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贍

鎖定
崔贍(519-572年) [3]  ,字彥通,清河東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人。北齊大臣,侍中崔甗的兒子。 [1-2] 
出身清河崔氏大房,起家冀州(高昂)主簿,遷開府(高嶽)西閣祭酒、侍御史,成為高歡諸子賓友,累遷相府司馬。皇建元年,遷給事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主持太子(高殷)納妃禮儀,遷衞尉少卿通直散騎常侍、聘陳使主。天統末年,加位驃騎大將軍、銀青光祿大夫。 [1] 
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時年五十四,追贈使持節、大理卿、濟州都督,諡號為文,有文集二十卷。 [3] 
彥通
所處時代
南北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故城南)
本    名
崔贍

崔贍人物生平

年十五,冀州刺史高昂召署主簿,清河公高嶽選為開府西閣祭酒。博陵崔暹為中尉,啓除侍御史。以父與崔暹隙,俄而去官。神武召與北海人王晞俱為諸子賓友,仍為相府中兵參軍,轉主簿。高澄去世,秘不發喪,文宣帝命贍兼相府司馬,使鄴。魏孝靜帝以人日登雲龍門。與其父崔甗俱侍宴為詩。詔問邢邵等曰:“令贍此詩何如其父?”鹹曰:“甗博雅弘麗,贍氣調清新,並詩人之冠冕。”宴罷,鹹共嗟賞之,雲:“今日之宴,併為崔贍父子。”楊愔欲引贍為中書侍,時盧思道直中書省,楊愔問其文藻優劣,盧思道曰:“崔贍文詞之美,實有可稱,但舉世重其風流,所以才華見沒”。愔雲:“此言有理。”其日奏用之。愔又曰:“昔裴瓚晉世為中書郎,神情高邁,每於禁門出入,宿衞者皆肅然動容。崔生堂堂,亦當無愧裴子乎?” [1] 
皇建元年,除給事黃門侍郎。與趙郡李概為莫逆之友。李概將東還,贍遺之書曰:“仗氣使酒,我之常弊,詆訶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歸,吾於何聞過也?”贍患氣,兼性遲重,雖居二省,竟不堪敷奏。 [1] 
孝昭帝踐阼,皇太子就傅受業,除太子中庶子,徵赴晉陽。敕曰:“東宮弱年,未陶訓義。卿儀形風德,人之師表,故勞卿朝夕遊處,開發幼蒙。一物三善,皆以相寄”。崔贍專在東宮,調護講讀及進退禮度,皆歸委焉。太子納妃斛律氏,敕崔贍與鴻臚卿崔勵撰定婚禮儀注,主司以為後式。時詔議三恪之禮,太子少傅魏收為一議,朝士莫不雷同。崔贍別立異議,收讀訖笑而不言。贍正色曰:“聖上詔羣臣議國家大典,少傅名位不輕,贍議若是,須贊其所長;若非,須詰其不允。何容讀國士議文,直此冷笑?崔贍居聖朝顯職,尚不免見疵,草萊諸生,欲云何自進。”崔贍容貌方嚴,詞旨雄辯;魏收慚遽,竟無一言。 [1] 
大寧元年,除衞尉少卿。尋兼散騎常侍,聘陳使主。行過彭城,讀道旁碑文未畢而絕倒。從者遙見,以為中惡。此碑乃贍父徐州時所立,故哀感焉。贍經熱病,面多瘢痕,然雍容可觀,辭韻温雅,南人大相欽服。陳舍人劉師知見而心醉,乃言:“常侍,前朝通好之日何意不來?今日誰相對揚者!”其見重如此。還,襲爵武城公,再遷吏部郎中。因患耳,請急十餘日。舊式,百日不上,解官。吏部尚書尉瑾性偏急,以崔贍舉措舒緩,曹務煩劇,附驛奏聞。因見代,遂免歸。天統末,加驃騎大將軍,就拜銀青光祿大夫武平三年(572年),卒,贈大理卿、濟州刺史,諡號為文。有文集二十卷。 [1] 

崔贍軼事典故

崔贍性簡傲,以才地自矜,所與周旋,皆一時名望。在御史台,恆宅中送食,備盡珍饈;別室獨餐,處之自若。有一河東人士姓裴,亦為御史,伺贍食,便往造焉。贍不與交言,又不命匕箸。裴坐觀贍食罷而退。明日,自攜匕箸,恣情飲啖。崔贍謂曰:“我初不喚君食,亦不共君語,遂能不拘小節。昔劉毅在京口冒請鵝炙,豈亦異是?君定名士。”於是每與之同食。性方重,好讀書,酒後清言,聞者莫不傾耳。自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醖籍者為潦倒,而贍終不改焉。常見選曹以劉逖為縣令,謂之曰:“官長正應子琮輩,乃復屈名人!”馮子琮聞之大怒。及其用事,幾敗焉。

崔贍親屬成員

清河崔氏大房
劉宋
青冀二州刺史
崔靈和
劉宋
員外散騎侍郎
崔宗伯
北魏
清河太守
北魏
七兵尚書
贈右僕射
北齊
侍中
崔贍
北齊
大理卿
參考《北史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1]  《新唐書 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 宰相世系二 (崔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