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簡稱“西政”,位於重慶市,是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政法類高等學府,改革開放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自主招生試點高校。重慶市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以法學為主,經濟學、文學、管理學、哲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
[1]
- 中文名
- 西南政法大學
- 外文名
-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
- 簡 稱
- 西政(SWUPL)
- 創辦時間
- 1950年
- 辦學性質
- 公辦高校
- 學校類別
- 政法類
- 學校特色
-
省部共建高校
全國重點大學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全國卓越政法大學“立格聯盟” [4]
自主招生 - 主管部門
- 重慶市
- 現任領導
-
黨委書記:樊偉
校長:付子堂 - 本科專業
- 28個
- 碩士點
-
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51]
4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
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51] - 博士點
-
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1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 - 博士後
- 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國家重點學科
- 2個
- 院系設置
- 民商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經濟法學院、法學院、行政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刑事偵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管理學院、外語學院、經濟學院、人工智能法學院法學院等 [49]
- 校 訓
- 博學篤行 厚德重法
- 校 歌
- 《西政之歌》
- 地 址
-
渝北校區:重慶市渝北區寶聖街道寶聖大道301號
沙坪壩校區:重慶市沙坪壩區壯志路2號 - 院校代碼
- 10652
- 主要獎項
-
中國法學師資培養基地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重慶市發展研究獎 [5] - 知名校友
- 賀衞方、李昌麒、王衞國、周強 、陳文清、朱新華
- 知名教師
-
田平安
趙中頡
孫鵬
西南政法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1950年3月11日,西南軍政委員會致電中宣部並轉政務院,擬請創立西南人民革命大學,中央政務院即回電,同意創建西南人民革命大學。3月25日,這所大學在重慶市紅巖村八路軍辦事處舊址籌辦起來,並開始招生。5月14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總校成立暨第一期開學典禮舉行,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
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併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掛牌成立西南政法學院,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出任首任院長。建校伊始,學校得到時任西南局負責人鄧小平、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了校名。
1958年,中央公安學院重慶分院併入學校。
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西南政法學院在全國同類院校中率先復辦。
197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司法部部屬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點大學。
199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1995年,學校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
2001年,學校開始建設位於兩江新區的渝北校區
2003年,成為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2004年,經人事部批准,設置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7年,學校辦公中心由沙坪壩校區遷至渝北校區。
2008年,西南政法大學成為教育部支持、重慶市重點建設高校。
2011年底,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10]
2020年4月,西南政法大學獲批3個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是重慶市首個獲批該項目的高校。5月12日,與四川大學等高校共同發起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6月,發起並加入法學教育創新聯盟。
[11-13]
10月23日,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外語聯盟。
[14]
西南政法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西南政法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20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600餘人,包括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重慶市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人選、重慶市傑出專業技術人才、重慶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兩江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等;有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重慶市教學團隊10個。
[2]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田平安
[15]
重慶市教學名師(3人):趙中頡、孫鵬、田平安
[15]
序號 | 姓名 | 類別 | 設崗學科 |
---|---|---|---|
1 | 專職 | 經濟法 |
序號 | 姓名 | 類別 | 設崗學科 |
---|---|---|---|
1 | 專職 | 經濟法 | |
2 | 專職 | 民商法 | |
3 | 專職 | 刑法學 | |
4 | 專職 | 經濟法 |
序號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1 | 經濟法教學團隊 | 李昌麒 | 2008 |
2 | 民事訴訟法學教學團隊 | 田平安 | 2009 |
3 | 刑事訴訟法教學團隊 | 孫長永 | 2010 |
序號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1 | 經濟法教學團隊 | 李昌麒 | 2007 |
2 | 民事訴訟法學教學團隊 | 田平安 | 2007 |
3 | 刑事訴訟法教學團隊 | 徐靜村 | 2007 |
4 | 法理學教學團隊 | 付子堂 | 2008 |
5 | 偵查學專業教學團隊 | 管光承 | 2008 |
6 | 民法學教學團隊 | 李開國 | 2008 |
7 | 刑法學教學團隊 | 劉建宏 | 2008 |
8 | 商法學教學團隊 | 趙萬一 | 2009 |
9 | 政治學教學團隊 | 肖唐鏢 | 2009 |
10 | 行政法教學團隊 | 王學輝 | 2009 |
西南政法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0年10月,學校下設13個二級學院,開辦28個本科專業,已形成以法學為主,哲學、經濟學、文學、管理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
[2]
院系名稱 | |
---|---|
民商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 | 經濟法學院(生態法學院) |
法學院 | 行政法學院(監察法學院) |
國際法學院 | 人工智能法學院(應用法學院) |
刑事偵查學院(國家安全學院) | 商學院(監察審計學院) |
經濟學院 | 外語學院 |
新聞傳播學院(融媒體學院)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所屬二級學院 | 專業名稱 | 層次 |
---|---|---|
民商法學院 | 法學 | 本科 |
經濟法學院 | ||
法學院 | ||
行政法學院 | ||
國際法學院 | ||
民商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 | 知識產權法 | 本科 |
刑事偵查學院 | 偵查學、刑事科學技術、治安學、經濟犯罪偵查 | 本科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哲學 | 本科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 | 本科 |
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 |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傳播學 | 本科 |
勞動關係學 、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審計學 | 本科 | |
外語學院 | 英語 | 本科 |
經濟學院 | 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統計學 | 本科 |
法學(律師方向、環境執法方向) | 本科 |
西南政法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6月,學校有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
[3]
西南政法大學(10張)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偵查學人才培養模式、複合型知識產權應用人才培養模式
- 教學成果
2000年-2014年,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勵28項,其中有3項教學研究成果分別獲第四、五、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有4部教材獲得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二等獎,9部教材分獲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評獎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9部教材獲准進入“十一五”規劃教材項目序列。
[21]
序號 | 獲獎時間 | 成果名稱 | 主研人 | 獲獎類型及等級 |
---|---|---|---|---|
1 | 2009 年 2 月 | 法律實務教學平台的建構與利用 | 陳彬、唐力、王學輝、楊建學、胡曉春 | 第三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
2 | 2009 年 2 月 | 雙師同堂解析民事案例教學模式 | 田平安、張玉敏、唐力、劉有東 | 第三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
3 | 2009 年 2 月 |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方法——項目參與模式下的社會調查 | 陳葦、張華貴、朱凡、李俊、曹賢餘 | 第三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
4 | 2009 年 2 月 | 法理學教材建設新思路——以應用法理學為導向(教材) | 付子堂、趙明、張永和、周祖成、趙樹坤 | 第三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
5 | 2009 年 2 月 | 經濟法迴應型教學模式探索 | 嶽彩申、沈萍、黃茂欽、李永成、甘強 | 第三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
6 | 2009 年 2 月 | “多維協同”教學管理模式下優質教 學資源培育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 劉想樹、胡雅彬、周文全、何濱妤、賈晅 | 第三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
7 | 2009 年 2 月 | 高級知識產權實務人才培養模式 | 張玉敏、張耕、李雨峯、劉有東、馬海生 | 第三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 |
8 | 2009 年 2 月 | JM 教育專門化實務性培養模式 | 鄧瑞平、李燕、王成、穆靜、鄧綱 | 第三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 |
9 | 2009 年 9 月 | 構築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鏈接平台,培養法學理論與法治實踐融通人才 | 陳彬、付子堂、王學輝、楊建學、胡曉春、唐力 | 第六屆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
10 | 2013 年 7 月 | 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法學本科人才分流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劉想樹、周文全、鍾曼娟、胡雅彬、胡朝明 | 第四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11 | 2013 年 7 月 |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嵌入與法學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 嶽彩申、黃茂欽、葉明、王懷勇、張波 | 第四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12 | 2013 年 7 月 |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法律實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趙萬一、張耕、汪世虎、王洪、孫鵬、韋忠語 | 第四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13 | 2013 年 7月 | 傳播校友事蹟,創新育人途徑 | 郭增琦 胡曉春 張聞 蔡偉 李雁 | 第四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
14 | 2013 年 7 月 | 以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着力提高法學專業本科教學質量的探索與實踐 | 宋宗宇、譚啓平、秦鵬、張舫、王莉、劉丹、李延思 | 第四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 |
西南政法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3月,學校有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重慶市重點學科12個、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3]
[51]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學校法學入選 A 類學科,這也是重慶地區唯一進入A類的學科。新聞傳播學和政治學在重慶排名第一;公共管理學和哲學在重慶排名第二。
[22]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序號 | 級別 | 學科名稱 | 批准時間 |
---|---|---|---|
1 | 國家級重點學科 | 經濟法學 | 2002 |
2 | 訴訟法學 | 2007 | |
3 | 重慶市重點學科 | 哲學 | 2011 |
4 | 應用經濟學 | 2011 | |
5 | 法學 | 2011 | |
6 | 政治學 | 2011 | |
7 | 新聞傳播學 | 2011 | |
8 | 公共管理 | 2011 | |
9 | 工商管理(立項建設) | 2011 |
- 學位授權點
序號 | 所屬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名稱 | 設立時間 |
---|---|---|---|
1 | 法學 | 法學理論 | 2003 |
2 | 法律史 | 2003 | |
3 |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 2005 | |
4 | 刑法學 | 2000 | |
5 | 民商法學 | 1998 | |
6 | 訴訟法學 | 1993 | |
7 | 經濟法學 | 1996 | |
8 |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 2005 | |
9 | 國際法學 | 2004 | |
11 | 知識產權法學 | ||
12 | 新聞傳播學 | 新聞學 | 2014 |
13 | 傳播學 | ||
14 | 國家安全學 | 偵查學 | 2021 |
15 | 國家安全學 |
序號 | 所屬一級學科名稱 | 二級學科 |
---|---|---|
1 | 哲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2 | 中國哲學 | |
3 | 外國哲學 | |
4 | 倫理學 | |
5 | 應用經濟學 | 國民經濟學 |
6 | 金融學 | |
7 | 國際貿易學 | |
8 | 法學 | 法學理論 |
9 | 法律史 | |
10 |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 |
11 | 刑法學 | |
12 | 民商法學 | |
13 | 訴訟法學 | |
14 | 經濟法學 | |
15 |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 |
16 | 國際法學 | |
17 | 應用法學 | |
18 | 知識產權法學 | |
19 | 偵查學 | |
20 | 法律邏輯學 | |
21 | 警察科學 | |
22 |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 | |
23 | 政治學 | 政治學理論 |
24 | 中外政治制度 | |
25 |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 |
26 | 國際政治 | |
27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28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 |
29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
30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 |
31 | 思想政治教育 | |
32 | 外國語言文學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33 |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 | |
34 | 新聞傳播學 | 新聞學 |
35 | 傳播學 | |
36 | 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 | |
37 | 工商管理 | 企業管理 |
38 | 金融碩士專業學位 | |
39 | 審計碩士專業學位 | |
40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 |
41 | 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 | |
42 | 教育經濟與管理 | |
43 |
新文科建設
西南政法大學對外交流
截至2014年6月,學校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60餘所院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與美國蒙大拿大學聯合成立了美國西北部第一所孔子學院。
學校堅持長期聘用外籍專家、接收外國留學生,並選派本校師生出國學習、交流,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資助。學校設有“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地方政府國際培訓重慶中心”和“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為學校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提供服務。
[3]
西南政法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西南政法大學研究機構
序號 | 市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校級科研基地 | 校級研究所 | |
---|---|---|---|---|
1 | 毒品犯罪與對策研究中心 | 重慶高校物證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經濟法研究中心 | 法學研究所 |
2 | 法社會學與法人類學研究中心 | 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 | 歐盟法律研究所 | |
3 | 市場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 | 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 房地產法研究中心 | 司法鑑定中心 |
4 | 訴訟法學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 外國家庭法及婦女理論研究中心 |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 國際法研究所 |
5 | 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 | 美國法律與政治研究中心 | 統籌城鄉發展制度創新研究中心 | 法律診所 |
6 | 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 | 俄羅斯法研究中心 | 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 - |
7 | 中國市場經濟法治研究中心 | 內部審計創新研究中心 | 礦產資源法研究中心 |
西南政法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6月,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千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46項,以李昌麒教授為首席專家的“改革發展成果分享法律機制研究”項目,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A級),是重慶市高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零的突破;省部級項目627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3項;橫向課題353項,大型國際合作項目25項。
2005年以來,學校獲得各級各類省部級獎74項,其中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4項,司法部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22項,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0項,中國法學會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3項,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社會科學)2項,第五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優秀獎1項,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1項,中國社會保障論壇2008年主題徵文獎一等獎1項。學校教師多次應邀為中央、地方黨政部門領導授課,受託參與150餘部法律、法規的立法及修訂工作。
[3]
截至2018年8月,近兩年,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297項,其中,2017年獲得國家級重大項目4項,實現歷史性突破,位居重慶市高校榜首。國家社科基金立項61項,位居重慶第一,法學類國家社科基金31項,位居同類高校前列。
[29]
序號 | 等級 | 成果名稱 | 完成人 | 形式 |
---|---|---|---|---|
1 | 一等獎 | 經濟法理念研究 | 李昌麒、黃茂欽、李永成、陳鵬飛、薛克鵬 | 專著 |
2 | 一等獎 | 生態法新探 | 曹明德 | 專著 |
3 | 一等獎 | 民法與人性 | 劉雲生 | 專著 |
4 | 一等獎 | 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研究 | 付子堂 | 教材 |
5 | 一等獎 | 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學與法學分析 | 盧代富 | 專著 |
6 | 一等獎 | 近代中國的自然權利觀 | 趙明 | 專著 |
7 | 一等獎 | 羌族習慣法 | 俞榮根、龍大軒 | 專著 |
8 | 三等獎 | 對流行的“重新理解馬克思”理論解釋框架的評析 | 王貴明 | 專著 |
9 | 三等獎 | 關於意識指稱的嚴格哲學確證 | 崔平 | - |
10 | 三等獎 | 抗日戰爭時期影響毛澤東美國觀演變的因素梳理 | 龔鑑瑛、鄧斌 | - |
11 | 三等獎 | 偵查程序與人權保障 | 孫長永、李昌盛、李昌林、高峯、張吉喜 | - |
12 | 三等獎 | 國家干預法治化研究 | 種明釗、盧代富、應飛虎、鄭鵬程、葉明 | - |
13 | 三等獎 | 權利是如何實現的:糾紛解決過程中的行動策略、傳媒與司法 | 李雨峯 | - |
14 | 三等獎 | 完善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的立法建議 | 洪海林、向桔 | - |
15 | 三等獎 | 信息時代的監獄管理模式創新 | 王利榮、曹大友、馮衞國、但彥錚、張武舉 | - |
16 | 三等獎 | 民事訴訟法學 | 常怡、蔡彥敏、陳剛、範愉、廖中洪 | - |
17 | 三等獎 | 農村民主選舉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變化——對4省市68個村選舉的跟蹤觀察和研究 | 肖唐鏢、王欣 | - |
18 | 三等獎 | 上市公司非公平關聯交易研究 | 劉建民 | - |
19 | 三等獎 | 中國農村法治發展研究 | 李昌麒(盧代富、嶽彩申、曹明德、沈萍) | 專著 |
20 | 三等獎 | 自白制度研究——以西方學説為線索的理論展開 | 牟軍 | 專著 |
21 | 三等獎 | 區域法治建構論——西部開發法治研究 | 文正邦(付子堂、宋玉波、黃順康、張謙) | 專著 |
22 | 三等獎 | 中國土地法理論研究 | 劉俊 | 專著 |
23 | 三等獎 | 道與中國法律傳統 | 龍大軒 | 專著 |
24 | 三等獎 | 法經濟學論綱——基於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解析 | 李樹 | 專著 |
25 | 三等獎 | 中國共產黨宣傳思想工作理論與實踐研究 | 李光輝(冉志、陳應琴、文學平、秦文志) | 專著 |
26 | 三等獎 | 康德倫理學的方法論缺陷 | 崔平 | 論文 |
27 | 三等獎 | 從民法與憲法關係的視角談我國民法典制訂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架構 | 趙萬一 | 論文 |
28 | 三等獎 | 憲法學札記 | 唐忠民 | 專著 |
29 | 三等獎 | 意大利刑法學原理 | 陳忠林 | 譯著 |
30 | 三等獎 | 從農民心態看農村政治穩定狀況—一個分析框架及其應用 | 肖唐鏢 | 論文 |
31 | 三等獎 | 比較法視野中的刑事強制措施 | 孫長永 | 論文 |
32 | 三等獎 | 《蠻夷律》考略 | 曾代偉(王平原) | 論文 |
33 | 三等獎 | 當代重慶簡史 | 俞榮根(張鳳琦、李進軍、胡攀、方大浩) | 專著 |
34 | 三等獎 | 中國實施反貧困戰略的法學分析 | 李昌麒 | 論文 |
35 | 三等獎 | 論平行進口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 譚啓平 | 論文 |
36 | 三等獎 | 關於隔離措施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 龍宗智 | 論文 |
37 | 三等獎 | 生態法的理論基礎 | 曹明德 | 論文 |
38 | 三等獎 | 21世紀中國刑事程序改革研究 | 徐靜村(熊志海、潘金貴、牟軍、黃文) | 專著 |
39 | 三等獎 | 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 種明釗(許明月、盧代富、石慧榮、劉俊) | 專著 |
40 | 三等獎 | 民法的倫理分析 | 趙萬一 | 專著 |
41 | 三等獎 |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設置與我國的策略選擇 | 李樹 | 論文 |
42 | 三等獎 |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 | 趙中頡 | 系列論文 |
43 | 三等獎 | 中國古代哲學縱與橫 | 曾凡躍 | 專著 |
44 | 三等獎 | 法律意識形態的演進——從馬克思到鄧小平 | 黎國智、付子堂 | 專著 |
45 | 三等獎 | 結婚與婚姻無效糾紛的處置 | 陳葦等4人 | 專著 |
46 | 三等獎 | 民主政制比較研究 | 宋玉波 | 專著 |
47 | 三等獎 | 從人類中心主義倫理觀到可持續發展倫理的轉變 | 曹明德 | 論文 |
48 | 二等獎 | 土地所有權國家獨佔研究 | 劉俊 | - |
49 | 二等獎 | 重慶“最牛釘子户”事件引發的法學及媒體責任思考 | 譚啓平 | - |
50 | 二等獎 | 知識產權管理與運用若干問題研究 | 喬永忠 | - |
51 | 二等獎 | 外國婚姻家庭法比較研究 | 陳 葦(宋豫、朱凡、李俊、張華貴) | 專著 |
52 | 二等獎 | 槍口下的法律:中國版權史研究 | 李雨峯 | 專著 |
53 | 二等獎 | 什麼人在當村幹部?——對村幹部社會政治資本的初步分析 | 肖唐鏢 | 論文 |
54 | 二等獎 | 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思想理論環境的合法性 | 王貴明 | 論文 |
55 | 二等獎 | 國家能力基本理論研究 | 黃清吉 | 論文 |
56 | 二等獎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創新—鄧小平理論創新點研究 | 鍾樞 | 專著 |
57 | 二等獎 | 消費者保護法 | 李昌麒 | 編著 |
58 | 二等獎 | 法律的私人執行 | 徐昕 | 論文 |
59 | 二等獎 | 內幕交易及其法律控制研究 | 胡光志 | 專著 |
60 | 二等獎 | 法治政府建構論——依法行政理論與實踐研究 | 文正邦(鄭傳坤、王學輝、楊明成、範履冰) | 專著 |
61 | 二等獎 | 權利的由來——人類遷徙自由的研究報告 | 張永和 | 專著 |
62 | 二等獎 | 中國刑法史精要 | 高紹先 | 專著 |
63 | 二等獎 | 結果加重犯基本理論研究 | 李邦友 | 專著 |
64 | 二等獎 | 自由、人權、法治——人性的解讀 | 陳忠林 | 論文 |
西南政法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8月,學校館藏紙本文獻194萬餘冊。館藏文獻涵蓋古代、現代和當代各類政治、法律、經濟等社會人文類圖書和期刊,港台及美、英、法、德、日和前蘇聯等國家的重要法律、法規、法學專著等;有普通古籍線裝書17505冊,善本書53種、605冊。
珍藏有部分善本法律古籍文獻,特別是清代法律古籍文獻,如:《欽定大清律例》、《大清律條例編》、《律例圖説正編》、《欽定大清律例》、《大清律續纂條例》(手抄本)等;2010年,圖書館成功入選首批“重慶市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訂購有CNKI、萬方、愛迪科森、北大法寶、北大法意、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等近60個綜合類數據庫和國內外法律專業數據庫,數字資源總容量達848945.5GB;自建有“中國東盟法律文獻數據庫”、“西南政法大學學位論文庫”等特色文獻資源數據庫。
[31]
- 學術期刊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是西南政法大學主辦的包括法學在內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創辦於1999年,是西南政法大學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以法學為主的綜合性社科學術刊物,其宗旨在於及時傳播法學領域和其它社科領域的創造性研究成果,反映學術界的最新動態;主要欄目有:專家論壇、理論前沿、爭鳴與迴應、司法實務、教育與教學、學術動態等,是《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全文收錄期刊。
[32]
《現代法學》原名為《西南政法學院學報》,創辦於1979年,是當時全國最早創(復)辦的法學理論期刊之一,1982年,為適應本刊全國公開發行的需要,更名為《法學季刊》,1988年,更為現名《現代法學》(雙月刊)。
《現代法學》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管,西南政法大學主辦。主要欄目有:理論思考、觀點回應、專題研究、評論;2002年8月,獲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授予的“第二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稱號,2003年1月,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的“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是建國以來期刊界的最高政府獎項,2003年4月,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評優活動組織委員會授予的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獎,2001年12月,獲重慶市第二屆期刊質量考評中榮獲質優期刊獎,獲得重慶市“十佳期刊”的稱號。
2005年,《現代法學》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2006年,《現代法學》獲“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稱號,2007年3月16日,在“重慶市第四屆期刊綜合質量考評”的結果中,《現代法學》名列全市社科期刊之首,被評為“一級期刊”;是《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2000版)、《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33]
西南政法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西南政法大學校訓
“博學篤行,厚德重法”
含義:“博學篤行”取自優秀的傳統文化典籍。《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又《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校園景色(14張)
“厚德重法”不僅是傳統文化與時代召喚的結合,亦體現了學校辦學指導思想,突出了學校辦學特色及辦學目標。《易經·象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使品德厚實,即胸懷寬厚,與人為善。江澤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國”,究其根源,道德是一種內省自覺的價值力量,法治的真正實現是以道德為基礎的,社會道德水準決定着法治的面貌,法治建設一定要與道德建設相結合。
法治思想是荀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法者,治之端也。”“至道之大形,隆禮重法則國有常。”《荀子·君道》。法治理論亦是韓非思想的核心。 法治德治相輔相成,德法結合,厚德重法,這是時代的呼喚,是法制的發展。總之,“厚德重法”不僅體現出學校作為政法大學的辦學特色、辦學目標,亦適應了時代的召喚。
“博學篤行”與“厚德重法”的關係:在政法大學,“德”、“法”要在“博學”的沃土中成長,在“篤行”的平台中成熟,沒有“博學”的堅實基礎,“篤行”的堅強後盾,“德”、“法”將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難以造就博雅之士;“博學”、“篤行”的最終奮鬥目標是“德”、“法”,沒有“德”、“法”這個目的地,“博學”、“篤行”將是失卻航向的舵手,難成大器。
西南政法大學校徽
校徽含義:徽記中間形似獨角獸的陰圖,是由西南政法大學六個字的拼音中每個字的打頭字母經過巧妙的變化組合而成(頭面、雙角組成X,鼻尖為n,正面獨角為Z,右邊眼睛為f,鼻尖n加一橫為D,雙角外層為X)。整個圖形又似包公的臉譜,寓意着法律的公正與威嚴。
中間的陰圖與外圈的陽圖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關係和互補效果。外圈的陽圖由郭沫若手寫的校名、校名的英文翻譯(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學校成立年份等共同構成。
西南政法大學校歌
作詞:周應德、高紹先
羣山逶迤,兩江迴環;
巍巍學府,屹立西南。
自強不息,歷創業之維艱;
精思睿智,窮學術之浩瀚;
博學篤行,育時代之英才。
日新月異,志在峯巔;
繼往開來,吾輩當先;
揚西政精神,垂久而傳遠。
西南政法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西南政法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市監委駐西南政法大學監察專員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西南政法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 任職時間 | 職務 |
---|---|---|
劉伯承 | 1950-1953 | 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校長 |
周保中 | 1953.8-1954.10 | 院長兼黨委書記 |
胡 光 | 1954.10-1959.4、1964.6-1978.5、1979.11-1983.11 | 院長 |
1982.1-1983.11 | 院長兼黨委書記 | |
劉佑東 | 1956.2-1958.4 | 黨委書記 |
蘇明德 | 1958.4-1979.11 | 黨委書記 |
1978.5-1979.11 | 院長 | |
趙蒼璧 | 1959.4-1964.6 | 院長 |
張文澄 | 1979.11-1982.1 | 黨委書記 |
吳耀森 | 1983.11-1995.2 | 黨委書記 |
楊炳勳 | 1983.11-1985.8 | 院長 |
種明釗 | 1991.5-1997.8 | 校長 |
1995.10-1996.5 | 兼黨委書記 | |
胡澤君 | 1995.2-1995.10 | 黨委書記 |
田平安 | 1996.5-1997 | 黨委書記 |
1997.8-2002.4 |
西南政法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 大法官與大檢察官
大法官(22人) | |||
周強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首席大法官,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37-38]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一級大法官 | |
原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二級大法官,十八屆中央紀委委員、常委 | ||
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原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 ||
原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 原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 ||
原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中紀委駐最高人民法院紀檢組組長,二級大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 | ||
原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 原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 ||
熊選國 | 原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大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第二巡回法庭庭長、研究室主任,二級大法官 | |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原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張軒 | 原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長、院長,二級大法官 | |
原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原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
原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原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
原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原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
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大法官 | - | - | |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一級大檢察官,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八屆中央委員 |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
李如林 |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原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二級 大檢察官 | |
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曾任浙江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 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
原廣東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 | - | |
陳文清 | 原四川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原海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
原安徽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山西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原雲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
原貴州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原雲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 ||
原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原遼寧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原湖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河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
遼寧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甘肅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
貴州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
福建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原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 | ||
業務標兵 | |||
李林 |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 | 茅院生 | 新華書店總店總經 |
央金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李方 | 全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業務標兵 |
- 國家機關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十八屆中央委員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黨委書記、部長,十七屆中央紀委委員、十八屆中央紀委副書記 | ||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 |||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 原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十七屆中央紀委委員 | ||
原河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十八屆中央紀委委員 | 原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辦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 ||
- | - |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
原國家安全部副部長 | 公安部反恐專員(副部長級)、黨委委員,副總警監 | ||
司法部副部長、全國律師行業黨委書記 | 公安部副部長,副總警監警銜,原陝西省副省長,陝西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 | ||
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 遼寧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 ||
原貴州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貴州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武警貴州省總隊第一政委、黨委書記、黨委第一書記 | 浙江省副省長、浙江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督察長
[43]
| ||
甘肅省政府副省長、甘肅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督察長(兼),副總警監警銜 | 重慶市副市長,重慶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督察長(兼)、武警重慶市總隊第一政委、黨委第一書記
[44]
| ||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市紅十字會會長 | |||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 原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李明清 | 重慶市副市長,原南川區委書記 | ||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 ||
江西省新餘市委書記 | - | - | |
原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 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 ||
福建省廈門海事法院院長 |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 ||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 ||
四川省委政法委副書記 | 原成都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 ||
四川省委政法委副書記 | - | - | |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 |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 ||
向凱 |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 雲南省委610辦主任 | |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 ||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 ||
原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 | |||
廣東省委政法委副秘書長、省委維穩辦主任 |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 | ||
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 廣東省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 ||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 ||
雲南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省監獄管理局第一政委(兼) | 江蘇省司法廳黨組書記、廳長 | ||
原貴州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省監獄管理局第一政治委員(兼) | 貴州省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原貴州省紀委副書記 | ||
貴州省遵義市委副書記、市長 | 貴州省紀委常委,省監察委員會委員,省紀委省監委秘書長、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 | ||
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兼)、貴州省信訪局黨組書記、局長 | 貴州省遵義市委常委、仁懷市委書記 | ||
貴州省黔南州委常委、甕安縣委書記 | 原安徽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 | ||
江西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原江西省紀委常務副書記 | 張建華 | 原湖南省政府法制辦副主任 | |
原雲南省昆明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昆明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 原重慶市大渡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 ||
原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政府法制協調司司長 | 中央軍委法制局正師職法制員 | ||
國務院法制辦政府法制協調司副司長 | - | - |
- 高校領導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 ||
原四川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 | 原重慶工商大學黨委書記 | ||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 |||
原湖北警官學院黨委書記 | 浙江傳媒學院黨委書記 |
- 全國人大代表
姓名 | 屆數 | 工作崗位 |
---|---|---|
梁慧星 | 66級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李連寧 | 78級 | 全國人大 |
姜興長 | 68級 | 全國政協 |
周強 | 78級 | 湖南省委 |
康為民 | 79級 |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
南英 | 98研 | 最高人民法院法院 |
崔偉 | 85級 | 安徽省人民檢察院 |
柯漢民 | 78級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徐睿霞 | 86級 | 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 |
韓德雲 | 78級 | 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 |
陳忠林 | 83研 | 重慶大學 |
陳俊平 | 函授82級 | 貴州省人民檢察院 |
鄭向東 | 刑86級 | 重慶市巫溪縣委 |
沈長富 | 95研修 | 重慶移動 |
- 中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
姓名 | 獲評年份 |
---|---|
顧培東 | 1995年,第一屆 |
陳桂明 | 1999年,第二屆(2010年11月逝世) |
卓澤淵 | 1999年,第二屆 |
江必新 | 1999年,第二屆 |
張新寶 | 2002年,第三屆 |
景漢朝 | 2002年,第三屆 |
吳大華 | 2002年,第三屆 |
趙旭東 | 2002年,第三屆 |
譚世貴 | 2004年,第四屆 |
邱興隆 | 2004年,第四屆 |
左衞民 | 2004年,第四屆 |
孫長永 | 2007年,第五屆 |
曹明德 | 2007年,第五屆 |
付子堂 | 2011年,第六屆 |
肖永平 | 2011年,第六屆 |
應飛虎 | 2011年,第六屆 |
左衞民 | 2004年,第四屆 |
孫長永 | 2007年,第五屆 |
曹明德 | 2007年,第五屆 |
付子堂 | 2011年,第六屆 |
肖永平 | 2011年,第六屆 |
應飛虎 | 2011年,第六屆 |
- 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2011年)
姓名 | 工作單位 |
---|---|
賀衞方 | 北京大學 |
孟勤國 | 廣西大學 |
吳大華 |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 |
譚兵 | 海南大學 |
景漢朝 | 最高人民法院 |
邱興隆 | 湖南大學 |
應飛虎 | 深圳大學 |
顧培東 | 四川大學 |
左衞民 | 四川大學 |
肖永平 | 武漢大學 |
曹明德 | 中國政法大學 |
譚世貴 | 浙江工商大學 |
張新寶 | 中國人民大學 |
李林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梁慧星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王衞國 | 中國政法大學 |
趙旭東 | 中國政法大學 |
範忠信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卓澤淵 | 中央黨校 |
江必新 | 最高人民法院 |
陳葦 | 西南政法大學 |
付子堂 | 西南政法大學 |
孫長永 | 西南政法大學 |
田平安 | 西南政法大學 |
張怡 | 西南政法大學 |
陳桂明(已故) | 中國人民大學 |
西南政法大學所獲榮譽
編輯西南政法大學學校地址
編輯渝北校區:重慶市渝北區寶聖湖街道寶聖大道301號
沙坪壩校區:重慶市沙坪壩區壯志路2號
- 參考資料
-
- 1. 重慶市屬高校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公示 .騰訊新聞[引用日期2020-12-03]
- 2. 學校簡介 .西南政法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2-04-09]
- 3. 教學科研機構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21-03-28]
- 4. 立格聯盟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11-15]
- 5. 我校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發展研究獎喜獲豐收 .西政網[引用日期2019-02-03]
- 6.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6-12]
- 7. 學校章程 .序 言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20-08-19]
- 8. “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是幾級學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引用日期2019-11-01]
- 9. 關於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評審結果公示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引用日期2019-02-04]
- 10.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5-31]
- 11. 西南政法大學獲批3個雙學士學位項目,今年開始招生 .青塔[引用日期2020-04-13]
- 12. 重慶8所四川12所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立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5-13]
- 13. 17所高校發起!法學教育創新聯盟在天津大學成立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0-06-18]
- 14. 成渝又有CP牽手!23所高校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外語聯盟 唱響教育“雙城記”-國內新聞-華龍網 .華龍網[引用日期2020-10-26]
- 15. 教學名師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12-03]
- 16. 嶽彩申副校長入選“兩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12-05]
- 17. 盛學軍 施鵬鵬 李雨峯獲聘巴渝學者特聘教授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12-05]
- 18. 教學團隊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12-03]
- 19. 本科專業介紹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3-12-06]
- 20. 國家級校外法學實踐教育基地 .西南政法大學
- 21. 教學成果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3-12-02]
- 22. 我校法學在全國最新學科評估中入選A類學科 .官網[引用日期2017-12-29]
- 23. 重點學科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12-04]
- 24. 學科概況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12-03]
- 25. 學科概況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21-01-10]
- 26. 科研基地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1]
- 27. 市級重點基地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1]
- 28. 研究所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1]
- 29. 西南政法大學概覽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2]
- 30. 獲獎成果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12-04]
- 31. 圖書館簡介 .西南政法大學
- 32.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簡介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12-03]
- 33. 《現代法學》簡介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12-03]
- 34. 校歌校徽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3-12-02]
- 35. 現任領導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7-10-15]
- 36. 歷任領導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3-12-02]
- 37. 周強同志簡歷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5-12-01]
- 38. 周強同志簡歷 .最高人民法院[引用日期2015-12-03]
- 39. 知名校友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12-04]
- 40. 何超明簡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5-12-03]
- 41. 鄧修明同志簡歷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官網.2016年03月09日[引用日期2016-03-09]
- 42.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八個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名單 .中國共產黨新聞.2013年03月17日[引用日期2015-12-02]
- 43. 王雙全 .官網[引用日期2018-03-04]
- 44. 何挺 .重慶市政府. 2012年03月23日[引用日期2015-12-02]
- 45. 劉作明副主任 .四川人大網.2016-02-01[引用日期2016-02-02]
- 46. 全國普法辦關於通報表揚"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安徽普法網[引用日期2020-02-22]
- 47. 西南政法大學招生網 .學校官網[引用日期2021-03-28]
- 48. 無償獻血促進獎獲獎名單 .醫政醫管局[引用日期2021-03-29]
- 49. 教學科研機構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21-04-25]
- 50. 研究基地 .西南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21-06-15]
- 51. 我校獲批新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西南政法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2-04]
- 52. 我校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廣播電視學專業入選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西南政法大學.2021-03-05[引用日期2022-01-08]
- 53. 重慶投入逾10億元推進“四新”建設 13所高校進入立項(培育)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01-20]
- 54.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黃家登等同志免職的通知 .重慶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16]
- 55. 全國首家!西南政法大學人權學院揭牌成立 .重慶發佈[引用日期2022-03-01]
- 56. 西南政法大學關於公佈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的通知 .研招網[引用日期2022-04-09]
- 57. 重慶市五一勞動獎和工人先鋒號表彰名單公示,快看看誰上榜了 .華龍網微信公眾號[引用日期2022-04-20]
- 58. 關於2022年“重慶青年五四獎章”、2022年“重慶市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重慶市優秀共青團員”“重慶市優秀共青團幹部”擬表彰對象的公示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引用日期2022-04-22]
- 59. 優秀!“重慶青年五四獎章”“重慶兩紅兩優”表彰名單公佈 .重慶共青團[引用日期2022-05-05]
- 60. 西南政法大學·商學院 .西南政法大學·商學院[引用日期2022-05-0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