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周縣

鎖定
林周縣(Lhünzhub County),為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下轄縣,屬高原温帶半乾旱高原季風氣候區。地處西藏中部、拉薩市東北部、拉薩河上游澎波河流域。總面積4464.4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林周縣常住人口為50596人。藏族人口為47542人,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418人,漢族人口為2636人。 [7-8]  [23-24]  [26]  [39] 
“林周”藏語意為“天然形成的沃土”。1959年,林周、旁多兩宗合併成立林周縣。截至2023年,林周縣下轄1個鎮、9個鄉。林周縣人民政府駐甘丹曲果鎮。2017年12月,林周縣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第二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2018年10月,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林周縣退出貧困縣(區)。 [1-2]  [8]  [11-12]  [23-24]  [50]  [56] 
截至2022年,林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96億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6元。 [30]  [54] 
中文名
林周縣
外文名
Lhünzhub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54012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地理位置
拉薩市東北部、拉薩河上游澎波河流域
面    積
4464.4 km²
下轄地區
1個鎮、9個鄉
政府駐地
甘丹曲果鎮
電話區號
0891
郵政編碼
851600
氣候條件
高原温帶半乾旱高原季風氣候 [24] 
人口數量
50596 人
著名景點
拉薩河
唐古拉山
車牌代碼
藏A
地區生產總值
19.96 億元(2022年) [54] 

林周縣歷史沿革

距今3千年~4千年前,當地藏族先民在林周活動。 [10] 
6世紀前,藏民族部落經歷了興衰和不同程度的吞併,形成了各自為政的12邦和40小邦。在今林周縣境內,有“額布查松”邦和耶熱宇西、龍若若亞松兩個小邦。三個邦的轄境包括今林周縣、達孜縣部分地區及城關區蔡公堂鄉。 [10] 
5~6世紀之交,額布查松邦的森布傑獨斷專橫,導致邦內矛盾加劇,最終在叛離大臣娘、韋、農次繃等氏族的內應下,雅礱地區的悉補野王囊日倫贊率領軍隊打敗了森布傑,森布傑的統治被顛覆。其屬地和吉曲河上游地區歸悉補野王管轄,原森布傑轄地被改名為彭域,沿用至今。 [10] 
7世紀初,吐蕃政權松贊干布將全境劃分為地方機構,其中今林周縣境內屬於衞茹管轄。衞茹設有10個東迪和18個域參,其中彭域境內有4個東迪和3個域參。這些東迪和域參的管轄範圍在今林周縣境內。 [10] 
在9世紀後葉,以薩凱為中心的地方割據勢力形成,由卓、瑪兩氏族統治。 [10]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藏曆第一繞迥火雞年)和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藏曆第三繞迥鐵鼠年),在今林周縣境內先後建立了熱振寺和達龍寺,逐漸成為彭域北部地區很有影響的政教合一力量。 [10] 
元朝時期,林周縣北部大部分地區歸達隆寺管轄,其餘地區基本上由“直貢萬户”統治。 [10] 
14世紀中葉,帕木竹巴政權時期,倫珠宗(今譯林周)成為當時新建的西藏13個大宗之一,管理今林周縣南部地區。而北部地區則由達龍寺控制的旁多宗管理。 [10]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藏曆第十一繞迥水馬年),第五世達賴喇嘛建立甘丹頗章政權後,旁多宗、倫珠宗的地方行政權力收歸於西藏地方政府。 [10]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藏曆第十一繞迥土羊年),西藏地方政府在彭域設立倫珠、薩拉、卡孜、朗塘、旁多、達孜6個宗,管理彭域全境,直至20世紀50年代。其中,倫珠宗管轄範圍最大。清咸豐七年(1857年)成立林周宗,屬地方政府管轄。 [1]  [9]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根據《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中所明確的“對西藏現行政治制度,中央不予變革”的規定,保持西藏地方在林周境內原有的宗及谿卡的政治體制。 [10] 
1954年,西藏地方政府設立“衞區”,今林周縣境內設有撒拉谿、朗塘谿、卡孜谿、林周宗。 [10] 
1956年8月,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設立拉薩基巧辦事處,林周縣境內的林周宗、旁多谿、撒拉谿、朗塘谿、卡孜谿,均由拉薩基巧辦事處管轄。 [10] 
1958年,噶廈政府在今林周境內設基巧(總管)一職,派一名5品俗官出任基巧,今林周縣轄境分屬於倫珠、薩拉、卡孜、朗塘、旁多、達孜6個宗谿。 [10] 
1959年10月,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撤銷拉薩基巧辦事處,設立拉薩市,林周宗、旁多谿、撒拉谿、朗塘谿、卡孜谿劃歸拉薩市管轄。 [10] 
1959年,林周、旁多兩宗合併成立林周縣。 [1] 

林周縣行政區劃

林周縣區劃沿革

1960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林周宗、旁多谿、撒拉谿、朗塘谿、卡孜谿,合併設立林周縣、旁多縣,歸拉薩市管轄。下轄唐古、德仲、朗塘、撒當、卡孜、阿朗6個區,25個鄉,115個村民委員會。同年,經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批准,在原朗塘所轄地建彭波農場,並將卡孜區合併到彭波農場,場部設在甘丹曲果,由西藏自治區農墾廳領導,達孜縣代管。林周縣轄唐古、德仲、撒當、阿朗4個區。 [11] 
1962年初,德仲區的聶爾庫鄉併入崗巴鄉,唐古區的恩壩鄉併入恰扎鄉。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旁多縣,將旁多縣的行政區域併入林周縣,並在原旁多縣的行政區域範圍內設立旁多區。林周縣轄唐古、德仲、撒當、阿朗、旁多5個區、25個鄉。 [11] 
1970年,林周縣所轄鄉改為人民公社。同年,撤銷德仲區,撒當區,合併設立林周農場(由西藏軍區生產建設師管轄),場部先設在宗雪(今松盤鄉),後遷至強嘎(今強嘎鄉)。林周縣轄3個區(旁多區、阿郎區、唐古區)、13個人民公社。 [11] 
1971年,林周縣人民政府駐地由甘丹曲果村遷至旁多村。 [11] 
1982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林周農場,原由西藏軍區生產建設師管理的農場劃歸林周縣管轄,並恢復設立德仲、撒當2個區。林周縣轄唐古、旁多、阿朗、德仲、撒當5個區、25個鄉。 [11] 
1984年10月,在全區的政社分開,建立鄉政權工作中,林周縣所轄人民公社複稱為鄉。 [11] 
1988年7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原由西藏自治區農墾廳管理的彭波農場劃歸林周縣管轄,並設立彭波區,下轄甘丹曲果、江熱夏、牛瑪、加榮、朱加、朗當、卡孜、邊覺林、色康、平措林10個鄉。林周縣轄唐古、旁多、德仲、撒當、阿朗、彭波6個區、35個鄉。同年,林周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旁多村遷至甘丹曲果村。 [11] 
1988年12月,在全區的撤區並鄉中,保留旁多區,撤銷德仲、撒當、阿朗、唐古、彭波5個區,將林周縣原轄的35個鄉合併設立為19個鄉,168個村民委員會。 [11] 
1997年,林周縣面積4517平方千米,林周縣人民政府駐甘丹曲果鄉甘曲村。 [1] 
1999年,在全區的行政區劃調整中,撤銷旁多區,將林周縣原轄的19個鄉、94個村民委員會調整為1個鎮、9個鄉、49個村民委員會。 [11] 

林周縣區劃詳情

林周縣 林周縣
截至2023年6月30日,林周縣下轄1個鎮、9個鄉、45個行政村、269個自然村。林周縣人民政府駐甘丹曲果鎮。 [11-12]  [23-24]  [56] 
林周縣區劃詳情
類型
名稱
政府/街道辦事處駐地
行政區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蘇州中路9號 [13]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春堆鄉春堆路1號 [14]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松盤鄉松盤路1號 [15]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強嘎鄉強嘎路1號 [16]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卡孜鄉卡孜路1號 [17]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邊交林鄉邊交林路1號 [18]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江熱夏鄉江熱夏路1號 [19]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阿朗鄉阿朗路1號 [20]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唐古鄉唐古路1號 [21] 
西藏拉薩市林周縣旁多鄉旁多路1號 [22] 
下轄地區截至2022年10月31日,參考來源: [12] 

林周縣地理環境

林周縣位置境域

林周縣隸屬西藏拉薩市,地處西藏中部、拉薩市東北部、拉薩河上游及澎波河流域,縣駐地距拉薩市65千米。 [1]  [3]  林周縣地理範圍在東經90°51′至91°28′,北緯29°45′至30°08′之間,南北狹長,跨度達180千米。南抵拉薩市的城關區達孜區、西接堆龍德慶區、北臨當雄縣,東連墨竹工卡縣那曲市嘉黎縣,總面積4464.4平方千米。 [8]  [23] 

林周縣地質

林周縣位於西藏自治區中東部,林周縣在地層區劃上,北部屬於拉薩-察隅地層分區,南部屬於拉薩—沃卡地層分區。林周縣出露的地層有前奧陶系、上古生界及中、新生界。 [24] 

林周縣氣候

林周縣
林周縣(3張)
林周縣氣候屬高原温帶半乾旱高原季風氣候區。氣候温和,乾濕季分明,晝夜温差大,太陽輻射強,年日照時數3000小時左右,年無霜期120天左右。林周縣北部屬拉薩河上游及其源流區域年均氣温2.9℃,平均海拔4200米。 [24] 
  • 氣温
林周縣年平均氣温7.5℃,最高月氣温出現在6月份,約14C°比南部明顯偏低,最低月均温出現在1月,約-5.4C°極端最低氣温可達-22C°以下。 [24] 
  • 降水
林周縣年降水量為491毫米。降雨多集中在6~9月,降雨量佔92.4%,是地質災害頻繁發生時段。 [24] 

林周縣水文

林周縣有熱振河、達龍河、烏如龍河、拉薩河等河流。 [1]  河流總長度577千米,主要包括拉薩河、拉曲河、熱振河、玉年曲河、烏魯龍曲河等,其中熱振河境內流長130千米,拉曲河境內流長22千米。拉薩河、玉年曲河、烏魯龍曲河等20多條為季節性河流。
念青唐古拉山支脈卡拉山橫貫縣境,將林周縣分割為南、北兩大部分;北部屬拉薩河上游及其源流區。南部屬澎波曲流域,屬山澗河谷區。 [24] 

林周縣地貌

林周縣 林周縣
林周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屬中~高山地貌。南北狹長,跨度達180千米。念青唐古拉山支脈卡拉山橫貫林周縣,將林周縣分為南北兩部分。 [1]  [24] 

林周縣自然災害

林周縣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洪澇、泥石流、乾旱、冰雹、病蟲害、雪災、霜災等。 [28] 

林周縣自然資源

林周縣土地資源

林周縣域內有耕地23萬畝,天然草場505萬畝,人工草場8萬畝。水域5.4萬畝,其中濕地面積21468畝。 [23]  [27] 

林周縣礦產資源

截至2020年底,林周縣已發現各類金屬和非金屬礦產有鉛、鋅、銅、鐵、鉬、金、銀、石膏、煤礦、礦泉水等共計20多種,進入儲量表礦種9種,包括煤炭、鐵礦、銅礦(含伴生礦)、鉛礦、鋅礦、金礦(伴生金)、銀礦(伴生銀)、重晶石等。其中非金屬“十三五”林周縣設置各類非金屬礦業權42個,主體以砂石為主。其中,石膏礦1個(臧雄)、高嶺土礦1個(甘丹曲果鎮久榮村久榮組高嶺土礦)、粘土礦1個(森格粘土礦)、石灰岩礦1個(邊交林鄉色康村石灰岩礦)、玄武岩礦1個(典衝玄武岩)、花崗石礦4個,砂石礦33個。 [24] 

林周縣生物資源

林周縣境內棲息着鹿、獐子、黑頸鶴雪雞灰鴨野雞黃羊斑頭雁赤麻鴨白唇鹿雪豹棕熊褐馬雞等動物,其中黑頸鶴的數量最多。截至2018年,林周縣的黑頸鶴數量達到了2100餘隻。 [1]  [25]  [27] 
林周縣植物資源主要有藥材主要有冬蟲夏草貝母、紅景天、雪靈芝等。 [24] 

林周縣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林周縣常住人口為50596人。 [7]  [26] 
  • 户別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林周縣共有家庭户14667户,集體户197户,家庭户人口為49414人,集體户人口為1182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3.37人。 [26] 
  • 性別構成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林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5674人,佔50.74%;女性人口為24922人,佔49.26%。總人口性別比為103.02(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 [26] 
  • 年齡構成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林周縣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2844人,佔25.38%;15-59歲人口為31844人,佔62.94%;60歲及以上人口為5908人,佔11.68%;65歲及以上人口為4191人,佔8.28%。 [26] 
  • 民族構成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林周縣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為47542人,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418人,漢族人口為2636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藏族人口減少1315人,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99人,漢族人口增加1466人。 [26] 
  • 受教育程度比例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林周縣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4120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83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7280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9170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增加2554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增加114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增加1123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減少857人。 [26] 
  • 城鄉人口結構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林周縣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890人,佔9.66%;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45706人,佔90.34%。 [26] 

林周縣經濟

林周縣綜述

截至2022年末,林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96億元。 [54] 

林周縣第一產業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19億元。其中:農業產值2.78億元。林業產值0.05億元。牧業產值3.32億元。 [30] 
  • 農業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6668.69公頃,其中:青稞種植面積7117.43公頃,小麥種植面積3017.02公頃,油菜種植面積645.17公頃,蔬菜種植面積619.76公頃。 [30]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糧食總產量58128.19噸,其中:小麥17415.95噸,青稞40712.24噸。油料作物產量1172.64噸,蔬菜產量16728.99噸。
  • 畜牧業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牲畜存欄數22.39萬頭(只、匹)。其中:大牲畜存欄19.06萬頭。肉類產量3491.5噸。奶產量21364.93噸。

林周縣第二產業

截至2022年末,林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32016.9萬元。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增長3.3% [55] 
  • 電力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全社會用電量3669.42萬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450.79萬千瓦時。居民生活用電1780.36萬千瓦時。

林周縣第三產業

截至2022年,林周縣實現公共預算收入3.53億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6元。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固定資產投資:共有500萬元以上建設項目69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下降54.9%。其中:第一產業同比增長9.6%、第二產業同比下降93.2%、第三產業同比下降53.9%。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同比下降59.9%;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71.0%。 [30] 
  • 旅遊業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年接待遊客18.59萬人次。旅遊收入2200.1萬元。 [30] 
  • 財政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856萬元。其中:税收收入34843萬元,佔總收入的89.7%;非税收入4013萬元,佔總收入的10.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2419萬元。 [30] 
  • 金融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25416萬元。其中:對公存款68435萬元(包含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居民存款56981萬元。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49010萬元。其中:短期貸款26470萬元。中長期貸款122540萬元。 [30] 
  • 郵電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650.15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25.15萬元。電信業務總量5425萬元。年末移動電話用户數40710户。固定電話用户數483户。年末寬帶用户數12350户。 [30] 

林周縣交通運輸

林周縣緊鄰青藏鐵路拉薩站,可乘火車前往全國各地。
林周縣公路有G561國道。 [32]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公路總里程1325.28千米,其中:國道110.34千米,省道118.99千米,縣道270.52千米,鄉道136.93千米,村道479.79千米,寺廟牧場專用道路208.71千米。林周縣的45個行政村通暢率已達100%,184個自然村全部實現通達。 [30] 

林周縣政治

現任領導
單位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高軍 [32] 
縣委副書記(兼縣長
主任(兼黨組書記
格旦次仁 [34] 
副主任
普布旺堆 [33] 
主席(兼黨組書記
朱寶忠 [35] 
副主席
晉美多吉 [34] 
常務副縣長(兼縣委常務副書記
肖軍 [31] 
副縣長
陳佳鈞、李輝、洛旦、張剛強、徐文傑 [31] 
中國共產黨林周縣紀律檢查委員會(林周縣監察委員會)
紀委書記(兼監委主任
李靜 [37] 
紀委副書記
旦真旺姆(女,藏族)、嘎旺倫珠(藏族) [38] 
林周縣人民法院
院長
王永偉 [36] 
檢察長
索朗晉美 [36] 
領導信息截至2023年8月

林周縣社會事業

林周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有普通中學1所,小學10所,幼兒園40所,專任教師690人。其中: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81人、小學專任教師338人;幼兒園專任教師171人。在校學生6857人,其中:中學1940人、小學4917人。在園幼兒2446人。小學適齡入學率100%,初中適齡入學率103.1%。 [30] 

林周縣科技事業

截至2013年,林周縣共有專業技術人員357人,其中工程技術員45人,農業技術人員33人,衞生技術人員133人,教學人員182人。 [1] 

林周縣文化事業

林周縣有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9處。 [29] 
截至2013年,林周縣有廣播電視單收(收轉)站122座,廣播覆蓋人口44500人,覆蓋率為81%,電視覆蓋人口為49434人,覆蓋率為89%。林周縣有線電視台已開通22個頻道,無線台1座,文化館1個,書店1個,鄉級文化站9座。林周縣共有電影放映隊6個,5個鄉放映點,一輛流動放映車。公共圖書館1個,檔案室1個,共有9個鄉級電視單收站,7個鄉級電視發射站。 [1] 

林周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共有衞生機構49個,其中:二級乙等醫院1個、鄉鎮衞生院9個、疾控中心1個、村級衞生室36個、診所2個。醫療衞生機構技術人員32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5人,醫療機構牀位數65個。 [30] 

林周縣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末,林周縣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2個,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牀位數264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85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88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927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8795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9549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6001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079人。 [30] 

林周縣基礎設施建設

2013年,林周縣粉條廠和糧油加工廠各1家。民族手工業較發達,主要行業有織氆氌、卡墊、製陶等。2013年,林周縣擁有電信、郵政局2所,郵電業務總量21萬元。968門程控電話已開通,可與區內外數字直撥。無線、好易通893部,21户寬帶,衞星電話10户,IC卡6部,201卡電話已建3部,公用電話56部。 [1] 

林周縣水利

2013年,林周縣有水電站1座,鄉水電站2座。 [1] 
2023年3月20日,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旁多引水工程開工建設。該工程是水利部2023年重點水利工程之一,總投資約23億元,為Ⅱ等大2型水利工程,工程總長51.7千米,設計輸水流量5.6立方米每秒,年均供水量1.42億立方米。 [43-44] 

林周縣歷史文化

林周縣地名由來

林周,藏語含義為天然形成的沃土。 [39] 

林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21年,林周縣已經擁有各類非遺項目31個、各級傳承人28位。 [41] 
林周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熱振曲卓”,該項目於2008年列入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1年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阿旺頓珠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40] 

林周縣民俗

  • 服飾
林周縣的服裝特點以藏袍為主,男性服裝以黑色、白色氆氌為主要材料,腰部鑲上彩色布料或綢緞,夏季只穿左袖,冬季兩袖均穿上。女性服裝以印花綢布、呢子作料,腰部束上不同顏色的腰帶或圍裙。 [42] 
幫典是藏族婦女的標誌之一,製作原料為羊毛、染料,品種很多,有上等和穿戴比較普遍的圍裙等。藏鞋多為靴子,硬底軟幫,有松巴鞋、噶隆鞋、雪孜日松等品種,底厚寸許,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紅綠色相間的毛呢裝飾。 [42] 
飾品多由金、銀、銅等製作而成,佩戴部位有頭頂的“巴珠”,髮辮的銀圓,耳朵的大環,脖子上的項鍊、噶烏等。 [42] 
藏腰刀是藏族人防身和吃肉的習慣用品,婦女喜歡把工藝講究的小刀佩戴在腰間裝飾自己。藏刀以鋼材鍛制而成,加工精細,刀面淨光,刀刃鋒利。刀把以牛角或木料製作,並纏有銀絲、銅絲或鐵絲。高檔的刀把頂端包銅皮或鐵皮,有的還鑲銀飾。刀鞘包銀或包銅,有的還刻有花卉和動物圖案,有的甚至鑲嵌珠寶、鍍金等,顯得格外華麗考究。 [42] 
  • 民居
林周縣的民居以碉房為主,這些房屋具有堅固的結構和防風、防寒、防盜的特點。它們的外牆向上收縮,內部空間根據功能需要分層,有居住、儲藏等功能。 [42] 
另外,牧區普遍以牛毛帳篷作為住房,這種帳篷雖然簡單,但不怕風雨大雪,也便於牧民隨時搬遷。帳房是牧區牧民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流動性居住形式。這些房屋具有結構簡單、支架容易、拆裝靈活、易於搬遷等特點。 [42] 

林周縣風景名勝

林周縣的主要旅遊景點有熱振寺虎頭山水庫、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林周林場、夏寺熱振國家森林公園等。 [4]  [45-46] 
熱振寺,熱振寺坐落於拉薩北部林周縣唐古鄉的普央崗欽山麓,距離拉薩240千米。是西藏噶當派的第一座寺廟,於宋至和三年(1056年)由阿底峽弟子、噶當派創始人仲敦巴創建。 [51] 
夏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林周縣強嘎鄉郭吉村旦馬山山坳處,距縣城25千米,距拉薩90千米,是西藏朝佛聖地,距今700多年曆史。"強嘎"系藏語譯音,意為"北面",位於縣境西南部。郭吉村原有一座寺廟,傳説有三位女孩來該寺拜佛,因晚上無居住地,所以三位女孩就唸咒語把寺廟變為尼姑廟,該寺也因此而得名。後為了紀念這三位拜佛者,就興建了三座佛塔。1985年經縣人民政府批准修復開放。 [52] 
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林周段,於1993年正式建立,2003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3] 

林周縣地方特產

林周縣有氆氌卡墊、火盆、花盆、油壺、酒壺等。 [1] 

林周縣所獲榮譽

2017年2月,林周縣上榜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49] 
2017年12月,農業部認定林周縣為全國第二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50] 
2019年8月,2019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出爐,林周縣在列。 [48] 
2020年11月,林周縣入選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 [5] 
2021年11月,林周縣被表彰為西藏自治區雙擁模範城(縣)。 [6]  [9] 
2021年12月,林周縣被評為第五屆西藏自治區文明城市。 [4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