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朝陽門內大街81號

鎖定
朝陽門內大街81號,又稱“朝內大街81號”,隸屬於天主教北京總教區。“華北協和話語學校”的原址,是美國聖言會傳教士在1910年作為語言訓練中心和休息處建立的。90年代末,開始閒置。
2000年後,網上開始流傳該處“鬧鬼”的軼聞,甚至網民們把這裏稱為北京四大“凶宅”之首。
2016年3月1日,這座百年老樓已封閉大門,開啓修繕工作,預計10月能再次對遊客開放 [1] 
中文名
教堂
外文名
Church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81號院
信    息
電影《京城81號》
歸    屬
天主教北京總教區
創建時間
1900年

朝陽門內大街81號簡介

朝陽門內大街81號
朝陽門內大街81號(5張)
華北協和話語學校”的原址,是美國聖言會傳教士在1910年作為語言訓練中心和休息處建立的。90年代末,開始閒置。
朝內大街81號是“華北協和話語學校”的原址,是美國傳教士在1910年作為語言訓練中心和休息處建立的。作為培訓傳教士中文和提供休息的華北協和話語學校。1930年後改名為加利福尼亞學院,開始招生。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曾於1932年在這所學校學習語言。據天主教愛國委員會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東樓只在解放前被一個比利時老太太作私宅用。由於資金問題,這兩座樓一直閒置。2005年左右,許多熱衷於城市探險的年輕人來此處探險。這棟廢棄的小樓曾經被電視劇組使用過多次,其中就包括一手捧紅了陸毅海巖劇《永不瞑目》。

朝陽門內大街81號建築佈局

小樓周圍堆滿了隨意亂放的破舊道具和建築垃圾。外觀看上去非常乾淨的兩個高高的腳手架站在那兒。 光線並不算強卻絕非陰鬱,屋內舊式西洋傢俱、裝飾一派井然,甚至門口還有台古董冰箱,好像主人剛剛才在客廳裏會過客人,感覺隨時都會過來跟闖進來的陌生人打個招呼。
小樓牆上結着的奇異果實長得像橙子,又可能是南瓜。

朝陽門內大街81號危樓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比起東樓的整飭,西樓就破敗得多了。一進樓門,空氣霎時全都安靜下來,只聽見呼呼的風捲着殘葉在破舊的屋裏穿窗而過。
一層一層攀着樓梯上去,好像越往上面樓體越是老化得厲害。走到三樓,腳下的木地板隨時可見裂縫,最大的幾乎有一個指節寬。把這層走了個來回,那麼脆弱的地板,再瘦的人也會擔心自己是否過重,彷彿隨時都可能把它踩漏,慶幸還好不是晚上。
硃紅色的樓梯上有鏤花的紋案,還依稀看得出曾經的精緻。透過頂樓的小窗往外看,對面現代化的居民樓醒目耀眼,讓人有種偷窺的滿足感。出了樓後小門一轉身,正碰上不知哪個劇組扔在門口的簡易衣櫃。表面有個正在跳芭蕾舞的女人畫像,幽幽地跟我對視着。不由心頭一顫,喃喃自語道:“這女人也太像真人了吧。”

朝陽門內大街81號地下室

地下室 地下室
關於這處“鬼屋”的真正身份,彷彿跟它“鬧鬼”的傳説一樣多。到處黑得不行,地上全是雜物,每前進一步都必須分外小心。大家摸進一個側門,藉着頭燈觀察半天,在房間正中有個窟窿,湊近一看裏面居然還有樓梯!“地下的地下啊,有意思!”我望着房間裏唯一有亮光的地方,是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窗户,大概地牢的樣子就跟這個差不多吧。陳楚他們繼續往地下走去,推斷這原來可能是個鍋爐房。

朝陽門內大街81號傳説

朝陽門內大街81號傳説一

之後,這樓裏邊出現了許多許多奇怪的事情, 每當到了風雨交加的夜晚或者月圓的晚上.... 房間裏就會傳出哭聲,摔玻璃瓶的聲音。

朝陽門內大街81號傳説二

鬼樓一街之隔的森豪公寓知道吧。那個工程從2000年前就一直停工荒廢..據傳説其中一個原因不是開發商沒錢了......而是......
內部曝光
內部曝光(3張)
曾經在2001年的夏天的某個夜晚,工地的幾個工人晚上喝多了,跑森豪公寓的地下室去撒尿。結果尿尿的過程中感覺有股風。嗖~~嗖~~的吹後脊樑。轉身才發現地下室裏朝北的一面牆上有個洞。於是他們拿着蠟燭過去看。一個工人喝多了就伸腳就把牆轟的一聲揣塌了,發現牆後竟然黑漆漆的不見五指,其中一個老工人説是地道,施工打地基的時候就已經發現這個地道了,後來就用磚給封上了,其中年輕的3個工人仗着喝了幾口酒就要進去看看,那個年長的老工人説什麼也不進去,就離開了,剩下的3個年輕的工人點着蠟燭就朝地道鑽進去了。
年長的老工人出來以後就回工棚了,約莫過了20分鐘,他不經意間從工棚的2樓窗户朝馬路對面看了一眼,那個方向正好是朝內大街81號的鬼樓,就發現鬼樓的窗户裏忽然閃了幾下光亮,然後接着陡燃就滅掉了,四周死一樣的寂靜。
老工人忽然感覺到一絲莫名的不詳,不過也沒有多想就睡覺了,第2天,昨天晚上進地道的3名年輕工人沒有來上班,工友去工棚找也沒有發現,第3天,第4天,3名工人失蹤了。
朝陽門內大街81號 朝陽門內大街81號
如果你曾經在夏天某個炎熱的酷暑當頭的時候,從公寓前經過的話,會突然被襲襲涼意所驚奇。這是的確存在的事實。曾經有人做過實驗,發現公寓前的温度要比離此二十米不遠的地方低好幾度。至於是否是地下有物而造成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很奇怪,這樣的一棟樓為什麼不拆除,重新翻蓋。而是內外佈滿編織布,似乎是要修繕。而且這個實際高5層的老式建築,在80年代卻又在其樓頂新加蓋了一層樓。我們知道樓上加樓是需要建設部門批准的。而批准的條件之一就是這棟樓必須有足夠深的地基。那麼朝內大街130號的地下究竟有什麼呢?它在文革時期又發生了哪些離奇故事呢?朝內大街79號裏的白鬍子老爺子究竟何許人也?朝內大街和小街路口之間的過街天橋為什麼建成X字形狀?朝內大街恆親王府又稱五爺府內有何樣機關密道呢?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90年代初朝內大街的改造工程,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一切也將隨歷史煙飛雲散。。

朝陽門內大街81號傳説三

中央電視台有個頻道做了一期關於朝內81號的節目。 據説,政府打算拆這個房子,可是在拆的過程中,有些民工無緣無故的不見了蹤影, 後來就不敢再動工了。 [2] 

朝陽門內大街81號警方解答

朝陽門內大街81號 朝陽門內大街81號
東城公安分局朝陽門派出所管片兒民警沈振宇查詢了十年的檔案,未發生過傳聞中所説的2000年裝修工人失蹤事件,以及2007年探險者在樓內死亡事件。“如果有案件,公安機關一定有報案記錄,但現在看來這些都是謠言。”
由於81號院多年無人使用,最初一些社會閒散人員在其中過夜,一些燈火造成了所謂鬼火的謠言。隨着81號院在網上被熱炒,探險者們經常翻牆而入,製造一些聲響和光亮,其實不過是自己嚇唬自己。
警方同時告誡探險者,私自闖入他人建築物是違法行為,如果出現問題,警方會以妨礙治安為由對此進行處理。

朝陽門內大街81號權威解答

天主教北京教區的石洪喜秘書長。石洪喜對記者講了這兩棟小樓的來龍去脈。據介紹,朝內大街81號是“華北協和話語學校”的原址,是美國傳教士在1910年作為語言訓練中心和休息處建立的。1930年,當傳教士停止對學校財政支持後,學校改名為加利福尼亞學院,開始招收學生,培養外交官、學者、商人和其他人才。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曾於1932年在這所學校學習語言。
新中國成立以後,小樓一直被政府的一些行政部門徵用,到了八十年代還是市民政局下屬一個單位的辦公樓。在上世紀90年代末,政府將81號院的產權移交給天主教北京總教區
石洪喜秘書長稱,81號院移交之後,經過房屋管理部門的評估,發現兩棟小樓年久失修,已經不具備使用條件。同時,小樓作為《北京優秀建築名錄》中的一個建築,不能拆除,只能在原有基礎上改造。而改造需要一大筆費用,教會希望把小樓出租給第三方進行裝修,但由於改造成本過高,很多租户覺得不划算,所以十年之間一直擱置。

朝陽門內大街81號探險須知

1.基本裝備:手電筒或野營頭燈、耐磨耐髒的衣服鞋子、手套、急救藥品,還有少量食物,防止被困後沒有體力等待救援。
2.必備手機,與外界保持暢通聯繫,讓家人、朋友知道你探險的大概時間。
3.有人值守的建築物,可能不容易進去,需想辦法進行公關。 [3] 
4.廢棄建築最大的危險,來自地板和天花板的不穩固,以及空氣中可能含有有毒氣體,謹慎行事避免受傷。
除了照片,請什麼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請什麼都不要留下。

朝陽門內大街81號新聞報道

朝內81號 朝內81號
北京“凶宅”朝內81號週末迎客千人 已分批限流
隨着驚悚電影《京城81號》熱映,被譽為京城第一凶宅的朝內大街81號院再次成為“探險迷”的熱點,電影上映5天來,日均500多人來此一遊,夜間更有獵奇者聚集。無奈兩棟民國老樓年久失修,已成危樓,經不住多人踩踏,朝內81號院管理方昨日表示,為保安全將嚴格限流,白天分批次參觀,夜間謝客。 [4] 
朝陽門內大街81號 朝陽門內大街81號
2017年3月,院內兩棟民國建築已經裝修完畢。承接該院落出租事務的中介人員表示,兩棟樓正在對外招租,租金價格約為一年1000萬元,明顯高於周邊其他商業用樓。 [5] 

朝陽門內大街81號身世之謎

圍繞北京朝陽門內大街81號院兩棟建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小洋樓,“鬼宅”的傳説流傳許久。今年夏天,隨着驚悚電影《京城81號》的熱映,這裏更被炒得沸沸揚揚,許多獵奇者、探險迷前來聚集,夜間不時還會有人為尋找刺激翻牆而入,“真是紅了電影,苦了老樓。”面對一些道聽途説,我們翻閲相關檔案卷宗,由此還原了朝內81號主人的真實身份以及歷史變遷的痕跡。
朝陽門內大街81號院佔地面積約有半個足球場大小,院內東、西兩側各有一座漂亮的三層西洋式建築。這兩座磚石結構小樓,均採用典型的20世紀歐美折衷主義風格,地上三層帶地下室,頂層有閣樓,覆以法國“蒙薩”式雙摺屋頂和拱形裝飾窗。
時光流轉,這兩棟小樓周邊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隨着城市改造的腳步,這兩棟小洋樓的居民被遷出。不久就開始了對這兩棟樓的拆除工作,正當工人們拆卸的過程中,卻被叫停。
後來這兩座小樓未被修繕。由於無人居住,爬山虎瘋長到被卸下窗框的窗户裏,透過爬山虎人們可以看到窗户裏黑洞洞的空間。近十年來,有許多熱愛城市探險的青年紛紛來此,他們將自己的探險經歷進行誇張並加上想象,臆造出“81號院鬧鬼”的傳言。久而久之,朝內81號是凶宅、鬼樓的説法就流傳開來,甚至被稱為京城“四大凶宅”之首。 [6] 
去年底,某電影公司根據小説《朝內81號》籌拍同名電影,影片裏不斷出現的驚悚情節及畫面,一下就抓住了當今年輕人的獵奇心理。雖經有關方面多次聲明此處是民國時期美國天主教會用於培訓傳教士中文的學校,但卻無法阻擋人們的獵奇與“體驗”心理,每天都有許多年輕人來此探訪。為了防止有人翻牆而入“體驗鬼屋”,現在這裏每晚都會安排兩名以上員工徹夜值班。
日偽時期,法國維琪政權成為法西斯的同盟,由於知道朝內大街69號院居住的是有法籍背景的朱德蓉女士,所以未被日本人佔據。抗戰勝利後,由於生活所迫,1946年朱德蓉將院內的西樓一層出租給天主教奧斯汀修女會在此設立普德診所。
1948年5月5日,愛爾蘭人天主教味增爵會的司鐸孔文德(譯音)由愛爾蘭籌劃了國幣10億元(通貨膨脹時的貨幣),購置了朝陽門69號(老門牌)院,設立天主堂。其實這10億元只夠購置這座院落一半的價格,但孔文德與朱德蓉談妥的條件是:從即日起提供朱德蓉生活的一切費用,直至她在這所院落里居住至死,並料理其死後的一切。
1948年9月,愛爾蘭天主教味增爵會派葛榮禮正式接替孔文德在這裏任司鐸。 [6] 
解放後,1950年6月中國人宋維裏奉上級(西什庫堂)樞機主教公署、法籍遣使會之命,來到朝陽門天主堂任副堂。過了三四個月,樞機公署為照顧東堂的陸西滿司鐸的身體,又將宋維裏與陸西滿調換。一年後,陸西滿病體復原,便去天主教文聲小學教書,又由上司從阜外馬尾溝石門教堂將張永善司鐸派來任副堂之職。1951年4月15日,朝陽門天主堂又更換張永善為本堂户主,成為此教堂首任本堂的中國人,葛榮禮則退居幕後。
1951年6月10日,西什庫堂神甫宋樂山接替張永善,當他推開這座院落的大門,被這裏的美景吸引住了。這座院落大門面向朝內大街,門房在大門東側。院落的南牆外由於有居民院落,所以東南角向內凹進,而南側圍牆更是向西南方向呈不規則的折反狀態。西側圍牆由於朝內大街是斜街,所以呈向西北的弧形走向。北部圍牆和東部圍牆整齊,圍牆外部是仁立地毯廠。
進入大門是佔據院落前廣場的花園,花園北側為東樓,東樓東側為花窖。東樓的東北角為教友居住及朱德蓉使用的瓦房。院落的西南角也有供教友居住的平房。進入東樓向西開的大門,右側為會客室,其餘的一層房間仍由朱德蓉使用。二層全部由神甫住用,三層為工友住用。
從東樓到西樓之間有過廊連接,西樓北側有二層樓的診療室。西樓另有一個坐北朝南的大門,進入大門後有施診所和藥理室。西樓二層全部為教友居住,三層是整個通開敞亮的聖堂。
儘管宋樂山對這裏的環境感到很滿意,可當時正值宗教界三自革新運動蓬勃開展,朝陽門堂隨即聲明與外國斷絕經濟關係,不再接受外國津貼,過去由東堂愛爾蘭遣使會支取的費用遂告終止。
朝陽門天主堂的命運與當時社會的大環境密切關聯。1951年9月16日至17日,中共政府強制北京天主教教徒召開了近500人蔘加的第一屆代表會,成立了北京市天主教革新委員會。 [6] 
1951年11月宋樂山因積勞成疾住進了醫院。接替他的是原輔仁天主教堂的神父,時年31歲的宋靜山。
由於朝陽門天主堂的經濟拮据,宋靜山不得不辭去了教堂的工役和廚役,一人維持教堂的工作。過去教徒們及家屬無償地在教堂里居住,而今不得不讓這些教徒們花錢租用。儘管如此,租金也是少得可憐,維持教堂的經費還是沒有得到緩解。
1953年煤礦總局文工團佔用了這裏的16間房,並以此為基礎,將東北煤礦文工團與華北煤礦文工團合併,成立了中國煤礦文工團。不久團部遷入北京東郊大黃莊,教堂的房屋則成為了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家屬宿舍
西什庫教堂於同年7月16日將宋靜山調走。過了三天,62歲的楊秉文調到朝陽門天主堂任本堂。
到了1957年夏天,中國共產黨政府成立了天主教愛國會,中共政府將教堂收歸己有,因此,最初外籍傳教士對朱德蓉的種種承諾已不能兑現。面對院裏嘈雜的環境,年過七旬、生活已不能自理的朱德蓉,請人幫忙從西四妞妞房衚衕找來了一位19歲的姑娘李文嫺照料她的生活。
1957年年底,曾在朝陽門堂任本堂的宋靜山被中共強制清河勞教兩年。又過了一年,首任朝陽門堂本堂的中國神父張永善被強制到南口農場進行勞改。
1965年,在整頓地名和門牌號重新編排中,原朝內大街69號被改為81號,而此時這裏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雜院
為落實國家的宗教政策,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局等部委聯合下發文件,要求各單位騰退強制佔用的宗教房產。
1994年7月,經過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北京市天主教愛國會辦理了朝內大街81號的房屋所有權證。但是由於經濟補償問題,院中居民的騰退工作進展緩慢。直到這一地區啓動了拆遷工作,院中的房屋才被騰空,而就在對這兩棟小樓開始實施拆除的時候,拆除工作被叫停,但經過房管部門的評估,確認院中的兩棟小樓年久失修,已成為危房,不具備繼續使用的條件。
2009年,當朝陽門天主堂的首任中國人本堂張永善得知朝內大街81號被列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並被收錄到《北京優秀建築名錄》後不久,在老家安然辭世,享年93歲。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