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

鎖定
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位於重慶市兩江新區。園區規劃面積118平方公里,可開發利用的面積有79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20平方公里,綜合開發面積42平方公里,其他用地17平方公里。
中文名
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
規劃面積
118平方公里
工業用地
20平方公里
其他用地
17平方公里

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功能定位

構建長江上游創新中心,打造重慶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和科技人才積聚高地,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基地”建設的重大戰略載體,是重慶推進“雲端”計劃,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戰略板塊。園區建立之初,便將“科技”內涵融入產業定位之中,隨着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的開發開放,一個圍繞“兩江國際雲計算中心電子信息中心、醫藥外包服務中心”傾力構建的未來科技之都、智慧之城即將呼之欲出。

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園區條件

交通優勢
園區位於兩江新區戰略佈局中的“先進製造基地板塊”,交通便利,區位優越。水土高新園與重慶國際會展中心相鄰,距江北國際機場10公里、寸灘保税港區20公里、重慶火車北站25公里。
園區充分依託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市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資源優勢發展園區。組團(園區)區域內人力資源成本約為1.8萬元/人/年,大大低於發達經濟地區。
土地資源
園區地理位置優越,地勢開闊、錯落有致,自然環境和開發條件良好。地塊坡度和高差較小,地勢平坦,可用土地儲備豐富,正進行土地平場整治,實施“七通一平”。
基礎設施
5萬噸水廠竣工投用;3萬噸污水處理廠2011年8月前建成投用;550KV思源變電站竣工,220KV新農變電站、110KV書院變電站2011年8月前建成投用;200萬立方米配氣站竣工投用;10公里通訊管網竣工投用。12.7萬平方米在建安置房2011年5月竣工。方正大道、大興路西段、水土立交等項目竣工通車。
已建的水、電、氣、訊、污水處理廠、供水廠、文化教育、衞生娛樂等配套設施完全能夠滿足入駐企業的需要。
承建能力
能夠滿足投資業主在約定期限內完成廠房代建,確保準時投產。
綜合環境
水土高新園倚山親水,生態優良,文脈厚重,要素密集、景觀絕佳、環境優美。位於嘉陵江畔,竹溪河縱貫南北,西靠華鎣山,東臨龍王洞山,毗鄰中國花木之鄉,區域內温泉資源豐富。兩年內可形成較完善的商業業態,可滿足入駐企業員工生活需要。
發展環境
國家對兩江新區的政策疊加優勢突出。即: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政策以及比照浦東新區和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政策。
園區將圍繞“高起點規劃、高速度建設、高質量招商、高效率發展”的宗旨,打造現代化、科技化、和諧化、廉潔化園區。構築最具科技含量、最具投資價值、最具幸福指數的財富高地。全面提升隊伍素質和領導管理水平,為投資者提供“全程式、保姆式、貼身式”服務。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聚商”的良好氛圍。

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園區近況

“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4億元。簽約企業9家,協議引資375億元,張江高新、北斗導航、佛山精進、上海超硅、聖馬氣體等重大項目入駐園區。方正醫藥、標準化廠房、邁崴機械正在進行主體施工,台興汽車零部件項目已經開工。截至12月20日,完成平場4700畝,開挖土石方500萬立方米。其中:產業用地4300畝,道路佔地400畝。

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招商重點

按照兩江新區“1心4帶”中低碳生態產業帶的佈局要求,深化以2.5代產業為主的產業發展規劃,園區產業定位為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儀器儀表、光伏產業、生物製藥、軟件研發及創意產業等“5+X”產業,將水土高新園建成內陸具有強大核心競爭力的高技術產業基地、創新中心、科技新城和生態宜居新城區。預計到2020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