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媒介生物

鎖定
媒介生物一般指能傳播疾病給人類的生物,或稱病媒害蟲、衞生害蟲。主要有三大類羣,其一為節肢動物中的昆蟲綱,其二為節肢動物中的蛛形綱,其三為哺乳動物中的齧齒目。 [1] 
常見的媒介生物有:蚊,蠅,鼠,蟑螂,臭蟲,蝨子,跳蚤,螞蟻,,蟎,另外還有蠓,蚋,虻,白蛉等。由媒介生物(病媒生物)傳播的疾病稱媒介生物性疾病,包括完全或部分由病媒生物傳播的疾病。媒介生物性疾病習慣上又稱蟲媒傳染病媒介生物不僅可以傳播幾十種人類疾病,同時還騷擾,吸血,寄生,致敏,污染食品和糧食。
媒介生物的防治是一個系統、長期的過程,包括控制和清除孳生場所,實施綜合防治。 [2]  從媒介與環境(自然和社會)的整體觀念出發,根據標本兼治,儘可能治本的原則,因地和因時制宜地綜合採取有效手段,組成一套系統的防治措施,對靶標媒介,通過抑制其發生或降低種羣數量;控制在不足為害的水平,並在有條件的局部場合,予以清除,以達到除害滅病的目的。 [3] 
中文名
媒介生物
別    名
病媒生物
常見種類
蚊、蠅、蟑螂、蠓、蟎、蚤、蜱、虻和鼠
防治策略
採取媒介綜合治理策略
主要危害
傳播人類疾病或危害人類健康
學    科
媒介生物學、流行病學和公共衞生學

媒介生物釋義

蚊
媒介生物即病媒生物,一般是指能傳播人類疾病或危害人類健康的生物,包括節肢動物(昆蟲綱和蛛形綱動物)和齧齒動物。常見的媒介生物主要有蟑螂和鼠。 [2] 

媒介生物常見種類

我國地處亞熱帶、温帶,幅員遼闊,地貌複雜、氣候和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媒介生物的種類繁多。據調查,已知現有蚊類約370種(亞種),蠅類386種(住區內主要有18種),室內蜚蠊9種,蚤類520多種,蜱類110種,蟎類534種,白蛉類40種,蠓類280多種,蚋類約100多種,齧齒動物170多種。這些媒介生物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媒介廣義而言,不僅指傳播疾病的昆蟲,泛指通常稱為衞生害蟲 [3] 

媒介生物

形態特徵
成蚊體長一般為1.6-12.6mm,三足兩翅,雌蚊喙細長。 [4] 
生態習性
蚊
多數雌蚊產卵前,要吸血以發育卵巢,之後在水中產卵,在適宜温度和環境下,從產卵到發育至成蚊通常需要10-18天。成蚊在夏季一般只生存1-4周,越冬的雌蚊在條件合適時,可存活4-5個月。所以滅蚊的時機可以在初春蚊剛開始繁殖時,也可在夏季蚊蟲大量繁殖時,也可在冬季數量既少又很脆弱時。 [4] 
多數蚊蟲偏好於叮咬某些人,因其身體上散發的氣味、二氧化碳和熱量與眾不同,這部分人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大多數蚊種均在夜間進行吸血。吸血時間受温度、濕度和光線等因素的影響,高温、高濕及微光下可促進蚊蟲的吸血活動。故而夏季黃昏後到天亮前在户外要穿長袖、長褲衣物,減少被叮咬的機會。 [4] 
蚊能傳播的疾病
國內主要有瘧疾、絲蟲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登革熱等疾病可由蚊叮咬傳播。 [4] 

媒介生物

蠅
蒼蠅騷擾人畜並能通過體內外機械性攜帶的痢疾、傷寒、霍亂、肝炎、脊髓灰質炎、炭疽等病原體傳播多種疾病,某些蠅類能刺吸人畜血液,或將蟲卵寄生於人畜體內致蠅蛆症,是重要的衞生害蟲之一。 [4] 
形態特徵
成蠅的大小和體色因種類的不同而異,一般為6-14 mm,體粗短,全身多鬃毛,體分頭、胸、腹3部分,有三對足,一對翅。 [4] 
幼蟲(蛆)呈乳白色,體表光滑,頭尖尾鈍,無眼無足。 [4] 
生態習性
雌蠅多數均直接產卵於糞便、垃圾、腐敗動植物等孳生物上。幼蟲發育成熟時離開孳生場所鑽到附近疏鬆的泥土或其他基質中去化蛹,一般在孳生地周圍50 cm左右,5 cm深處。防治時可對糞坑、垃圾場做無害化建設,將糞坑、垃圾池周圍半徑一米的地面壓實。蠅類幼蟲的孳生主要分為自由生活和專性寄生生活兩大類。寄生生活的蠅蛆可偶然寄生於人體,造成蠅蛆病。 [4] 
吸血蠅中常見的如廄螫蠅主要吸食畜血。 [4] 
蠅由於其生理原因在食物上邊吃、邊吐、邊排泄,同時蠅體也帶有大量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是傳播病原的主要方式,所以在食物製作時及食用前要做好防蠅措施。 [4] 
蠅類在氣温下降時愛飛入帳篷、餐廳、炊事帳篷,這時除裝好紗門、紗窗外,應輔以蠅拍打殺及粘蠅紙(繩)粘捕。 [4] 

媒介生物蟑螂

蟑螂 蟑螂
蟑螂因為其污穢的習性和分泌難聞的氣味,能導致過敏,傳播腸道疾病,造成電器短路,咬壞書籍字畫,成為最常見的害蟲。 [4] 
形態特徵
蟑螂屬於爬蟲,一生分卵、若蟲和成蟲3個階段,完成一個生活週期需3.5-18個月不等。
成蟲身體扁平,體長從不足15 mm到超過40 mm。有三對足及兩對摺疊覆蓋在背上的翅膀,善爬難飛,爬速21 m/min。 [4] 
若蟲大致與成蟲相似,比成蟲小,無翅。 [4] 
卵包藏在卵莢(又名卵鞘)中,南成蟲產下或攜帶。莢內有卵16-60枚。卵莢堅實,抗寒保濕,一般殺蟲劑也不能滲入。所以,目前的防治中主要針對成蟲和若蟲,對於卵莢主要是靠人工搜殺。 [4] 
生態習性
雌雄成蟲在羽化後1周左右就能交配產卵,雌蟲一生交配1次,可終身產卵。雌雄成蟲交 /配後約10天卵成熟,雌蟲一生產卵莢數與氣温、濕度及營養狀況有關,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卵約經兩個多月孵出若蟲。若蟲期要經歷幾次或1()多次脱皮後才能逐漸長大發育到成蟲,脱皮時肢體的損傷可痊癒。有的雌蟲能將9p莢帶在腹面部,故而滅蟲後應及時將蟲屍用開水燙或焚燒處理。 [4] 
成蟲喜暗怕光,晝伏夜出,喜歡選擇温暖、潮濕、食物豐富和多縫隙的場所棲居。蟑螂的糞便中含信息素可引誘同類聚集。對此,搞好室內衞生有利於去除蟑螂棲息環境,並清除其糞便中的信息素減少蟑螂密度。 [4] 
蟑螂到處爬行,食性廣泛,任何有機物如食品、飼料、垃圾、糞便、痰液、屍體等無所不吃,並有啃咬非食物材料的習性,最愛吃香、甜、油的面制食品,但水對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重要。加上其有邊吃邊拉的習性,故成為痢疾桿菌沙門氏菌、金葡菌、鏈球菌、大腸埃希菌和蛔蟲卵、蟯蟲卵等多種病原體的機械性傳播者。 [4] 
蟑螂可棲息於冰箱、電磁灶、電視機、計算機等電器內,咬壞線路,造成短路,並可隨物流包裹、舊傢俱、舊電器及出差後的行李傳入營區、宿舍。當發現個別的蟑螂時應及時捕殺或用氣霧劑進行殺蟲處理,當出現拉開抽屜便常見到蟑螂,衣櫥內有褪皮和孵化後的卵殼,甚至門框上有蟑螂出沒時,説明室內蟑螂密度已經極高,並有可能波及周同房間和樓上、樓下,此時應通知衞生人員對全樓進行蟀螂密度調查,根據結果及房屋用途選擇滯留噴灑、毒餌布放、藥物燻殺、藥粉布撒等殺滅措施中的一種或數種同時採用,並在之後間隔2個月重複滅殺2次,在無外來蟑螂的情況下一般可消滅蟑螂危害。 [4] 

媒介生物

蜱又名壁蝨或扁蝨,俗稱草爬子、八腳子、狗豆子、憋吃。蜱主要生活在山林、草原及野生動物洞穴中,有時也叮人吸血。 [4] 
形態特徵
蜱
成蟲呈囊狀,背腹扁平,足四對。大小差別很大,小者長不過2 mm,大者吸飽血後可長至25 mm。體壁革質,有伸縮性,能大量吸血。頭、胸、腹分界不明顯。幼蟲體半透明,呈黃或棕色,0.5-1 mm大小,吸飽血後增大2-3倍。有足3對,無呼吸器官及生殖器官。若蟲外形與雌蜱成蟲相似,但體較小,有足4對。 [4] 
生態習性
蜱為不完全變態,發育過程分卵、幼蟲、若蟲和成蟲4個時期。成蟲吸血後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樹根、畜舍等處,在表層縫隙中產卵,產卵後雌即乾死。在適宜條件下,卵可在2-4周內孵出幼蟲。幼蟲經1-4周蜕皮為若蟲。若蟲再到宿主身上吸血,落地後經1-4周蜕皮而為成蟲。硬蜱完成一代生活史所需時間由2個月至3年不等,多數軟蟀需半年至2年。硬蜱壽命1個月到數十個月不等,軟蜱的成蟲由於多次吸血和多次產卵,一般可活五、六年到數十年。 [4] 
蜱大多生活在野外人煙稀少的地方,具體環境因蜱種不同而異。一般需具備較適宜的温濕度條件和較充足的供血宿主。硬蟀各活動期僅吸血1次,多在白天爬於草葉上,前肢張開,攀附經過的宿主。吸血時間較長,通常幼蟲、若蟲和雌蟲吸血時間分別需2-5天、3-8天和6- 15天,飽食後增加體重分別為10-20倍、20-100倍和50-250倍,而雄蟲為15-2倍。軟蜱幼蟲吸血1次,各齡若蟲需多次吸血。有些種類的幼蟲或1齡若蟲不吸血,而成蟲除少數蜱種不吸血外,需多次吸血。多在夜間侵襲宿主,吸血所需時間,幼蟲為數分鐘或數天,因蜱種而異;若蟲和成蟲為數分鐘至1小時左右。飽食後雄蟲體重增加2-3倍,而幼蟲、若蟲及雌蟲為6- 12倍。硬蜱可耐飢半年至1年,軟蜱可達幾年以上。 [4] 
蜱能傳播森林腦炎新疆出血熱蜱傳回歸熱、萊姆病、Q熱、北亞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等多種疾病。目前幾乎所有在山上放養的羊身上都可發現蜱的寄生,當部隊進行野外施工、訓練時,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領口、袖口、褲腳要紮緊,塗抹驅避劑,休息和就寢時互相脱衣檢查併除掉侵襲的蜱。 [4] 

媒介生物標本製作

(一)病原體分離標本
蠓
應用於病原體分離的病媒生物標本一般要求為活體生物或超低温冷凍標本。短距離和具備一定防護設施及技術條件下才可保存和運輸活的病媒生物。活體動物應根據病媒生物的生物學特點分類進行包裝、運輸和保存。對於蜱、蟎、蚤、蝨等活體病媒生物應放入塑料試管、蜱盒、收集盒等專門的容器中,開口端用棉塞堵塞,外用膠布密封並塗抹凡士林等黏性膠液,然後將該容器放入帶有空氣濾膜通風口的硬體包裝箱內,並適當填充泡沫等填充物後密封。最後放入可移動冰箱或低温冰盒內進行運輸。對於蚊、蠅、蠓、蚋、虻、蛉等活體病媒生物,一般要求運輸成蟲,可使用80目絹紗縫製的簡易籠具保存法進行。也可根據其生活習性和運輸工具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籠具和包裝箱體。放入活體病媒生物後,應立即紮緊操作口,放入帶有空氣濾膜通風口的硬體包裝箱內並固定好籠具,同時加填填充物後密封。運輸時,可將包裝箱放入可移動冰箱或低温冰盒內進行。對於鼠類等大型動物,應將捕鼠籠首先放入鼠袋中並紮緊鼠袋,將鼠袋和鼠籠碼放入帶有空氣濾膜通風口的硬體包裝箱內,並適當填充泡沫等填充物後密封運輸。活的病媒生物的運輸應先申報並獲得《動植物檢疫法規》傳染病防治法《危險病原生物管制條例》等的許可,要求專人專車在12小時內特殊押運送抵實驗室。超低温保存的病原生物,一般是指採用液氮或乾冰保存的病媒生物,相對而言,液氮保存的效果比干冰好,但乾冰的成本和技術要求較低。液氮和乾冰保存的病媒生物運輸,也需要有特製容器和專人專車押運。該方法的運輸距離可大於活體生物運輸,運輸的時限也較活體生物運輸長。 [5] 
(二)病原體分子檢測標本
相對於病原體分離而言,應用於病原體分子檢測的病媒生物標本要求則較低。一般以死標本為主,常用的方法有浸泡法和冷凍法。浸泡法:適用於蚊、蚋的幼體或卵以及蜱、蚤、革蟎、恙蟎、蝨標本的保存。常使用的保存液主要有:酒精、DNA保存液、RNA保存液、柯氏保存液、甲醛等。其中柯氏保存液保存時間最短,一般不超過12小時,可以保存細胞活性。DNA保存液、RNA保存液則主要保護遺傳物質的穩定性和完整性。冷凍法:適用於齧齒動物臟器標本以及蚊、蚋短期冷昏迷活體保存,該方法應注意冷凍的温度及時間的控制。如遠距離臟器標本運輸可考慮液氮冷凍以滿足標本檢測和分離的需要。 [5] 
(三)直接觀察標本
用於直接觀察病原體的標本,一般為臨時標本。常用的技術是壓片法,將蚊、蜱等中腸、唾液腺及頭部組織等用解剖針拉出後壓片、染色,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該技術可用於直接初生觀察瘧原蟲、絲蟲、螺旋體、細菌等。 [5] 
(一)乾燥法
適用於保存蚊、蠅、虻、蠓、蚋等成體標本的形態完整性,可將蟲體麻醉後置於帶有硅膠乾燥劑的標本管內,再用石蠟封口(注意定期更換硅膠)。 [5] 
(二)浸泡法
適用於蚊、蚋的幼體或卵以及蜱、蚤、革蟎、恙蟎、蝨標本的保存。常使用的保存液主要有:酒精、DNA保存液、RNA保存液、柯氏保存液、甲醛等。其中柯氏保存液保存時間最短,一般不超過12小時,可以保存細胞活性。DNA保存液、RNA保存液則主要保護遺傳物質的穩定性和完整性。 [5] 
(三)冷凍法
適用於齧齒動物臟器標本以及蚊、蚋短期冷昏迷活體保存,該方法應注意冷凍的温度及時間的控制。如遠距離臟器標本運輸可考慮液氮冷凍以滿足標本檢測和分離的需要。
(四)原基質保存法
適用於生活於特定基質的蚊等幼體活體的短暫保存,可將這些特定基質如:土壤、腐殖質、水體、糞便、屍體等連同標本一同保存,該方法應注意基質温度、濕度的控制。 [5] 
(五)簡易籠具活體保存
適用於蚊等成體的活體保存,將捕獲標本置於籠具內即刻送回實驗處置,應注意籠具內密度控制和防逃逸措施。如保存活體齧齒動物要先清除體外寄生蟲並注意防止動物排泄物污染。對於蜱、蟎、蚤、蝨等可先清洗體表,塗抹防黴劑後置於塑料或玻璃標本瓶中做好通氣、防黴、保濕、防逃逸等工作。常用的防黴劑有新黴素、青黴素、鏈黴素等。 [5] 
(六)針插法
適用於蚊等成蟲的保存,一般應用於標本的分類鑑定工作。一般應根據標本種類選擇適宜的昆蟲針,按照針插標準於實驗室內完成。 [5] 
(七)防腐法
適用於齧齒動物標本的長期保存與鑑定。常用的防腐劑有砒霜、樟腦、甲醛等。四、齧齒動物監測
目前常用的齧齒動物媒介的種羣數量估計方法較多,如粉跡法、鼠跡法、食餌法、堵洞法、捕鼠器法、目測法、水灌洞穴法、驅逐法、煙燻法、捕盡法、取樣圖法、線路統計法、活捕一標記釋放一再捕獲等,被廣泛接受的為前六種,現分述如下。 [5] 
(一)食餌法( bait methods)
以某種方式確定投餌點,在投餌點上投放食餌,通過鼠類對食餌的盜食情況來估計鼠密度,本法又分為飽和食餌消耗法和點消耗法等。如飽和食餌消耗法是指以某種方式確定投餌點,連續投放食餌,逐日稱取剩餘食餌,直到食餌消耗穩定為止,通過食餌消耗量來估計鼠密度。 [5] 
(二)捕鼠器法(trap-cage methods)
按一定方法和要求布放鼠夾(夾夜法、夾日法)、鼠籠(籠夜法、籠日法)或黏鼠板(黏鼠板法)或其他捕鼠器,通過一定時間內的捕獲率來估計鼠密度。最常用的為夾夜法。統一選用中型鋼板夾,以生花生米為誘餌,晚放晨收。室內按每15 m2布夾1只,超過100 m2的房間沿牆根每5m布夾1只。居民區以外環境為主,特殊場所(餐飲、食品製售)以室內環境為主,各種房間(廚房、庫房)都應兼顧,室內外均勻布放。每一監測點布夾不少於300有效夾夜。室外每5m布夾1只。 [5] 
(三)粉跡法( tracking patch method)
適合於會場、飯店、賓館、食堂、副食店、倉庫、糧庫、醫院、機場、港口等室內重點場所檢測。方法是採用20 cm×20 cm的布粉器,緊貼牆壁與牆壁垂直進行布粉,室內按每15 rn2布粉3塊,每一監測點布粉不少於500有效粉塊。主要是觀察一夜時間印下鼠類足跡量的多少,以估計鼠數量的多少。 [5] 
(四)鼠跡法( miscellaneous signs)
調查單位面積內鼠羣的活動量和痕跡[包括鼠糞( dropping)、咬痕(gnawing)、鼠道(runways、rubmarks and tracks)、鼠尿、洞穴(burrow)等]。室內鼠跡法檢查一般檢查2 000間房間(15 m2折算1間)。有一處鼠跡房間算作鼠跡陽性房間。外環境鼠跡法檢查駐地的雜物堆放點、垃圾收集站、訓練場、哨點、觀通站、綠地、碼頭、堤壩渠壁、交通道兩側院內、生活區空地等累積2 000 m延長線環境中的鼠跡,包括鼠(死鼠)、鼠洞、鼠糞、鼠咬痕及鼠道。 [5] 
(五)堵洞法( burrow block)
測量單位面積內有鼠居住的鼠洞數。方法是在觀察範圍內抽取一定面積(稱作樣方)進行檢查,通過將該面積內所有鼠洞全部堵上,觀察24或48小時後的掘開洞數(被掘開者繫有鼠居住者),該樣方面積內的掘開洞數即鼠密度,以“掘開洞數/單位面積”表示,該單位面積可大可小,根據情況決定,如某些野鼠可以1公頃為單位,而家棲鼠可以房間數表示,如“100間”等。 [5] 
(六)目測法( eyeball method)
又叫直觀計數法或觀察計數法。即從某一角度觀察某一範圍單位時間(每天需在相同時間內)視野內所見活動鼠數。在室外,也可沿一定路線以一定速度行進,在一定距離內所見活動鼠數/洞穴。其密度表示可為單位時間內或單位距離內的鼠類只數/洞數。 [5] 
以上方法中,應用最廣泛的為粉跡法和夾夜法。前者多用於家棲鼠室內密度測量,只要地面光滑,如一般硬化地面即可應用,方法簡便,成本低廉,對鼠類本身活動幾無干擾;後者成本較高,工作量較大,操作不如前者簡便,但適用範圍更廣,城鎮、農村、室內、室外幾乎任何環境均可應用,是當前應用最廣的鼠密度測量方法。捕鼠器中的鼠籠法,因捕鼠器體積大、攜帶不便或操作煩瑣,且捕獲率偏低,因而除要求活捕外,使用不多;黏鼠板法則主要因易受室外環境影響,只能在室內使用,且成本高、捕獲鼠處理較煩瑣等而應用受限,但一定條件下在室內使用不失為一種合適的選擇;堵洞法在城鎮應用費時費工,主要用於某些野鼠如黃鼠、旱獺、沙鼠等的密度測量;目測法準確度較低,只適用於某些在野外開闊地帶棲息、密度較低且白天活動的鼠類,如旱獺等。 [5] 

媒介生物主要危害

媒介生物對人類的危害可以分為直接危害和間接危害。前者包括騷擾、損傷和失血,毒質危害、變態反應或過敏性,侵害組織和寄生;後者為機械性和生物性傳播疾病。 [3]  ·
機械性傳播疾病
媒介生物在疾病傳播中對病原體僅起到攜帶、運輸的作用,病原體只是機械性的從一個宿主或環境污染點傳播給另一個宿主或環境污染點,病原體在媒介生物體內外並不發生明顯的形態變化或生物學變化。當環境合適時,病原體也可以繁殖,但繁殖不是傳播所必須的。 [3] 
昆蟲活動和攝食過程中,昆蟲的口器、足肢及體壁的衍生物如毛、鬃、刺等附着病原體而造成病原體傳播。如鼠、蠅和蟑螂四處活動,在含有病原體或被病原體污染的人畜糞便、排泄物、垃圾、分泌物、傷口、膿瘡、黏膜及其他介質上停留或取食時,其體表、口器或附肢易粘附這些介質上的病原體,而輸送、污染到其他的宿主傷口、黏膜等部位或食品、餐飲器具上。一些吸血昆蟲吸血時口器沾染並機械性傳播血內的病原體。如虻等在牛、馬、駱駝等家畜間傳播錐蟲病;蚊、蚤等在家兔和野兔間傳播黏液瘤病毒,蚊蟲傳播鳥痘病毒。 [3] 
住家環境生活的很多害蟲是很多傳染病的機械傳播者,蠅、蟑螂等蟲種可能機械傳播SARS病毒。 [3] 
媒介生物機械性傳播的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螺旋體和原蟲等。機械傳播途徑在急性傳染病和不明原因傳染病的控制中有重要意義,當傳染病傳播途徑不清時,應該考慮媒介生物的傳播途徑,並採取控制措施。 [3] 
生物性傳播
生物性傳播是媒介生物傳播病原體主要方式。在這種傳播途徑中,病原體在媒介生物體內具有發育與繁殖有關的生物學過程,這個過程是病原體生活史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否則就無法完成其生活史。在自然界中,一般只有某些媒介生物才適合某些病原體的發育與繁殖,顯示出生物性傳播方式的一定程度的特異性關係。病原體在媒介生物體內經過一定時間完成其發育、繁殖的循環之後才具有感染性,這一時期稱為外潛伏期。 [3] 

媒介生物防治措施

人類許多傳染性疾病與媒介生物有密切的關係。如蚊可傳播瘧疾,白蛉傳播黑熱病,蚋傳播盤尾絲蟲病,舌蠅傳播非洲錐蟲病,蚤傳播腺鼠疫,蝨傳播斑疹傷寒,蜱蟎傳播森林腦炎和恙蟲病,等等。正因為如此,媒介生物的防治在近百年來成了媒介生物學、流行病學和公共衞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6] 
20世紀初,蚊類防治着重在控制孳生場所和殺滅幼蟲;對其他衞生害蟲的防治則以物理和機械方法為主。當時使用的殺蟲劑主要是巴黎綠、砷酸鈣等無機物以及除蟲菊、毒魚藤、石油等天然產物。從20世紀40年代起,由於DDT的發現,人們獲得了防治昆蟲,包括媒介生物的有力武器。隨着人工合成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和擬除蟲菊之類的殺蟲劑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媒介生物的防治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許多地區的主要傳染性疾病如瘧疾、乙型腦炎得到了根本的控制,過去幾十年內,殺蟲劑的應用幾乎完全替代了其他防治手段和方法。 [6] 
蜚蠊 蜚蠊
雖然媒介生物的防治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人類與媒介生物的鬥爭卻未取得徹底勝利,有些地區蟲媒傳染病未得到很好的控制,有些地區蟲媒病有再度猖獗的趨勢,如廣東近些年來不時地會在某些地方發生登革熱。’而且,由於大量使用殺蟲劑,包括農林昆蟲和媒介生物都不同程度地產生了抗藥性。特別是我國相當多的地區不能科學地使用殺蟲劑,害蟲的抗藥性產生十分迅速,更嚴重的是許多昆蟲產生了交互抗性,即使用了一種殺蟲劑後,昆蟲不但對此殺蟲劑產生了抗性,而且對其他的殺蟲劑也產生了抗性,這給害蟲的防治帶來了新的問題。因此,如何更合理地使用殺蟲劑是衞生害蟲防治時需認真考慮的問題。
生物防治
蚊蟲作為重要的媒介生物,是蚊媒傳染病控制的重點。多年來,針對其防控以化學殺蟲劑為主。隨着生物防治蚊蟲技術的發展,基於昆蟲共生菌沃爾巴克氏體( Wolbachia)的蚊媒和蚊媒病控制逐漸成為研究及應用熱點。這項技術的原理是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與非攜帶沃爾巴克氏體雌蚊交配所產的卵不能發育,而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雌蚊無論與哪種蚊交配,都能生下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子代,這些蚊子攜帶沃爾巴克氏體以後,沃爾巴克氏體在蚊媒體內能對多種人類病原體(如登革病毒、黃病毒和瘧原蟲等)產生抗性,沃爾巴克氏體就如同“疫苗”一樣阻隔了病毒,使病毒無法在蚊媒體內發展和傳播。中山大學一密歇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從果蠅、伊蚊和庫蚊體內提取沃爾巴克氏體併成功將其導人到登革熱媒介白紋伊蚊和瘧疾媒介斯氏按蚊體內,建立了穩定的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蚊株。2015年,第一批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已在廣州實地投放,標誌着利用Wolbachia對蚊蟲進行生物防治從實驗室階段轉入現場實驗。 [7] 
綜合防治
幾十年來的實踐證明,雖然殺蟲劑是防治害蟲十分有效的手段,但是單一依靠殺蟲劑是不能完全解決媒介生物防治的問題的,必須採取環境治理、化學防治、生物防治或其他手段的綜合治理方法,才可能解決問題。這是目前媒介生物防治的主要思想。北京奧運會及廣州弧運會媒介生物控制取得的成功也是在此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的。 [6] 
綜合防治的含義有兩方面,即防治對象的綜合和防治手段的綜合。前者指同一措施儘可能防治多種害蟲。如抗瘧疾採用的室內滯留噴灑殺蟲劑毒殺侵入室內的媒介按蚊,同時也兼有防治竄內蚤、蜚蠊、蠅類等家庭害蟲的效果。後者是指防治措施的綜合。但每一項措施的目的性必須明確,儘量做到兼治其他的次要目標。 [6] 
綜合防治措施包括環境治理、化學防治、生物防治、遺傳防治、物理手段防治以及其他一些措施的綜合使用。措施的綜合並非幾種方法的機械組合使用,而是它們的有機結合。幾種方法的綜合使用有主次之分,如對較大水域中蚊蟲的治理,以環境治理和生物防治為主,兼輔以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 [6] 
應當注意的是:
(1)媒介生物防治規劃應當首先考慮環境治理,包括搞好環境衞生。因為化學防治、生物防治、遺傳防治以及物理防治都是治標,是非永久性的,而環境治理是永久性的或長期的,這在我國過去幾十年的愛國衞生運動中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6] 
(2)根據防治對象的生態特點,結合實際選擇不同手段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對蚊類進行防治,應根據不同種類的生活習性、孳生場所、發生季節等生態學的特點採取相應的措施,不可對所有的蚊類防治均採用同種方法。 [6] 
(3)選擇措施方法應符合安全、有效、經濟、簡易、不污染環境的原則。這幾點是相對的,又是相互聯繫的,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既不能只考慮其一而不及其他,也不能同時並重地要求全部符合理想。 [6] 
(4)選取多種防治措施時,應注意相互協調,減少矛盾。一次防治或一項措施在實施前,應考慮為後面的防治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6] 
(5)動員廣大羣眾積極參與,避免由上級部門包辦式的防治管理,建立專業消殺隊伍,分片或分區治理,切忌分割治理。 [6] 

媒介生物研究現狀

蟲
媒介生物種類多、分佈範圍廣,在病媒傳播疾病防控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受全球氣候環境變化、國際旅行和貿易的大規模增加、農業生產模式的改變以及迅速無計劃的城市化、殺蟲劑抗性及人口流動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媒介生物分佈範圍不斷擴大,一些先前已經消除的媒介生物死灰復燃,對全社會構成了嚴重的影響。例如,近年來登革熱媒介埃及伊蚊白紋伊蚊分佈範圍不斷擴大,登革熱風險區域相應增加;近幾年在歐美髮達國家絕跡的臭蟲再度肆虐於家庭、學校、醫院、大型交通工具等場所,嚴重影響人類生活和經濟發展。 [7] 
近年來,國內外病媒傳播疾病頻繁暴發,防控形勢異常嚴峻,給各國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負擔和經濟負擔。研究發現,全球半數以上人口面臨着感染登革熱、瘧疾、血吸蟲病和黃熱病等病媒傳播疾病的風險。基孔肯雅熱疫情不斷,在中美洲、加勒比島嶼、拉丁美洲國家和南美洲構成嚴重的公共衞生問題。我國病媒傳播疾病也呈現出新特點,即為輸入風險增加(登革熱瘧疾基孔肯雅熱)、部分疫情反彈(乙型腦炎局部地區反彈)、新發傳染病不斷出現(如無形體、埃裏克體、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等)。例如,2013年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州發生登革熱暴發流行,2014年廣東省登革熱大暴發;我國腎綜合徵出血熱疫情依然嚴峻,近年來發病數居高不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在我國16個省市出現病例,在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也有類似報道。為強調病媒傳播疾病日益嚴重的威脅,世界衞生組織發佈了《病媒傳播疾病全球概要》,提出了“小小叮咬危害大”的口號,並將2014年4月7日世界衞生日主題定為“預防病媒傳播的疾病”。 [7] 
全球氣候變化是人類迄今面臨的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為深遠的挑戰。氣候變化可對病媒生物及病媒傳播疾病產生一定程度地影響。自然災害,特別是重大自然災難極利於形成病媒生物孳生及病媒傳播疾病流行的條件,對媒介生物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 

媒介生物研究進展

(一)氣候變化對媒介生物及病媒傳播疾病的影響
氣候變化不同於氣象因素,它是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典型的為30年或更長)的氣候變動。目前,國內研究者已逐步開展了氣候變化對病媒傳播疾病影響的預測研究,如氣候變化對瘧疾、登革熱、流行性乙型腦炎腎綜合徵出血熱、鼠疫等病媒傳播疾病流行機制和傳播過程預測等。目前,國內關於氣候變化對媒介生物及病媒傳播疾病影響研究尚存諸多問題,包括病媒傳播疾病複雜傳播鏈和當前模型的不完善,長時間尺度病媒傳播疾病相關數據的困難,驅動媒介傳播疾病傳播的流行病學、生態學及社會經濟因素的複雜性等。在國外,已有大量關於氣候變化對媒介及病媒傳播疾病影響的預測預警研究,研究涉及情景多、時間尺度大,如昆士蘭北方關於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埃及伊蚊生物學反應的研究;P. Medone等研究者預估了氣候變化對拉美錐蟲病媒介分佈的影響;古巴研究者利用氣候變化與氣象因素相關數據建立的空間模型預測埃及伊蚊增殖;美國關於氣候變化與萊姆病的年度發生的研究;在英國,有研究探討了氣候變化對媒介傳播疾病風險的研究;英格蘭氣候與環境變化使得蓖子硬蜱( Ixodes ricinus)向北部邊境擴張等。 [7] 
(二)媒介生物攜帶病原體及分佈調查
新一代的測序技術--高通量測序技術可以快速的同時全面、系統診斷多個病原,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將可能的致病因子(有些可能是未知)同時呈現,將多條可能的線索和信息提供給研究人員,為快速查清病原和儘快控制疫情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和決斷依據。近年,這項技術的應用使媒介生物攜帶病原體的發現突飛猛進,如在蜱傳病原、蚊媒病毒的發現等方面。 [7]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近年才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我國科學家跟上了國際上該技術應用的步伐,在媒介生物攜帶病原體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等。 [7] 
(三)媒介生物及相關傳染病風險評估和預警技術
國內媒介生物及相關傳染病風險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起步晚。當前的風險評估本質上仍然屬於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較少。關於病媒傳播疾病的預警,受全國重要病媒生物監測系統建立晚、覆蓋範圍有限(僅包括19個省)、監測頻率低(每月僅2次)、未能同疾病監測系統關聯等因素影響,病媒監測數據連續性較差,預警模型中經常未包括媒介監測數據,對結果的準確性產生極大地影響。如國內利用輸入登革熱病例數、本地最小温度以及累計降雨量構建時間序列泊松多元迴歸模型進行登革熱預測。 [7] 
在國外,媒介生物及相關傳染病風險評估和預警技術研究起步早。病媒傳播疾病風險評估以定量研究為主,克服了定性研究固有的缺陷。國外的媒介監測資料相對連續、監測頻率相對為高,並且在預警時大多數模型納入媒介監測資料,且研究多。S.Moore等研究者整合了流行病學、寄生蟲及媒介等資料,納入疾病傳播模型,進行了氣候變化對非洲錐蟲病影響的研究;古巴氣候變化對白紋伊蚊增殖影響的預警研究;美國有研究利用最大熵模型( Maxent Model)對白紋伊蚊的分佈情況進行預估。 [7] 
(四)媒介生物抗藥性監測
目前,發達國家非常注重病媒生物可持續控制措施的落實,也同時使用高通量的抗藥性檢測技術如芯片技術,廣泛開展了抗藥性機制研究;但是抗藥性治理研究還不多,應得到更多的關注。近幾年,我國對蚊蠅等重要病媒生物的抗藥性檢測新技術如芯片、試劑盒等不斷出現,在疾控系統先後開展了淡色庫蚊/致倦庫蚊和家蠅的抗藥性監測,也開展了登革熱媒介伊蚊的全國抗藥性監測。為了充分利用監測數據,建立了全國重要病媒生物抗藥性監測數據庫,經對各種因素的綜合分析,可以提出科學合理的抗性治理建議。 [7] 
(五)媒介生物遺傳學研究
媒介生物 媒介生物
近年來,媒介種羣遺傳多樣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媒介分類、來源,遺傳漂變,基因流以及種羣結構的變異,登革病毒易感性等方面研究,為病媒傳播疾病的監測和防治提供科學依據。隨着新型測序技術和生物信息學的不斷髮展,媒介生物組學研究包括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等發展迅速,為媒介生物及傳播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廣闊的、實用的大數據分析平台。國內組學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研究相對為少。南方醫科大學採用了Isofemale family的策略純化基因組背景,結合全基因擴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CA)技術擴增單隻蚊蛹的基因組DNA,並構建了不同插入長度的測序文庫進行了大量測序,現已基本完成了白紋伊蚊的測序、組裝和註釋。國外關於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組學及小RNA組學的研究起步早且研究較為深入。 [7] 
(六)媒介生物的生物防治
目前,利用沃爾巴克氏體進行媒介生物防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沃爾巴克氏體新感染型蚊種的建立;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共生對蚊蟲的適應力( fitness cost)變化;抗病毒特性研究;蚊媒種羣壓制( population suppression)和種羣替換(population replacement)等方面,而基於沃爾巴克氏體的蚊蟲生物控制現場實驗最早始於1967年的緬甸仰光北面的小村莊,其後隨着實驗室研究數據和野外現場經驗的積累,很多旨在有效控制蟲媒疾病傳播、基於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媒控制技術已從實驗室拓展到現場實驗: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澳洲東北的約克斯諾波( Yorkeys Knob)和戈登韋爾(Cordonvale),2013年4月在越南中南海岸的慶和省三阮島(Vietnam,KhanhHoa province,Tri Nguyen Island)。 [7] 
目前,通過應用沃爾巴克氏體技術致力於全球範圍根除登革熱已形成一個國際合作團隊,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的各國沃爾巴克氏體研究專家聯袂合作一個非盈利項目“消滅登革熱”計劃(Eliminate DengueProgram)。在各國專家的共同努力和協力合作下,基於沃爾巴克氏體的生物控制現場實驗均在積極進展中。已開展的其他疾病蚊媒的現場實驗還包括在法國波利尼西亞和其他太平洋島嶼國家,意大利也開展了類似的研究和現場實驗(基於昆蟲共生菌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媒和蚊媒病控制研究進展)。 [7] 
總體來説,利用Wobachia來防治蚊蟲和蚊媒疾病,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幾年來陸續在試驗。就全世界而言,以蚊治蚊目前仍處於試驗階段。中國的奚志勇團隊是世界上第一個解決關鍵技術瓶頸的—第一個把沃爾巴克氏體轉到登革和瘧疾控制的蚊子當中去的,使用這個技術控制登革和瘧疾成為可能。 [7] 
(七)開展較少的研究領域
媒介生物的生物學、生理學、解剖學及生物防治研究(寄生生物、生物防治)、行為學方面,與國外相比,國內開展的研究較少。由中山大學一密歇根州立大學蟲媒病聯合研究中心牽頭,在廣東省和海南省進行基於沃爾巴克氏體對登革熱媒介伊蚊生物控制的研究,並於近期在廣東釋放了感染沃爾巴克氏體的50萬隻白紋伊蚊,為我國登革熱媒介白紋伊蚊生物防治方面的新探索。利用掃描電鏡技術對形態相似的醫學媒介生物種類進行研究,可為此類媒介生物的科學鑑定提供新的方法。 [7] 
目前,國外關於媒介生物生物學、生理學、解剖學、寄生生物和生物防治研究較多。國外病媒生物生態、生理、解剖及寄生蟲和生物防治方面研究較多。例如,關於瘧疾媒介按蚊的生物防治集中在真菌、細菌、食幼蟲魚、寄生蟲、病毒與線蟲等;利用孢球白僵菌進行美洲錐蟲病媒介的生物控制。 [7] 

媒介生物發展趨勢

鑑於當前全球病媒生物及病媒傳播疾病的流行形勢及特點,未來病媒生物及病媒傳播疾病的發展趨勢將主要集中於如下幾個方面:
1.新一代測序技術在病媒生物研究中的應用
基於二代測序技術的宏基因組學研究技術,由於傳統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已累計了豐富的基因庫,因其高通量、快速、信息量高等特點已越來越多地被用於各種環境中微生物的分類鑑定和生態學研究,近年也逐漸被用於醫學感染因子的診斷、動物疾病診斷和媒介生物中病原體的高通量、快速鑑定、病媒生物抗藥性分子機制、系統發育及分類鑑定、重要生理功能相關轉錄譜分析等方面。 [7] 
2.病媒生物快速鑑定與分析技術
桉蚊 桉蚊
近年來,以DNA條形碼為代表的分子鑑定技術對於一些傳統分類學不易區分的種下階元、複合組及非成蟲蟲態的鑑定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今後,以宏基因組學結構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質譜平台、生物芯片、為代表的高通量的病媒生物鑑定技術、病媒生物數字化遠程鑑定與預警分析系統在內的軟件分析系統為該領域的發展方向。同時,鑑定技術、方法與規程標準化的研究對於病媒傳播疾病的防控至關重要,也是未來重點研究的方向。 [7] 
3.病媒生物監測、風險評估及預警技術的創新性研究
當前,全球病媒傳播疾病流行形勢嚴峻,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輸人性疫情形勢不斷嚴峻,加之人們對自我健康的關注程度不斷提升,對當前病媒生物監測技術與工具、風險評估及預警技術及監測和技術的國際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媒監測方面,我國病媒生物監測工具相對落後、特異性不高,需要不斷改進或研發新的病媒生物監測方法及技術,提升我國監測工具的科技含量與水平。當前我國病媒生物風險評估從本質上説仍處於定性階段,未來發展方向為採用數學建模,CLIMEX軟件系統、GIS等定量評估技術,實現病媒生物及病媒傳播疾病風險可視化,並加強風險地圖的構建。病媒生物預警技術方面,需通過不斷完善和引入更為先進合理的預警模型,加快基於自然與社會因素的病媒傳播疾病的早期預警系統研發,加速我國病媒傳播疾病預警體系的建立。 [7] 
4.全國病媒生物生態及抗藥性監測網絡系統的完善
當前,我國已在全國19個省建立了43個國家級病媒生物監測點,部分省份也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建立了一些地方級病媒生物監測點,以及“全國重要病媒生物監測系統”網絡平台的研發與網絡直報,對我國病媒傳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了基礎數據。然而,我國病媒生物監測網絡還存在許多問題,如監測點數量少、覆蓋面積小、代表性不足、監測經費緊缺、專業人員缺乏、監測數據未很好利用等,極大地影響了近年病媒傳播疾病的風險評估與預警。此外,我國病媒生物抗藥性監測數據收集僅僅依靠自願原則,目前還缺乏網絡直報系統。因此,今後需加強病媒生物及抗藥性監測的網絡建設,以更好地指導病媒傳播疾病的科學防控。 [7] 
5.環境友好型衞生殺蟲劑的研發
當今,隨着人們健康及低碳環保意識的增強,衞生殺蟲劑產業在追求高效的同時,應更多關注對環境的影響。傳統的化學殺蟲劑由於抗藥性的產生導致了其使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生物源(昆蟲天敵防治、蟲生真菌、昆蟲致病菌、生物代謝產物)、植物源、微生物源及昆蟲調節劑靶標專一性強、不易產生抗藥性、環境友好,具有許多化學合成農藥無可比擬的優勢,為未來研發的重點方向。近年來,利用毒性糖誘餌( ATSB)進行按蚊屬、伊蚊屬庫蚊屬白蛉等病媒生物以及空間趨避劑的使用,也是研究的熱點。目前,我國對於新型、環保殺蟲劑的研發、產品登記及生產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對我國衞生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 [7] 
6.加強病媒生物控制技術、策略及控制效果評價研究
傳統的病媒生物殺滅技術因環保法規和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其應用越來越受到限制。環境友好型的病媒生物可持續控制技術,如綠籬技術、新滅鼠劑膽鈣化醇、學校病媒生物控制技術規範、區域鼠害控制信息化管理系統、基於智能手機的專業有害生物管理現場勘查軟件等為目前具有應用潛力的病媒生物控制新技術。“3S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媒介控制工作中去。昆蟲不育技術也是未來病媒生物防控的熱點研究領域。 [7] 
媒介生物 媒介生物
防控策略方面,以媒介生物綜合治理策略為基礎,切實推廣及落實媒介生物可持續控制策略,為今後的發展方向。雖然媒介生物可持續控制策略已提出多時,但實際工作中的病媒生物防控並未過多地考慮方法的可持續性及當前方法對今後的影響,因此,需進一步加強策略的推廣及執行力度。此外,還應該倡導日常性和應急的防控措施效果評價,為我國制定病媒生物防控規劃提供基礎。 [7] 
7.加強病媒生物試蟲標準化體系的建立
病媒生物試蟲不僅對於病媒生物相關科學研究至關重要,也對病媒傳播疾病預防控制意義重大。然而,我國目前還沒有標準化、規模化的試蟲,以標準化試蟲為基礎的相關科研工作很少,極大地制約了相關研究的國際影響力。今後需要加強病媒生物試蟲標準化體系的建立工作。 [7] 
8.加強公眾對病媒生物及病媒傳播疾病危害性、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由於病媒生物專業性很強,導致我國公眾對病媒生物及病媒傳播疾病的危害性認識不足,而我國對自然、社會和行為危險因素及防控知識的宣傳還很不夠。因此,需要加強公眾對病媒生物及病媒傳播疾病危害性及危險因素的認識,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最終提高公眾的病媒生物及病媒傳播疾病的認識水平,更好地保護公眾健康。 [7] 
參考資料
  • 1.    全國衞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編寫,衞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導 預防醫學(上),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2,第240頁
  • 2.    劉元東,高偉主編,新兵集訓衞生防病知識手冊,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3.09,145-146
  • 3.    傅小魯,竇豐滿主編,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四川科技出版社,2006年1月,189-192
  • 4.    劉元東,高偉主編,新兵集訓衞生防病知識手冊,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3.09,150156
  • 5.    李宗浩總主編,中國災害救援醫學 下卷=The China disaster and emergency medicine,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7,2669-2671
  • 6.    張韶華,馬漢武,賈鳳龍主編,深圳媒介生物及其防制,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10,8-9
  • 7.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中華預防醫學會編著,2014-2015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學科發展報告=Report on advances in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4,9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