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補中益氣

鎖定
補中益氣是中醫對證治療術語,中醫名詞,系“補、泄、清、散”等治療手法之一。補中益氣就是調養脾胃。脾胃等臟腑對飲食物的消化轉輸 、升清 降濁等生理功能。又稱脾胃之氣。
有時僅指脾主升清的功能。脾胃功能產生中氣,中氣又支持脾胃之氣。
中文名
補中益氣
類    型
治療學術語
常見食物
五穀雜糧,中藥
屬    性
補法之一

補中益氣釋義

補中:中醫治療氣虛證的方法。又稱補氣。屬補法氣虛證常因飲食失調,年老體弱,久病所致,臨牀表現出臟腑功能衰退的證候。根據不同臟腑的氣虛證臨牀表現的特點,可採用不同的補氣法,如補肺氣、補脾氣、補心氣、補腎氣等。常用人蔘、黨蔘、黃芪、白朮、山藥等藥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有補肺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腎氣丸等。臨牀上具體使用補氣法時應注意以下兩點:①肝火肝陽上亢、痰阻引起的頭暈目眩,飲食積滯或濕濁中阻引起的胃脘脹滿等實邪致病,不宜使用本法。②氣虛兼有實邪的病證,補氣法宜與祛邪法配合使用。
益氣:指有補氣藥物治療氣虛證的方法。肺主氣,主一身五臟六腑之氣;中焦脾胃受納水谷,脾氣健運,氣血得以化生,故氣虛多與肺、脾二髒相關。益氣指補益氣的一種治法。適用於肺氣虛少氣懶言,動輒喘促,面色蒼白,怕風自汗為主症;脾氣虛脘腹虛脹,神疲倦怠食慾不振,大便泄瀉為主症。常用藥物如黨蔘、黃芪、白朮、甘草等補中益氣調理脾胃的食物。 調理脾虛具體表現一般有兩種,一是脾胃虛弱面色萎黃無華,體倦乏力,形體偏瘦,厭食或拒食,或稍微多食大便中即有不消化殘渣,大便多不成形,易出汗,平時易反覆感冒。二是脾陰虛氣血失調,脘腹脹,有食後脹更甚者,無苔或少苔而脈弦。可用玉屏風散補衞氣,固表斂汗;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中氣,助健運。

補中益氣常見食物

補中益氣五穀雜糧

(1)粳米: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壯氣力,強肌肉之功。用於脾虛煩悶,泄瀉,消瘦,下痢.
(2)玉米:又名包穀。味甘,性平。有補中健脾,除濕利尿之功。可用於泄瀉,痢疾等病.
(3)粟米:又名小米。味甘鹹,性微寒。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腎之功。用於脾腎不足所致的納食少,煩渴反胃嘔吐及病後體弱等.
(4)高粱:味甘,性平。有健脾益中,滲濕止痢之功。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
(5)糯米:又名江米。味甘,性温。有暖脾胃、補中益氣之功。用於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腹瀉
.(6)小麥:味甘,性涼。有健脾養心益腎,除熱止渴之功。用於口乾咽燥,煩躁不安,食慾不振等
(7)大麥:味甘鹹,性微寒。有益氣健脾,止渴除煩之功。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嘔吐泄瀉等.
(8)甘薯:又名紅薯。味甘,性平。有健脾胃,潤便之功。用於形體消瘦,便秘等.
(9)黃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寬中,潤燥之功。用於疳 積瘦弱,腹脹瀉痢等症。
肉蛋類
(1)豬肉:味甘鹹,性平。有滋養臟腑,補中益氣,滑潤肌膚之功。用於氣血不足,病後體弱消瘦,血少津枯之便秘等。
(2)豬肚:味甘,性温。有補虛損,健脾胃之效。用於虛勞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兒疳積等。
(3)豬脾:味甘,性平。能健運脾胃。用於脾胃氣虛引起的食慾不振,神疲乏力,腹脹,便溏之症。
(4)牛肉:味甘,性平。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之效。用於虛損消瘦,食少納呆,脾虛水腫等。
(5)牛肚:味甘,性平。有補脾胃,助消化,益氣血之功效。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氣血不足的體質虛弱。
(6)狗肉味鹹,性温。有補中益氣,補腎助陽之功。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脹滿,飲食減少之症。但一般不宜於春、夏服用。
(7)雞肉:味甘,性温。有温中益氣,補精填髓之功。用於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泄瀉等病。
(8)鴨肉:味甘鹹,性平微寒。有滋陰養胃,補血之功。用於胃陰不足所致的厭食等症。但外感初起,或便溏、腹瀉者不宜。
(9)兔肉:味甘,性涼。有補脾益氣之功。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體倦乏力,或消渴口乾。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10)鵪鶉:味甘,性平。有補五臟,益中氣清利濕熱之功。用於營養不良,虛勞瘦弱,久瀉久痢,食慾不振等病。
(11)鵪鶉蛋:味甘,性平。有補益氣血,強筋壯骨之功。用於小兒營養不良,食少,倦怠,腹瀉,幼兒發育不良等症。
(12)鵝肉:味甘,性平。有益氣補虛,和胃之功。用於消瘦乏力,呃逆等症。
(13)鵝蛋:味甘,性温。有補氣血和胃的作用。用於病癒後體質虛弱,食慾不振,消瘦乏力者。

補中益氣水產品類

(1)草魚:味甘,性温。有補脾暖胃之功。用於虛損,少氣乏力,飲食減少之症。
(2)魚:味甘,性平。能益脾開胃,利水除濕。適用於脾胃虛弱,少食乏力,或嘔吐、乾噦。
(3)鱔魚:味甘,性温。有補虛損,補氣血,強筋骨之效。用於小兒久病,氣血不足,臟腑虛弱,出現疲倦食少,肚腹冷痛,腸鳴泄瀉等症。
(4)黃花魚:味甘,性平。可補虛,開胃。凡小兒久病體虛,面黃消瘦,飲食減少者,皆可食用。但體胖有內熱者慎服,多食易發瘡助熱。
(5)帶魚:味甘,性温。有補虛損,益氣血之功。適用於久病體弱小兒,症見食少,消瘦,皮膚乾燥,氣短乏力等。
(6)魚:又名胖頭魚、大頭魚。味甘,性温。可暖脾胃,益腦髓。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而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7)平魚:味甘,性平。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之功。用於小兒久病體虛,氣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

補中益氣蔬菜類

(1)番茄:又名西紅柿。味甘酸,性微寒。有健脾開胃,生津止渴之功。用於食慾不振,熱病,口渴等
(2)紅蘿蔔:味甘,性平微涼。有健脾化濕,潤腸通便之效。用於便秘,久痢,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病。
(3)白蘿蔔:又名萊菔。味辛甘,性涼。有寬中下氣,消食化痰之功。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等。
(4)生薑:味辛,性温。有温中止嘔之功。用於胃疼腹痛、嘔吐等。
(5)大蒜:味辛,性温。有醒脾、健胃、消積、殺蟲之功。用於泄瀉,痢疾,食積,蟲積等病。 ⑥韭菜:味辛,性温。 有温中行氣之功。用於反胃嘔吐,誤食鐵釘、鐵針等。
(7)山藥: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氣,養陰之功。用於脾虛氣弱,食少便溏或泄瀉。
(8)大頭菜:味苦辛甘,性平。有温暖脾胃,順氣開胃,解毒利濕之功。用於食積不化,寒涼飲冷所致的腹痛,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症。
(9)芫荽:又名香菜。味辛,性温。有健胃理氣之功。用於脾胃不和,食慾不振,噁心等症。
(10)蓮藕:味甘,熟用性微温。有補益脾胃,止瀉之功。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反胃,腹瀉
(11)甘藍:又名藍菜、包心菜。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緩急止痛。用於脾胃不和,脘腹拘急疼痛可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12)南瓜:又名窩瓜。味甘,性温。有補中益氣,驅蛔蟲之功。用於脾虛氣弱,或營養不良;生南瓜子可驅蛔蟲。
(13)香菇:又名香蕈冬菇。味甘,性平。能補脾胃,益氣。用於脾胃虛弱,食慾減退,少氣乏力之症。現代用於防治佝僂病胃癌
(14)猴頭菇:味甘,性平。有補脾益氣,助消化之功。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或體倦乏力。
(15)芋頭:味辛,性平,有小毒。可以補益脾胃,適合食少瘦弱,大便秘結者食用。
(16)扁豆: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和中益氣,消暑化濕之功效。用於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便溏,泄瀉水腫等病。
(17)蘑菇:味甘,性微寒平。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適用於體質虛弱,飲食不香,胃脹不適之症。 (18)白木耳:又名銀耳。味甘淡,性平。可養胃生津。適用於體質虛弱,久病、熱病後飲食不香,精神不振,大便乾燥者。
(19)辣椒:味苦辛,性大熱。能暖胃祛寒,適用於過食生冷所致的胃寒疼痛、不思飲食,以及嘔吐、腹瀉、下痢,還可開胃助消化,增進食慾。多食對胃有刺激性。有內熱、痔瘡潰瘍病者應少食或忌食

補中益氣水果類

(1)蘋果:味甘酸,性平。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用於中氣不足,腹瀉,便秘等。
(2)荔枝:味甘微酸,性温。有補脾益肝,養血安神之效。用於脾虛久瀉,胃疼腹痛,呃逆等。
(3)桃子:味甘酸,性温。有補氣生津,活血消積之功。用於津傷腸燥便秘,瘀血腫塊,肝脾腫大等。
(4)椰子:味甘,性温。椰子肉補虛,強壯身體,用於治療小兒疳積黃瘦;還可驅蟲,對絛蟲薑片蟲有效。
(5)栗子:又名板栗。味甘,性温。可健脾養胃。適用於飲食少,身體瘦弱,經常腹瀉的小兒。
(6)大:味甘,性温平。有益氣養血,補脾健胃,生津止渴,強神壯力之功。適用於脾胃虛弱,納食不香,大便稀溏,氣血不足,貧血缺血,面黃肌瘦,睡眠不安者。小兒不宜生食,熟食每次不宜過多,食入過多則助濕生熱,胃脹中滿,損壞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