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汕頭牛肉丸

鎖定
汕頭牛肉丸又稱手捶牛肉丸,是廣東省潮汕地區最著名的傳統小食之一,起源於客家的牛肉丸成為汕頭的美食。 [12]  在汕頭已有近百年曆史,它以柔、潤、鮮、爽而馳名。 [1] 
手捶牛肉丸是潮汕地區最為普遍及大眾化的民間小食,它既可作為點心小食,又可作為一道湯菜上筵席。潮汕人用兩根特製的鐵棒,每根3斤重,呈方形或三角形,用雙手輪流捶打,把牛肉打成肉漿。並且用牛肉、牛骨熬湯來煮牛肉丸,從而使牛肉丸更具有濃郁的牛肉味,同時還增加用沙茶醬作醬碟吃,被評為潮汕名小食。 [2-4] 
中文名
汕頭牛肉丸
外文名
Shantou beef ball
分    類
潮菜
安全地方標準
《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汕頭牛肉丸》(DBS44/ 005-2016) [5] 

汕頭牛肉丸術語定義

汕頭牛肉丸是指以鮮、凍分割牛肉為原料(牛肉含量大於 90%),添加適量水、食用鹽、澱粉及其它輔料,以汕頭傳統槌打或機械糜化,製成丸狀、固化成型的具有獨特地方特色的非即食調製肉製品。 [5] 

汕頭牛肉丸行業規範

汕頭市在2016年就曾通過一項行業規範:只有牛肉含量大於90%的牛肉丸,才能稱為“汕頭牛肉丸”。 [8] 

汕頭牛肉丸製作方法

汕頭牛肉丸製作過程

汕頭牛肉丸的製作須選用新鮮牛腿肉,剔去筋膜、油脂後,切成塊狀,用鐵製方錘將牛肉捶成肉泥,放入木盆內,加入水、澱粉、食用鹽、味精和適量的佐料,用手掌使勁攪撻、揉拍,使肉泥起膠產生氣泡,後用握拳法將肉膠抓入拳中,再用拇指及食指配合擠成丸子,放入温水中定形,再入鍋煮熟,撈起即成。 [1] 
隨着市場發展,供求激增,眾多專營牛肉丸的店鋪都採用機械生產替代手工製作。 [1] 

汕頭牛肉丸家常做法

主料:桂冠貢丸
輔料:白菜、葱
調料:料酒、雞精植物油胡椒粉、食鹽
做法
1、鍋裏放適量水煮開,放入牛肉丸,加料酒煮開。
2、放入洗乾淨的小青菜。
3、大火煮開,待青菜有些蔫,放些鹽。
4、放些雞精,胡椒粉,淋些精製油,撒些葱花即可。 [6] 
1.因為小青菜很嫩,稍微煮一下就熟了。
2.放一些鮮醬油也很好,提味。

汕頭牛肉丸歷史沿革

汕頭牛肉丸作為汕頭乃至整個廣東潮汕地區最知名、最大眾化的傳統小吃,其既可作點心,又可作為一道筵席湯菜。而追溯其根源卻是起源於客家地區——聚居在山區的客家人,大體上家家户户都養牛,在商品經濟不是很發達的時候,生牛肉過剩沒法長期保存,所以他們把牛肉剁碎加鹽擠成丸子煮熟,漸而成為當地的一種小吃。而真正讓牛肉丸成為遠近聞名的潮汕小吃,直至被評為“中華名小食”名揚海內外卻還得歸功於潮汕大廚。
早在20世紀20年代,在汕頭埠最繁華的小公園一帶,就經常出現叫賣牛肉丸湯的客家小販,他們或是挑着擔子挨街串巷,或是在晚上開着貨船沿韓江沿岸穿梭叫賣。聰明的潮汕師傅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受歡迎也很有特色,便將它引進“移植”過來。並從選料、配料到製作方法都進行創新和改造,從而創制出了獨具特色的潮汕牛肉丸。 [7] 

汕頭牛肉丸營養價值

牛肉(肥瘦):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氨基酸組成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髮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牛七牛肉丸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痠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澱粉(蠶豆):蠶豆中含有豐富的鈣、鋅、錳、磷脂等,是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並含有豐富的膽鹼,有增加記憶力和健腦作用。對於正在應付考試或腦力工作者,適當進食蠶豆可能會有一定功效。蠶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槨、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同時蠶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一定的作用。
牛肉能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從而有助於緊張訓練後身體的恢復。

汕頭牛肉丸傳承保護

眾多專營牛肉丸的店鋪都採用機械生產替代手工製作,雖提高了產量,節約了人工成本,但卻失去了手打牛肉丸應具的本味和品質。汕頭乃至潮汕各地,僅有個別攤檔仍保留純傳統制作技藝。鑑於牛肉丸製作技藝面臨失傳,故做好保護和傳承牛肉丸製作技藝工作迫在眉睫。 [1] 
2016年3月26日,《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汕頭牛肉丸》(DBS44/ 005-2016)發佈,2016年9月1日正式實施。 [5]  [10] 
2019年1月8日,汕頭牛肉丸被汕頭人民政府列入汕頭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9] 
2023年11月16日,《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汕頭牛肉丸(修訂標準公開徵求意見稿)》發佈。 [10-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