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殊勝

鎖定
事之超絕而稀有者,稱為殊勝。如吾人常讚歎極樂淨土因緣殊勝,因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普度眾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往生淨土,蓮花化生,實乃稀有之事。
中文名
殊勝
含    義
稍勝;略勝
出    自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發起因緣
唸佛法門,又稱淨土法門

殊勝漢語詞彙

殊勝拼音

shū shèng [1] 

殊勝釋義

1、稍勝;略勝。2、特別優美。3、指特別的勝境。 [1] 

殊勝例句

1、稍勝;略勝。
宋書·范曄傳》:“號泣何關人,向見道邊親故相瞻望,亦殊勝不見。”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魏晉宋詩》:“晉人張陸輩,惟景陽殊勝,在太沖之下,諸家之上。”
2、特別優美。
趙彥衞雲麓漫鈔》卷二:“舒州皖公山洞,留題甚眾……予嘗親到名公題刻已遍,山水殊勝。”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八》:“鶯粟花連疇接隴於黛柳鏡波之間,景趣殊勝。” [3] 
俞樾春在堂隨筆》卷二:“雲棲修篁夾道,意境殊勝。” [4] 
3、指特別的勝境。
柳宗元永州崔中丞萬石亭記》:“見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勝。”
朱熹念奴嬌》詞:“絕豔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天然殊勝,不關風露冰雪。” [2] 

殊勝唸佛法門

發起因緣
唸佛法門,又稱淨土法門,又名蓮宗,又曰淨宗。乃是釋迦如來至極悲心,觀機施教,觀察眾生之機,唯此持名唸佛一法,最易得度。故無問自説,説出一卷《佛説阿彌陀經》。不假他人發起,即告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説法。”自唱極樂依報,彌陀正報,二種名字。此萬世持名唸佛從出之大源,乃金口所親宣之妙法也。三根普被,六趣鹹超,其利益有不可思議者焉。
一、唸佛就是修行
大凡人之修行與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業分別。若身行惡事,口説惡言,意起惡念,即是不修行。而唸佛法門,能令眾生三業清淨,即是修行之法。今試驗之,有一眾生,聞此唸佛法門,深信不疑,願生淨土,實行唸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字字從心生起,字字從口唸出,字字從耳聽入,念得分分明明。一句如是,句句如是,口唸心念,心口如一。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心中唯有佛,佛外更無心。以此唸佛一念,而除一切妄念。妄念既止,則意業清淨,此即是意業修行。口唸佛號,不説閒言,古人云:“少説一句話,多念幾聲佛。”聲聲不離佛號,則口業清淨,此即是口業修行。眾生身業,都為意業所驅使。意業不起念,身業無所行。唸佛之人,一心念佛,六根都攝,則身業清淨。此即是身業修行。如何説唸佛不是修行之法,如上所舉唸佛能令三業清淨,可為修行之明證矣。
二、唸佛最為穩當
唯有唸佛法門,有自他二力可依靠。自力,即自己一心念佛之心力。他力,即阿彌陀佛因地所發四十八願之願力。自力之外,更加他力。但肯老實唸佛,無不往生淨土。只要抱定一句佛號,一生持唸到底,常為諸佛之所護念,常為佛光之所含攝。一生即可求生淨土,不至錯入歧路,亦不會中途成魔,及隔生遺忘。
三、唸佛殊勝方便
唸佛殊勝方便,即是可普攝羣機。若智若愚皆有分,是僧是俗總堪修。人不分男女貴賤,處不論寺廟俗家,時不拘閒忙動靜,但肯一心念佛,無論何人,皆得往生;疾超生死,永息輪迴,其殊勝為何如也。
四、唸佛能消業障
一切眾生,自從無始一念妄動,而有無明。從迷積迷,以歷塵劫。起心動念,多造惡業,能為障礙,即障蔽自己佛性。業障不除,佛性不得現前。故我釋迦如來唱此唸佛法門,教人消除業障。經雲:“唸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以念一聲佛號,能滅多劫重罪,以發心唸佛,即是大智慧現前。譬如一燈光明,能破千年暗室,唸佛滅罪,亦復如此。
五、唸佛莫求福報
世間有人,發心唸佛,不明唸佛旨趣。或問之曰:“汝精進唸佛,所求何事,”則答之曰:“為修來世。”如是之人,就是念頭打錯了。我佛所以立此唸佛法門,乃是為着娑婆世界眾生,備受眾苦,逼迫心身,無法解除。故教人唸佛,求生西方,可以離娑婆之苦,得極樂之樂。今唸佛不願往生西方,乃願再生人世,享受人間福樂,實為可惜。殊不知人間,萬般都是苦、空、無常、何有真樂,縱得榮華富貴,得受世間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此等快樂,都非真樂。
六、唸佛能斷煩惱
煩惱之為害甚大,名目雖多不出兩種:一為我執煩惱,二為法執煩惱。一句彌陀如阿伽陀藥,能醫眾病。世間之藥,尚有殊勝功用,以一藥能醫愈眾病。何況萬德佛名,念之豈不成益。餘每當逆境之來,心生煩惱,遂即經行唸佛,四步一聲佛號,循環往復,念之數匝,漸覺心地清涼,熱惱自息。又有時事多心擾,更深不能成寐,亦專稱佛號,歷時少頃,即心神安定,便能睡着,無諸夢想。又當寫經之時,一筆一句佛號,精神不散,妄念不起,寫久不覺辛苦。故每教弟子寫經唸佛,依教而行者,頗不乏人。因此而唸佛進步,能得真實受用,少起煩惱。由是均信念佛是有莫大之功效。人人果能信此唸佛一法,專心稱念,無有間斷,唸到心空境寂,煩惱自然無自而生。
七、唸佛速了生死
唸佛法門,雖可橫超三界,速了生死,而於臨命終時,是一最大關頭。果然平日信願深切,淨行成就,或得理一心不亂,或得事一心不亂,自可預知時至,正念昭彰,一切境緣,不能為礙。則其往生也,如入禪定,一彈指頃,託質寶蓮,業卸塵勞,神棲安養,圓證三不退也。
八、唸佛具足三學
唸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門,可謂大陀羅尼門,能總一切法,能持無量義。世尊説法四十九年,不出經律論三藏。三藏所詮,即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經為定學藏,律為戒學藏,論為慧學藏。一句彌陀名號,一心稱念,即可具足戒定慧三學。唸佛何以能具足戒定慧三學,楞嚴經雲:“所謂攝心為戒,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九、唸佛普攝羣機
唸佛法門,對上中下三種根機,無機不攝,有情眾生,具有知覺,但發真心,無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稱念六字洪名,不必廣學諸法。善導大師雲:“若要學解: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諸法,無不當學。若欲學行:當擇具契機之一法,專精緻力,方能速證實益。否則,經劫至劫,尚難出離”。
十、唸佛可度眾生
唸佛法門,以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離苦得樂。一往觀之,似屬小乘,但為自利。實際論之,正是大乘,可以利他。何以故,唸佛往生,花開見佛,親聞佛法,證無生忍,得身、口、意三輪不思議業,普人塵剎,廣度眾生。而因中厭苦者,正欲拔眾生之苦也,即菩薩之大悲心。因中求樂者,正欲與眾生之樂也,即菩薩之大慈心。何得謂唸佛是小乘,而非大乘耶。
十一、唸佛得成佛道
唸佛之人,而得諸佛慈悲之所護念,彌陀願力之所攝持,命終往生,經登不退,任運進修,直至成佛。《彌陀經》雲:“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觀一生補處之句,一經往生。即是最後身,豈不是一生即得成佛耶,此乃約事而言。若約理説:“唸佛功深,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心佛圓融,自他無二。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證唯心淨土,見自性彌陀,即成佛道。其圓頓為何如耶。”
相對於其他法門來説,唸佛還有下面九個殊勝之處:
  1. 字少易念,不若經咒之難持。
  2. 隨地可念,不必定在佛前。
  3. 隨時可念,不論早晚閒忙。
  4. 隨人可念,不分貴賤智愚。
  5. 增長福德。
  6. 消滅重罪。經雲:至心唸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7. 天神恭敬。
  8. 惡鬼遠離。
  9. 臨終往生,必定蒙佛授記

殊勝因緣殊勝

因緣,一個佛教中常常説的用語。
佛教中很講因果,因果,之中又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因,一個是果。用一個字,把因果全説在內的話,這個字就是緣了。也正因此,在西方國家裏,是沒有緣分這個詞的。人們常説因為有緣才相聚,人們也在相聚了之後經常會説,緣分啊。
因緣説的是原因和結果的總稱,但偏向於因。
佛教的教義裏是沒有高低,等級之分的,但有的時候在世間也有一些區分,和執見,比如大德高僧和一般的小和尚對於一個普通的信佛人,也是有不同的看法的。他會認為大德的佛學得比小和尚好得多。儘管實際不盡然。
因緣殊勝也就是在這種前提條件下所產生的。比如一個人將要往生,一羣親人,和一些較好的佛友在為他助念,就會認為他的因緣殊勝,但如果有哪位很有名望的大德高僧為其助念往生,那麼他的因緣就更為殊勝了。
所以,這個詞的意義裏是偏向因的,而不是偏向果,因為往生到了極樂世界就都一樣了。一些事物的因或者説是條件好,稱為因緣殊勝。
其它我們修行中的人,非修行中的人,都有殊勝的因緣,做成功了一件事情,答對一道題,得到一次獎勵,使自己的心裏感到安慰,交到一個知心的朋友,發現多了一個愛自己的人,這都是最殊勝的因緣。即使沒有殊勝的因緣,也還是可以成佛道。因為佛的因緣本身就不殊勝,苦難是最多的一個,沒有人為其詳盡的説法,全靠自己悟。但他是做榜樣給我們,精進刻苦,了脱生死。我們心中就更明瞭,有了他這樣的榜樣,每每想起,不就是有了殊勝的因緣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