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拉頓

(日本怪獸電影中的虛構生物)

鎖定
拉頓日文名稱是ラドン,英文寫成Rodan,是日本怪獸電影中的虛構生物,造型與名字來自史前時代的“無齒翼龍”(Pteranodon)。拉頓 Rodan拉頓是從電影《空之大怪獸拉頓》開始登場的活躍在東寶哥斯拉系列電影中的架空怪獸。與哥斯拉、摩斯拉並稱東寶三大怪獸。
中文名
拉頓
外文名
ラドン
別    名
Rodan
出生日期
1956年
代表作品
《空中大怪獸拉頓》
《哥斯拉》系列
來    源
無齒翼龍
種    類
虛構生物
出    處
日本怪獸電影

拉頓角色經歷

《空中大怪獸拉頓》裏的拉頓 《空中大怪獸拉頓》裏的拉頓
拉頓(日文:ラドン,英文寫成Rodan)是日本怪獸電影中的虛構生物,造型與名字來自史前時代的“無齒翼龍”(Pteranodon)。拉頓的第一次出場是1956年的《空中大怪獸拉頓》,此後,拉頓多次出現在哥斯拉系列電影中,並與哥斯拉、摩斯拉並稱為東寶三大怪獸。
在《三大怪獸:地球最大的決戰》(1964年)中,拉頓與哥斯拉、魔斯拉合作一同對付三頭怪獸王者基多拉,另外在哥斯拉vs機械哥斯拉(1993年),拉頓與哥斯拉大打出手,但最後與哥斯拉一同對抗機械哥斯拉,而在《哥斯拉:最後戰役》(2004年)中,拉頓成為被X星人控制的眾多怪獸之一,並被派往與哥斯拉決戰,雖然被擊敗了,然而拉頓與安基拉斯以及西薩王是少數在最後戰役中沒被殺死的怪獸。
拉頓的主要攻擊方式是利用超音速飛行來產生衝擊波,或者是展動翅膀來產生暴風,有時候它的嘶吼也能成為攻擊武器,在《哥斯拉vs機械哥斯拉》裏,拉頓最終進化成火焰拉頓,並會施展類似哥斯拉的熱線攻擊。

拉頓特徵

拉頓是由無齒翼龍突變而成的怪獸。由特攝美術監督渡邊明以無齒翼龍為原型設計出的怪獸,名字來源是無齒翼龍Pteranodon。頭上有2根凸起的角(在哥斯拉VS機械哥斯拉中是3根),口中長出無齒翼龍沒有的尖牙。身體巨大,能以超音速飛行引發音爆現象,僅是飛過就能將街道徹底破壞。在初代被自衞隊用火箭炮攻擊將其引誘到阿蘇山噴出的岩漿中燒死。
在《三大怪獸》中擁有與哥斯拉戰鬥並不落下風的戰鬥力。在《哥斯拉VS機械哥斯拉》中再次登場的拉頓在受到哥斯拉的熱線攻擊後更是進化為火焰拉頓,能噴出與放射熱線同等威力的鈾能熱線。
圖冊
圖冊(5張)
拉頓的叫聲是由大提琴的聲音以及人的聲音作為素材經過加工製作而成的。之後在奧特曼系列作品以及其他怪獸作品中多次使用,在VS系列中王者基多拉以及巴特拉的叫聲也使用了拉頓的叫聲。
和摩斯拉、安吉拉斯、西薩王以前作為哥斯拉的怪獸夥伴,擁有很高的人氣。
有在《全體怪獸大進擊》中作為怪獸島的住民、在《地球攻擊命令》以及《王者基多拉的逆襲》(廢案)中作為己方怪獸、在《摩斯拉3》中作為敵役的原始設定,但是全部被更改。
拉頓與哥斯拉、摩斯拉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名字在標題中登場的作品只有《空中大怪獸 拉頓》一部。

拉頓登場電影

拉頓 拉頓
空中大怪獸拉頓》(1956年)
《三大怪獸 地球最大決戰》(1964年)
《怪獸大戰爭》(1965年)
《怪獸總攻擊》(1968年)
《哥斯拉vs機械哥斯拉》(1993年)
《哥斯拉:最後戰役》(2004年)
哥斯拉2:怪獸之王》(2019年)
哥斯拉:奇異點》(2021年)

拉頓歷代拉頓

拉頓初代拉頓

身高:50米
翼展:120米
體重:1.5萬噸
登場電影:《空中大怪獸拉頓》(1956年)
簡介:由於核試驗以及高温火山氣體的影響在現代復活。在劇中有與無齒翼龍有關係性的發言,但是沒有明確的斷言。但是在腳本中設定無齒翼龍是“生活在中生代中的一種翼龍,是最大的始祖鳥”(譯者注:寫腳本的需要惡補古生物學)。
拉頓 拉頓
在阿蘇的煤礦中復活,從卵中孵化出來後以古代蜻蜓——翔龍的幼蟲為食併成長。其中一頭在阿蘇山處出現,與航空自衞隊F-86戰鬥機展開大規模的空戰,擺脱追擊後來到佐世保以及福岡中大肆破壞。能從口中噴出煙狀氣體(一部分書籍中記載為“氣體狀武器”),僅是突入了彈珠機屋中,並引爆了油罐車,真正的威力如何尚且無解。
受到陸空自衞隊的夾擊陷入危機時另一頭也出現了,最後由於歸巢本能回到阿蘇山後受到自衞隊的導彈攻擊,受到爆炸的影響阿蘇火山爆發,2頭拉頓被捲入赤紅巖漿中消失了。
在作品中沒有明確描寫有2頭拉頓,被觀眾反映此問題後在海外公開版中增加了説明是2頭拉頓的片段。

拉頓二代目拉頓

身長:50m
翼長:120m
體重:1萬5000噸
登場電影:《三大怪獸 地球最大決戰》《怪獸大戰爭》《怪獸總進擊》
簡介:為哥斯拉系列的昭和拉頓,身體數據與初代相同。
在昭和哥斯拉中登場的拉頓雖然在各作品的劇情上有矛盾,但都是同一種東西,所以都被稱為二代拉頓。與初代相比背部造型發生了改變。
拉頓 拉頓
《三大怪獸地球大決戰》 與從阿蘇山登場的初代拉頓是同族,也有是那兩隻的孩子的説法。令由於前作中與摩斯拉戰鬥後無法噴出熱線的哥斯拉陷入苦戰,將哥斯拉拉到空中再摔落後與其展開勢均力敵的戰鬥。由於摩斯拉的介入,戰鬥終止,和哥斯拉一同拒絕了抗擊宇宙超怪獸王者基多拉的要求並説:“我們沒有保護一直欺負我等的人類的必要。(吐槽:是你們一直欺負人類吧)”但是在見到摩斯拉的戰鬥後與哥斯拉一起加入了對王者基多拉的戰鬥。在與王者基多拉的戰鬥中在空中使用高速回旋並撞擊為武器,並揹着摩斯拉飛行,將王者基多拉趕回宇宙。
造型
皮套是為了本作而全新打造的,頭部造型設計者是利光貞閃,身體是八木寬壽與八木康榮。
拉頓 拉頓
受到圓谷“拉頓的翅膀要可以像鳥一樣摺疊”的要求,在翅膀的骨架上加入了支點,在塗上橡膠後為了保持彈性花了很大功夫。製作了用操作棒控制的模型,在與哥斯拉戰鬥的場面基本都在使用。特寫用的頭部的口與眼睛可動。在表現細節表情以及與哥斯拉對戰時都是用那個2尺大的模型,作為大型的飛行模型,在劇中揹着摩斯拉幼蟲一起飛行。之後這個模型與哥斯拉皮套一併借給了圓谷公司,改造成了怪鳥利多拉與哥美斯(拉頓在奧特Q裏好像還被改成了別的玩意),歸還後這個道具在《南海大決戰》中被改造為龍套怪獸大神鷹。
《怪獸大戰爭》與哥斯拉一起被X星人帶上了宇宙,和王者基多拉展開了戰鬥。被X星人控制後與哥斯拉、基多拉一同襲擊地球,被地球人切斷控制後和哥斯拉一併對戰王者基多拉被將其趕回宇宙。被X星人稱為“怪物02”
《怪獸總進攻》被養在在小笠原的怪獸島中,以近海的海洋牧場中的海豚為食。在外星人佔領怪獸島後被控制,前去襲擊了莫斯科,在烏拉爾山脈上空擊墜超音速客機。後擔任宇宙船火龍的護衞,在切斷外星人的控制後,與出去巴朗、巴拉貢、曼達外的全部怪獸在富士山下一同對戰王者基多拉,在王者基多拉被打倒後因為接近高熱的飛船-火龍而受傷。最後,拉頓與怪獸們以前回到怪獸島。

拉頓三代目

普通拉頓
身長:70米
翼展:150米
體重:一萬六千噸
飛行速度:馬赫3
登場電影:《哥斯拉vs機械哥斯拉》(1993年)
簡介:生活在阿度諾亞島上的無齒翼龍因受到丟棄在島上的廢棄核燃料的影響變異成怪獸。因為從中生代開始就與巢中的哥斯拉龍寄居卵一同沉睡,所以將小哥斯拉當成了兄弟,在受到核輻射而怪獸化後也依舊保護着那個蛋。
因為小哥斯拉的蛋遭受了危險,因此高速襲擊了出現在阿度諾亞島海域的哥斯拉,對背後、大腿根部處展開攻擊,並用喙攻擊哥斯拉的面部,在經歷智力耗盡的苦戰後成功將哥斯拉埋在岩石堆裏。但是隨後即被哥斯拉一尾打落,在再次升空之前收到哥斯拉的連續踐踏加熱線而戰敗。
尾部造型變更。能見到翼膜內有大的骨狀物,設定上寫着這裏有血管。
與昭和系列不同,沒有使用皮套,而用了人偶拍攝。
腳本階段有“白色拉頓”這個稱謂,也畫出了相關造型。準備階段時也有雌雄2體登場的提案,雄性頭上設計了雞冠
作品中該拉頓的分類不是“空之大怪獸”,而是“翼龍怪獸”。
火焰拉頓
被哥斯拉打敗的拉頓受到小哥斯拉的蛋上附着的古代蕨類植物希布尼奧基斯(音譯)的心靈感應能力的影響,經過古代之歌合唱的整幅身體變紅,可以從口中噴出鈾能熱線。對希布尼奧基斯的波動擁有劇烈的反應,為了奪回義弟小哥斯拉而飛向青森市仙台市松島、東京灣、浦安市。將運輸小哥斯拉的直升機破壞並強行奪取了運輸用集裝箱。
之後,在幕張降落,為了讓小哥斯拉出來對集裝箱進行破壞,與隨後趕到的加爾達以及機械哥斯拉交戰。在空中戰中擊落加爾達,但是由於火力與防禦力低下,在與機械哥斯拉的戰鬥中陷入苦戰,通過奇襲將機械哥斯拉的右眼(鐳射加農)破壞,但是受到等離子榴彈的零距離攻擊,胸部破損,冒出綠色的血泡倒地不起。但是受到小哥斯拉的呼喚,拖着虛弱的身軀再次飛向戰場,受到機械哥斯拉的攻擊落在哥斯拉身上,身體風化,化為金色的粉末,將能量給予了哥斯拉,令哥斯拉的力量大幅上升。另一方面,超級機械哥斯拉的鑽石塗層因為風化的粉末的影響而溶解,防禦力大幅下降,等離子榴彈使用不能,在虛弱狀態下被哥斯拉破壞。
在古代之歌的歌詞“空之神與海之神間誕下的孩子”中,空之神應該就是指拉頓。
與哥斯拉的紅色熱線相通,象徵了紅色的強大生命脈動,與充滿稜角的金屬質感的機械哥斯拉形成對比。
火焰拉頓 火焰拉頓

拉頓四代目拉頓

身高:100米
拉頓 拉頓
翼展:200米
體重:3萬噸
飛行速度:1.5馬赫
登場電影:《哥斯拉:最後戰役》(2004年)
簡介:作為X星人的先鋒登場。襲擊了第一位日籍聯合國秘書長醍醐的秘書長專用機後大肆破壞紐約,與空中戰艦漫遊者展開激戰。一度被X星人回收,再次被解放後將漫遊者擊墜。之後與西薩王安吉拉斯一同迎戰哥斯拉,可惜不敵。腳本上存在放射熱線的技能,可惜被刪去。武器是超音速衝擊粉碎波。

拉頓傳奇拉頓

身高(鳥狀站姿):154英尺(46.9米)
傳奇拉頓
傳奇拉頓(7張)
翼展:871英尺(265.5米)
體重:3.9萬噸
登場電影:《哥斯拉2:怪獸之王》(2019年)
簡介:是“在烈火中鍛造的怪獸”,從火山中甦醒的拉頓宛如一隻雙翼噴濺着火星的巨大翼龍。其飛行時帶來的暴風和音爆使得所到之處滿目瘡痍。追擊人類戰機時遇到基多拉,敗北後成為後者的爪牙,在最後的戰鬥中被基多拉召喚而來牽制魔斯拉,但被魔斯拉尾刺重創。基多拉被消滅後,又臣服於哥斯拉。
傳説賦予它“火惡魔”和“浴火而生”的名號,但一個更簡單的名字早已在各活火山地區的古寺流傳多年,那就是“拉頓”。岩漿流過它被岩石般的鱗片包裹的身體,形成地熱鎧甲,也成為接近火山石環境的偽裝。
拉頓與翼龍有相似的骨架,曾經是天空之王,後來和孵育它的火山一樣處於休眠狀態。拉頓的翼展非常寬大,飛過天空時能產生毀滅整座城市的音速波。

拉頓奇點拉頓

身長:5米左右~5米以上
體重:未知
登場作品:《哥斯拉:奇異點》、《哥斯拉:奇異點》小説
形似風神翼龍的飛行生物,成大規模出現,酷似逃尾市祭典傳説繪畫中的生物“羅甸天狗”,眼睛能看到波長域比已知任何東西都要廣的電磁波,既能看到紅外線紫外線,也能看到短波和超長波,在拉頓眼中輸電線路明亮璀璨,電波發送塔如同燈塔一樣。有着發出電磁波的能力並能被電磁波吸引,同時也會被和其叫聲頻率相近的高頻聲波所吸引,會使用電磁波互相溝通,用喙與爪進行攻擊。會襲擊變壓器、自動售貨機等會放射出電磁波與高頻聲波的事物。
沒有性別差異,根據逃尾大學的解剖結果其與現有的生物都不同,並沒有同源框基因,蛋白質內有着眾多未知的成分,且體內氨基酸右型氨基酸,因而地球的微生物也難以分解拉頓的屍體,而怪獸們體內則逐漸產生了屬於怪獸生態系統的微生物,怪獸屍體被它們分解後會如同乾土塊坍塌一樣變成紅塵。細胞內有層狀組織,有類似於電鰻發電器官,細胞組織內含有放射性元素(Radon),因而劇中被網民稱作電波怪獸拉頓,此外也含有微量的鈾和鍶90
實際上和其他怪獸相同,都是一個高緯度存在“特異點”的一部分,特異點和怪獸的關係相當於河流的主流和支流、樹木的主幹和枝條,怪獸都是由特異點這個主幹/主流產生的枝條/支流,所有怪獸都是依靠高緯度物質“原型”(Archetype)組成自己的身軀。在紅塵的包圍中拉頓生物性質會穩定下來,並且生命力會變得非常頑強。怪獸們構成了以特異點為集權點與基礎的某種超空間網絡,能共享彼此的從過去到未來的知覺信息。依靠特異點自身如同宇宙超級計算機計算能力,所有怪獸都擁有觀測未來的能力
得益於特異點的性質,怪獸們能讀取所處環境的過去到未來的物質作用信息、生物遺傳信息與進化信息,如同“嫁接”在生物種類之上,無需試錯便能創造出能在當前環境生存與兼顧便利和效率的身體結構
拉頓在劇中一共出現了3種形態,但小説中提到了後來世界各地出現了更多不同類型的拉頓。
拉頓都是從海里出現的,在海里是長有鰭的水生形態,但在衝出水面時會迅速改變身體形態,讓鰭變形成翅膀,長出後肢,變成飛行形態
逃尾市夏日祭的傳説繪畫 逃尾市夏日祭的傳説繪畫
第一形態
2030年7月6日,逃尾市前夜祭,第一隻拉頓作為特異點的“眼睛”尋找着發出民謠《alapu upala》電波信號的骸骨,並且在之後遵從歌謠信號的指示襲擊了夏日祭會場、與大瀧吾郎駕駛的噴射傑格展開戰鬥並擊敗對方,在噴射傑格重新設定欲再次戰鬥時,拉頓從信號中意識到自身已經達到了活動負荷的極限,飛到高空並迅速死亡。隨後逃尾市多處出現了更多同樣突然死亡的個體。
第一形態 第一形態
第二形態
2030年7月20日,第二批拉頓從被紅塵染紅的房總半島海域大規模出現,體型比第一形態要小,外貌也有所改變,這次的拉頓進化出了用於儲存紅塵的器官,因而活動時限比第一形態更長。攜帶着大量紅塵進行移動,實質上是在構建怪獸棲息的生態系統。
襲擊逃尾市的部分個體被大瀧工廠一行人開發的搭載了對拉頓天線的傑洛頂棚雙人踏板車2號(簡稱傑洛Z)所發射的誘導電波所吸引,大瀧工廠一行人中途側翻撞車後與同樣遇到拉頓襲擊的公交車司機與乘客一同躲避追殺。而後有川結通過製作能發出與拉頓叫聲頻率相似的聲音的塑料瓶弓箭將拉頓引開成功脱身繼續吸引拉頓。到了晚上本次襲擊的所有個體如同上次一樣迅速死亡。
後來更大規模的羣體出現在了世界各地,根據地域的不同出現的拉頓類型也有所不同。
哥斯拉襲擊東京時先前大瀧工廠用於誘導的電磁波已經基本無效,並且釋放的電磁波干擾了通訊
第二形態 第二形態
覆蓋黑色霧狀物的個體
第10話開頭哥斯拉進化到陸地形態時出現了一隻嘴裏有火焰且全身覆蓋着黑色霧狀物的大型個體,但在攻擊前就被哥斯拉的光之輪擊落,被擊落後出於未知原因不見蹤影。
覆蓋黑色霧狀物的個體 覆蓋黑色霧狀物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