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劇院一團
編輯1956年4月組建。為河南豫劇院屬表演藝術團體之一。成員多來自原香玉劇社。首任團長常香玉(兼),副團長趙義庭。編制為80人。以演傳統劇目為主。主要演員常香玉、趙義庭、馬蘭香、湯蘭香、馬天德、趙錫銘、李蘭菊、王素君、高興旺等;琴師王冠軍。
代表劇目為《大祭樁》《紅娘》《白蛇傳》《破洪州》《南陽關》《八郎 探母》《摔碗》《販馬記》《遊龜山》《小二姐做夢》《推磨》《跑汴京》等。其中《花木蘭》於1956年拍攝為電影藝術片。該團曾赴內 蒙、大慶、福建、海南島慰問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間,人員分別併入豫劇 院《沙家浜》《海港》劇組。1978年恢復原建制。隸屬河南省文化局。 於八十年代前期先後排演了《必正與妙常》《劉二楞賣燒餅》《桃李梅》《抬花轎》《破洪州》《火焰山》《忠烈千秋》《屠夫狀元》《 五世請纓》《鳳冠夢》等劇目。並培養了一批青年演員,如牛玉花、魏俊英 、李錦莉、白金霞、劉鈞、張麗、汪荃珍、馬蘭、王玉華、李明等。1985 年改稱河南省豫劇一團。
河南豫劇院二團
編輯前身是1947年的成立娃娃劇團和大眾劇團,1956年4月在鄭州組建。為河南豫劇院屬表演藝術團體之一。成員多出自原河南大眾劇團、人民劇團。編制為80人。團長蓋韻秋。創作人員由院部藝術室統一安排使用。名譽團員:陳素真,主要演員 吳碧波、唐喜成、李斯忠、張桂花等。行當齊全。樂隊中西結合。以演新編歷史劇為主。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排演的主要劇目有《合鳳裙》《正氣圖》《楊八 姐盜刀》《封神榜》《穆桂英》《打金枝》《三哭殿》《武則天》 《十五貫》《奪印》《瓊花》《節振國》《百將渡》《草原英雄 小姐妹》等。曾參加中南區戲劇會演,足跡遍及華北、中南各省、市。“文化 大革命”期間併入豫劇院第二劇組,演出了《沙家浜》《杜鵑山》《龍 江頌》《春花》《青磚歌》等劇目。1978年恢復原建制。團長甘廷倫 。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閻立品調入,加之新湧現的張梅貞、王素珍、楊發互、 軒玉亭、趙玉英、楊志禮和夏相林、謝巧官等一批中青年演員、導演,很快排 出了《秦雪梅》《蝴蝶杯》《燕燕》《司馬貌告狀》《盤夫索夫》 《下陳州》《三夫人》《包龍圖坐監》等劇目。1979年與牛得草合作 演出的《唐知縣審誥命》曾參加建國三十週年獻禮演出,並獲創作、演出一等 獎,同年拍成電影戲曲藝術片發行國內外。1985年改稱河南省豫劇二團至 今。
河南豫劇院三團
編輯1956年4月組建。為河南豫劇院屬表演藝術團體之一。前身系河南省歌劇團。首任團長任滔。重點從事豫劇現代戲的創作、實驗與演出。“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銷。1978年恢復原建制。先後又有楊蘭春、馬鳴昆、王善樸、許欣、楊冠德等為主要領導人。建團以來,曾創作演出了一百多個現代戲。其中《朝陽溝》《劉胡蘭》《小二黑結婚》《冬去春來》《李雙雙》《朝陽溝內傳》《謊禍》《倔公公偏遇犟媳婦》等劇目影響巨大。
一批以演豫劇現代戲而享有盛譽的表演藝術家和著名演員如高潔、馬琳、王善樸、柳蘭芳、魏雲、陳新理、陳泓、楊華瑞、朱義、韓登慶、劉凌、馮文景、杜啓太、蘆蘭香、郭建民、韓玉生等,在羣眾中受到廣泛歡迎和高度讚賞。與此同時,三團還建立起一支包括編、導、音、美各藝術門類的優秀創作隊伍。如著名劇作家、導演楊蘭春、戲曲音樂家王基笑、姜鴻軒等。該團長年堅持上山下鄉,深入農村、工礦、部隊,特別是老、山、邊地區,為廣大羣眾服務,曾多次受到國家文化主管部門的表彰,成為戲劇界的先進集體 之一。在三十年艱辛的藝術實踐中,三團從表演、音樂、舞美等方面改革創新,尤其在聲腔藝術方面,兼容幷蓄,集豫劇各流派之長,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三團新唱風。 1985年改稱河南省豫劇三團。
河南豫劇院重新組建
編輯河南豫劇院歷史背景
河南豫劇院2012年6月重新組建成立。河南豫劇院其實早就存在,1956年3月,經文化部批准成立了河南豫劇院,院長是常香玉,這在當時為全國八大劇院之一,下轄三個表演藝術團體和行政辦公室、藝術室等機構,一團以演傳統劇目為主,二團以演新編歷史劇為主,三團以演現代戲為主。1985年後,三個團又分別改名為河南省豫劇一團、二團、三團。
河南豫劇院涅槃
2012年,河南省在河南省豫劇一團、二團、三團的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組建河南豫劇院。作為事業單位的河南豫劇院丟掉歷史包袱,專心進行演出,服務社會。組建豫劇院的各項工作都在進行中,2013年6月組建成立。
河南豫劇院演出經歷
編輯河南豫劇院歷任領導
編輯職務 | 姓名 |
---|---|
院長 |
- 參考資料
-
- 1. 在鄭州落成啓用!河南又添一處文化新地標 .澎湃網.2022-02-21[引用日期2022-02-21]
- 2. 正月初一晚8時播出丨《“文藝中國”2023新春特別節目》節目單 .其他.2023-01-18
- 3. 李樹建獲聘河南豫劇院名譽院長 主演劇目曾登美國百老匯舞台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