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斯忠

鎖定
李斯忠(1921年—1996年),男,豫劇淨角。 [4]  ,生於寧陵縣柳河村。豫劇演員,豫劇第一黑頭,豫劇淨行第一代表人物,豫劇李派宗師。曾用名銀忠,字海清,藝名暑龍、藝名八里嗡。中國劇協會員,河南文聯副主席,河南劇協理事 [3] 
李斯忠入科學習七十二天即能登台演出。科班學戲十二出,他擔任主角上演的就有十一出。如《秦香蓮》《鍘趙天》中的包公,《白玉杯》中的嚴嵩《二進宮》中的徐延昭,《陳平打朝》中的陳平等角色。李斯忠十七歲正式出科,在商邱快樂戲院登台上演。他一生飾演過黑頭的劇目很多,如《老包放羊》《老包趕考》《下陳州》《審牌坊》《秦香蓮》《鍘趙王》《斷烏盆》《九頭案》等90多出,從童年的包公演到晚年的包公。1996年10月16日他病逝於鄭州。 [1] 
從童年的包公演到晚年的包公。因他嗓音洪亮,似虎嘯獅吼,聲傳數里,加上他常演黑頭,身材高大,扮相威嚴,人稱“活包公”、“黑臉王”。 [1]  唱腔以豫東調為主,豪邁奔放,嗓音洪亮。 [2]  李斯忠自童年入科班學戲,在他的藝術生涯中,為了在豫劇舞台上塑造不同年齡、不同時期、不同身份的包公藝術形象,他永無止境地學習、探索、實踐。李斯忠在藝術上開拓創新,為豫劇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李斯忠主演的《司馬茅告狀》1956年獲河南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1958年與崔蘭田合作,為周恩來總理演出《見皇姑》一折。先後演出數十個劇目,演出的《唐知縣審誥命》獲建國30週年獻禮一等獎。 [5] 
中文名
李斯忠
別    名
李銀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商丘市寧陵縣
出生日期
1921年
逝世日期
1996年
職    業
豫劇演員
代表作品
《下陳州》
《唐知縣審誥命》
《司馬茅告狀》
《包龍圖坐監》等
主要成就
1956年河南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
弟    子
王清海蘭力、李娜等

李斯忠人物經歷

1921年5月生於寧陵縣柳河村。家裏很窮,從小就沒有了父親,因生活窘迫,在八歲那年就給地主牧羊。雖然過着飢寒交迫的生活,但對戲劇非常喜愛,白天牧了一天羊,到夜晚還要跑到附近村子裏去看戲。因為那時年齡小個子低,在台下看不見聽不清,常爬到馬腳上(即高台兩旁)聚精會神地去看人家演唱。如果唱的詞句稍有不清,他心中就很煩,因為他想學幾句,到牧羊時好唱着玩。這個時期,他經常在牧場上亂唱一氣“獨台戲”。鄰居常説“這孩子的腔真好,要是學戲,將來也能唱份好戲”。這些説法給他很大鼓舞,更堅定了他學戲的信心和決心。
1933年在民權縣李莊寨拜王家玉為師專攻“黑頭”學戲,那時他剛滿12歲,他專攻淨行,在科班中,他共學了12齣戲,其中擔任主角上演的就有11出,如《秦香蓮》《鍘趙王》中的包公,《白玉杯》中的嚴嵩,《陳平打朝》中的陳平等角色。因他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入科班72天即登台演出,在商丘快樂戲院登台上演,經常演出於商丘睢縣、寧陵、柘城等地。
1950年,他從柘城縣大平調劇團轉入寧陵縣豫劇團。
1953年,他任寧陵縣豫劇團團長。同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他主演的《秦香蓮》全劇。同年,上演《司馬貌》。
1954年,他被評為“河南省先進文藝工作者”。
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6年李斯忠參加河南省戲曲觀摩演出,他扮演《司馬茅告狀》中的司馬茅,獲河南戲曲觀摩演出演員一等獎。田漢看後稱讚“這是一個大悲劇”。該唱腔被灌製成唱片,北京寶文堂出版了劇本。這個戲的唱詞有310句,其中司馬茅就唱了210句,約佔全劇的三分之二,而且唱段多是“緊二八”、“快流水”板,節奏緊,速度快,感情激憤。若沒有洪亮的嗓音和演唱技巧,是很難演好這個角色的。司馬茅形象塑造的成功,充分顯示了李斯忠的演唱水平。
李斯忠 李斯忠
1958年李斯忠與崔蘭田合作,為周總理演出《見皇姑》一折,受到周總理的稱讚。先後演出數十個劇目,演出的《唐知縣審誥命》獲建國30週年獻禮一等獎。
1960年調河南豫劇院二團。參加了現代戲《傳家寶》的排演,用黑頭行當塑造了一個老民兵英雄的形象,藝術上達到了新的境界。在一次由李先念同志陪同為越南政府胡志明主席的招待演出結束後獻花時,胡主席曾幽默的説:“這一朵鮮花應獻給誰況獻給包公吧,因為他最正直”。李斯忠的親傳弟子有郭建民王清海蘭力、李娜(女)等,再傳弟子有李根旺、李根栓、楊豔玲、邢愛玲等。曾任河南省文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南分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96年病逝於鄭州。1960年他調入河南豫劇二團,
1980年,他參加了河南省流派演出,演出了《下陳州》,受到了同行和專家的好評;而後演出的《唐知縣審誥命》獲建國30週年獻禮一等獎。
1996年10月16日他病逝於鄭州。 [1] 

李斯忠主要作品

《下陳州》 [1] 跪韓鋪》《包龍圖坐監》《司馬茅告狀》 [2] 

李斯忠藝術特色

李斯忠
李斯忠(6張)
李斯忠為人誠懇正直,在藝術上精益求精。難能可貴的是他雖為淨行演員卻非常講究唱功技巧,很注意博採眾長,廣泛吸收借鑑別家唱法技巧,以豐富自己的演唱經驗。他喜愛“紅臉王”半説半唱、偷字閃板的唱法和“花臉爺”高亢自然的聲腔藝術,細心研究琢磨,以提高自己的唱腔技巧。如在《劉墉下南京》和《坐定遠》中都採用了半説半唱、偷字閃板的技巧。在李斯忠的其他名段中,如《下陳州》中的《十保官》《司馬茅告狀》中的《十大狀》,都可以看出李斯忠對前輩老藝人演唱技巧的學習和運用。他還注意向兄弟劇種學習,如《見皇姑》中“踢莽下跪”的動作,就是採自京劇麒派;《鍘美案》中“跺地一蹲”的動作,學自裘盛戎老先生;《下陳州》中《十保官》的動作造型則學自一位秦腔藝人。在吸收中,他能做到取捨有度、融會貫通,把兄弟劇種中的精華巧妙地融進豫劇中,豐富了豫劇唱、念、做、打的技巧。
左起李斯忠、劉法印、趙義庭、唐喜成 左起李斯忠、劉法印、趙義庭、唐喜成
李斯忠的唱腔,以豫東調為主,剛健豪邁,《下陳州》是他的代表劇目之一,如《十保官》這段唱腔,旋律變化雖不大,但通過他演唱技巧上的處理,如掌握抑、揚、頓、挫,運用偷字、閃板,再加上他嗓音洪亮,演唱鏗鏘有力,朗朗上口,因此,能成功地表現出包公不畏權勢和鐵面無私的性格特徵,成為婦孺皆知的一代絕唱。他常説唱腔必須結合劇情。如:老包為人正直無私,執法嚴明,有柔有剛,萬不可演成猛張飛。在唱腔上也要樸實大方,不可華而不實。在聲音上更不可聲嘶力竭憑嗓子吼,否則,好嗓子也不一定能喝好戲。如《勸駙馬莫要性情急》這段唱,他就選用了“栽板”、“慢板”轉“流水板”,開始節奏自由、徐緩,給人以心平氣和的感覺;接着抒情性比較強,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隨着感情的發展進入“流水板”,義正詞嚴地指責陳世美貪圖富貴、忘恩負義,同時還希望他能認下香蓮母女,回心轉意。這段唱腔與《鍘美》一場的唱腔處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直言規勸,有剛有柔;後者則鐵面無私,執法嚴明。通過演唱,從不同的側面塑造了包公這個人民心目中清官的藝術形象

李斯忠後世紀念

2005年7月2日下午,由省廣播電台戲曲廣播、河南英協公司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紀念“李斯忠大師”黑頭藝術專場演唱會在河南英協劇院舉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