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宗杲

鎖定
大慧宗杲禪師,俗姓奚,宣州寧國(今安徽寧國市)人,南宋高僧。號大慧,因曾歸居妙喜庵,故又稱妙喜。
1119年入惠雲寺,次年於景德寺剃度。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在汴州參謁禪師園悟克勤。得園悟許可,與之分座講法,以雄辨聞名。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居杭州徑山寺。十一年,因不滿秦檜投降金人和議政策,被誣與張九成“謗訕朝政”,奪去衣牒,充軍衡州梅州、福建洋嶼等地。二十六年赦免,恢復僧服,往明州阿育王山。三十二年,宋孝宗聞其名召對,賜名 “大慧禪師”,並御書“妙喜庵”三字賜之。
後在雲居山唱看話禪,開禪宗參話頭之先。圓寂後諡“普覺”,塔曰“寶光”。
別    名
奚某
大慧宗杲禪師
妙喜
縣晦
大慧、佛日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宣州寧國
出生日期
1107年
逝世日期
1163年
主要成就
開創話頭禪
主要作品
正法眼藏
本    名
宗杲
諡    號
普覺

宗杲人物事蹟

宗杲禪師年幼時就有絕塵拔俗之英氣,而且“靈根夙具,慧性生知”。1119年投慧雲齊公禪師門下為沙彌,五年後受具足戒
開始遊方參禪至曹洞宗門下,很長時間不能契機印心,未得要領。後來離去歸到寶峯湛堂禪師門內學禪法。湛堂見其風神爽邁,詞鋒機鋭,倍加器重,讓他隨侍左右,指引參禪入道捷徑。長久沒有見機悟道,湛堂禪師詞責他:“汝未曾悟,病在意識,領解則為所知障。”湛堂入涅槃之前,將他推舉給楊岐宗高僧圓悟克勤禪師。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克勤禪師為天寧寺住持。宗杲慕名而至,投在其座下,並深得讚賞,被印可而傳心法,而且得命“分座接眾”,成為克勤座下第一大弟子。其思想欲擺脱莊子之影響而不得,然宗杲禪師以他超然的智慧,鋭利的機鋒,敏捷的辯才,很快名播京都。徽宗得聞宗杲之聲望,賜號“佛日”以示嘉獎。
後因金兵進犯開封,宗杲禪師離京赴蘇州,暫住於虎丘以觀時局發展。此時其師克勤禪師遷住江西雲居山,宗杲遂前往追隨,充任首座之職。此後,宗杲禪師輾轉漂游於閩浙地區,雖歷經艱難,但道心更堅,更增強了他追求佛道的信心。最終在臨安徑山寺開辦道場,倡導克勤禪法,於是道業日隆,法緣日盛,“四方納子,靡然紛集,至一千七百。”
宗杲禪師與禮部侍郎兼權刑部侍郎張九成非常友善,結為方外之賓,不肯阿諛逢迎右丞相秦檜。張九成因不肯輕易附和金人“和議”之事,招致秦檜忌恨。紹興十一年(1141年)五月間,張九成到徑山寺拜訪並問道於宋杲禪師,在他們談論時事政局時,宗杲作詩曰:“神臂弓一發,透過於重甲,衲僧門下看,當甚臭皮襪!”其意是説宋將韓世忠廣造克敵弓以備破金之事。秦檜聽説後,認為這是在影射他投降和議,於是羅列張九成、宗杲兩人“謗訕朝政”的罪名,加以迫害。
宗杲被毀諜剝衣,除去僧籍,發配到衡州(今湖南衡陽)長達十年之久。後來再次流徙到梅州四年。梅州是邊沿荒地,多瘴霧毒病,生活異常的艱難,而且要自己料理生活,自備生活所需,處境十分的困苦。宗杲禪師雖身處逆境,遭受不白之冤,但絲毫也沒有改變他的信仰和愛國憂民之心,雖死不悔。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冬天,“蒙恩北還”。二十六年春,復其袈裟,重入僧籍,十一月詔住阿育王寺。二十八年詔令重返徑山寺,天下弟子聽到消息,紛紛歸來護持道場,重振徑山舊事,很快恢復昔日盛況。宋孝宗即位後,賜號“大慧”。後謝任歸隱明月堂,於隆興元年(1163年)八月十日病逝,世壽七十五,諡號“普覺”,塔名寶光。

宗杲開創話頭禪

禪宗六祖惠能的核心思想是“心即是佛”,或“即身成佛”,成佛的關鍵在於“息心妄虛”,所以“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在日常生活中,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契機開悟的方法,行走坐卧都是明心見性的歷程,棒喝品茶都是接應手段。故此,後來的禪宗大師們的開悟歷程都在深入實際而又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體現深奧的哲理,其表現形式簡單,語句深入淺出,明瞭易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到了北宋南宋之交,這些祖師們的開悟方式,在化作語言文字的大量流傳過程中,逐漸失去原有的法味和採風,變成後人死搬硬套和照本宣科的教條以及玩弄文字遊戲的素材。
大慧宗杲觀察兩宋之禪風,批評説:“近年以來,禪有多途。或有一問一答,末後多一句為禪者;或以古人入道因緣,聚頭商榷雲:這裏是虛,那裏是實;這語玄,那語妙;或代或別,如禪者。或以眼見耳聞和會,在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上為禪者。或以無言無説,生在黑山下鬼窟裏,閉眉閤眼,謂之威音那畔父母未生時消息,亦謂之默然常照為禪者。”“今時學道人,不問僧俗,皆有兩種大病。一種多學言句,於言句中作奇特想;一種不能見月之指,於言句悟入。”
為此,他獨倡新的參禪方法,讓人蔘趙州狗子無佛性的“無”字話頭。並説:“只文一‘無’字,便是斷生死路頭底刀子也。妄念起時,但舉個無字,舉來舉去,驀地絕消息,便是歸家穩座處也。”他參話頭的禪法避免學人落入俗套,陷入文字和語錄的海洋中。因話頭禪“得力處乃是省力處,省力處乃得力處”,並發展到後來的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唸佛是誰?”等話頭禪。大慧宗杲禪師是中國禪宗史上第一個大力倡導話頭禪的人,他的禪法特色對中國宋朝以後禪宗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
狗子無佛性之話頭,楊岐派五祖法演禪師特別提出,而宗杲卻大力給予提倡和發展,因為此話頭可使人直參清淨本源心的重大意義,而且大慧宗杲在當時呆板混雜的禪門裏,開拓了一條嶄新的參悟途徑,為此後禪宗的發展以新的啓迪。為了進一步闡明參話頭的重要作用。他對門人説:“若棄了話頭,卻去別人文字上起疑,經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塵勞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屬。”
大慧宗杲禪師雖然門户之見甚重,但其大力倡導的話頭禪藉助文字禪,與文字禪共同成為禪宗發展史上的新的轉折點。話頭禪以新奇的方法,充沛旺盛的生命力和無限的自信心,給禪門重新譜寫出一首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進行曲,鼓舞和指引學道者們,遁循話頭的妙處,努力向開悟見性的歷程邁進。從而開創了禪宗思想的新意境,注入新的營養和活力。同時,也標誌着禪宗的發展進入新的時代。 [1] 

宗杲主要著作

《正法眼藏》,共3卷,是大慧宗杲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之中為斧正禪風所作。全書如他所言:“不分門類,不問雲門,臨濟、曹洞、溈仰、法眼宗,但有正知正見可以令人悟入者,皆收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