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奧古斯特二世

鎖定
奧古斯特二世波蘭語:August II Fryderyk Moncny,1670年5月12日-1733年2月1日),波蘭國王(1697年-1706年,1709年-1733年)和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選帝侯(1694年-1733年,稱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德語:Friedrich August I der Starke)。
他被認為是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歐洲宮廷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因其身形魁梧、力大無窮而綽號“強力王”、“鐵腕”,據説他可以徒手摺斷馬蹄鐵、單手破牆。他在年輕時(1687年)便造訪法國,並對凡爾賽宮的華麗排場與路易十四的絕對王權非常仰慕,因此終生以路易十四為偶像。但他一生成就卻很有限,只建立了薩克森選侯國絕對君主制,並獲得王權虛設的波蘭王冠一頂;其領土與人口並無實質增加,可謂是半吊子的雄圖霸業。
中文名
奧古斯特二世
外文名
August II Fryderyk Moncny
別    名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
強力王
鐵腕
國    籍
薩克森選侯國
民    族
德意志人
出生日期
1670年5月12日
逝世日期
1733年2月1日
職    業
薩克森選帝侯波蘭國王
主要成就
使德累斯頓成為璀璨的文化之都
建立了薩克森的絕對君主制
出生地
德累斯頓
信    仰
天主教

奧古斯特二世人物經歷

奧古斯特二世初展雄圖

奧古斯特二世 奧古斯特二世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為薩克森選侯約翰·格奧爾格三世之子,1694年自其兄約翰·格奧爾格四世處繼承選帝侯爵位。1697年波蘭國王揚三世去世後,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藉改宗天主教並獲得哈布斯堡奧地利皇帝支持,從18位競爭者中脱穎而出,當選為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併成功擊敗威脅性最高的法國候選人—孔蒂親王。他在1690年代大幅強化薩克森的絕對君主制,不但成功壓制等級議會的反對聲浪,徵收豐厚的普通消費税,更把原本不足兩萬的常備軍,擴增到三萬人(與普魯士勢均力敵)。他因此有充沛的財力仿效法國的太陽王,展開奢華排場並進行文化建設。
到1700年時,單靠薩克森兩百萬的人口與財力(薩克森乃神聖羅馬帝國中的傳統強邦,人口財力遠多於120萬人的普魯士,是德意志各邦人口最多的諸侯),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就穩坐德意志最強諸侯之寶座,更不用説表面上仍是東歐強國的波蘭(人口900多萬);唯一的缺憾是,奧古斯特因為改信天主教,失去歐洲新教徒的信賴,並讓薩克森永遠地失去“新教護法”的光環(當初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時,薩克森選帝侯帶頭改信路德宗,並有力地保護馬丁·路德)。不過薩克森仍參與新教聯盟,只是被普魯士取代其領導地位而已。

奧古斯特二世北方戰爭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於1699年結束波土戰爭,偕同奧地利俄羅斯、威尼斯與奧斯曼帝國簽訂《卡爾洛維茨和約》。儘管在戰爭中取勝,但由於哈布斯堡王朝的自私自利,波蘭只收回右岸烏克蘭地區,並未能分得一塊大蛋糕。和約的最大受益者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得以將整個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吞併。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於1699年11月與俄羅斯和丹麥結成反對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北方同盟。1700年8月,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與俄羅斯和丹麥共同投入反對瑞典的大北方戰爭(1700年—1721年)。雖然他有三萬的薩克森軍與一萬八千的波蘭軍,但是戰爭的進展,很快證明薩克森-波蘭缺乏與瑞典對抗的軍事能力。1701年卡爾十二世在里加戰役中打敗波蘭軍隊,到1702年他已經攻克波蘭首都華沙。1704年7月12日,貴族會議在卡爾十二世武力威脅下宣佈廢黜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選舉親瑞典的斯坦尼斯瓦夫·萊什琴斯基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但是這一決定受到波蘭大部分小貴族的反對。1706年瑞典軍攻入薩克森,奧古斯特二世被迫無條件投降,簽訂阿爾特蘭施泰特和約,放棄自己的波蘭王位。但是,1709年彼得一世波爾塔瓦戰役中將卡爾十二世徹底擊潰,導致奧古斯特二世重登波蘭王位。斯坦尼斯瓦夫一世逃亡普魯士。
1714年,奧古斯特二世與俄羅斯、丹麥、普魯士聯盟反對東山再起的卡爾十二世。1721年,奧古斯特二世與瑞典簽訂斯德哥爾摩條約,恢復戰前疆界。此時波蘭和薩克森境內一片殘破,薩克森的人口更從200萬下降到170萬;十多年後薩克森的國力就被“士兵王”統治的普魯士超越(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力倡儉樸,把軍隊從3.8萬擴大到8萬人;治下人口更從1713年的155萬增加到1740年的225萬)。

奧古斯特二世與薩克森

城市與經濟建設
雖然奧古斯特二世的波蘭首都在華沙,不過他長期居住在薩克森的首都德累斯頓(波蘭名稱Drezno)。因為對母國的熱愛,他在德累斯頓進行大規模建設,將其打造為璀璨的文化之都,著名的茨温格宮就是其例。他曾説出一句名言:“君王通過他的建築而使自己不朽”。
由於他計劃令德累斯頓成為最重要的皇家住處,他亦開始發現中國製造瓷器(“白色的黃金”)的秘密;在他統治下,在德累斯頓和邁森發明了歐洲的瓷器。他亦從歐洲各地招攬了許多最好的建築師和畫家來到德累斯頓。這段時期,在J.A.哈賽的直接指導下,該市的音樂生活也開始活躍起來,1718年建立豪華的森佩爾歌劇院,並在1719年請到知名的韓德爾來演出。他的統治標誌德累斯頓在眾歐洲城市當中,開始在技術和藝術上呈現出領先地位,德累斯頓也因此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
他實行重商主義政策,不但在初期建立薩克森-波蘭貿易公司,成功打入波羅的海,更讓波蘭的農業與薩克森的工業互相配合,使得薩克森經濟在大北方戰爭之後強力復甦,大大有利於薩克森財富的增長。
強力王的魅力與限制
奧古斯特二世 奧古斯特二世
他在位早期,薩克森人民對選侯充滿疑懼與不滿,因為他為了獲取波蘭王冠,在1697年背棄新教的路德派,改信天主教,連他的選侯夫人也因為拒絕改宗天主教,於是終身與他分居,從此再沒離開過德累斯頓。她的固執虔誠一方面受到許多人的愛戴,另一方面也為她招來了不少非議。但是隨着時間證明,奧古斯特二世並未在薩克森引入天主教,仍保持路德教派在薩克森的優勢地位,因此人民逐漸接受這位充滿魅力的“國王”。不少人甚至以歡欣鼓舞的心情,對充滿傳奇故事的國王喜愛崇拜(譬如空手拗斷馬蹄鐵、用一根手指頭吊起兩個壯漢),稱他為“薩克森的海克力斯”,這也正是奧古斯塔二世積極仿效太陽王路易十四的正面功效。
雖然奧古斯特二世對薩克森深切的熱愛與孜孜不倦的建設,使他在中後期廣受薩克森人民的愛戴,並在死後以“藝術之父”的名號被長久紀念;但是國內的路德派貴族,仍是對他改宗天主教頗有不滿,並反抗其集權措施。特別是在1717年他讓兒子兼繼承人奧古斯特三世改信天主教的行為公開之後(同樣是為了繼承波蘭王位),更在貴族間引起軒然大波,各自在其封地內抵制選侯的施政與干涉,並減少和中央政府的合作。雖然貴族與等級議會在1730年代被王權持續壓制,但是城市議會卻不斷茁壯;而貴族不願在軍隊服役當軍官,使得薩克森兵數很難突破四萬人,無法像普魯士的容克貴族那樣積極服役,充滿效忠王室的尚武精神
與普魯士的競賽
當時鄰國的普魯士“士兵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正以令人難以忍受的吝嗇積累錢財,實施全力建軍、提高軍備的政策。奧古斯特二世卻對自己的高尚風雅與文化建設沾沾自喜,曾自詡其都城德雷斯頓是德意志的雅典(暗指自己高雅),把鄰國普魯士都城柏林比作德意志的斯巴達(暗指士兵王粗俗),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聽聞這個評價後卻頗為高興。兩人死後,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軍國主義方針被證明是正確的;他雄才大略的兒子——弗里德里希二世繼位後(擴軍至16萬人),在1756年輕易地攻破軍備不振的薩克森(軍隊不足四萬),建立北德意志地區的霸權。
1730年,奧古斯特二世與普魯士公開結盟;他並在夏季舉行一場盛大的閲兵典禮,總數三萬六千的薩克森軍,配備精良、奪目的裝備,向鄰國展現薩克森雄厚的軍事與經濟實力。當時年輕的普魯士王儲弗里德里希二世也在現場觀禮,據説他因此忌憚薩克森的國力,在未來的七年戰爭(1756-1763年)中,就以佔領薩克森、榨取其資源為第一目標。
1763-1765年輔政的偉大政治家托馬斯·馮·弗裏奇(Thomas von Fritsch,1700-1775年,出身中產階級卻成為貴族),於1763年公允地評價説,奧古斯特二世在位的最後十年(1723-1733年),乃是薩克森史上絕無僅有的巔峯期,再也沒有一位薩克森君主,享有過這樣的輝煌與榮耀。(1763年薩克森選侯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在俄羅斯強大的壓力下,不再兼任波蘭國王)弗裏奇任內策畫薩克森一系列的重建計劃,十年內就將薩克森的國力與經濟從廢墟中救起。
奧古斯特也拒絕簽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為確保其女兒瑪麗亞·特雷西婭繼承奧地利王位,而要求各國君主和諸侯簽署的國事詔書,希望能在之後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分一杯羹(結果一無所獲)。

奧古斯特二世與波蘭

奧古斯特二世雕像 奧古斯特二世雕像
奧古斯特二世致力於恢復波蘭形同虛設的王權,曾於1715年未經波蘭的貴族國會(瑟姆)同意,就開徵新税、提升政府的效率,結果波蘭貴族發動叛亂,企圖推翻奧古斯特二世。他試圖以二萬五千的薩克森軍來鎮壓叛亂、遂行其意志,結果波蘭貴族向俄羅斯彼得一世求援。彼得抓準機會從中得利,在1717年以居中協調為名,結束波蘭的紛爭,結果是沙皇從此成為波蘭的實際操控者,成為未來瓜分波蘭的關鍵前因。1717年協議的少數幾項成就,是規定國家維持二萬四千人的常備軍(大約是俄羅斯的十分之一),並且補強了國家原本若有似無的行政功能;問題在於國王沒有常備軍的控制權,導致剩餘的中央權力,淪為幾個權貴大家族的鬥爭目標。權貴互鬥增強了貴族間的離心意志,更加渴求外國強權的干涉。1719年他試圖與英國、奧地利締結同盟,如此可有效制衡俄羅斯在波蘭的巨大影響力,但是聯盟計劃因為貴族叛亂而被迫放棄。
1721年大北方戰爭結束後,因為波蘭的經濟與社會穩定地從破壞中恢復過來,加上彼得一世在1725年過世後,俄羅斯的外部影響力減弱,奧古斯特二世在波蘭的權力有逐步上升的趨勢。但是波蘭根深蒂固的貴族民主制(瑟姆的“自由否決權”),讓大權貴輕易地摧毀他提升王權的企圖。1727年他在華沙把氣派非凡的薩克森花園修建完成,並對外開放參觀,促使他在波蘭的人氣上升。
1733年奧古斯特二世在華沙糖尿病而病逝。他生前努力將波蘭的王位繼承改為世襲制,以傳給自己的子孫,最終沒有成功而維持着王位選舉制。但幸運的是,在外援俄國與奧國的支持下,其子奧古斯特三世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1733-1738年)當中,於1734年成功獲選為波蘭國王(因為俄、奧達成共識,讓二流國力的薩克森選侯當波蘭國王,比較容易去操控)。

奧古斯特二世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
關係
肖像
名字
生卒年
簡介
妻子
勃蘭登堡-拜羅伊特的克里斯蒂亞娜·埃伯哈廷女侯爵 勃蘭登堡-拜羅伊特的克里斯蒂亞娜·埃伯哈廷女侯爵
勃蘭登堡-拜羅伊特的
克里斯蒂亞娜·埃伯哈廷
女侯爵
1671年12月19日-
1727年9月4日
1693年1月20日,他與勃蘭登堡-拜羅伊特的克里斯蒂亞娜·埃伯哈廷女侯爵結婚,他們只有一個兒子。
奧古斯特成為波蘭國王后,克里斯蒂亞娜可能是出於對她丈夫皈依天主教的憤懣,拒絕與丈夫一起遷往波蘭,她更願意在易北河畔的普雷茨施大宅中度過她的時光,她也在那裏去世 [1] 
子女
奧古斯特三世 奧古斯特三世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二世
1696年10月17日-
1763年10月5日
薩克森選帝侯,1734年至1763年期間的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三世
1719年8月20日與奧地利的瑪麗亞·約瑟法女大公(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一世的長女)結婚,有後代
情婦
瑪麗亞·奧蘿拉·馮·柯尼希斯馬克女伯爵 瑪麗亞·奧蘿拉·馮·柯尼希斯馬克女伯爵
瑪麗亞·奧蘿拉·馮·柯尼希斯馬克
女伯爵
(Maria Aurora Gräfin von Königsmarck) [2-3] 
1662年4月28日-
1728年2月16日
1694年-1696年有關係。
她是勃蘭登堡州柯尼希斯馬克貴族家族的成員,後成為奎德林堡修道院的教務長。
兩人有一名私生子 [2-3] 
私生子
莫里茨 莫里茨
莫里茨
(Moritz von Sachsen) [2-3] 
1696年10月28日-
1750年11月30日
1714年3月12日與約翰娜·維多利亞·圖根裏奇·馮·勒本斯結婚,無倖存後代,兩人於1721年3月21日離婚;
通過他的私生女瑪麗亞·奧蘿拉,他是喬治·桑的曾祖父 [2-3] 
情婦
馬克西米利安娜·希斯勒·馮·喬道 馬克西米利安娜·希斯勒·馮·喬道
馬克西米利安娜·希斯勒·馮·喬道
(Maximiliane Hiserle von Chodau) [2-3] 
1676/77年-
1738年6月28日
1696年-1699年有關係。
也做過亞歷山大·貝內迪克特·索別斯基(揚·索別斯基之子)的情婦 [2-3] 
情婦
烏爾蘇拉·卡塔琳娜·馮·阿爾滕博克姆 烏爾蘇拉·卡塔琳娜·馮·阿爾滕博克姆
烏爾蘇拉·卡塔琳娜·馮·阿爾滕博克姆
(Ursula Katharina von Altenbockum) [2-3] 
1680年11月25日-
1743年5月4日
1698年-1704年有關係。
被提升為泰申公主(Fürstin von Teschen)。兩人有一名私生子;
1722年,她嫁給了符騰堡-温嫩塔的弗里德里希·路德維希王子 [2-3] 
私生子
約翰·格奧爾格 約翰·格奧爾格
約翰·格奧爾格
(Johann Georg von Sachsen) [2-3] 
1704年8月21日-
1774年2月25日
薩克森選帝侯國的將軍和德累斯頓的總督。
未婚無後 [2-3] 
情婦
瑪麗亞·奧蘿拉·馮·施皮格爾 瑪麗亞·奧蘿拉·馮·施皮格爾
瑪麗亞·奧蘿拉·馮·施皮格爾
(Maria Aurora von Spiegel) [2-3] 
1681年-1733年
1701年-1706年有關係。
是一名土耳其裔婦女,本名法蒂瑪,在布達圍攻戰(1686年)時被俘,作為瑪麗亞·奧蘿拉·馮·柯尼希斯馬克的教女在瑞典長大。後嫁給馮·施皮格爾。
兩人有兩名私生子女 [2-3] 
私生子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
(Friedrich August) [2-3] 
1702年6月19日-
1764年3月16日
魯托夫斯基伯爵,薩克森元帥。
1739年1月4日與盧德維卡·阿瑪莉亞·盧博米爾斯卡(亞歷山大·雅各布·盧博米爾斯基之女)結婚,無倖存後代 [2-3] 
——
瑪麗亞·奧蘿拉/瑪麗亞·安娜·卡塔琳娜
(Maria Aurora/Maria Anna Katharina) [2-3] 
1706年-1746年
有過幾段婚姻,有後代 [2-3] 
情婦
安娜·康斯坦蒂婭·馮·布羅克多夫 安娜·康斯坦蒂婭·馮·布羅克多夫
安娜·康斯坦蒂婭·馮·布羅克多夫
(Anna Constantia von Brockdorff) [2-3] 
1680年10月17日-
1765年3月31日
1704年-1713年有關係。
被封為科澤爾女伯爵,兩人後來反目成仇,她被流放49年後去世。
兩人有三名私生子女 [2-3] 
私生子
奧古斯塔·康斯坦蒂婭 奧古斯塔·康斯坦蒂婭
奧古斯塔·康斯坦蒂婭
(Augusta Constantia) [2-3] 
1708年2月24日-
1728年2月2日
1725年6月3日與弗裏森伯爵海因裏希·弗里德里希結婚,有一子 [2-3] 
弗裏德里克·亞歷山德里娜 弗裏德里克·亞歷山德里娜
弗裏德里克·亞歷山德里娜
(Friederike Alexandrine) [2-3] 
1709年10月27日-
1784年12月16日
1730年2月18日與莫申斯基伯爵揚·坎蒂結婚,有二子 [2-3]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
(Friedrich August) [2-3] 
1712年8月17日-1770年10月15日
薩克森步兵將軍。
1749年6月1日與霍爾岑多夫的弗裏德里克·克里斯蒂亞娜女伯爵結婚,有後代 [2-3] 
情婦
亨利埃特·雷納德 亨利埃特·雷納德
亨利埃特·雷納德
(Henriette Rénard) [2-3] 
1685年-
1721年5月26日
1706年-1707年有關係。
兩人有一名私生女 [2-3] 
私生女
安娜·卡羅利娜·奧澤爾斯卡 安娜·卡羅利娜·奧澤爾斯卡
安娜·卡羅利娜·奧澤爾斯卡
(Anna Karolina Orzelska) [2-3] 
1707年11月23日-
1769年9月27日
1730年8月10日與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桑德堡-貝克的卡爾·路德維希·弗雷德裏克結婚,有一子,於1733年離婚 [2-3] 
情婦
安熱莉克·迪帕克 安熱莉克·迪帕克
安熱莉克·迪帕克
(Angélique Duparc) [2-3] 
——
1708年有關係。
法國舞蹈家和演員 [2-3] 
——
瑪麗亞·瑪格達萊娜·比林斯卡
(Maria Magdalena Bielinska) [2-3] 
——
1713年-1719年有關係。
有過兩段婚姻 [2-3] 
埃德穆特·索菲·馮·迪斯考 埃德穆特·索菲·馮·迪斯考
埃德穆特·索菲·馮·迪斯考
(Erdmuthe Sophie von Dieskau) [2-3] 
1698年2月25日-
1767年4月23日
1720年-1721年有關係。
有過兩段婚姻 [2-3] 
——
亨利埃特·馮·奧斯特豪森女男爵
(Henriette von Osterhausen) [2-3] 
——
1721年-1722年有關係。 [2-3] 
參考資料
  • 1.    Flathe, Heinrich Theodor (1878), "Friedrich August I., Kurfürst von Sachsen", Allgemeine Deutsche Biographie (ADB) (in German), Leipzig: Duncker & Humblot, 7: 781–4.
  • 2.    Delau, Reinhard (2005), August der Starke und seine Mätressen (in German), Dresden: Sächsische Zeitung, ISBN 3-938325-06-2.
  • 3.    Kühnel, Klaus (2005), August der Starke und das schwache Geschlecht. Die Liebschaften des Kurfürsten Friedrich August I. von Sachsen (in German), Wittenberg: Dreikastanienverlag, ISBN 3-9330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