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慕華館

鎖定
慕華館朝鮮語:모화관)是朝鮮王朝時期迎接中國明朝清朝敕使的國賓館,位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敦義門(西大門)外,緊鄰迎恩門,為舉行郊迎等禮儀的場所。1896年後被獨立協會改造為獨立館。
(圖為18世紀《京畿監營圖》中的慕華館)
中文名
慕華館
外文名
모화관
修建年代
1407年
重建年代
1997年

目錄

慕華館建造

朝鮮王朝開國之初、剛定都漢城時,並未有慕華館,而是迎中國明朝使臣於西郊盤松亭。隨着迎敕儀式的逐漸規範化,朝鮮王朝在1407年(朝鮮太宗七年)效仿高麗開京(今朝鮮開城)迎賓館,在漢城敦義門外建造新館,向眾臣徵集名稱。左政丞成石璘提議“慕華”二字,獲得太宗的採納,遂將其命名為“慕華樓”,取“仰慕中華”之意。 [1]  1430年(朝鮮世宗十二年)進行擴建,並改稱“慕華館”,由直提學申檣題寫匾額 [2]  後來又在慕華館旁建立了迎恩門

慕華館功能

慕華館是中國使臣進入漢城的第一站,首先的功能就是郊迎。當使臣抵達碧蹄館時,朝鮮國王、世子以及百官就已經在慕華館與迎恩門前恭候使臣蒞臨。使臣在慕華館接風洗塵以後,便進入城中了。使臣離開時,也在慕華館舉行餞別儀式。不過使臣下榻之處並非慕華館,而是城中的太平館(朝鮮仁祖以後為南別宮),只有清初的個別時候是留宿慕華館的。因此明清兩朝使臣的“使朝鮮錄”中對慕華館着墨不多而對太平館、南別宮有較多描述,便是因為在慕華館停留時間較短的緣故。
慕華館由於規模場地較大,所以在平時也被用作朝鮮王朝觀射和閲武之所。

慕華館改造

獨立館(原慕華館)與獨立門 獨立館(原慕華館)與獨立門
慕華館與迎恩門作為朝鮮王朝“郊迎”中國敕使的場所,堪稱是事大主義的象徵性建築物。在近代朝鮮民族主義逐漸萌生以後,慕華館等建築物被認為是恥辱的標誌。在甲午戰爭前夕的1894年7月,有朝鮮人揭榜寫道:“不廢迎恩門、慕華館則大事休矣……不正獨立之大義則不可雪滌千古之醜辱”。 [3]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勢力被逐出朝鮮半島,朝鮮政府開始將清算事大主義遺產提上議事日程,主要措施是拆除迎恩門和慕華館、推倒大清皇帝功德碑等。但金弘集一派對樸泳孝一派主張拆除慕華館一事表示異議,認為沒必要拆除,可改作他用,因此僅在1895年2月摘下了慕華館的匾額 [4-5] 
1896年7月,徐載弼組織“獨立協會”,獨立協會標榜獨立自主,力求進一步肅清事大主義餘毒,於是在迎恩門舊址上興建了獨立門,並將慕華館改造為“獨立館”,作為獨立協會的會館。1904年後又成為親日團體一進會的會館。朝鮮日治時期被拆除。
1997年,該館又被重建,但重建的名義是“獨立館”,而非“慕華館”了。

慕華館慕華館記

重建的獨立館 重建的獨立館
《慕華館記》
我大東,禮義邦也。歷三韓高麗,服箕疇皇極之教,代修事大之禮,數千載於茲矣。國初定鼎漢陽,禮制益密,於國城中作太平館,於國境外創望華樓,獨於迎送之衢,未立館焉。我恭定大王(太宗)謂侍臣曰:皇使之來,時聘之遣,不可野處而迓勞。遂卜地於敦義門外,迤邐而北四五里許,白嶽、木覓縈紆若拱手。乃命工鳩材,不日而經營一館,然當草昧,基宇未盡備。歲庚戌,我莊憲大王(世宗)大新一代之制而肯構焉,命工部董其事,繕工供其役,新棟榱,易殿宇,燕廳若干間,庖廚若干間,門廊翼然,垣堵環列。因命集賢殿直提學臣申檣額以“慕華”而名之,蓋取畏天事大之義也。繼自今,天詔來止,則率百官以迎之;敷奏以時,則上備儀禮以遣之。觀射於斯,閲武於斯。上之御斯館也,目注中霄,心想皇朝,咫尺天顏於數千裏之外,上之慕華之誠至矣!
迨我主上殿下,繼祖宗之志,楹傾則葺之,礎倒則正之,風摧而雨洗之,則從而拚修之,其慕華之儀文,一遵成憲而尤盛焉。於是命臣溥記,臣溥竊謂:東海至闊,而江漢宗之;北辰居所,而眾星朝之。則堂堂天朝,禮樂文物之所萃,典章法度之所出,普天率土,環視內向之地,加以聖天子漸被之化,徵而悠遠,雖冰天炎海之荒,尚皆來王,況我國朝彝倫秩然,禮教赫然,華人亦以為小中華,則小華慕大華,宜也;館之得名,亦宜也。臣聞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國家慕華之制如此,主上慕華之心如此,為臣者,體上而勉於忠;為子者,體上而勉於孝。則是館也,豈徒為慕華設,抑亦為忠孝者勸,抑亦為國家之休矣。臣溥謹拜手稽首而記之,復歌頌聖德,書於館壁後。頌曰:
明明大(太)宗,慎厥始兮;穆穆世宗,善述事兮;於皇我王,循舊章兮;三聖一心,至治彰兮;華山山西,漢江江北;慕華館兮,於千萬億。 [6] 
參考資料
  • 1.    《朝鮮王朝實錄·太宗實錄》卷14,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條:“新構慕華樓於西門之外,仿松都延賓館也,命文臣各進美名。成石璘請名之曰‘慕華’,從之,因命書樓額。”
  • 2.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3,漢城府。
  • 3.    《日本外交文書》卷27,第1冊,第602頁。
  • 4.    《日本外交文書》卷28,第1冊,第400—401頁。
  • 5.    奏本第33號  .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
  • 6.    崔溥《錦南先生集》卷之一,〈慕華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