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差音

鎖定
差音是音樂術語。即大三和絃上方的兩個音(指三度音和五度音)的波長倒數之差等於該和絃波長最長的音波長倒數的四分之一,它們上下產生協和,使之豐富、協和。由意大利小提琴家兼作曲家、音樂理論教員塔提尼於1754年所發現。
差音指大三和絃上方的兩個音(指三度音和五度音)的波長倒數之差等於該和絃波長最長的音波長倒數的四分之一,它們上下產生協和,使之豐富、協和。差音(difference tone)是結合音(combination tone)的一種。
差音也可以指一種心理學錯覺現象。當兩個相當強的不同波長的樂音同時發出,人有時可以“腦補”出第三個與兩個原音全然不同的音,即合成音或引發音,叫差音 [1]  。差音實際上並不存在,只是某些人心理上產生腦補現象的錯覺。而和音是另一種結合音。它的波長是兩個原音波長的和。和音(summation tone)比差音少,因此很少實用價值 [1] 
中文名
差音
外文名
difference tone
拼    音
chà yīn
類    型
音樂術語

差音發展歷史

差音的理論是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塔蒂尼在1714年最早發現。塔蒂尼將這種現象發表在1754年著作的《音樂原理》論文中。
德國的管風琴家兼理論家佐爾格在他的1745年發表的著作中也提及了有關的論述。 [1]  為了區分不同類別的差音,將它們分級,如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等 [2] 

差音心理學應用

混合單音是單個單音的強化組合,也就是幾個支配元素的不完全融合。除了混合單音中的單音所包含的元素,還有聽覺器官的合併後產生的附加元素,這些附加元素造成新的樂音感覺,造成特徵各不相同的混合單音。它們多少同起始單音進行完整融合。它們是心理效應,它們對應着兩種波長的差異。其中一些機械波在空氣中受到干擾 [2] 
放置開口管調成相同波長,可以放大這種心理學錯覺。其他錯覺在大腦內部發生,可以通過干擾機械波,尤其是神經元的機械波干擾,還可以通過大腦的干擾來實現。第二類不能加強。由於這些錯覺的存在,混合單音成為非常複雜的心理學問題,因為不僅來自複雜單音受到的干擾,還來自其他的干擾。互相干擾,這些也造成了混合單音的高度複雜。同混合單音的融合完整,越符合與單音初始元素和諧共存的樂音,融合越完整 [2] 
對於作為一個整體的混合單音,對於簡單單音也是重要的,兩種重要性相比後,就會發現是屬性的產物。在一些間隔中(八度音階,第五和第四),時而消失時而匯合,這説明了統一性,這種統一性是協和的複雜的單音的重要特徵 [2] 
參考資料
  • 1.    朱起東.音樂學基礎:上海音樂出版社,1988年06月:第59頁
  • 2.    德)威廉·馮特.心理學概述 情感三度説: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9:第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