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沉香

(張愛玲所著同名小説)

鎖定
《沉香》是作家張愛玲的作品,收錄了張愛玲以往未曾正式結集出版的散文、電影劇作(包括《不了情》《太太萬歲》《一曲難忘》《伊凡生命中的一天》)、親筆插畫和個人遺物的照片。封面裝幀極具張愛玲味——封面亮麗的桃紅色,參照了張愛玲旗袍面料花瓣的顏色;書中環扉的古藍色,參照的是張愛玲披肩的顏色;彩插的米黃底色,則是張愛玲毛衣的主色。
作品名稱
沉香
作    者
張愛玲
創作年代
2005年
文學體裁
小説
頁    數
284 頁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沉香內容簡介

書中許多細節都是在專家的悉心考證下最後確認的。比如劇本《一曲難忘》是香港科技大學鄭樹森教授根據油印本整理而成,因為原稿的模糊,也留下了些許存疑文字。張愛玲根據俄羅斯作家索爾仁尼琴《伊凡生命中的一天》改編的廣播劇本,則是翻譯家喬志高的悉心保存。《不了情》這個連張愛玲自己都痛惜已經散佚的電影,被編者陳子善教授在VCD中發現。可以説,是眾多學人披沙揀金般的努力促成了《沉香》的出版幸事。在文集的篇目選擇上,還特別收入一本張愛玲的偽書《笑聲淚痕》的書影。《沉香》還首次收入了張愛玲生前私人物品的照片。張愛玲過世後,這些物品由遺囑執行人林式同運至香港交給張愛玲遺產的繼承人宋淇夫婦,經宋淇夫婦整理後,再轉交台灣皇冠出版公司保存。其中有服飾、鞋子、眼鏡、手錶、筆、化妝品等。張愛玲的鞋子數量很多,並且都很精緻;手錶被精心收藏在首飾盒中的暗格裏,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展示出張愛玲的日常生活。 [1] 

沉香作品鑑賞

能挖掘到的張愛玲佚文實在越來越少,總有一天是要空空如也的。所以,就更有藉口去攬住那些故紙堆不放,因為沉湎總還是能讓人温暖的一種姿態。探佚,一方面在期待翹首,一方面又不願那個句點有一天真就不知不覺的話圓滿了,也許不完美的完美才是最想要的呢?看着圖片上的那些遺物,彷彿是有種氣味的熟悉,隔着距離隔着時空依然都能覺得有體温。有時候在這樣的難以名狀的氛圍裏,你會真的覺得,那就是一個世界了。

沉香後世影響

《沉香》因其本身就是劇本,所以後被拍攝成電影。

沉香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家。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説《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説《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説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説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説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説合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説《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1] 
參考資料
  • 1.    沉香  .豆瓣讀書.2013-07-06[引用日期201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