾馴服了,成為了他的坐騎,它的後代美亞拉斯也是埃奧爾歷代後人的坐騎。
第三紀元2510年3月25日,埃奧爾二十五歲時,一個名叫波隆迪爾的信使帶來了剛鐸攝政宰相奇瑞安的信和紅箭,説剛鐸遭到了魯恩的巴爾寇斯人的威脅,奇瑞安希望埃奧爾幫助他們抵抗魯恩。埃奧爾同意了,他知道如果剛鐸陷落了,整個中洲都會很快被攻克。
4月6日,埃奧爾帶領一支騎兵部隊(伊奧赫雷)出發了,這支部隊由7000名全副武裝的騎兵和幾百名馬上弓箭手組成,這幾乎是當時洛汗的全部兵力,他們只留下幾百騎兵守衞婦女、孩子和老人。騎兵一路向南行進了500多里,穿過了安都因河谷。
他們經過索隆在黑森林的藏身之處多古爾都要塞時,要塞放出一片黑暗,埃奧爾躲向西邊,但是一團白霧從隔河相望的洛絲羅瑞恩湧出,把騎兵們藏了起來,讓他們安全上路。
4月15日,埃奧爾來到了凱勒布蘭特原野。剛鐸的軍隊正被巴爾寇斯人和迷霧山脈的奧克兩路夾擊。埃奧爾和他的騎兵從背後襲擊了敵人,殺敵無數,把剩下的敵人趕到了利姆清河裏。利姆清河的南段流經剛鐸的行省卡倫納松,埃奧爾和他的騎兵一路驅趕着殘餘的敵人,直到將他們全部趕出卡倫納松。
凱勒布蘭特原野之戰之後,埃奧爾陪奇瑞安一直走到梅爾林河才分手,那裏是卡倫納松的東南邊境。奇瑞安讓埃奧爾三個月後再來這裏找他,並在這段時間把卡倫納松託付給埃奧爾。
第三紀元2510年8月,他們又一次見面,奇瑞安將埃奧爾帶到菲瑞恩森林的哈利菲瑞恩,敬畏之山。在那裏奇瑞安為了答謝他們對剛鐸的幫助,將卡倫納松送給了埃奧爾,作為他族人的新家。 埃奧爾很感激奇瑞安的禮物,並且對奇瑞安敬佩有加。他接受了卡倫納松,併發誓他的族人永遠會在剛鐸需要時伸出援手,他認為雙方人民需要聯合起來才能對抗中洲日益滋長的危險。
埃奧爾把一半部隊留下來守衞卡倫納松,率另一半回到北方,集結起自己的族人,帶着財物,帶領他們來到新家,這片土地因此得名為馬克。剛鐸人則把他們的新盟國稱為洛汗。 [2] 
埃奧爾統治了馬克35年。他在祠邊谷入口處的一座小山上建起一個城鎮埃多拉斯。但金殿美杜塞爾德未能在埃奧爾在世時完工,他住在伏爾德的奧德堡。埃奧爾之子佈雷戈生於第三紀元2512年。埃奧爾於第三紀元2545年死於一場對抗東夷的戰鬥中。他被葬在第一座皇室墳冢中,費拉羅夫和他合葬於一處。
埃奧爾家族一直統治着洛汗,洛汗人自稱為埃奧爾一族(Eorlingas,意為埃奧爾的子孫)。埃奧爾的誓言沒有被忘卻。魔戒大戰中,洛汗的希奧頓國王履行了祖先的誓言,在佩蘭諾平野之戰中趕來援助剛鐸。希奧頓的繼承人伊奧梅爾國王再一次發下了誓言,他與剛鐸與阿爾諾重聯王國的國王阿拉貢保持着長久的友誼。

洛汗海爾姆

海爾姆(Helm),又稱“錘手”海爾姆,是洛汗的第九代國王、洛汗王室第一脈的最後一位國王,也是洛汗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國王之一。他力大無比、性情嚴厲,徒手就能殺死許多敵人。當他在漫長冬季的鏖戰中英勇犧牲後,關於他的傳説依然久久流傳,令敵人喪膽。著名的“海爾姆深谷”就是以他命名。
在海爾姆王的統治時期,有黑蠻地人血統的弗雷卡控制了阿多恩河兩岸的廣闊土地。他逐漸變得富有、強大,而且蔑視國王。國王也對弗雷卡很不信任。
第三紀元2754年,弗雷卡前來會見海爾姆王,為自己的兒子伍爾夫求娶海爾姆王的女兒。但國王嘲笑了弗雷卡臃腫的體型,結果遭到了弗雷卡的痛罵:”老國王們拒絕別人遞來的手杖,沒準就會雙膝跪地。“
於是,在海爾姆王處理完政事後,他強逼着弗雷卡走出埃多拉斯、進入城外的原野,又逐走了弗雷卡的部下。然後他對弗雷卡説道:”弗雷卡,你光長肚子,沒長腦子。你不是提到手杖嗎?海爾姆要是討厭那根硬塞過來的邪惡枴杖,就折斷它——就像這樣!“
然後他一拳揍向弗雷卡,把他打倒在地。
弗雷卡不久就死了,海爾姆隨即宣佈弗雷卡的兒子伍爾夫和近親都是國王的敵人,並立即派騎兵前往西部邊界發起進攻。弗雷卡的親族於是全都逃跑了。
第三紀元2758年,剛鐸和洛汗同時遭到了蓄謀已久的入侵。剛鐸受到烏姆巴爾海盜和哈拉德人的進攻,沿海全線捲入戰事,因此無法援助洛汗;而洛汗則遭到東夷和黑蠻地人的東西夾攻。
黑蠻地人的首領正是此前逃跑的伍爾夫,弗雷卡之子。他在和北上的剛鐸之敵會合後兵力強盛,海爾姆王在艾森河渡口遭到擊敗。
損失慘重的海爾姆王被迫退守山中的深谷,遭到圍困。彼地後來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是為“海爾姆深谷”。而得勝的伍爾夫則率軍長驅直入,攻取了埃多拉斯。他們殺害了守衞王宮大門的王子哈烈斯,然後伍爾夫坐擁金殿、自封為王。
海爾姆王退守深谷不久,“漫長冬季”就開始了。從第三紀元2758年11月到第三紀元2759年3月,大雪覆蓋洛汗長達五個月,無論是守軍還是敵人,都備受寒冷和飢餓折磨。
在2758年年末之後,海爾姆深谷發生了大饑荒,國王的另一個兒子哈馬又在突圍時迷失了方向。飢餓和悲慟使海爾姆王變得暴躁、憔悴,敵人對他無比懼怕。
那時,海爾姆王會一身着白、獨自外出。他在出發前總是吹響一聲號角,令敵人聞之喪膽;然後他便“如同雪地食人妖一樣”潛入敵營,徒手殺死許多敵人。黑蠻地人對此流傳着許多可怕傳説,説沒有武器能傷到他,而且他吃人。
一天夜裏,海爾姆吹響了號角,但人們不見他歸來。清晨時分,人們看到他獨自屹立在深谷的護牆上,已經氣息全無。海爾姆王是站着死去的,他並未向敵人屈膝。
不久之後,戰爭終於結束了,黑蠻地人重又被趕出洛汗,海爾姆的外甥弗雷亞拉夫繼承了洛汗王位。由於弗雷亞拉夫是海爾姆王的母系親屬,所以他被視為洛汗諸王第二脈的開創者。
戰後,人們從深谷抬走了海爾姆王,將他安葬在埃多拉斯外的第九座墳丘裏。從此,雪白的辛貝穆內在這座墳丘上開得最為茂盛。而在海爾姆深谷,一直流傳着一則傳説:海爾姆的號角不時還會在深谷中吹響,他的靈魂也還在山谷中游蕩,令洛汗之敵喪膽。直到第三紀元末年,海爾姆深谷之戰中的將士仍會高喊:
”海爾姆復活了,重返戰場!海爾姆為希奧頓王而戰!“

洛汗著名將領

希奧頓(Théoden):洛汗第十七任國王,第一元帥。戰死於佩蘭諾平野之戰。
希奧傑德(Théodred):洛汗王子,第二元帥。戰死於第一次艾森河渡口之役。
伊奧梅爾(Eomer):洛汗第三元帥。希奧頓陣亡後成為第十八任國王。
加魯夫(Gárulf):埃奧爾墨的部下。戰死於法貢森林邊境的襲擊戰
哈瑪(Háma):國王的門衞、衞士長官。戰死於海爾姆深谷之戰。
凱奧爾(Ceorl):或許戰死於海爾姆深谷之戰。
埃爾肯布蘭德(Erkenbrand):洛汗國西部領主。魔戒大戰後擔任西部騎兵大元帥
埃夫海姆(Elfhelm):埃多拉斯駐軍元帥。魔戒大戰後擔任東部騎士大元帥。
迪奧懷恩(Déorwine):佩蘭諾平野之戰中為保護國王希奧頓而被安格瑪巫王所殺。
古斯拉夫(Guthláf):國王的旗手。佩蘭諾平野之戰中為保護國王希奧頓而被安格瑪巫王所殺。
登希爾(Dúnhere):哈洛谷領主。戰死於佩蘭諾平野之戰。
迪歐温(Déorwine)禁衞軍隊長。戰死於佩蘭諾平野之戰。
西魯布蘭(Herubrand):戰死於佩蘭諾平野之戰。
賀爾法拉(Herefara):戰死於佩蘭諾平野之戰。
宏恩(Horn):戰死於佩蘭諾平野之戰。
法斯拉(Fastred):戰死於佩蘭諾平野之戰。
加姆林(Gamling):洛汗國的老將軍。佩蘭諾平野之戰中跟隨王旗戰死。
格里姆博德(Grimbold):西部統帥。佩蘭諾平野之戰中跟隨軍隊左翼戰死。
威德法拉(Wídfara):曾參加佩蘭諾平野之戰,下落不明。

洛汗國家語言

洛汗語(Rohirric)是托爾金的中洲世界洛汗的語言。洛汗語與西方通用語有緊密的親屬關係。曾與洛汗民族在同一地區生活過的霍比特人的語言裏也保留有很多同源詞
洛希爾人的語言叫洛汗語,與人類的語言相似,近似伊甸人的阿督耐克語。原本的洛汗語稱洛汗為Lograd,由語音“lo-/loh-”組成,與盎格魯-薩克遜語的馬“eo”一致。洛汗語與通用語有關聯,都來自古英語。洛汗語是托爾金取自古英語的,如同通用語取自英語。例如mearas這詞和eored。托爾金是語言學家,精於日耳曼語族
許多古老的霍比特人名字都與洛汗語有關,這是由於夏爾霍比特人的祖先曾居於安都因河的高地,接近洛希爾人的祖先,可進行語言交流。霍比特人這名字Hobbit相信是由洛汗語Holbytlan而來,通用語中的Kuduk(霍比特人)亦是由洛汗語中的kud-dukan而來。
在《魔戒》裏,托爾金用現代英文來描述主要以西方通用語寫成的紅皮書的故事,為了表現洛汗語和西方通用語的親屬關係,托爾金將其翻譯成了古英文。因此,指環王裏出現的古英語人名地名並非中洲第三紀元真正使用的形式。例如,洛汗國王Théoden的真實名稱應為tûrac。洛希爾人稱本國為Ridenna-mearc、Riddermark或Eo-marc,在真實的洛汗語裏應為Lôgrad。
伊奧希奧德 Eotheod:來自“eoh”(戰馬)及“theod”(人民),在真實的洛汗語裏為Lohtûr
葛力馬 Grima:很可能來自“grima”(假面具)
埃奧爾 Eorl:來自“eorl”(貴族)
希奧傑德 Theodred:來自“teod”(人民)及“rad ”(計劃)

洛汗國家政治

洛汗與剛鐸的同盟

剛鐸與洛汗的聯盟從第三紀元2510年開始。在那一年,東夷對剛鐸發起侵略,剛鐸軍隊戰敗,並退守到了利姆清河與凱勒布蘭特原野之間。剛鐸與北方人類長期積累的友誼在那時顯現了重大作用。剛鐸宰相奇瑞安派人向最近的一支北方人類——埃奧爾一族送去求援訊息。儘管該訊息成功到達的希望渺茫,但幸運的是,埃奧爾接到了求援,並承諾作出迴應。他帶領手下人馬,星夜兼程,參加了凱勒布蘭特原野之戰,幫助剛鐸人贏得了該戰役的勝利。作為回報,奇瑞安與埃奧爾立下“埃奧爾之誓”,宣佈兩國永締盟約,並把剛鐸的一片自治領——廣袤肥沃的卡倫納松地區贈與埃奧爾及其族人。這份贈禮使兩國互利共贏——剛鐸從此有了穩定的北方防線,洛希爾人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更使兩國從此締結下深厚的友誼。
自此之後,這份誓言被兩國的統治者世代履行,從未打破。第三紀元2885年,洛汗受到哈拉丁人侵略。洛汗兩位年輕的王儲——伏爾克威奈之子法斯特雷德與伏爾克雷德,代表洛汗領兵參戰。在波羅斯河渡口之戰中,兩人雙雙捐軀。在3019年,佩蘭諾平野之戰爆發,國王希奧頓再次履行埃奧爾之誓,支援剛鐸。最終,剛鐸與洛汗的聯軍取得了勝利。
此後,埃萊薩王統治的年代開始了。他與伊奧梅爾王重温了埃奧爾之誓,並以國王的身份正式把卡倫納松平原贈與洛希爾人。兩國之間的長久友誼,永久存續。

洛汗黑蠻地人之戰

黑蠻地是一隻兇狠而未開化的人類部族,他們的居住地緊挨洛汗的西部,因而時常與洛汗發生領土糾紛。在洛汗歷史上,兩族曾有過多次戰爭。在海爾姆王執政期間,以伍爾夫為首的黑蠻地人大舉侵略,甚至攻佔了洛汗首都埃多拉斯。他們最終被擊退。
在魔戒大戰進行時,一批黑蠻地人在薩茹曼的唆使下,聯合奧克進攻洛汗,一路燒殺搶掠。最終,他們在號角堡被全殲。

洛汗謠言

魔戒大戰期間,有謠言指洛希爾人向索隆提供戰馬。這些謠言明顯是錯誤的。戰馬對洛希爾人來説比任何物品都珍貴,不會輸出戰馬作為貢品,但這些謠傳仍有影響力。這謠言其實是因為薩茹曼搶奪了洛汗戰馬用作征戰而引起,這激怒了洛希爾人。

洛汗葛力馬

國王希奧頓聘用了葛力馬為顧問,他被稱為佞舌(Wormtongue),並迅速成為首要顧問。然而,他秘密為薩茹曼效力。他弱化了希奧頓及削弱了洛汗的國力,洛汗在受到攻擊時建議退縮,塗毒希奧頓。這對洛汗和剛鐸非常不利。但甘道夫(Gandalf)來到埃多拉斯,破壞了葛力馬的計劃。

洛汗軍事

洛汗軍銜

洛汗的軍隊由各個元帥指揮統領。“裏德馬克第一元帥”是洛汗軍隊中最高的軍銜,掌管着王城埃多拉斯的防衞,同時控制着王城禁衞軍和周圍的王室領地、祠邊谷等地區。在年輕時,希奧頓王曾親自掌管着埃多拉斯的防務,所以在魔戒大戰開始時,就無需再任命一位第一元帥了,由希奧頓王本人行使該職權。
第二和第三元帥就沒有固定的職責了,他們的職權隨着國家的實際需要而變更。在魔戒大戰期間,“裏德馬克第二元帥”由希奧頓的兒子,王子希奧傑德擔任,他的駐紮地為海爾姆深谷。當時的“裏德馬克第三元帥”為伊奧梅爾,他的駐紮地為伏爾德地區的奧德堡。
在魔戒大戰結束後,一個新的軍銜“東馬克元帥”被伊奧梅爾王創建。這個頭銜被授予埃爾夫海爾姆,他與格里姆博德共同領導洛希爾人打響了第二場艾森河渡口之戰,並在在此後戰役中大敗阿諾瑞恩的侵略者。 [1]  他的職責範圍為洛汗的東部地區。

洛汗軍隊編制

在戰爭或動亂時期,每一位馬克元帥麾下都有一支隨時可以作戰的直屬伊奧雷德聽命,這是他的一部分“親衞軍”(指駐紮在他住所的衞兵)。緊急情況下,他可以隨心所欲動用。

洛汗電影改編

新線影業公司由彼得·傑克遜製作的電影《指環王》裏,洛汗的景色取景自新西蘭(New Zealand)奧塔哥中部(Central Otago)的普本湖(Poolburn Reservoir)。
《魔戒武器聖戰》(The Lord of the Rings: Weapons and Warfare)一書取材自電影《指環王》,記錄了中洲大陸的武器和軍事組織,但這並非托爾金中洲大陸的作品。這書混雜了一些電影修飾於托爾金的小説裏。

洛汗詞源解釋

“Rohan”一詞來源於剛鐸地區的辛達語,意為“馭馬者之國”。是辛達語詞 Rochand (或 Rochan)的變體,包含了詞根 roch- ("馬") 和-and 這一地名後綴。 [2] 
洛希爾人對自己土地的自稱為“裏德馬克”,或簡稱為“馬克”。
參考資料
  • 1.    J.R.R.托爾金.努門諾爾與中洲之未完的傳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第三輯-第五章,艾森河渡口之戰
  • 2.    J.R.R.托爾金.努門諾爾與中洲之未完的傳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第三輯-第二章,奇瑞安與埃奧爾,及剛鐸與洛汗之誼
  • 3.    J.R.R.托爾金.魔戒III-王者歸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附錄一 列王紀事-第二篇,埃奧爾家族
  • 4.    J.R.R.托爾金.努門諾爾與中洲之未完的傳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