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璆

(東漢末年大臣)

鎖定
徐璆(qiú)(生卒年不詳),一作徐球 [14]  ,字孟玉(又作孟平 [9]  、孟本 [13]  ),廣陵海西(今江蘇灌南)人。東漢末年大臣,度遼將軍徐淑之子。
少時博學,闢公府,舉高第,歷任荊州刺史、任城相、汝南太守、東海相。建安初,受徵為廷尉,途中被袁術劫持。 [10]  袁術死後,攜傳國玉璽迴歸朝廷。後拜太常,卒於官。
(概述圖片來源) [1] 
全    名
徐璆
別    名
徐球
徐孟玉
孟玉(又作孟平、孟本)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陵郡海西縣(今江蘇灌南)
主要成就
不畏權貴,隨破黃巾,重獻玉璽
最高官職
太常

徐璆人物生平

徐璆振威荊州

徐璆,為度遼將軍徐淑之子。少時博學,闢三公府,舉高第。徐璆在朝為官時態度嚴肅,稱揚後進,唯恐不及。稍遷為荊州刺史。 [4-5] 
當時,漢靈帝母親董太后的外甥張忠擔任南陽太守,張忠仗着自己的勢力放縱無度,貪污數億。董太后派中常侍向徐璆託付張忠,徐璆回道:“臣為國家效力,不敢受命。”太后大怒,徵張忠為司隸校尉,以示其威勢。徐璆到荊州後,上奏張忠貪污一億,命令南陽冠軍縣向大司農呈遞文狀,以揭露張忠之事。徐璆又上奏荊州五個郡太守及屬縣有貪污之人,全部徵召治罪,威風大行。 [6] 

徐璆仕途風波

中平元年(184年),爆發黃巾起義,南陽黃巾張曼成等聚眾數萬,殺太守褚貢,屯宛城下一百多日。新任太守秦頡擊殺張曼成,黃巾又以趙弘為帥,眾十餘萬,據宛城。徐璆與秦頡、右中郎將朱儁合兵一萬八千人,圍攻趙弘,將他斬殺,黃巾賊帥韓忠再次佔據宛城。朱儁攻入城中,韓忠退保小城,向漢軍乞降,徐璆與張超、秦頡建議接受投降,朱儁不從,用計大破黃巾軍,最終韓忠為秦頡所殺。 [16] 
張忠怨恨徐璆,於是與宦官一同誣陷徐璆,徐璆獲罪被徵,因軍功抵罪而免官回家。後來徐璆再次受徵,又遷為任城相、汝南太守、東海相,所在皆教化施行。 [7]  [9] 

徐璆奉璽歸漢

建安初,漢獻帝遷都許縣,徵徐璆為廷尉,徐璆在入京途中被袁術劫持。袁術僭號後,打算授予徐璆上公之位,徐璆嘆道:“龔勝鮑宣,是何等之人?我當以死守之!”袁術也不敢強逼。 [10]  [11] 
建安四年(199年),袁術去世,徐璆得到傳國玉璽,回到許縣,獻給獻帝,並上還汝南太守、東海相的印綬。司徒趙温問道:“足下遭逢大難,還保存着兩郡的印綬嗎?”徐璆回答:“昔日蘇武受困於匈奴,仍然不肯丟棄七尺符節,何況我這只是方寸大小的印呢?” [10]  [11] 

徐璆位至九卿

後來,徐璆被拜為太常。(《先賢行狀》稱徐璆先任衞尉,後任太常。) [11] 
建安十三年(208年),獻帝令徐璆持節拜曹操為丞相。曹操將丞相讓給徐璆,徐璆固辭不受。後來,徐璆卒於任上。 [12] 

徐璆人物評價

先賢行狀》:“少履清爽,立朝正色。” [9] 
袁山松:“少履清爽,立朝正色。稱揚後進,惟恐不及。” [2] 
范曄:“①延、璆應對辯正,而不犯陵上之尤,斯固辭之不可以已也。”“②延能訐帝,璆亦忤後。” [2] 

徐璆軼事典故

徐璆看重許劭

徐璆擔任汝南太守時,曾闢郡中名士許劭為功曹。許劭因徐璆同為名士,於是接受任命。 [13-14] 

徐璆推舉朱儁

漢獻帝時,李傕郭汜等人作亂專權。時任汝南太守的徐璆與徐州刺史陶謙、北海相孔融、沛國相袁忠、泰山太守應劭等人上奏記於朱儁,欲圖推舉他為太師,討伐李傕、奉迎天子。李傕用太尉周忠、尚書賈詡之計,徵召朱儁入朝,眾人的計劃只得中止。 [8] 

徐璆史料記載

《後漢書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 李賢注》 [2] 
《三國志 裴松之注》 [3] 

徐璆文學形象

在《三國演義》中,徐璆形象與正史相似。袁術死後,袁胤將袁術靈柩及妻子奔廬江來,徐璆將其全部殺死。奪得玉璽後,前往許都獻於曹操。曹操大喜,封其為高陵太守。 [15] 
參考資料
  • 1.    三國智原畫-徐璆  .三國在線[引用日期2013-10-11]
  • 2.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後漢書(唐)李賢等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6]
  • 3.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6]
  • 4.    《後漢書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徐璆字孟玉,廣陵海西人也。父淑,度遼將軍,有名於邊。璆少博學,闢公府,舉高第。稍遷荊州刺史。
  • 5.    《後漢書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李賢注引《袁山松書》:璆少履清高,立朝正色。稱揚後進,惟恐不及。
  • 6.    《後漢書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時董太后姊子張忠為南陽太守,因埶放濫,臧罪數億。璆臨當之部,太后遣中常侍以忠屬璆。璆對曰:“臣身為國,不敢聞命。”太后怒,遽徵忠為司隸校尉,以相威臨。璆到州,舉奏忠臧餘一億,使冠軍縣上簿詣大司農,以彰暴其事。又奏五郡太守及屬縣有臧污者,悉徵案罪,威風大行。
  • 7.    《後漢書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中平元年,與中郎將朱雋擊黃巾賊於宛,破之。張忠怨璆,與諸閹官構造無端,璆遂以罪徵。有破賊功,得免官歸家。後再徵,遷汝南太守,轉東海相,所在化行。
  • 8.    《後漢書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儁列傳第六十一》:及董卓被誅,傕、汜作亂,儁時猶在中牟。陶謙以儁名臣,數有戰功,可委以大事,乃與諸豪桀共推儁為太師,因移檄牧伯,同討李傕等,奉迎天子。乃奏記於儁曰:“徐州刺史陶謙、前楊州刺史周幹、琅邪相陰德、東海相劉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太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等,敢言之行車騎將軍河南尹莫府:國家既遭董卓,重以李傕、郭汜之禍,幼主劫執,忠良殘敝,長安隔絕,不知吉凶。是以臨官尹人,搢紳有識,莫不憂懼,以為自非明哲雄霸之士,曷能克濟禍亂!自起兵已來,於茲三年,州郡轉相顧望,未有奮擊之功,而互爭私變,更相疑惑。謙等並共諮諏,議消國難。僉曰:‘將軍君侯,既文且武,應運而出,凡百君子,靡不顒顒。’故相率厲,簡選精悍,堪能深入,直指咸陽,多持資糧,足支半歲,謹同心腹,委之元帥。”會李傕用太尉周忠、尚書賈詡策,徵儁入朝。軍吏皆憚入關,欲應陶謙等。儁曰:“以君召臣,義不俟駕,況天子詔乎!且傕、汜小豎,樊稠庸兒,無他遠略,又埶力相敵,變難必作。吾乘其閒,大事可濟。”遂辭謙議而就傕徵,復為太僕,謙等遂罷。
  • 9.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璆字孟平,廣陵人。少履清爽,立朝正色。歷任城、汝南、東海三郡,所在化行。
  • 10.    《後漢書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獻帝遷許,以廷尉徵,當詣京師,道為袁術所劫,授璆以上公之位。璆乃嘆曰:“龔勝、鮑宣,獨何人哉?守之必死!”術不敢逼。術死軍破,璆得其盜國璽,及還許,上之,並送前所假汝南、東海二郡印綬。司徒趙温謂璆曰:“君遭大難,猶存此邪?”璆曰:“昔蘇武困於匈奴,不隊七尺之節,況此方寸印乎?”
  • 11.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被徵當還,為袁術所劫。術僭號,欲授以上公之位,璆終不為屈。術死後,璆得術璽,致之漢朝,拜衞尉太常;公為丞相,以位讓璆焉。
  • 12.    《後漢書 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後拜太常,使持節拜曹操為丞相。操以相讓璆,璆不敢當。卒於官。
  • 13.    《三國志 卷二十三 魏書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裴松之注引《汝南先賢傳》:廣陵徐孟本來臨汝南,聞劭高名,請為功曹。
  • 14.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七》:廣陵徐球為汝南太守,請邵為功曹。球亦名士,解褐事之。
  • 15.    國學子部-明清小説-三國演義(第21回)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7-06]
  • 16.    《後漢書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儁列傳第六十一》:時南陽黃巾張曼成起兵,稱“神上使”,眾數萬,殺郡守褚貢,屯宛下百餘日。後太守秦頡擊殺曼成,賊更以趙弘為帥,眾浸盛,遂十餘萬,據宛城。俊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合兵萬八千人圍弘,自六月至八月不拔。有司奏欲徵俊。司空張温上疏曰:“昔秦用白起,燕任樂毅,皆曠年曆載,乃能克敵。俊討潁川,以有功效,引師南指,方略已設,臨軍易將,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責其成功。”靈帝乃止。俊因急擊弘,斬之。賊餘帥韓忠復據宛拒俊。俊兵少不敵,乃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因鳴鼓攻其西南,賊悉眾赴之。俊自將精卒五千,掩其東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懼乞降。司馬張超及徐璆、秦頡皆欲聽之。俊曰:“兵有形同而埶異者。昔秦項之際,民無定主,故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一統,唯黃巾造寇,納降無以勸善,討之足以懲惡。今若受之,更開逆意,賊利則進戰,鈍則乞降,縱敵長寇,非良計也。”因急攻,連戰不克。俊登土山望之,顧謂張超曰:“吾知之矣。賊今外圍周固,內營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也。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其害甚矣。不如徹圍,並兵入城。忠見圍解,埶必自出,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既而解圍,忠果出戰,俊因擊,大破之。乘勝逐北數十里,斬首萬餘級。忠等遂降。而秦頡積忿忠,遂殺之。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