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樺山資紀

鎖定
樺山資紀(かばやま すけのり/Kabayama Sukenori,1837年12月9日-1922年2月8日 [1]  ),日本海軍重要將領,日本鹿兒島縣人。
1885年累升至海軍中將,任海軍軍務局局長,旋出任海軍次官。1890年任海軍大臣,1893年任海軍軍令部長。甲午戰爭時參與指揮,擢海軍大將,封子爵。1895年5月出任日本第一任台灣總督(任期1895年5月10日 – 1896年6月),翌年封伯爵,官至從一位,敍大勳位、功二級。
中文名
樺山資紀
外文名
かばやま すけのり
別    名
蠻勇將軍
橋口覺之進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族
出生日期
1837年12月9日
逝世日期
1922年2月8日
主要成就
第4、5任日本海軍大臣
第1任台灣總督
日本內務大臣
日本文部大臣
出生地
日本薩摩藩(今鹿兒島縣)
相關事件
策劃參與了中日甲午戰爭
軍    銜
海軍大將

樺山資紀人物生平

1837年,出生於日本薩摩藩(今鹿兒島縣) ,本姓橋口,名覺之進。他有一個哥哥就是死在寺田屋事件中的橋口傳藏,他後被樺山四郎右衞門收為養子,改名樺山資紀。成年後志願從軍。
1871年,任陸軍大隊長。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時,樺山資紀主張出兵台灣。
樺山資紀 樺山資紀
1873年,與海軍通譯水野遵等人到台灣偵察
1874年,日本侵略中國台灣牡丹社(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事件)時,以陸軍少佐西鄉從道出征。
1875年,任陸軍省第二局長。
1876年,任熊本鎮台幕僚參謀長兼熊本衞戍司令官。西南戰爭爆發後,輔佐谷干城死守熊本城,戰後成為警視總監
1884年,陸軍少將轉為海軍少將,以功封子爵
1885年,晉海軍中將,任海軍省軍務局長、海軍次官。
1890年,任第一屆松方正義內閣海軍大臣,因造艦預算遭議會否決而發表蠻勇演説而被解職退為預備役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前夕,恢復現役為軍令部長,組建聯合艦隊,在黃海向北洋艦隊主動出擊,並親臨戰場督戰。
1895年5月10日,被任命為第一任台灣總督
1896年,封伯爵。此後歷任樞密顧問官、第二次松方內閣內務大臣、第二次山縣內閣文部大臣等職。
1905年,轉預備役。
1910年,退役。
1922年,病故,終年85歲。

樺山資紀人際關係

  • 養父:樺山四郎右衞門
  • 哥哥:橋口傳藏、
  • 兒子:樺山愛輔,伯爵,日美友好協會會長。

樺山資紀相關事件

樺山資紀蠻勇演説

1890年任第一屆松方正義內閣海軍大臣,他當大臣時正好是海軍的造艦預算被議會以海軍內部腐敗、政府被長州薩摩凡兩藩閥把持而否決的時候,樺山火了,跳到講台上大喊:“開口閉口就是‘薩長’政府,沒有這個薩長政府,四千萬生靈活個屁!”結果議會解散,內閣辭職。日本軍隊逼政府下台不是稀罕事,但開第一個先例的是海軍而不是名聲在外的陸軍,樺山從此就被人稱為“蠻勇將軍”,被解除了海軍大臣職務,改任樞密顧問官,並轉為預備役海軍中將。

樺山資紀甲午戰爭

樺山資紀 樺山資紀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17日, 日本大本營召開御前會議,決定準備對中國開戰。甲午戰爭爆發前,由於當時的海軍軍令部長佐賀藩出身中牟田倉之助認為日本海軍還沒有能夠主動挑戰北洋水師進行艦隊決戰的實力,只能防守,不能進攻,因此被撤換。而樺山資紀主張把日本海軍力量集中,組成一支聯合艦隊,採取攻勢方針,消滅中國海軍有生力量,奪取制海權。得到明治天皇讚賞,特頒旨恢其為現役,成為海軍軍令部長,進入大本營 ,並作為大本營成員參與整個戰爭的指揮,而且不設軍令部次長,就樺山一人唱獨角戲。當時的海軍第一人海軍卿西鄉從道也是從陸軍轉行幹海軍的,是著名的甩手大掌櫃,他認為他的任務就是從政府內給海軍要錢,對戰術戰略一概不問。樺山就這樣成了海軍的第一當家。7月20日,他在佐世保完成了戰爭動員和部隊整編。他將原來的常備艦隊、西海艦隊和一些零散艦隻集結起來。組成了一支適合戰時體制的聯合艦隊,海軍中將伊東祐亨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這樣海軍大臣西鄉從道,軍令部長樺山資紀,加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全是清一色薩摩藩出身,組成甲午戰爭戰的日本海軍三套馬車 [2] 
海戰中被圍擊中彈起火的西京丸 海戰中被圍擊中彈起火的西京丸
1894年7月25日, 日本聯合艦隊在朝鮮半島西海岸的豐島海面突然襲擊了北洋水師濟遠廣乙二艘執行護航任務的戰艦(見豐島海戰),並緊接着擊沉了中國租用的商船“高升號”,截獲了炮艦操江”號,挑起中日甲午戰爭的全線爆發。由於輕而易舉地取得了戰鬥的勝利,日軍戰爭氣焰陡增。為了進一步奪取黃海海域的制海權,樺山資紀下令聯合艦隊傾巢而出,率艦隊尋找北洋艦隊主力決戰。為了防備伊東祐亨猶豫不決放跑戰機,也為了顯示他的武士道精神,他化名參謀軍官,選了最弱的一條船——戰前由商船臨時改裝、只加裝了一門火炮、充代巡洋艦的“西京丸”督戰。1894年9月17日午後13時許,中日海軍各自的主力在黃海大東溝大鹿島附件的海面上遭遇。日本艦隊分本隊和游擊隊,採用縱隊戰術來對應北洋艦隊的衝擊橫隊。聯合艦隊本隊轉過北洋艦隊以後是一個右轉彎往北洋艦隊後面包抄了下去,可是最後面的“扶桑”、“比叡”和伴隨着“西京丸”的炮艦“赤城”被“來遠”、“致遠”和“廣甲”咬住了。這時樺山資紀立即升旗發出旗語:“‘比叡’、‘赤城’危險”,召喚還沒有做完左轉彎的第一遊擊隊前來救援。第一遊擊隊做完左轉彎以後和做完了右轉彎的本隊相隔6000米對北洋艦隊形成了夾擊之勢,各自在三千米的距離上對北洋艦隻射擊。坪井航三率最精鋭的第一遊擊隊四艘巡洋艦“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環擊北洋艦隊之背超勇、揚威兩艘弱艦,而樺山乘弱艦在本隊抵擋北洋主力艦隊之衝擊。北洋艦隊“定遠”、“鎮遠”、“平遠”、“廣丙”等艦圍住並猛轟他乘坐的“西京丸”。“西京丸”前後共被12發炮彈擊中,其中包括305毫米炮彈4發,210毫米炮彈1發,150毫米炮彈2發,120毫米炮彈3發,但是由於北洋水師炮彈威力有限(北洋水師裝備的作戰彈頭有開花彈、實心穿甲彈、教練彈,開花彈裏填充的還是傳統的黑火藥,且備戰不充分,攜彈量不充足),“西京丸”艦僅傷11人。
“西京丸”是艘被海軍徵用的日本郵船公司的一艘排水量2,900噸的客輪,裝了一門炮就出海混市面來了,趕上這門炮還出了故障,打不響。船上的人除了合掌拜老天之外什麼方法沒有,就在下午14:40分、船上的樺山軍令部長已經發令撤出戰場的時候,平遠、廣丙和援兵中的魚雷艇福龍號”又衝了上來。樺山也咬了咬牙:“拼了”,下令轉過頭來,用臨時加裝的衝角去撞只有115噸的小魚雷艇“福龍”號。“福龍”號魚雷艇(艇長蔡廷幹)乘機高速逼近“西京丸”號,連發兩枚魚雷,但均未命中。“福龍”號右轉後,已抵近到“西京丸”左舷艦艏僅40米處,於是發射了第3枚魚雷,由於距離太近,“西京丸”號已無法規避。樺山資紀此刻正好在艦橋上觀戰,見此情景嚇得目瞪口呆,“以為我事已畢”。但“福龍”號所發射的魚雷竟從“西京丸”號艦體下通過,從右舷逸出,未觸發(正因為發射距離過近,魚雷發射後未及上浮就已經從西京丸船體下邊擦底而過;另分析可能是原廠魚雷的水中攻擊深度調節有誤,讓吃水較淺的西京丸僥倖逃脱),樺山資紀僥倖逃脱,慌忙退出戰場。戰後以功晉大將,賜子爵

樺山資紀台灣總督

甲午戰爭最終以清廷戰敗告結,被迫與日本議和,派户部左侍郎張蔭桓、署湖南巡撫邵友濂前往談判,被拒。乃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於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2月23日,李經方馬建忠伍廷芳羅豐祿等隨李鴻章抵達日本馬關,與伊藤博文等開始談判。28日在第三次會談結束後,有日本浪人用手槍刺殺李鴻章,擊中左頰骨,血流不止,子彈未取出,登時暈絕。3月12日,清政府任命李經方為對日談判的全權大臣。經請示清廷,得旨意後,3月23日,李經方、李鴻章與伊藤博文、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割讓台澎。
1895年4月24日,光緒帝命李經方赴台灣,交接割讓台灣事宜。五月初七日,李經方馬建忠伍光建科士達等從上海啓程赴台,5月10日,與日本代表樺山資紀在基隆口外的西京丸號軍艦上辦理了交接事宜。李經方與當天離台;樺山資紀也在同日被任為第一任“台灣總督”,在台北正式成立“台灣總督府”,開始對台灣進行殖民統治。作為首任總督的樺山資紀對台灣各族人民掀起的反侵略抗鬥爭極為仇視,先後請派兩個師團,到台灣作戰,死傷慘重,最後才將孤立無援的台灣抗日民眾鎮壓。1896年3月31日日本政府頒佈「台灣總督府條例」,4月1日台灣廢除軍政,復歸民政,同時以「關於施行於台灣之法令的法律」(即「六三法」)確立台灣總督的委任立法制,並依此設置台灣總督府評議會,5月,總督府以律令第1號公佈「台灣總督府法院條例」,台灣法院分設地方法院、覆審法院、高等法院三級制,建立台灣的司法制度。 1896年6月卸任台灣總督後,曾任樞密院顧問官、內務大臣、文部大臣等職。樺山是個運氣強硬的傢伙,大東溝海戰魚雷打他不中,後來晚年患了腦溢血,昏迷了一個星期,人們都認為這老頭沒救了,正在準備喪事的時候,樺山突然自己又醒了,除了右半身有點偏癱之外,結結實實地又活了十年,直到1922年在85歲高齡才亡故。
參考資料
  • 1.    陳小衝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五十年史.台灣: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9
  • 2.    孫克復.《甲午中日戰爭人物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311-3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