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崇文二十四鄉

鎖定
崇文社(鄉)由西塱、沙螺兩堡二十四個鄉組成,故人們統稱芳村為崇文二十四鄉,俗稱崇文廿四鄉,連附應是二十七村。當時的“鄉”其實是一個,但大的村分為三四個鄉,而較晚時間建的村和小村,則於鄰近的鄉。 [1] 
中文名
崇文二十四鄉
別    名
崇文社(鄉)
所屬地區
番禺縣茭塘司
地理位置
芳村區花地河以東地區

崇文二十四鄉建制沿革

崇文社(鄉)在清同治之前分東塱、東滘、策頭三個堡,二十二:東滘、大墪、策頭、茶滘、芳村、湧口、墪頭、沙湧、西坑、寺岸、黃墪、招村、分水、白鶴洞、西塱、東塱、螺湧、麥村、江夏、湛湧、坑口、墪腳(見同治《番禺縣誌》)。
同治後,崇文社址在東滘(漖),三個堡劃為西塱堡、沙螺堡兩堡。二十四村,俗稱崇文廿四鄉,連附應是二十七村,芳村所附的下龍灣(沙洛)、寺岸所附的新隆沙,東塱所附的謝基(蔗基)已基本成村。 [2] 
民國26年(1937)番禺縣管轄之崇文社(崇文二十四鄉),正式劃歸廣州市管轄,成立廣州市崇文區。
民國36年(1947)廣州市政府將市區劃為28個行政區。崇文區分設芳村、崇文兩個區。
1949年11月15日,中共廣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芳村、崇文兩個區合併芳村區

崇文二十四鄉行政區劃

崇文二十四鄉分佈區域(圖中左部分) 崇文二十四鄉分佈區域(圖中左部分)
崇文二十四鄉,按《番禺縣續志》卷二記載,它是:芳村下龍灣附、寺岸新隆沙附、東塱謝基附、策頭(花地)、大墪、茶滘、汾水、招村、大涌口、墪頭、沙湧、西坑、東滘(東漖)、黃墪(南村)、坑口、白鶴洞(鶴洞)、螺村(螺湧)、墪腳(新爵)、湛湧、大橋、西塱、麥村、江夏、西邊河(西邊何)。 [1] 
大墪是東漖政府所在地一帶;東塱謝基附即東塱、蔗基;黃墪(今東漖之南村);西邊河應是西邊何,在麥村之西,西塱之北。今西塱村包括清末西塱、江夏、大橋、麥村、西邊河五個鄉,是崇文社人口最密集之處。

崇文二十四鄉崇文社學

據《廣州市文物普查彙編》記載,崇文社學建於明朝,是崇文廿四鄉的民間自治組織鴉片戰爭時期組織村民參加抗英鬥爭。今已不存。其是由崇文二十四鄉共同捐資興建,一般人叫它“三聖堂”,是崇文二十四鄉的決策權力機構。社學組織由每鄉派一人蔘加理事會公推三人作為值理,處理社學日常工作 [3] 

崇文二十四鄉社學作用

位於大橋鄉的崇文社學 位於大橋鄉的崇文社學
崇文社學鴉片戰爭時期,它確曾起了組織鄉民,抵抗外國侵略的作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1843年開埠,英國人一直希望在十三行對面的河南及芳村石圍塘、寺岸村等地取得地皮,曾開展土地勘察與租地洽商的活動,但都遭到各地鄉民的抗拒。崇文社學還為此發出揭帖,這張揭帖義正詞嚴,痛斥了漢奸走狗,表示了鄉民的抵抗決心。英人懾於民眾之威力,也不敢強購芳村之地。由此可見,當年崇文社學確起了保衞鄉土的重大作用。 [3] 
崇文社學的另一個作用,是調解鄉里的民事糾紛。一般是鄉中發生糾紛,由鄉中自行解決,但有些較為重大的問題,鄉中不能解決的,則提請社學,召集各鄉理事鄉紳)作出裁決。鄉與鄉之間有矛盾瓜葛,社學就要出頭,辨明是非,加以調解。
崇文社學的第三個作用是聯防護衞地方治安及抗擊外來侵略。平時各鄉都有自已的丁壯民團,以保護自己的鄉村,一旦有事則互相支援。如當時約定的告警信號,是“鐺、鐺、鐺”兩點連續的鑼聲。那個鄉有事發出告警信號,附近鄉聽到警號,也要敲響警鑼,一路傳去。這時,各鄉民團則向出事地點集中,團總等社學頭人,都要親臨以統一指揮調度。

崇文二十四鄉逐漸沒落

後期的崇文社學作用已經減弱,甚至走向反面。民國初年,崇文社學屬下的西塱、沙螺兩堡聯防團局,遷到招村東面的“棉州書院”。鍾秀鄉的彭礎立擔任團總時,仇視蓬勃興起的農民運動。一九二四年,廣州市郊一區農民協會,在芳村中市謝家詞成立,當年十二月十三日,彭礎立派出反動武裝,襲擊農會幹部,殺害了市郊一區農民協會委員長林寶宸。此事發生後,引起芳村地區,人民的極大憤怒,紛紛要求懲辦兇手。當時的廣東省政府也覺得事態嚴重,將彭礎立拘留,令其交出兇手,並將兩堡聯防團局封禁。此後崇文社學名存實亡,完全失去它原有的作用,日本侵佔芳村期間,社址被當地封建勢力拆毀,曾經發揮過重大作用的崇文社學,再也找不到它的痕跡了。 [3] 

崇文二十四鄉著名人物

崇文二十四鄉李輈

李輈(1490~1545),字文輿,號過齋,番禺縣崇文社(鄉)西塱村人。明正德八年(1513)被推薦鄉試,嘉靖二年(1523)中進士,出任福建侯官縣知縣。當時人民負擔繁重,李輔上任後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制訂條例,廢除那些沒有名目的捐税。其時獄吏與文牘官互相勾結,官府案件堆積如山,有的甚至10年也沒有結案。李輈不徇情枉法,了結了這些案件,因而深得朝廷信賴,升他做南京刑部主事,再提升為郎中。後任刑部諸司長官。嘉靖十四年(1535),外調為袁州長官,時適逢天大旱,李輔上書朝廷,奏請朝廷減免了全州當年的租税,使很多災民獲救。 [4] 

崇文二十四鄉郭澤乾

郭澤乾(1847~1923),字惕餘,番禺縣茭塘司崇文社(鄉)東漖村人。郭澤乾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年未二十,學問上已頗有成就,但先後兩次參加鄉試,卻名落孫山。家貧無以為生,親友勸他棄文從商,以擺脱貧困,但他謝絕親友的好意,且更加發奮讀書,終於在清光緒四年(1878)中了舉人,出任惠州府教諭光緒二十四年,因母逝而辭官返鄉,後再未涉足仕途。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在東漖村世德堂創辦“郭氏學堂”,收學生200多人,推行新學制,悉心教書育人。他説服族中父老將祖嘗部分良田6.7公頃,捐撥作獎學義田,充實辦學基金,郭氏子弟可以免費入學,成績優異者還給予獎勵。從此“郭氏學堂”的學生勤奮好學,蔚然成風。民國初年,郭澤乾將郭氏學堂改為東漖國民小學。 [5] 

崇文二十四鄉黃耀恭

黃耀恭 黃耀恭
黃耀恭(1871~1942),番禺縣崇文社(鄉)西塱村人,出生於破落地主家庭,青年時曾在鄉間麥村學堂任教。清光緒十七年(1891),他與其弟黃世仲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謀生。光緒二十六至二十七年間,任星洲《大南報》,加入孫中山尤列創設的“中和堂”(同盟會前身)。後到香港參加中國同盟會,熱情支持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並在香港眾多報紙任記者及。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黃耀恭用筆名撰寫了大量鼓吹革命、揭露清王朝統治黑暗現實的戲劇及歌謠,在《中國日報》《世界公益報》以及《廣州報紙》上廣為登載。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