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澤東時代

鎖定
毛澤東時代,特指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這一段的中國歷史時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歷史時期,因為這一時期的中國人民的領袖是毛澤東。 [1]  毛澤東時代的成就引導後人更上一層樓
中文名
毛澤東時代
外文名
Mao Zedong era
屬    性
歷史時期
時    間
1949年10月1日——1976年9月9日
領導人物
毛澤東
來    源
毛澤東領導的時代的稱呼

毛澤東時代時代詳情

毛澤東時代宣傳畫 毛澤東時代宣傳畫
1949年前的中國,被八國聯軍侵略,任東西方列強掠奪凌辱,千瘡百孔一窮二白,人均資產僅10元,“東亞病夫”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中國已落後於西方兩百多年,而且還仍然處在連連戰爭狀態。1949年後,又經歷了朝鮮、越南、印度戰爭和中蘇邊界大軍壓境以及中越西沙海戰、東南沿海反美蔣入侵,經歷了國際的全面經濟封鎖禁運和外交孤立政策以及國內地富反壞右叛特26年的破壞。然而,毛澤東卻依靠自力更生,以世界歷史上極其罕見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望塵莫及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9.8%速度向前發展,我國經濟與美國相比由1949年相差28倍變為1978年的相差5.52倍,事實上,1949年至1976年,中國GDP提升到世界第6,而2005年是第7。那時的中國是世界第六工業大國、第三軍事大國、第十八科技強國,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毛澤東時代宣傳畫 毛澤東時代宣傳畫
毛澤東 毛澤東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莫里斯邁斯納經過大量研究作出這樣的結論:毛澤東時代為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現代化時代之一,與德國、日本和俄國等幾個現代工業舞台上主要後起之秀的工業化過程中最劇烈時期相比毫不遜色。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出版的《日本與俄國的現代化》一書中認為,新中國取得了其它任何國家都沒有取得過的成就。
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説:“中國以世界上6個最大工業國之一的姿態出現了。”鄧小平也在1979年3月30日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的講話説:“我們在三十年間取得了舊中國幾百年幾千年所沒有取得過的進步。”

毛澤東時代主要成就

一五計劃 一五計劃
毛澤東逝世時,我國既無內外債又無通貨膨脹 [2]  ,國庫裏留下了5000億斤糧,1978至1980年讓全國人民吃了三年陳糧,還留下了500多萬噸棉花,20多億美元,1974年,陳雲向李先念建議,購進了600噸黃金等,我國支援國外200多億美元,這些實物就相當於幾萬億。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史以一個小小的工業生產基地為發端,這個工業生產基地甚至比比利時的還要小一些,當時,中國工業的人均產量不及比利時的工業產量的1/15。然而,是在物質資源最貧乏的基礎上,在充滿敵意的國際環境中和極少外援的情況下,中國在1/4世紀的時間內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主要的工業大國。
在毛澤東領導期間,全國工業總產值增長了30多倍(如果從1952年算起則增長了12倍),其中重工業總產值增長了90倍(1949年以前中國重工業特別匱乏)。從1952年(當時工業生產恢復到了戰前最高水平)到毛澤東時代結束為止,儘管“大躍進”造成了工業生產的混亂,工業產量仍在以平均每年11.2%的速度增長。1953年至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增長的百分比最大,當時工業增長率達平均每年18%,把中國的工業生產力翻了一番還不止。其後一些年裏增長的速度儘管不穩定,但仍然很快。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儘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但工業生產仍繼續在以平均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
在這個令人驚異的高速工業化過程中有幾個關鍵部門的數據或許值得一提。從1952年至毛澤東時代結束期間,鋼鐵產量從140萬噸增長到了3180萬噸,煤炭產量從6600萬噸增長到了61700萬噸,水泥產量從300萬噸增長到了6500萬噸,木材產量從1100萬噸增長到了5100萬噸,電力從70億千瓦/小時增長到了2560億千瓦/小時,原油產量從根本的空白變成了10400萬噸,化肥產量從3.9萬噸上升到了869.3萬噸。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中國還在生產大量的噴氣式飛機、重型拖拉機、鐵路機車和現代海船。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成了一個主要的核強國,完成了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1964年中國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1967年生產了第一枚氫彈,1970年把一顆衞星發射進了軌道。
無論人們將毛澤東時代另作何種評價,正是這個中國現代工業革命時期為中國現代經濟發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礎,使中國從一個完全的農業國家變成了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國家。1952年,工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30%,農業產值佔64%;而到1975年,這個比率顛倒過來了,工業佔國家經濟生產的72%,農業則僅佔28%了。
1977年中國人均佔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糧食生產卻比印度高30%到40%,而且是把糧食以公平得多的方式分配到了比印度多出50%的人口手中。”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共完成了一百多萬公里的公路,兩萬多公里的鐵路(改革開放二十二年所建鐵路僅一萬多公里),其中絕大部分是穿越於羣山峻嶺和戈壁沙漠,使西南三省、青海、廣西、福建、新疆、寧夏、河套平原等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
在水利建設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興建了五萬多座水庫。遍佈全國的無數水利工程,國民平均壽命由35歲增加到65歲,嬰兒成活率從20%上升到了70%。
文教衞生成就
掃盲運動 掃盲運動
在“文革”結束時我國基本實現了義務教育,教育經費的投入最高曾達國民生產總值的5%,建立了近千所大專院校、數千所的各類中專及完善的基礎教育體系。學齡兒童基本上不存在上不起學的問題,在各縣城和公社建立了衞生院,並培養了遍佈鄉村的赤腳醫生隊伍。城市居民實現免費醫療,農民看病也收費低廉,發燒感冒類打針吃藥費用一般在一元人民幣以下。消滅了血吸蟲、性病、消滅了麻風、天花、鼠疫、霍亂等惡性傳染病。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人由大部分人口是文盲的狀況變成了大部分人識字。在農村差不多普及了小學教育,在城市幾乎普及了中等教育,而且在城鄉皆開創了成人教育和在職教育規劃。基本的社會保護措施得到了貫徹,如禁止童工,還有農村最低限度的福利方案等,後者中最著名的是對最窮困者們的食品、物、住房、醫療以及喪葬費用的“五保”。國營企業的城市工人們享有工作保障以及國家撥款的福利待遇。毛澤東時代結束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能夠聲稱,它擁有一個雖剛起步但相當全面的醫療保健體系,這使得它在所有發展中國家都獨一無二。醫療保健以及營養和衞生的改善,共同造成了中國人壽命的極大增長,從1949年以前的平均35歲到了70年代中期的65歲。
科學技術成就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
毛澤東時代只用十年時間就成功研發原子彈、氫彈、人造衞星、導彈和核潛艇,如果沒有毛澤東周恩來當年在非常困難條件下搞成的原子彈氫彈,我們就沒有今天這樣的安全局面,恐怕早就捱打了。雜交水稻、大型噴氣客機、鐵路機車、現代海船、微電子、衞星迴收、計算機以及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大規模集成計算機研製成功、CPU、“漢字激光照排系統”、“複方蒿甲醚”、人工合成結晶胰島素、神六載人宇宙飛船還是70年代的技術,蠶式導彈世界聞名,建成的高科技“遠望號”系列船其技術高度至今難以逾越,1970年下水的導彈驅逐艦其制海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等領域。
毛澤東時代創造了無數第一,現代技術幾乎為零到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工業和科技成就超過了中國以往幾千年的總和,當時國內外公認,我國科學技術的整體水平比世界先進水平僅落後10到20年,也就是説,新中國僅用了26年時間就走過西方國家100到300來年的科技發展道路。科技成就更是遠遠超過改革開放的30年。中國科技報過,80年,瑞士洛桑局的統計數字,我國1980年時的科技競爭力是第13,2005年卻降到第31。
東方紅衞星 東方紅衞星
除了60年代研製出來的紅旗外,至今中國的大街上竟沒有一輛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整車,悲哀的是,中國已淪為外國人的血汗工廠,更遺憾的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想,至今中國再沒有出現過像以身報國年齡都只三十幾歲的航天之父錢學森、原子彈之父鄧稼先、氫彈之父于敏、衞星之父趙九章、核物理泰斗王淦昌和錢三強、導彈之父彭桓武、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催化劑之父閔恩澤、黃土之父劉東生、植物學家吳徵鎰、數學家華羅庚、理論化學的奠基人唐敖慶等一大批國際頂尖級的科學家,至今中國最頂尖的科學家的科技成果幾乎仍是毛澤東時代培育研發的。
2008年3月1日,全國政協會議廣東政協委員痛陳“95%的科研論文是垃圾”。我們應該徹底反思我國的科研體制,重慶政協委員提出大膽建議解散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1949年到1965年,中國派往蘇聯及東歐國家的公派留學生就50萬,都無一不是學成後歸來報效祖國)。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的李國傑院士警告説,中國多數技術落後國外兩代,中國大量引進外資未換來的技術,市場卻被佔領,28個重要行業21個被外資控制,中國農民正在失去“兩個市場”,一個是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的國內市場,例如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國內市場70%的份額已經被外國企業佔有,另一個是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國外市場,例如蔬菜及其加工品的日本、韓國和歐洲市場,原本是中國大陸農產品的傳統優勢市場,但卻正被進入中國的外資農業企業逐步替。
教育事業成就
60年代學生 60年代學生
建立了數千所大專院校及各類中專基礎教育體系,建國前夕,全國僅有普通高校205所,在校生僅有117000人,建國後國民識字率從20%上升到80%,新中國的四次掃盲讓1億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在校學生增長8.4倍,小學在校人數達到了創記錄的1.5億,入學率達到了97,3%,普通中學在校人數1977年達到了創記錄的6780萬人;而1977年之後的幾年,大量學校關閉,在校學生規模迅速減少,僅中等學校在校生到1982年已經減少了2000多萬,2002年我國文盲約8507萬,其中2000萬左右為15至50歲的青壯年文盲,文盲總數超過世界總數的10%,僅次於印度,居全球第二,教育投入卻排名世界倒數第三。
國際地位的變化
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近代歷史上,舊中國是個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而在毛澤東時代,中國卻成了可以和當時超級大國平起平坐的大國,構成了現代國際關係中的大三角格局。
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從七十年代初的五十幾個猛增至七十年代中期的一百一十幾個國家,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種下了一棵為子孫後代遮風擋雨的外交大樹。

毛澤東時代科技

兩彈一星氫彈東方紅一號、科學試驗人造地球衞星、返回式人造地球衞星、北京衞星通信地球站、上海衞星通信地球站、導彈核武器、09-I型核潛艇、092型彈道導彈核潛艇、長征一號魚雷核潛艇、051型驅逐艦、水轟五、殲-7、殲-8、運-10、雜交水稻、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青蒿素、慶大黴素、地震預測、劉天關線(中國第一條330千伏輸電線路)、大慶至秦皇島輸油管道、中同軸1800路載波通信幹線、微波通信幹線、12.5萬千瓦雙水內冷發電機組、陳氏定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人造金剛石

毛澤東時代衞生

六·二六指示、農村合作醫療赤腳醫生、計劃生育、中西醫結合治療針刺麻醉療法、雞血療法、甩手療法、除四害,講衞生

毛澤東時代交通

南京長江大橋、長沙湘江大橋、北鎮黃河大橋、前扶松花江大橋、蘭江大橋、蚌埠新淮河大橋、上海黃浦江大橋、閩青大橋、洛陽黃河大橋、田莊台遼河大橋、淮南大橋、五河淮河大橋、重慶長江大橋成昆鐵路湘黔鐵路、焦枝鐵路、川黔鐵路襄渝鐵路貴昆鐵路京原鐵路漢丹鐵路寶成鐵路、枝柳鐵路、京通鐵路陽安鐵路滇藏公路、韶山至井岡山公路、北京地鐵、中國民航航線、全國港口建設三年規劃、打通南北航線

毛澤東時代教育

三·七指示、教育革命、七·二一指示、工農兵上大學、1969年高等院校下放、周培源論理科教育、侯王建議、聯辦中學、社辦高中、村辦小學、民辦教師、戰備學校、校辦工廠、朝農經驗、開門辦學

毛澤東時代水利電力

葛洲壩水利樞紐 葛洲壩水利樞紐
劉家峽水電站紅旗渠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根治海河、華北地區打機井、農田基本建設、丹江口水電站龔咀水電站黃龍灘水電站碧口水電站八盤峽水電站、唐山陡河發電廠、山東萊蕪火力發電廠、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改建、小水泥

毛澤東時代工業

東北大慶油田三線建設大港油田勝利油田、任丘油田、遼河油田、中原南陽油田、江漢長慶油田、高陽煤礦、兗州煤礦、平頂山煤礦、寶鼎山煤礦、芙蓉山煤礦、六盤水煤礦、哈密露天煤礦、攀枝花鋼鐵基地、酒泉衞星發射中心、西昌衞星發射中心、第二汽車製造廠、貴州鋁廠、邯鄲大型水泥廠、德陽第二重型機械廠、江油特殊鋼廠、成都無縫鋼管廠、山東拖拉機廠、酒泉鋼鐵廠、富平壓延廠、大足汽車廠

毛澤東時代農業

大寨精神、農田基本建設、社隊企業、普及大寨縣

毛澤東時代建築

首都體育館、北京飯店東樓、遼寧體育館、幾內亞人民宮、斯里蘭卡國際會議大廈、萬歲館四川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長沙火車站、廣州礦泉客舍、廣州白雲賓館

毛澤東時代經濟

四個五年計劃

毛澤東時代體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亞洲運動會聯合會的合法席位、第一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第七屆亞洲運動會、第31屆世乒賽、1972年全國五項球類運動會、1972年全國田徑運動會、第二次登珠峯、第32屆世乒賽、第33屆世乒賽、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運動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冬季運動會

毛澤東時代提法起源

所能知道的,最早使用毛澤東時代提法的,是1964年10月公演、1965年拍成電影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史詩開頭的序曲部分,有一句朗誦詞,“在毛澤東時代,祖國的人民多麼幸福!祖國的江山多麼壯麗!”
參考資料
  • 1.    毛潤之.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44年
  • 2.    1975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代表當時的國務院向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