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鎖定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和現代辦學理念的二級學院,創立於1931年(浙江省立杭州師範學校建立)。學院經歷了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教育四個階段。培養出了一大批現當代知名的教育家、校長和特級教師,辦學成績卓著,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中文名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外文名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Elementary Education College
簡    稱
杭師大初教院
創辦時間
1931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校    訓
百年傳承、心手相牽
地    址
浙江省杭州市江乾區下沙學林街16號
所屬地區
浙江·杭州
主要院系
小學教育系、學前教育系、初等教育研究所
現任院長
徐麗華教授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學院概況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位於氣勢磅礴的錢塘江畔。這是一所專門培養本科學歷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及小學教育研究生的二級學院。初等教育學院是在原杭州師範學校基礎上組建的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和現代辦學理念的二級學院。學院自1993年開始培養專科學歷小學教師,2000年進入本科教育行列。現設專業:小學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學院現有在校全日制學生1000餘人,成教學生2300餘人。近百年來,學院跨越了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教育四個階段,為國家培養了數萬名人才,桃李遍天下。因辦學成績卓著,學院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發展歷程

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1908年——1912年:浙江官立兩級師範學堂(兩級:優級師範和初級師範,優級師範為高等師範,培養中學師資;初級師範為中等師範,培養小學師資)。
1912年——1913年:浙江省立兩級師範學校(兩級:優級師範和初級師範,優級師範為高等師範,培養中學師資;初級師範為中等師範,培養小學師資)。
1913年——1923年: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為初級師範,即中等師範學校)。
1923年——1929年: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與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合校,兩校合稱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校,設中學部和師範部;
1929年——1933年:浙江省立第一中學高、初中分辦,高中部分改稱浙江省立高級中學(包含普通高中、商科、師範科,其中師範科於1931年劃出,建立浙江省立杭州師範學校),初中部分改稱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初中專辦),二者分別為杭高和杭四中
1933年——1938年:浙江省立高級中學改稱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杭高之名由此而來),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初中專辦)改稱浙江省立杭州初級中學。
1938年——1939年:由於抗戰原因,浙江省大部分中等學校合併,稱浙江省立臨時中學(麗水碧湖),浙江省立杭州師範學校也於此時併入。
1939年——1946年:師範類相關學校從浙江省立臨時中學分出,稱浙江省立臨時聯合師範學校。
1946年——1951年:抗戰結束,各學校重新獨立辦學,此時的杭師大稱浙江省立杭州師範學校。
1951年——1999年:省教育廳將學校歸於杭州市人民政府領導,將“省立”改為“浙江省”,至此,該校更名為浙江省杭州師範學校(為初級師範,即中等師範學校,培養小學師資)。
1999年——2007年:1999年浙江省杭州師範學校併入杭州師範學院,成立杭州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2007年——至今:杭州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院改稱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養正書塾/兩級官立校史沿革 養正書塾/兩級官立校史沿革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機構設置

經亨頤校長墨跡 經亨頤校長墨跡
學院下設:綜合辦公室、教務科(下設科研部、成教部)、學工部。
一所——初等教育研究所
二系——小學教育系、學前教育系
三部——綜合文科部、綜合理科部、藝術教育部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專業設置

學院有初等教育學為杭州師範學院重點學科
研究生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小學數學教學研究)
本科教育:小學教育(為浙江省重點專業)
學前教育(為浙江省僅有的兩個本科專業之一)
成人教育:學前教育高起本(脱產四年)
小學教育高起本(函授五年)
學前教育高起本(函授五年)
學前教育專升本
學前教育專升本(藝術教育方向)
學前教育高起專(脱產二年)
學前教育專科
學前教育專科(早期教育方向)
初等教育專科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一師風潮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20世紀初葉,那時的杭城曾有過這麼一所學校,它建於科舉時代浙江貢院廢墟之上,它就是被蔡元培譽為“浙江最負盛名的學校”的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以下簡稱“浙江一師”)。其主持人就是被後人稱作“中學界的蔡元培”的教育家經亨頤。經亨頤主校期間,以“養成健全人格,發展共和精神”為己任,從純正教育、人格教育理念出發,訂立“勤慎誠恕”校訓,邀集李叔同、夏丏尊、劉大白、陳望道、李次九等名流大家和新派人士,構建共同願景,因材施教;五四運動前後以“與時俱進”為辦學總方針,主張“動的教育”,以深化管理體制和課程標準改革為突破口,實行改授國語、教師專任、學生自治、學科制四項改革,提倡學生“自動、自由、自治、自律”,推進新知傳播和社會改造。學校充滿自由民主氣氛,出現生動活潑局面,誕生了浙江最早的美術展、音樂會和話劇表演以及中國最早的人體寫生教學,在浙江開啓了校際聯合運動會、校園農業實習和校園白話文教育,《送別》、《春遊》等學堂樂歌也由此傳遍全國。浙江一師獨領時代風騷,成為浙江新文化運動中心,與長沙的湖南第一師範齊名,時譽“兩個一師”。陳望道在回憶中稱:“五四”時期在全國範圍內,“高等學校以北大最活躍,在中等學校,則要算是湖南第一師範和杭州第一師範了”。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杭州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1919年11月,浙江一師學生施存統、俞秀松,聯合省立一中學生查猛濟阮毅成、甲種工業學校學生沈乃熙(即夏衍)等,於11月1日創辦《浙江新潮》週刊,主張社會改造,成為浙江最早受俄國十月革命影響宣傳社會主義的刊物,被認作“宣傳新思想最顯明的旗幟”。《浙江新潮》社很快建立起北至哈爾濱、南至廣州、西至成都、東到日本神户等30多個代辦點和發行處,其中有“湖南長沙馬王街修業學校毛澤東君、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楊賢江君”。施存統在夏丏尊、陳望道、劉大白等教師思想的影響下,在第二期上發表《非孝》一文,向家族制度發難,在浙江學界率先揭開反禮教鬥爭的序幕,被守舊勢力視為“洪水猛獸”。刊物遭北洋政府電令查禁。省教育廳下令開除學生施存統並解聘新派教員,經亨頤拒絕執行。1919年11月16日,浙江一師學生自治會正式成立,宣告其宗旨為“尊重個人的人格,發展互助的能力,養成自治的習慣,練習共同的生活,建設模範的社會”。此事開全省風氣之先,以後各地學校相繼起而仿效。1920年2月9日,經亨頤遭省教育廳免職。浙江一師師生以“挽經護校”相號召,掀起“一師風潮”,多次向官署請願,力陳挽經目的是為“維持本校改革精神,鞏固吾浙文化基礎”。當局出動軍警包圍並試圖解散學校,師生與之展開堅決鬥爭。杭州其他各校學生前來支援,海內外社會輿論紛紛聲援,梁啓超、蔡元培等社會名流也來電指責當局暴行。在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下,當局被迫與學生重開談判,經蔡元培之弟、杭州中國銀行行長蔡元康調停,下令撤圍,收回解散學校的成命,並同意學生提出的“官廳任免校長鬚得學生同意”之要求。4月17日全校復課。是為五四運動後震驚全國的“一師風潮”。
浙江一師為整個近現代中國社會的進步提供了舉世公認的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從浙江一師大門邁出的莘莘學子中,有一大批成為中共早期骨幹,他們是俞秀松施存統楊賢江、華林、王貫三、謝文錦、宣中華、葉天底、唐公憲、梁柏台、壽松濤、汪壽華、莊文恭、胡成才、李憲仲、蔣友諒、瞿景白……。“一師風潮”為中國共產黨、中國共青團以及杭州地方黨、團組織的創立與發展奠定了幹部基礎,該校進步師生同時還在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在倡導知識分子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等重大問題上,也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