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蘇

(浙江大學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曾蘇,男,博士,1959年11月生,浙江人。藥物代謝藥物分析專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及全國優秀教師獎章獲得者,浙江大學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擔任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醫藥學部副主任、浙江大學藥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藥物代謝和藥物分析研究所所長。
中文名
曾蘇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全國優秀教師及全國優秀教師獎章獲得者
代表作品
《手性藥理學與手性藥物分析》
《藥物分析學》
《藥物代謝學》
《臨牀藥物代謝動力學》
性    別
職    稱
浙江大學藥學院教授
職    務
浙江大學藥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藥物代謝和藥物分析研究所所長

曾蘇從事研究

主要從事手性藥物分析和立體選擇性代謝、藥物在生物體內轉運與代謝、 人源化藥物代謝研究模型的建立及其應用、藥物質量控制方面研究。 [1] 

曾蘇研究領域

(1) 手性藥物分析:採用手性色譜等方法,分離與測定對映體雜質,控制手性藥物的質量;建立生物體液中藥物對映體的分離與定量測定方法,研究藥物對映體的體內外吸收、分佈、代謝、排泄(ADME)和藥理作用機制的立體選擇性;
(2) 藥物在生物體內轉運與代謝:建立生物體液中藥物的分離與測定方法,應用Caco2,MDCK, Bcap37/MDR1和MDCK/MDR1細胞、CYP、UGT、PXR等轉基因細胞、微粒體與動物等模型,研究化學藥、中藥、生物技術藥物在生物體內轉運與ADME、誘導與抑制作用、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藥動學;
(3) 轉基因細胞系的建立及其應用:採用克隆與DNA重組技術,研究藥物代謝酶核受體、藥物轉運體等轉基因細胞系,建立快速、大規模的化合物ADME特性篩選模型;
(4) 藥物質量控制:採用現代分析手段,研究化學藥、中藥、生物技術藥物的質量控制方法,制訂藥品的質量標準,研究藥品的穩定性。

曾蘇教學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藥物分析》和主編“十二五”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藥物分析學》。
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各1項,“十五”和“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各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浙江省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專項基金省部級課題8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和國家新藥證書1項。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SCI收錄50餘篇,主編著作4部。 [1] 

曾蘇主要榮譽與成果

主要榮譽: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吳階平醫學研究獎-保羅·楊森藥學研究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浙江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第一層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全國優秀教師及全國優秀教師獎章獲得者、浙江省優秀教師。 [1] 
1. 曾蘇,餘露山,蔣惠娣,姚彤煒,陳樞青,周慧,胡海紅,周權,孫翠榮,潘遠江,手性藥物分析與手性藥物代謝,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12
2.曾蘇,侯廷軍,餘露山,何俏軍,蔣惠娣,楊波,周慧,胡海紅,徐思雲,陳樞青,羅沛華,李丹,ADMET成藥性評價關鍵技術和模型研究,教育部優秀科研成果科技進步二等獎,2014 [1] 

曾蘇出版著作

2.曾蘇主編,《藥物分析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
3. 曾蘇主編,《藥物代謝學》,2nd Ed,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4. 曾蘇主編,《臨牀藥物代謝動力學》,人民衞生出版社,2007(衞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

曾蘇社會兼職

國家藥品審評專家、中國藥學會理事、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學會應用藥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藥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浙江省藥學會副理事長。
《J Pharm Anal》、《藥物分析雜誌》、《J Chin Pharm Sic》、《中國現代應用藥學》副主編、 《Drug Metab Dispo》、《Phytomed》、《Curr Pharm Anal》、《藥學學報》、《中國藥學雜誌》、《Acta Pharm Sin B》、《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解放軍藥學學報》、《醫藥導報》、《藥學教育》等雜誌編委。 [1] 

曾蘇專利成果

1.中國發明專利,菊花總黃酮在製備治療心律失常藥物中的應用.2008
2.中國發明專利,雞肝散提取物總黃酮在製備抗心血管疾病藥中的應用,2006
3.中國發明專利,菊花總黃酮樹脂純化方法,2005
5.中國發明專利,人二相代謝酶的三個功能性突變體及構建和用途,2008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