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雪雞

鎖定
雪雞是雞形目雉科雪雞屬雞類的統稱 [7] 雪雞屬大型高山鳥類,體重通常在兩千克以上,雌雄成鳥通體大都呈土棕或紅棕色,表面密佈黑褐色蟲囊狀斑,雙翅上有大型白斑,顏、喉、下胸和腹部呈暗灰色,雜以紅棕色粗紋 [8] 世界上目前已知的雪雞大約有5種,中國境內主要分佈有淡腹雪雞和暗腹雪雞兩種。 [9] 
雪雞分佈於中國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四川等省,多棲息於雪線附近的裸岩地帶 [10] 雪雞喜結小羣 [11] 性情膽怯而機警,善於行走和滑翔 [12] 主要在白天活動,通常從天明一直活動到黃昏 [13] 雪雞以植物的莖、根、葉、芽等為食,有時兼吃昆蟲和小型無脊椎動物。雪雞的繁殖期通常為每年的5-7月。它們喜歡營巢於懸崖之上,以枯枝、雜草作為築巢材料,巢內鋪草葉、羽毛等。雪雞每窩產卵4~6枚。 [14] 
雪雞的肉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15] 它的鮮肉晾乾後可入藥,主治婦女病、癲癇等症 [16] 此外,雪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可烹製多種名餚,與“蟲草”相燉,為滋補佳品。 [17] 
中文名
雪雞
外文名
Snowcock
拉丁學名
Tetraogall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雞形目
雉科
雪雞屬
5種
分佈區域
亞洲中部和南部的高山地帶,從高加索、土耳其向東至蘇蒙邊界
命名者及年代
J. E. Gray, 1832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雪雞外形特徵

雞形目雉科雪雞屬鳥類的通稱。外貌很像鵪鶉,但個體大得多,是類中最大的。共5種。其個體大小相似。翅形稍圓,初級飛羽第1枚與第6枚等長,第2~4枚幾等長,通常組成翼尖。尾呈凸尾狀,尾羽一般22枚,有時僅20枚,長度只及翅的2/3。跗蹠短,只與中趾連爪等長,基部被羽,成年雄鳥具短而鈍的距。雌雄羽色相同,或僅微有不同。
中國有兩種:淡腹雪雞和暗腹雪雞。這兩種雪雞個體大小相似。成年雄鳥具短而鈍的距,雌體稍小,腳上無距。通體羽色為土棕或紅棕,密佈以黑褐色蠹狀斑紋。喉白,頭和頸褐灰,翅上有大塊白斑。淡腹雪雞下胸和腹面污白,具黑色縱紋;暗腹雪雞腹面暗灰,雜以棕色粗紋。體羽多棕褐,與所棲息的高山裸岩區的顏色近似。 [1] 

雪雞生活習性

雪雞喜歡集羣,常組成10餘隻至20多隻的小羣活動,有時甚至集成30只以上的大羣。白天活動,日活動時間較長,通常天一亮即開始活動,直到黑天才停止活動,其中尤以清晨和黃昏的以及晴天活動最為頻繁,陰雨天很少活動,也很少鳴叫。雪雞以植食性為主,常以根、葉、塊莖球莖為食。有時也吃昆蟲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
雪雞性怯畏人,翅強,善飛,但在遇敵害時往往奔走逃避,不得已時才鼓翼起飛,逃跑時,搖搖擺擺,略似雁行走姿勢,尾特別直,顯出白色的尾下覆羽,覓食時不設“崗哨” 但在休息時則由老鳥站高的岩石上,發現敵害就發出長而大的鳴聽聲。
雪雞在中國西部高山地帶常見。當地稱為西藏雪雞或喜馬拉雅雪雞。中國的兩種雪雞在夏季可到達海拔8000米的山地。冬季向林帶上限或山谷遊蕩,利用有蹄類的腳印尋覓食物。有季節性垂直遷移的習性,夏季上至雪線,冬季下降至灌叢帶以下直到雲杉林。
在永久積雪的高山帶繁殖,繁殖季是5~7月。在懸崖絕壁上築巢,隱蔽在草叢或灌木下的岩石凹陷處,以枯枝、雜草構成,內鋪草葉、羽毛。巢甚簡陋,大小為外徑30~35釐米,內徑27~33釐米,深30~35釐米。每窩產卵5~8枚,最多達16枚。卵的顏色也有淡黃灰色、暗紅赭色和淡棕沾綠色等幾個類型,上面布有栗色和褐色點斑及塊斑。卵的大小為58.3~72.5×41.3~56毫米,重量為71~89克。孵卵雌鳥承擔,除每天外出一次外,其餘時間均在巢中孵化。孵化期為29~31天。
雪雞分佈於亞洲中部和南部的高山地帶,從高加索、土耳其向東至蘇蒙邊界。在中國,雪雞分佈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西部。包括崑崙山西部、祁連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西部。

雪雞雪雞種類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5張)
1..裏海角雞Tetraogallus caspius
2.阿爾泰雪雞 [2]  Tetraogallus altaicus
3.高加索雪雞Tetraogallus caucasicus
4.暗腹雪雞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
5.淡腹雪雞Tetraogallus tibetanus

雪雞人工養殖

雪雞孵化要求

雪雞蛋從貯藏室取出後,要在孵化室內自然預熱,待蛋表温度達到室温後即進行碼盤入孵,碼盤位置與貯存時一致。另外,孵化機事先清洗、消毒、調試,並要預熱。 [3] 

雪雞温度和濕度

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孵化機內蛋盤外面的空間裏,在入孵後第1~7天孵化機空間温度為38.5度,第8~18天為38度,第19~21天為37.5度,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蛋盤裏的雪雞蛋上,則從始至終保持蛋温37.8~38度即可。孵化濕度根據孵化機不同而區別,電熱管直接放在孵化機內加温的老式孵化機,機內風很大,入孵後第1~20天孵化濕度60%,第21~24天為70%。用暖風加熱,機內風機較小的孵化機,入孵後第1~20天孵化濕度45%,第21~24天為60%。

雪雞翻蛋

在入孵後第1~20天,每隔2~3h要翻蛋一次,每日翻蛋8~12次,翻轉角度為90度,以使胚胎各部分受熱均勻,防止胚胎黏殼。如果孵化機內各處温差±0.5℃,則每日要調盤一次,即上下蛋盤對調,蛋盤四周與中央的蛋對調,以彌補温差的影響。

雪雞照蛋

第1次照蛋在孵化後第7天進行,通過照蛋,撿出無精蛋和死胚蛋。受精蛋胚胎髮育正常,血管呈放射狀分佈,顏色鮮豔發紅;死胚蛋顏色較淺,內有不規則的血環、血弧,無放射狀血管;無精蛋發亮無血管網,只能看到蛋黃的影子。第2次照蛋在入孵後第17天進行,以刪除死胚蛋,活的正常胚蛋移入出雛盤和出雛器。活胚蛋呈黑紅色、氣室傾斜、邊界彎曲、周圍有粗大的血管;死胚蛋氣室周圍看不到暗紅色的血管,邊緣模糊,有的蛋顏色較淺,小頭髮亮。在孵化過程不定期地抽檢胚蛋,以便掌握胚胎髮育情況,並據此採取相應措施。

雪雞落盤與出雛

雪雞蛋孵化至18天,應將活的胚蛋落盤。落盤後要按雪雞蛋孵化的温度與濕度要求來控制温度和濕度,即較前一孵化階段,温度適當降低,而濕度適當增加,以利出雛。為保證有足夠濕度,應適當增加水盤數量,保持水盤內的清潔,以利水分蒸發。雞雪雞蛋孵化至第20天即開始出雛,滿21天出雛完畢,雞雛出殼後,在出雛器內要停留至羽毛乾透,而後取出,放入育雛室或箱中。揀雛過早,幼雛羽毛未乾,對環境適應性差;撿雛過晚,幼雛羽毛幹後,即可活動,則雛可能自行爬出,掉入水盤淹死。出雛期間應儘量少開照明燈,只在撿雛時開燈,以免幼雛爬行時損傷關節。一般2小時揀雛一次。

雪雞孵化管理

雞蛋在孵化期間,每日定時觀察温度和濕度(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調整),並做記錄,一般每2小時檢查記錄一次。定時往孵化機的水盤內加水,定時翻蛋。注意通風換氣及儀表、指示器的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排除故障。每次孵化工作結束後,應將孵化器、出雛器及用具進行徹底清掃、刷洗和消毒。

雪雞飼養要求

適應性強。雪雞的遠祖生活在3000~6000米的高原雪山、草甸和灌木叢中,經人工培育馴化後,能在低海拔地區飼養繁衍。從炎熱的南方到嚴寒冰雪的地方,中國各地各個季節都可以飼養以食草為主。雪雞具有較強的採草能力,和發達的胃,能大量的食用牧草,草葉等粗飼料,雪雞喜食多種植物的花、根、莖、籽實、草葉等。在人工飼料條件下可將飼草和粗飼料配合飼餵,一般草類飼料佔其日糧的60~80%左右。成活率高。在飼養時只要做好雛雞免疫程序和保持飼養環境的衞生,一般雪雞極少生病,雪雞種蛋受精率為90~95%,孵化率不低於90%,育雛成活率80%以上,孵化期為24天。 [4] 

雪雞價值

雪雞經濟

經人工培育馴養的雪雞已失去翅強善飛能力,不需要圍網防飛逃逸。既可散養也可圈養,它有較強的合羣性,可規模化飼養。養1只商品雪雞成本不超過8元,市場售價每隻80~100元。一具勞力可飼養管理2000只,1年可養3批,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綜上所述,飼養雪雞投資少,成本低,收益高是一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養禽業的新品種。

雪雞藥用

滋補壯陽、鎮靜、解毒的功能,可以治療久病虛弱、癲癇、狂犬咬傷等症。常食雪雞還能增強機休免疫功能,其營養滋補和食療作用頗受人們的重視。 [5] 

雪雞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6] 
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參考資料
  • 1.    雪雞屬的描述   .中國動物信息網 [引用日期2012-12-14]
  • 2.    Tetraogallus  . IBC Bird Collection [引用日期2012-12-14]
  • 3.    東大山自然保護區喜馬拉雅雪雞(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的巢址選擇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7-01-22]
  • 4.    天山雪雞   .孵化機網[引用日期2012-12-14]
  • 5.    雪雞  .鳥類網[引用日期2015-04-23]
  • 6.    image Tetraogallus   .The IUCN Red List .2012-02 [引用日期2012-12-14]
  • 7.    趙然主編,動植物知識大博覽,第1冊,組裝書局,2016.03,第288頁
  • 8.    孫大衞著,新疆百科圖志,人文地理卷1,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2014.06,第52頁
  • 9.    趙然主編,動植物知識大博覽第1冊,組裝書局,2016.03,第289頁
  • 10.    李貴興主編,新編中獸醫學,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1,第489頁
  • 11.    孫大衞著,新疆百科圖志,人文地理卷1,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新疆電子音像出版社,2014.06,第52頁
  • 12.    李湘濤主編,永遠的伊甸園,走進珍稀動物世界,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09,第295頁
  • 13.    李湘濤主編,永遠的伊甸園,走進珍稀動物世界,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09,第294頁
  • 14.    趙然主編,動植物知識大博覽第1冊,組裝書局,2016.03,第289頁
  • 15.    李士發著,學者文庫,貴德風情,遠方出版社,2010.03,第212頁
  • 16.    趙力編著,喀什旅遊地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文出版社,新疆電子出版社,2006.08,第267頁
  • 17.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48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