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

鎖定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是武漢科技大學的二級學院 [6]  ,是武漢科技大學公共行政經濟法律高級專門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自成立以來,在辦學理念、人才培養、學科建設、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始終瞄準一流大學同類學科的水平,開拓創新,鋭意進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3年,學院承除擔專業課的教學任務之外,還承擔全校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的政治理論課、人文選修課的教學任務,開設了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經濟法、心理學、音樂欣賞、舞蹈藝術等多門人文選修課。
中文名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Literature, Law and Economics,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簡    稱
武科大文法學院
主管部門
武漢科技大學 [5] 
本科專業
6個 [5] 
碩士點
公共管理 [5] 
行政管理 [5] 
社會保障 [5] 
行政管理 [5] 
政治經濟學 [5]  展開
碩士點
公共管理 [5] 
行政管理 [5] 
社會保障 [5] 
行政管理 [5] 
政治經濟學 [5] 
馬克思主義法學 [5] 
經濟統計學 [5] 
公共管理(MPA) [5] 
社會工作(MSW) [5] 
國際商務(MIB) [5]  收起
博士點
公共安全工程與管理 [6] 
校    訓
厚德博學 崇實去浮
校    歌
武漢科技大學校歌
地    址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黃家湖西路2號
類    別
公立大學
類    型
法律
屬    性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省部共建大學
省屬重點大學
所屬地區
湖北武漢
主要院系
行政管理系、社會保障系、法律系、社會工作系、國際經貿系、投資系、對外漢語系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學科門類

學院涵蓋法學、經濟學和哲學三大學科門類,設有行政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 、社會保障等四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300餘人。現有科技哲學(授哲學碩士學位)、社會保障學(授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授法學碩士學位) 、行政管理(授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政治經濟學(授經濟學碩士學位)等五個碩士學位點。社會保障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設楚天學者崗位,“湖北省中小企業研究中心”為省級重點文科研究基地。
文法與經濟學院涵蓋法學、經濟學、公共管理學、哲學等四個一級學科,設有行政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等四個本科專業,科技哲學(授哲學碩士學位)、社會保障學(授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行政管理學(授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政治經濟學(授經濟學碩士學位)、馬克思主義原理(授法學碩士學位)、思想政治教育(授法學碩士學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授法學碩士學位)等七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公共管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公共管理(MPA)、社會工作(MSW)兩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570餘人。社會保障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湖北省中小企業研究中心”為省級重點文科研究基地。此外,還有基金會研究所、馬克思主義研究所、金融證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根據2007年國務院學科水平評價報告,學院公共管理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42位,是武漢科技大學十個進入全國50強的一級學科之一。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已經形成了一支120餘人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職稱結構比較合理,有一定學術創新能力的學術隊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64人,博士(含在讀)41人,85%以上的高級職稱教師年齡在45歲以下。全國優秀教師1人,湖北省優秀教師1人,寶鋼優秀教師2人。學院有多位教師赴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巴西、韓國、香港、台灣等地學習、訪問和學術交流。
文法與經濟學院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市)及課題三十餘項。在《管理世界》、《經濟學動態》、《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00多篇;出版相關學術專著20多部。
學院堅持科學發展觀,弘揚武漢科技大學為人師表、敬業奉獻的教風和沉靜好學、知行合一的學風傳統,遵循學校辦學思路,走“學術立院、人才強院、民主建院、制度治院、發展興院”的道路,堅持教學和科研相互促進的發展思路,保持多學科交叉的優勢和特點,實行優勢學科為龍頭重點發展,相關學科為支撐協調發展,交叉學科與新興學科鼓勵發展的學科發展戰略,積極倡導學術創新和教育創新,以培養具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努力將我院建成較高水平和較具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學院的總體發展目標和定位:將公共管理學科辦成全國一流,經濟學、法學、哲學、社會學達到國內較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型學院
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標準,培養具有知識面廣、專業能力強的經濟類、法律類和公共管理類應用型人才。
為達到上述人才培養的目標,學院依照專業學科的不同特點,根據社會對人才的不同需求,採取加強基礎課、優化專業課、調整選修課、強化技能課,鼓勵學生輔修第二專業,努力構建以人為本、多元發展、注重應用、強化特色的教學體系,使學生既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並能以較強的應變性適應社會的需要。此外,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辦學,拓寬人才培養新路子。2005年,學院承辦的對外漢語教學中心正式開始接受歐美留學生作短期漢語培訓。2007年,又與德國拂萊貝格工業大學簽訂了經濟類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
學院在黃家湖校區擁有一座專用的、造型別致的教學樓,其中包括多媒體學術報告廳、計算機實驗室裝備計算機三百餘台;有藏書21800餘冊、中外期刊300多種、使用面積416平方米的文法與經濟圖書分館以及使用面積達1080平方米的實驗教學中心。國際經濟與貿易、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模擬實驗室已經建成投入使用,模擬法庭也已成為我院法學專業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和訓練職業技能的特殊實驗室。 [1]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地理位置

湖北武漢洪山黃家湖西路2號 [2]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教育教學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辦學,拓寬人才培養新路子。2000年,經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協商,學院成立專門機構,承擔了赴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留學學員的德語和基礎課的教學工作。已有三期赴德留學研究生準備班學員順利結業赴德。2004年,學院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商學碩士班。
學院重視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採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探索 “雙語” 教學和多媒體教學;聘請校外知名專家、學者授課和講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利用模擬實習特別是計算機模擬實習等辦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所培養的畢業生不少已經成為黨政機關、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外貿單位、司法部門的領導和骨幹。
高水平的師資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保證,學院已經形成了一支包括108人的年富力強、結構合理的教職員工隊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34名,85%以上的高級職稱教師年齡都在45歲以下。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基本上都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其中還有13名博士畢業生和博士在讀生。
學院擁有一座專用的、造型別致的教學樓,其中包括多媒體學術報告廳、多媒體視聽一體化教室、計算機實驗室,裝備計算機兩百餘台;有藏書21000餘冊、國內外期刊雜誌160餘種的大型資料情報中心。投資100多萬元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模擬實驗室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法學專業模擬法庭正在抓緊建設中。學院正在逐步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圖書資料電子化、教學實習仿真模擬化(計算機模擬)、數據管理網絡化。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研究基地

2002年12月經湖北省教育廳審核,武漢科技大學湖北省中小企業研究中心” 被批准為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研究中心由省教育廳和學校共建,以學校自建為主,開放式運作,研究人員實行校內與校外、專職與兼職相結合,聚集賢才,集中研究湖北中小企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湖北省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研究中心下設中小企業勞動就業及社會保障研究所、中小企業政府管理及政策法規研究所、中小企業管理研究所、中小企業發展研究所、中小企業計量經濟研究所等五個子機構。此外,與山西最大的民營企業——海鑫集團聯合設立了武科大——海鑫民營經濟研究所。研究所擁有社會保障、環境保護、應用數學三個省級重點學科,設有社會保障、 政治經濟學和行政管理學三個碩士點。
在科學技術和經濟飛速發展的21世紀,學院致力於構建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的才能、稟賦和潛能在良好的育人環境中得到充分開發,讓畢業生走向社會後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的競爭實力。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專業設置

學院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社會工作、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投資學等專業。 [3]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求學文法

文法與經濟學院涵蓋管理學、法學、經濟學三個學科門類,開設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社會工作、國際經濟與貿易、投資學六個本科專業,擁有公共安全工程與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行政管理、社會保障、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法學、經濟統計學等五個學術型二級學科碩士點;公共管理(MPA)、社會工作(MSW)和國際商務(MIB)三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在冊本科生1300餘人。 [4]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目前有專任教師75人,其中教授17人(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40人;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2人,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2人,70%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45%的教師有出國研修經歷。 [4]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教學成果

學院教學質量工程建設成果顯著:獲批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湖北省精品課程2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本。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 [4]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科研成果

近5年來承擔國家社科基金13項,省部級項目38項,市廳級及橫向科研項目202項,總經費840萬元,出版學術著作32部,獲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2項,10多份研究報告得到省部級領導批示或被有關部門採納,研究成果為地方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決策諮詢。 [4]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平台優勢

學院擁有1個湖北省重點學科——公共管理;2個湖北省重點文科研究基地:湖北省中小企業研究中心、湖北非營利組織研究中心;5個校級研究機構:武漢科技大學基金會研究所、金融證券研究所、知識產權研究所、勞動經濟研究所、創新創業研究所;中國縣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湖北省創業研究會掛靠學院。 [4]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實踐成效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活動,自2002年以來在歷屆“挑戰杯”系列賽事中共獲得73項省級以上獎項,其中全國二等獎10項、三等獎13項、優秀獎2項,湖北省特等獎2項、一等獎14項、二等獎21項、三等獎11項。 [4]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對外交流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自2005年起,對外漢語教學中心對外國留學生開展中文培訓。2007年,學院與德國弗萊貝格工業大學簽訂了經濟類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我院3名碩士研究生赴德國攻讀碩士學位,13名德國留學生來我院攻讀學位或研修課程,其中3名留學生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2012年至2018年,學院有146名同學赴香港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4]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教學設施

學院有案例室、多功能語音室等6間專用教室。有裝備計算機300餘台的專業實驗室;有藏書21833冊、國內外期刊雜誌108種的大型資料情報中心;有投資200多萬元的專業模擬實驗室;有設施完備的普通話測試中心。模擬法庭已成為學院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訓練職業技能的特殊實驗室。目前學院正逐步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圖書資料電子化、實習仿真模擬化、教學管理網絡化。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