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徵信報告

鎖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轉發的《人民銀行發佈中國徵信業發展報告(2003-2013)》徵信報告:是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的一種方式。 [5] 
2019年5月央行個人新版徵信正式面世,徵信信息的時長及精細程度將進一步提升。 [1] 
2020年1月19日,二代徵信系統正式 [4]  上線。
中文名
徵信報告
外文名
Credit report
別    名
信用信息
出具單位
依法設立的徵信服務機構

徵信報告定義

徵信報告是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的一種方式; [5] 

徵信報告背景介紹

依照《中國徵信業發展報告(2003-2013)》中背景介紹國徵信業的發展,自 1932 年第一家徵信機構——“中華徵信所”誕生算起,已經有了八十多年的歷史。但其真正得到發展,還是從改革開放開始。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國內信用交易的發展和擴大、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對外經濟交往的增加、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徵信業得到迅速發展。 [5] 

徵信報告發展歷史

徵信報告國內發展簡史

我國徵信業的發展,自 1932 年第一家徵信機構——“中華徵信所”誕生算起,已經有了八十多年的歷史。但其真正得到發展,還是從改革開放開始。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國內信用交易的發展和擴大、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對外經濟交往的增加、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徵信業得到迅速發展。 [5]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分別經歷了探索階段、起步階段、發展階段、規範階段;

徵信報告徵信業改革開放發展史

探索階段:20 世紀 80 年代後期,為適應企業債券發行和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了第一家信用評級公司——上海遠東資信評級有限公司。同時,為滿足涉外商貿往來中的企業徵信信息需求,對外經濟貿易部計算中心國際企業徵信機構鄧白氏公司合作,相互提供中國和外國企業的信用報告。1993 年,專門從事企業徵信的新華信國際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開始正式對外提供服務。此後,一批專業信用調查中介機構相繼出現,徵信業的雛形初步顯現。 [5] 
起步階段:1996 年,人民銀行在全國推行企業貸款證制度。1997 年,上海開展企業信貸資信評級。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上海市進行個人徵信試點,1999 年上海資信有限公司成立,開始從事個人徵信與企業徵信服務。1999 年底,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上線運行。2002 年,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建成地、省、總行三級數據庫,實現全國聯網查詢。 [5] 
發展階段:2003 年,國務院賦予中國人民銀行“管理信貸徵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職責,批准設立徵信管理局。同年,上海、北京、廣東等地率先啓動區域社會徵信業發展試點,一批地方性徵信機構設立並得到迅速發展,部分信用評級機構開始開拓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等新的信用服務領域,國際知名信用評級機構先後進入中國市場。2004 年,人民銀行建成全國集中統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2005 年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升級為全國集中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2008 年,國務院將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管理職責調整為“管理徵信業”並牽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2011 年牽頭單位中增加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2013 年 3 月,《徵信業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明確中國人民銀行為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徵信業步入了有法可依的軌道。 [5] 
規範階段: 2019年07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並做出説明; [6]  2021年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經2021年9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第9次行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徵信業務管理辦法》,要求本辦法施行前未取得個人徵信業務經營許可或者未進行企業徵信機構備案但實質從事徵信業務的機構,應當自本辦法施行之日起18個月內完成合規整改。 [7] 

徵信報告國際發展簡史

由於各國法律傳統不同、徵信模式不同,法律制度設計存在較大差異。國外對徵信行業的立法有專門立法和分散立法兩種形式。北美新興市場國家多采用專門立法的形式,歐盟國家、部分亞洲和南美國家則多采用分散立法的形式。普遍注重對個人徵信業務的規範,對企業徵信業務的限制較少,大多明確了徵信機構的信息採集範圍,重視信息主體的權益保護,賦予信息主體在徵信活動中的重要權利。 [5] 

徵信報告分類

依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第五章:國家設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為防範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業發展提供相關信息服務。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由專業運行機構建設、運行和維護,由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監督管理。 [4] 
二是社會信用體系: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第四項(十三)條指出:鼓勵符合條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向失信市場主體提供信用報告、信用管理諮詢等服務; [6] 

徵信報告詳情

為了讓大家能夠“看懂”個人信用報告,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的專家強調,關鍵是要讀懂其中的幾個符號。為此,我們以張某個人信用報告中住房按揭貸款的這部分信息為例,為讀者作一個解讀。
個人信用報告中,通常有以下表述符號:
/———表示未開立賬户;
*———表示本月沒有還款歷史,還款週期大於月的數據用此符號標註,還款頻率為不定期,當月沒有發生還款行為的用*表示;開户當月不需要還款的也用此符號表示。
N———正常(表示借款人已按時足額歸還當月款項);
1———表示逾期1~30天;
2———表示逾期31~60天;
3———表示逾期61~90天;
4———表示逾期91~120天;
5———表示逾期121~150天;
6———表示逾期151~180天;
7———表示逾期180天以上;
D———擔保人代還(表示借款人的該筆貸款已由擔保人代還,包括擔保人按期代還與擔保人代還部分貸款);
Z———以資抵債(表示借款人的該筆貸款已通過以資抵債的方式進行還款。僅指以資抵債部分);
C———結清(借款人的該筆貸款全部還清,貸款餘額為0。包括正常結清、提前結清、以資抵債結清、擔保人代還結清等情況);
G———結束(除結清外的,其他任何形態的終止賬户)。
#———還款情況未知

徵信報告信息介紹

央行個人徵信系統的新版信用報告已上線運行,逾期記錄的“有效期”正式定為五年。新版信用報告將逾期信息的起計時點定於2009年10月,此前的不良還款記錄已經被刪除。
由於有關部門並沒有對負面記錄的時效進行明確規定,在舊版央行個人徵信報告中,逾期記錄無論是幾年前的都會顯示。新版信用報告只展示消費者最近五年內的逾期記錄。
以前,總有市民抱怨看不懂個人信用報告,因為全是表格和數字代碼,每個數字是什麼含義,得參照註釋才能明白。新版報告則改變了以表格為主的展示方式,多用文字敍述,市民一看就知道哪些卡有過逾期,哪些還款全部正常。同時,新版報告還預留了資產處置、保證人代償等信息的展示區域。
中國信用體系建立初期,很多人對於個人信用沒有足夠重視因而發生了信用卡或貸款逾期行為。由於銀行和工作單位都會參考使用這些信用記錄,長期留存的負面信息對這些人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嚴重影響。央行新版信用報告的上線,對於曾經發生過逾期且已經還清欠款的個人消費者而言,相當於給予一次改過的機會,重新建立和積累他們個人信用記錄。據悉,如果個人信用報告上存在負面信息,居民申請信用卡和房貸時很可能受到影響。

徵信報告信用污點

除了最常見的信用卡透支、個人按揭貸款逾期還款外,一些生活繳費未按時和擔保等行為都將可能被收錄進入個人信用報告。報告顯示,如本人有過欠税、民事判決強制執行行政處罰或電信欠費等情況,報告中或將有所陳列。這意味着,以後水電煤氣或固話費欠費,以及為第三方提供了擔保,而第三方沒有按時償還貸款,也會納入不良信用記錄。 [3] 

徵信報告二代徵信報告

2020年1月17日,央行徵信中心啓動二代徵信系統切換上線工作。自2020年1月19日起,徵信中心面向社會公眾和金融機構提供二代格式信用報告查詢服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