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殷

(北齊第二位皇帝)

鎖定
齊廢帝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小字道人, [1]  渤海蓨縣(今河北省景縣)人。北齊王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0年在位),齊文宣帝高洋嫡長子,母為昭信皇后李祖娥 [2] 
聰慧夙成,寬厚仁德,温裕開朗,博覽羣書,有君王的風度。天保元年(550年)冊立為皇太子,天保十年(559年)文宣帝高洋去世後即皇帝位,年號乾明。在位期間重用楊愔推行改革,導致內部矛盾激化。乾明元年(560年),太傅常山王高演兵變篡位,婁太后下旨廢高殷為濟南王,囚禁於晉陽
皇建二年(561年),孝昭帝高演派人將他殺害,年僅十七歲。太寧二年(562年),葬於武寧陵之西北。諡號濟南閔悼王。 [3] 
全    名
高殷
別    名
北齊廢帝
道人(小字)
正道
諡    號
閔悼王 [3] 
封    號
皇太子(即位前)、濟南王(被廢后) [4]  [19] 
年    號
乾明(560年)
所處時代
南北朝(北齊)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545年
逝世日期
561年
逝世地
晉陽(位於今山西省太原市) [19] 
安葬地
武寧之西北(位於今河北省磁縣) [3] 
在位時間
559年 至 560年
前    任
北齊顯祖文宣皇帝高洋
繼    任
北齊肅宗孝昭皇帝高演
主要成就
大赦天下,關注民生,下詔減輕徭役,增強國力,

高殷生平經歷

高殷立為太子

高殷文宣帝高洋嫡長子,母親是昭信皇后李祖娥。東魏武定三年(545年)出生於渤海蓨縣(今河北省景縣)人,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丁亥日,高殷被立為皇太子, [4]  ,時年六歲。高殷機敏聰慧。初學反語,在“跡”字下注“自反”。侍者不解其意,高殷解釋説:“跡字,足字旁邊一個亦字就是‘跡’,字,難道不是自反嗎?”(注:“反語”,即反切。“跡”在當時可以注音為“足亦反”,即“足”的聲母和“亦”的韻母相拼,故高殷稱為自反)高殷經常遊宴北宮,卻不讓河間王高孝琬進入。左右探聽緣由,高殷説,這裏是文襄帝高澄遭難的地方,河間王不宜在此。文宣帝認為高殷像漢人,不像自己,想廢掉他,改立次子太原王高紹德為太子 [5]  ,但在楊愔的勸阻下沒有實行。
最初,文宣帝詔令國子博士李寶鼎做高殷的師傅。李寶鼎去世,再詔國子博士邢峙作侍講。邢峙雖然年齡大些,但温裕開朗,有君王的風度。博涉羣書,觀覽時政,有很好的名聲。 [6] 

高殷打成口吃

天保七年(556年)冬季,北齊文宣帝召集朝臣中的文學士和禮學官在東宮宴會,命令用經義提問答問,並且親自臨聽。高殷一邊筆記一邊追問,使在座的人十分感嘆。 [7] 
天保九年(558年),北齊文宣帝出行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由皇太子高殷監國,他召集各儒生講授《孝經》。還請楊愔傳旨,問國子助教許散愁:“先生活在世上靠什麼自謀生計?”許散愁回答説:“我從年輕時以來,不上姣美男童的牀,不進入少女的房間,衷心信奉圖書典籍,不知衰老將要到來。平生的胸懷抱負,就像這樣而已。”高殷道:“顏淵縮進屋子號稱貞節,柳下惠坐懷不亂,都不如這位老翁白了頭也沒娶妻啊。”於是賜絹百匹。
後來文宣帝登臨金鳳台,命令太子高殷親手誅殺囚犯。高殷心生憐憫,面露難色,幾次都不能將頭砍下。文宣帝惱怒,拿起馬鞭將高殷抽了三下。從此之後,高殷心悸口吃,精神時常恍惚。 [8] 

高殷即位為帝

天保十年(559年)十月,北齊文宣帝去世。十月十九日,皇太子高殷在晉陽宮宣德殿即位,大赦天下,令楊愔燕子獻宋欽道一同輔政 [9]  ,內外百官的官階增加一等,失去官職、爵位的,可以恢復。十月二十六日,尊祖母皇太后婁昭君太皇太后,尊母親皇后李祖娥為皇太后 [10]  十一月初二日,任命右丞相、咸陽王斛律金為左丞相,錄尚書事常山王高演為太傅,司徒長廣王高湛為太尉,司空平原王段韶為司徒,平陽王高淹為司空,高陽王高湜為尚書左僕射,河間王高孝琬為司州牧,侍中燕子獻為右僕射。 [11]  十二月,改封上黨王高紹仁為漁陽王,廣陽王高紹義為范陽王,長樂王高紹廉為隴西王。 [12] 

高殷防止篡位

為了防止篡位之事發生,文宣帝高洋臨死前詔令尚書令楊愔、尚書左僕射平秦王高歸彥、侍中燕子獻、黃門侍郎鄭子默等人為高殷輔政大臣。 [13] 
在高殷支持下,楊愔準備通過進行全面的改革來整頓政治秩序,加強皇權。為了以身效法、榜樣天下,楊愔首先奏請高殷免除他的開府封王爵賞,然後詔令全國七十歲以上的軍人授予名譽職位,六十歲以上的軍官以及重病不勝其職的,一律讓他們退休 [14]  ,並且大張旗鼓將那些無才無德、靠賄賂上台的人全部黜免。楊愔的整頓,朝野為之譁然,那些被黜免下來的佞幸之徒心懷怨恨,紛紛投靠到二王(高演、高湛)手下 [15]  ,當時朝內親王權力很重,常山王高演、長廣王高湛和太皇太后婁昭君實際控制了北齊的軍政大權。高演一直在忙於培植勢力,一旦羽翼豐滿就準備奪取皇位。楊愔的改革,促使兩派矛盾白熱化。

高殷被廢去世

乾明元年(560年),楊愔和高殷密議委任二王(高演、高湛)為刺史,意在架空親王勢力,加強皇權。 [16]  平秦王高歸彥最初也是高殷、楊愔同黨,後來權衡利害,覺得高殷年幼,勢孤力單,因而背叛高殷,將密謀全部泄露給了二王 [17]  ,二王勃然大怒,將計就計,利用去尚書省“拜職”赴任的機會,擁兵數千,在宴席上將楊愔等人當場拿下,拳杖交加,楊愔等人被打得血流滿面。 [18]  砍掉了高殷的心腹大臣後,二王披堅執鋭,押着楊愔等人去見高殷。走到東閣門,都督成休寧拔出寶劍,厲聲阻止二王等人闖入,但周圍的衞士一見二王到來,知道高殷已經不可依靠,都紛紛扔下手中的兵器,成休寧一看孤掌難嗚,只好長嘆一聲作罷。二王等人進入大殿,向太皇太后婁昭君條陳楊愔等人的“罪狀”,太皇太后氣得大罵高殷母親李祖娥:“我們鮮卑人,難道還要受你這個漢人老婦的擺佈!”李祖娥趕忙跪在太皇太后面前謝罪。高殷倉促不知所措,更兼兵臨城下,太皇太后站在二王一邊。
八月初三,太皇太后婁昭君下令廢黜年少的皇帝高殷為濟南王,食邑一郡,出居別宮,高演即位為帝,命長廣王高湛將其遷居晉陽。皇建二年(561年)九月,孝昭帝高演密令高歸彥去晉陽將高殷殺害,時年十七歲。 [19]  太寧二年(562年),得葬於武寧陵之西北,諡號閔悼王。 [3] 

高殷主要成就

高殷即位後,勵精圖治,對民生極為關心,曾分派使者巡察四方,訪求政事得失,考察風俗,問民疾苦 [20]  ;整頓吏治,政治清明;武官年過六十均放免回家,在軍事上淘汰老弱,留下精壯,軍力大增;下詔減輕徭役 [21]  停止營建宮舍 [22]  ,使北齊天保年間的國勢危急而有所紓緩,實為一代明君。

高殷歷史評價

李百藥北齊書》:①“帝聰慧夙成,寬厚仁智,天保間雅有令名。及承大位,楊愔、燕子獻、宋欽道等同輔。以常山王地親望重,內外畏服,加以文宣初崩之日,太后本欲立之,故愔等並懷猜忌。常山王憂悵,乃白太后誅其黨,時平秦王歸彥亦預謀焉。皇建二年秋,天文告變,歸彥慮有後害,仍白孝昭,以王當咎。乃遣歸彥馳驛至晉陽宮殺之。王薨後,孝昭不豫,見文宣為祟。孝昭深惡之,厭勝術備設而無益也。薨三旬而孝昭崩。大寧二年,葬於武寧之西北,諡閔悼王。初,文宣命邢邵制帝名殷,字正道,帝從而尤之曰:“殷家弟及,‘正'字一止,吾身後兒不得也。”邵懼,請改焉。文宣不許曰:“天也。”因謂孝昭帝曰:“奪但奪,慎勿殺也。”②“性敏慧。”③“温裕開朗,有人君之度,貫綜經業,省覽時政,甚有美名。” [23] 
李延壽北史》:“濟南繼業,大革其弊,風教粲然,搢紳稱幸。股肱輔弼,雖懷厥誠,既不能贊弘道德,和睦親懿;又不能遠慮防身,深謀衞主。應斷不斷,自取其災。臣既誅夷,君尋廢辱,皆任非其器之所致爾。” [24] 

高殷家庭成員

高殷長輩

祖父:神武帝高歡
祖母:武明皇后婁昭君
父親:文宣帝高洋
母親:昭信皇后李祖娥

高殷兄弟

太原王高紹德:高殷同母胞弟。
范陽王:高紹義
西河王:高紹仁
隴西王:高紹廉

高殷姐妹

長樂郡長公主:高寶德,同母姐妹。下嫁太傅尉粲之子,表兄尉世辨,隋朝浙州刺史。

高殷后妃

太子妃李難勝,出身於趙郡李氏,高殷表妹,父李祖勳
良娣鄭氏,出身於滎陽鄭氏,父鄭雛

高殷史籍記載

李百藥《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 [23] 
李延壽《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 [24] 
參考資料
  • 1.    《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廢帝殷,字正道,小名道人………
  • 2.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廢帝殷,字正道,文宣帝之長子也,母曰李皇后。
  • 3.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大寧二年,葬於武寧之西北,諡閔悼王。
  • 4.    《北齊書·卷四·帝紀第四》:丁亥,詔立王子殷為皇太子………
  • 5.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天保元年,立為皇太子,時年六歲。性敏慧。初學反語,於“跡”字下注雲自反。時侍者未達其故,太子曰:“跡字足傍亦為跡,豈非自反耶?”常宴北宮,獨令河間王勿入。左右問其故,太子曰:“世宗遇賊處,河間王復何宜在此。”文宣每言太子得漢家性質,不似我,欲廢之,立太原王。
  • 6.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初詔國子博士李寶鼎傅之,寶鼎卒,復詔國子博士邢峙侍講。太子雖富於春秋,而温裕開朗,有人君之度,貫綜經業,省覽時政,甚有美名。
  • 7.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七年冬,文宣召朝臣文學者及禮學官於宮宴會,令以經義相質,親自臨聽。太子手筆措問,在坐莫不嘆美。
  • 8.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九年,文宣在晉陽,太子監國,集諸儒講《孝經》。令楊愔傳旨,謂國子助教許散愁曰:“先生在世何以自資?”對曰:“散愁自少以來,不登孌童之牀,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簡策,不知老之將至。平生素懷,若斯而已。”太子曰:“顏子縮屋稱貞,柳下嫗而不亂,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乃賚絹百匹。後文宣登金鳳台,召太子使手刃囚。太子惻然有難色,再三不斷其首。文宣怒,親以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氣悸語吃,精神時復昏擾。
  • 9.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及承大位,楊愔、燕子獻、宋欽道等同輔。
  • 10.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十年十月,文宣崩。癸卯,太子即帝位於晉陽宣德殿,大赦,內外百官普加泛級,亡官失爵,聽復資品。庚戌,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為皇太后。
  • 11.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十一月乙卯,以右丞相、咸陽王斛律金為左丞相,以錄尚書事、常山王演為太傅,以司徒、長廣王湛為太尉,以司空段韶為司徒,以平陽王淹為司空,高陽王湜為尚書左僕射,河間王孝琬為司州牧,侍中燕子獻為右僕射。
  • 12.    北齊書 卷五 帝紀第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21]
  • 13.    《北齊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愔與尚書左僕射平秦王歸彥、侍中燕子獻、黃門侍郎鄭子默受遺詔輔政………
  • 14.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詔九州軍人七十已上授以板職,武官年六十已上及癃病不堪驅使者,並皆放免。
  • 15.    《北齊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愔先自表解其開府封王,諸叨竊恩榮者皆從黜免。由是嬖寵失職之徒,盡歸心二叔。
  • 16.    《北齊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愔等又議不可令二王俱出,乃奏以長廣王為大司馬、幷州刺史,常山王為太師、錄尚書事。
  • 17.    《北齊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高歸彥初雖同德,後尋反動,以疏忌之跡盡告兩王。
  • 18.    《北齊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及二王拜職,於尚書省大會百僚,愔等並將同赴。………於是愔及天和、欽道皆被拳杖亂毆擊,頭面血流………
  • 19.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秋八月壬午,太皇太后令廢帝為濟南王,令食一郡,以大丞相、常山王演入纂大統。是日,王居別宮。皇建二年九月,殂於晉陽,年十七。
  • 20.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戊午,分命使者巡省四方,求政得失,省察風俗,問人疾苦。
  • 21.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己末,詔寬徭賦。
  • 22.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武官年六十已上及癃病不堪驅使者,並皆放免。土木營造金銅鐵諸雜作工,一切停罷。
  • 23.    《北齊書·卷五·帝紀第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2-30]
  • 24.    《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8-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