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從軍行

(唐代張祜詩作)

鎖定
《從軍行》是一首創作於唐代的詩作,文學體裁是七言古詩,作者是張祜。
作品名稱
從軍行
作    者
張祜
創作年代
作品體裁
七言古詩

從軍行作品全文

少年金紫[1]就[2]光輝,直指邊城[3]虎翼[4]飛。
一卷旌[5]收千騎虜[6],萬全身[7]出百重圍[8]。
黃雲[9]斷塞[10]尋鷹去,白草連天射雁歸。
白首漢廷[11]刀筆吏[12],丈夫功業本相依。 [1] 

從軍行註釋

[1]金紫:金印紫綬。金魚袋及紫衣。唐宋的官服和佩飾。因亦用以指代貴官。
[2]就:就着。同時有。
[3]邊城:邊境城鎮。
[4]虎翼:謂為虎添翼。古戰陣名。
[5]一卷旌:一卷旌旗。
[6]千騎虜:一千騎馬的敵虜。
[7]萬全身:萬幸保全的身體。萬全,【漢典】萬無一失;絕對安全。
[8]百重圍:百層包圍。
[9]黃雲:黃土煙塵。
[10]斷塞:阻斷的邊塞。
[11]漢廷:漢朝朝廷。
[12]刀筆吏:指掌文案的官吏。

從軍行作品賞析

詩中“金紫光輝”、“直指邊城”颯爽英姿的少年,勇武難當“一卷旌收千騎虜,萬全身出百重圍”有萬夫不當之勇,即使在風火間歇期也不忘“尋鷹射雁”切磋武藝。其“白首漢廷刀筆吏,丈夫功業本相依”仗劍報國的豪情與初唐楊炯同題“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如出一轍的。詩中熱血“少年”的形象,又何嘗不是張祜希冀自我的形象。
張祜雖身為處士,為人卻有幾分豪氣,自謂“三十未封侯,癲狂遍九州。平生莫邪劍,不報小人愁。”

從軍行作者簡介

張祜(約785—849?),字承吉,小名冬瓜。邢台清河(今屬河北)人,一説南陽(今河南鄧縣)人,唐代詩人,以宮詞得名。張祜家世顯赫,為清河張氏望族,人稱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工於詩,如《集靈台》詩:“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這是成語“淡掃蛾眉”的出處。陸龜蒙賞其詩曰“善題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別處,此為才子之最也”。杜牧《登池州九峯樓寄張祜》詩云:“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户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