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有序羣

鎖定
羣是一種只有一個運算的、比較簡單的代數結構;是可用來建立許多其他代數系統的一種基本結構。1770年,拉格朗日在討論代數方程根之間的置換時,首先引入羣的概念,而它的名稱,是伽羅華在1830年首先提出的。
有序羣(ordered multiplicative group )是指由記以加法的交換羣G與同G的法則相容的G中的一種序關係所組成的偶。有序交換羣在賦值論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1] 
中文名
有序羣
外文名
ordered multiplicative group
領    域
代數
對    象
交換羣
作    用
賦值論
定    義
帶有全序的一個交換乘(加)羣

有序羣詳細定義

有序羣(ordered multiplicative group )是指由記以加法的交換羣G與同G的法則相容的G中的一種序關係所組成的偶。換言之,對G之元素的任一三元組(x,y,z),有: [2] 
有序羣也可以定義為帶有全序的一個交換乘(加)羣。關於有序乘(加)羣,下面兩個定義是等價的:
1.Γ是一個階大於1的交換乘(加)羣,即Γ≠{1}({0}),若Γ中有非空子集Δ滿足:
1) 1Δ(0Δ)。
2) 對Γ中的每一個元素λ≠1(λ≠0),必有λ∈Δ或者λ∈Δ(-λ∈Δ)。
3) Δ對乘法(加法)封閉,
則稱Γ為一個有序乘(加)羣,或者稱為由Δ所定義的有序乘(加)羣。
2.Γ是一個交換羣,若Γ上定義了一個二元關係≤,滿足下麪條件:
1) 對於每個λ∈F有λ≤λ成立。
2) 對於任意兩個λ,u∈Γ,有λ≤u或者u≤λ成立。
3) 若λ≤u以及u≤λ,則λ=u。
4) λ≤u,u≤v且有λ≤v。
5)若λ≤u,且對任何v∈Γ皆有
λv≤uv(λ+v≤u+v)。
有序交換羣在賦值論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有序羣

羣是一種只有一個運算的、比較簡單的代數結構;是可用來建立許多其他代數系統的一種基本結構。 [3] 
設G為一個非空集合,a、b、c為它的任意元素。如果對G所定義的一種代數運算“·”(稱為“乘法”,運算結果稱為“乘積”)滿足:
(1)封閉性,a·b∈G;
(2)結合律,即(a·b)c = a·(b·c);
(3)對G中任意元素a、b,在G中存在惟一的元素x,y,使得a·x= b,y·a=b,則稱G對於所定義的運算“·”構成一個羣。例如,所有不等於零的實數,關於通常的乘法構成一個羣;時針轉動(關於模12加法),構成一個羣。
滿足交換律的羣,稱為交換羣。
羣是數學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已滲透到現代數學的所有分支及其他學科中。凡是涉及對稱,就存在羣。例如,可以用研究圖形在變換羣下保持不變的性質,來定義各種幾何學,即利用變換羣對幾何學進行分類。可以説,不瞭解羣,就不可能理解現代數學。
1770年,拉格朗日在討論代數方程根之間的置換時,首先引入羣的概念,而它的名稱,是伽羅華在1830年首先提出的。

有序羣交換羣

交換羣亦稱阿貝爾羣,是一種重要的羣類。對於羣G中任意二元a,b,一般地,ab≠ba。若羣G的運算滿足交換律,即對任意的a,b∈G都有ab=ba,則稱G為阿貝爾羣。由於阿貝爾(Abel,N.H.)首先研究了交換羣,所以通常稱這類羣為阿貝爾羣。交換羣的運算常用加法來表示,此時羣的單位元用0(零元)表示,a的逆元記為-a(稱為a的負元)。用加法表示的交換羣稱為加法羣或加羣。
交換羣的運算適合交換律。挪威數學家阿貝爾在研究高次方程的根式求解時,除了五次方程以外,他討論了更廣一類的方程,現稱之為阿貝爾方程。其全部根都是其中一個根的有理函數,設x1是n次阿貝爾方程的一個根,其全部根則為
,其中Qi(i=1,…,n-1)是有理函數,並且對於任意的1≤i≤j≤ n,有Qi(Qj(x1))=Qj(Qi(x1))。後人發現,阿貝爾方程是具有交換律的伽羅瓦羣的方程。為了紀念阿貝爾,後人稱交換羣為阿貝爾羣。
交換羣是一般羣論中的一個獨特分支。在拓撲學代數學中常常構造一些交換羣,作為討論問題的工具。例如,拓撲學中的基本羣、同調羣,代數學中的布饒爾羣等等。交換羣論與代數拓撲學模論同調代數環論等有着密切的聯繫。 [4] 

有序羣全序

全序 全序
全序亦稱“線性序”。序關係的一種。具有連結性的半序。可分強、弱兩種,分別用<與≤表示,它們是滿足相應連結性的強、弱半序關係。即對於集合X中的任何元a,b,連結性也可表示為:a=b或a<b或b<a,結合強半序中的其他性質,可以證明滿足強全序關係的集中的任何元素a、b,a<b、a=b與b<a,三者中必有且僅有一個成立,這個性質叫做三分律。

有序羣應用領域

有序羣在賦值論中有重要應用。
賦值論是域論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交換代數的一個工具。特別是在代數數論、分歧理論、類域論和代數幾何中有極為重要的應用。通常的賦值可分為加法與乘法賦值兩類,有時簡稱賦值。從賦值出發,可以給原來的域一個拓撲結構,使之成為拓撲域.賦值理論肇始於屈爾沙克(Kürschák,J.)於1913年發表的論文.賦值、賦值域這些名稱都是他首先引入的。其後,經過奧斯特洛夫斯基(Ostrowski,A.M.)等人的工作,解決了屈爾沙克在論文中提出的問題,並發展了這一理論.1932年,克魯爾(Krull,W.)發表了題為《一般賦值理論》的基本論文,從而奠定了賦值論這一分支的基礎.時至今日,賦值理論已逐漸越出了“域”的界限,在許多代數結構上,例如羣、環、向量空間等,也用多種方式引進賦值,並由此對這些結構作算術理論的研究.此外,賦值論還滲入泛函分析的領域,發展了所謂非阿基米德泛函分析。 [5] 
參考資料
  • 1.    餘林清. 一般交換羣作用下測度敏感性相關問題的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6.
  • 2.    張鈺,呂恆. 有限交換羣的直積分解[J].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6(12):61-64. [2017-09-14]. DOI:10.13718/j.cnki.xdzk.2014.12.012
  • 3.    林彥珠,李洪興. 有序羣中的序關係與廣義商羣之間的對應[J].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04):433-436. [2017-09-14].
  • 4.    仝道榮. 半有序羣上的自由半格羣[J]. 黃淮學刊(自然科學版),1997,(S4):19-23. [2017-09-14].
  • 5.    魏俊潮,韓陽. 有序羣分次環的一些結果[J]. 揚州工學院學報,1997,(02):50-53. [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