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易北河

鎖定
易北河(英文:Elbe River)是中歐主要航運水道之一,發源於捷克波蘭兩國邊境附近的克爾科諾謝山南麓,其穿過捷克西北部的波希米亞,在德累斯頓東南40公里處進入德國東部,在下薩克森州庫克斯港注入北海。全長約1165公里,其中大約三分之一的部分流經捷克,三分之二流經德國。流域總面積144060平方公里 [1] 
中文名
易北河
外文名
Elbe River
別    名
拉貝河
所屬水系
大西洋水系
流經地區
捷克波希米亞,德國下薩克森州庫克斯等地
發源地
捷克、波蘭兩國邊境附近的克爾科諾謝山南麓
主要支流
伏爾塔瓦河
主要支流
穆爾德河
黑鵲河
薩利河等
河    長
1165 km
平均流量
每秒317立方米(德累斯頓);為每秒699立方米(新達爾肖)
面    積
144060 km²

易北河名稱由來

Elbe River(德語 Elbe)在捷克語波蘭語中稱為“拉貝河”(Labe,Ła ba),都是由古斯堪的納維亞語的“河流”一詞演變來的。
易北河
易北河 易北河

易北河水文特徵

易北、奧得和維斯杜拉河流域 易北、奧得和維斯杜拉河流域
易北河是彙集距捷克和波蘭邊境克爾科諾謝山中許多源頭小溪而形成的。它在捷克境內流向南而轉向西,形成約362公里長的寬弧,在梅爾尼克與伏爾塔瓦河匯合,又在下方29公里處與奧赫熱河合流。然後它奔向西北,切穿風景如畫的易北河巖山而在6公里長的峽谷中進入德國。在德累斯頓馬格德堡之間,易北河接納了許多長的支流,除黑鵲河外,皆為左岸溪流。它們是穆爾德河、薩勒河及薩勒河支流如白鵲河、温斯特魯特河和伊爾姆河。這些左岸支流起源於奧雷山脈或圖林根林山,形成了易北河中游的流域盆地。在馬格德堡以下,易北河接納的支流大多來自右岸,其中多數發源於梅克倫堡高地。
易北河在德累斯頓下方40公里的裏薩進入北德平原;到裏薩之後它蜿蜒於寬廣的氾濫平原中。從一開始遠至其與穆爾德河匯流之處都有築堤。在威登堡和德紹之間的谷底變窄,寬約8公里;在北和南皆有丘陵地帶升起。從德紹至馬格德堡氾濫平原變寬,由此至海已連綿不斷地建起堰堤。從馬格德堡以下至其與哈弗爾河合流處,再從其與哈弗爾河合流處向下,易北河沿東南-西北方向流去;氾濫平原變寬,並有岔河和回水,岔河和回水的側面常堆有矮小的沙丘。自勞恩堡開始有些已被開墾的鹽鹼灘。在漢堡上方氾濫平原寬13公里,而在什列斯威-好斯敦沙丘與呂訥堡灌叢區之間氾濫平原卻變窄為6.5公里。
易北河 易北河
易北河河口灣本身從漢堡延至庫克斯港,長約88.5公里。大多為淤泥灘和沙灘。主河道已疏浚過並設有浮標。高潮時河槽深約16米,南岸和左岸低矮而有沼澤,河中有沙灘;右岸雖也有沼澤,但有築堤,經過排水,土地已深耕細耨。漢堡過去是阿爾斯特河岸沼澤地上方低矮的沙丘,它已從其上發展成一個巨大的港口城市。它的現代化港口設施已擴張到易北河低窪的南岸。易北河水的流量隨流域盆地中降水量和冰雪融解量的不同而大有差異。在德累斯頓,平均流速為每秒317立方米;在河口上方約225公里的新達爾肖平均流速為每秒699立方米。雖然易北河上游在捷克和德國的蓋斯特哈赫特都建有水壩,在伏爾塔瓦河和薩勒河(在圖林根林山中)都建有大水壩;但是它們都不足以控制易北河水位的高低變化。易北河下游,自河口上溯遠至漢堡上方的蓋斯特哈赫特,是有潮水漲落的,河水常定期倒灌。漢堡平均潮高約2米,在暴風雨期間,潮水可能上漲得更高。

易北河主要支流

易北河左岸伏爾塔瓦河、奧赫熱河、穆爾德河薩勒河等支流,右岸有伊塞河、施瓦策埃爾斯特河(即黑鵲河)、哈弗爾河和阿爾斯特河等支流。
易北河 易北河
伏爾塔瓦河是易北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德國與捷克交界處的舒馬瓦山脈東南坡,河流先向東南方向流,然後轉向北流,先後接納盧日尼采河和貝龍卡河等支流,流經布拉格,最後在梅耳尼克附近從左岸注入拉貝河。全長430千米,流域面積2.8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5立方米/秒,徑流量45.7億立方米。
哈弗爾河是易北河右岸最大支流,上游名叫施普雷河,發源於波蘭-捷克-德國三國交界附近的齊陶附近,河流先向北流,在德波邊境的法蘭克福以西20公里處轉向西流,經柏林,在柏林以西15公里流入哈弗爾湖後才稱哈弗爾河。出湖後繼續向西流,至勃蘭登堡以後轉向北流,在哈弗爾貝格附近注入易北河。河流全長550公里,流域面積2.4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9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8.4億立方米。
易北河中下游流經德國東北部平原窪地,水流緩慢,落差較小,不適合建高壩大庫,其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捷克境內的拉貝河及支流伏爾塔瓦河上。在這兩條河上興建的壩高超過20米的大壩有七座,多為重力壩,其中庫容超過1億立方米的水庫、裝機容量超過10萬千瓦的水電站均在伏爾塔瓦河上,而在拉貝河上的水庫則較小,庫容都不到1億立方米。

易北河沿岸經濟

通過易北河及其所連接的航運水道,船隻可從漢堡駛往柏林德國東部的中段和南段,以及捷克共和國。沿在馬德堡下方不遠的中部運河、向西行駛約322公里可通達多特蒙德-埃姆運河,重達1000噸的拖船可駛往德國工業城市奧斯納布呂克漢諾威、薩爾茨吉特、希爾德斯海姆、派內、沃爾夫斯堡,還可與威悉河萊茵河相連接。易北-哈弗爾運河可從馬德堡載貨向東駛往柏林周圍的航道,還可繼續前進遠至波蘭。基爾運河從易北河口通向波羅的海易北-呂貝克運河從勞恩堡出發,也可通達波羅的海。另一運河可連接易北河下游和威悉河岸的不來梅港。易北河本身通過伏爾塔瓦河可運載1000噸拖船遠至布拉格。在德國東部,易北河可為馬德堡、舍內貝克、阿肯、德紹、托爾高、裏薩、德累斯頓河港運輸煙煤、褐煤焦煤、金屬、鉀鹼、糧食、布匹等。雖然漢堡位於易北河口上方很遠,但它是歐洲最大的海港之一。漢堡穿越易北河的6條線路的地下鐵路隧道多車道的地下公路隧道,都是橫貫歐洲的貨運交通中的重要環節。
在歐洲中部。上游拉貝河源出波、捷邊境蘇台德山,曲折流經捷克西北部;中、下游斜貫波德平原西部,在德國北部注入北海。全長1165公里,流域面積14.4萬平方公里。重要支流有哈弗爾河和薩勒河。有運河分別與奧得、威悉等河相通。入海處形成2.5-15公里的河口灣,海輪上溯可達漢堡。結冰期1-3個月。河口附近年平均流量710立方米/秒。航運作用重要,從河口至科林通航940公里,皮爾納(德國)以下可通行千噸以上輪船。

易北河歷史事件

易北河會師
1945年4月25日,一支美軍偵察隊與一隊蘇軍在易北河邊的托爾高不期而遇,這就是二戰中著名的易北河會師。東西兩線並肩作戰的兩支盟軍終於實現了歷史性握手,將負隅頑抗的納粹德國攔腰截為兩段。這激動人心的一幕通過照片迅速傳遍整個世界,成為反法西斯戰爭歐洲戰場出現勝利曙光,希特勒政權即將滅亡的最廣為人知的象徵之一。 [2] 
1945年3月,美英等國盟軍強渡萊茵河,向德國腹地挺進。4月,美軍在取得魯爾戰役勝利後,以每天50—80公里的速度於11日進抵易北河畔。18日,美軍第9集團軍佔領易北河畔的馬格德堡。19日,英第2集團軍進抵易北河畔的勞恩堡,美第1集團軍佔領萊比錫。與此同時,東線的蘇軍於4月16日從奧得河邊向西面發動強大的攻勢,開始實施攻佔柏林的戰役。4月25日,美第1集團軍第69師的一部在柏林南部120公里處易北河畔的托爾高地區與蘇軍會師。美蘇雙方商定,兩軍沿易北河及其支流穆爾德河一線會合。易北河會師,把德軍截成南北兩段,反法西斯德國的東、西兩條戰線從此聯接。為慶祝盟軍易北河會師,斯大林命令莫斯科鳴放禮炮,並發表《告紅軍和盟軍書》,向紅軍和盟軍致敬。

易北河沿岸城市

易北河德累斯頓

德累斯頓世界遺產、德國歷史文化名城。18世紀和19世紀的德累斯頓易北河谷景觀沿着河谷縱深有18公里長,它主要由古老的牧場、宮殿、紀念碑、公園,以及19世紀和20世紀郊區的具有自然風光的別墅和花園組成。河谷邊一些沿着河傾斜的梯田仍然被用於葡萄種植,一些古老的村莊仍然保留着工業革命時期的建築和自然風光。特別是長147米的鋼橋(1891-1893)、空中鐵路(1898-1901)、古老的渡船(起源於1879年)和成立於1900的造船廠仍在使用中。
奧古斯特三世信奉天主教之後,下令修建一座天主教教堂。於是,德累斯頓天主教堂由意大利建築大師Gaetano Chiaveri 在1939—1755年間建成了,這是德累斯頓——薩克森地區規模最大的巴洛克風格的天主教堂,該教堂內部裝飾華美,佈道台上有雕塑大師Balthasar Permoser的洛可可式的雕塑,祭壇上有Raphael Meng的壁畫,管風琴是Gottfried Silbermann的最後傑作。雖然這座大教堂逃過了18、19世紀的戰火,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劫難逃,被夷為平地,1945年開始重建,1971年完工。1980年,這座大教堂成為德累斯頓——麥森教區的主教教堂,這座易北河邊的天主教堂也成為德累斯頓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易北河漢堡

易北河 易北河
漢堡位於德國北部,已經有1000多年曆史,是德國的最古老城市之一。全稱漢堡自由漢薩市,名字裏已經透露了這座城市崇尚自由、享樂的性格。
約翰·列儂成名前的披頭士樂隊的青春就揮灑在紅燈區的大自由36號音樂俱樂部裏,那裏仍然是深夜不回家的人們舉杯暢飲的聚集地。
工業與文化、商業與藝術,這一切,在易北河和阿爾斯特湖的培育下,達到平衡。從那歷史性古老倉庫城(Speicherstadt)窗口上的水手結,便能感受到它曾經的氛圍,一麻袋一麻袋的可可、咖啡和茶葉都存放在這裏,時常都能聞到肉豆蔻咖喱粉的香味。
海輪可從北海沿易北河航行而抵達漢堡,易北河的主道和兩條支道都橫貫漢堡市區,阿爾斯特河、比勒河以及上百條河汊和小運河組成密密麻麻的河道網而遍佈市區,因而漢堡港是河、海兩用港,成為歐洲河與海、海與陸聯運的重要樞紐。
漢堡港,不僅是德國最大港口,也是國際上最現代化的港口之一。港口面積100平方公里,約佔城市總面積的1/7。有大小碼頭60多個,可同時停泊250多艘大型貨輪。航道低潮時水深也在11米以上,萬噸巨輪可沿120公里的易北河航道從北海駛進港口。
該港擁有300多條國際航線,同世界上1100個大型港口保持聯繫,每年進入港口的船隻近兩萬艘,素有“德國通向世界的門户”的稱號。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的巨輪經常出現在漢堡港口,印有cosco和china shipping的集裝箱大片大片出現在港區貨區裏。
有大型郵輪抵達漢堡的時候,許多漢堡市民趕到船邊參觀,拍照留念。生意人則擺攤熱賣咖啡、烤腸漢堡包啤酒;連人力三輪車也蜂擁而來搶生意。郵輪離港時,易北河兩岸人山人海歡送,放焰火鳴船笛,警察汽艇開道,私家遊艇跟在船後助興,熱鬧非凡。
漢堡最值得一遊的是世界級港口的壯觀景象,在棧橋參觀完帆船博物館後到博物館港,和碼頭對面萬噸巨輪照個面。
易北河 易北河
從碼頭可步行至享有“最美麗大街”之譽的易北河大道,漢堡最美麗的別墅羣,也是富人的聚居地——白沙堤就坐落在此,站在白沙堤的小山上能把易北河和整個港口的美景盡收眼底。無論是在破曉的晨曦中,還是在落日的餘暉裏,易北河永遠是忙碌的。
水多自然橋也多,漢堡各類橋樑總數達2500座,甚至超過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倫敦三個城市的總數。現代化的橋樑在漢堡比比皆是,卻是那些年代久遠的橋樑最讓人流連忘返。
尚存的最古老的橋是海關橋,建於1633年。在一座被稱為圖如思特的安慰橋前,立着兩個栩栩如生的塑像,傳説在漢堡著名大火之前,這兒是漢堡的中心,他們一個是9世紀的神父,另一個是1188年的貴族阿道夫,正是後者建立了漢堡新城。
最現代化的橋是跨越易北河的柯爾布蘭特公路橋,建於1974年,長約4000米,高50多米,橋面可並行4輛汽車,號稱“百橋之首”。在漢堡看橋,就像在翻閲整個漢堡的歷史。
易北河隧道也是一個著名的景點。易北河隧道1911年建成,是易北河下426米長的隧道。行人和車輛進入一座銅製圓形穹頂的建築,乘電梯下降20米左右就進入隧道,隧道的牆面上貼滿瓷磚,我曾在那裏參觀過漢堡的民間藝術展第10週年展。
那天,平日空蕩蕩的隧道里多了一些色彩和人影的流動,小提琴女高音的歌聲從樓梯向下潛行,在瓷磚牆面上碰撞迴應,喜歡藝術的人們帶着興奮的表情低語交流,兜售紀念品的女孩穿着奶奶留下來的古典服裝。
我忍不住大口呼吸着中世紀時代留下的老易北河隧道里的氣味,饒有興致地看着人和作品。
我知道,隧道之上就是冷冷的易北河水和隆隆穿梭的豪華郵船,喧鬧的人羣旋轉在岸邊的酒吧和舞廳。工業與藝術、文化與商業,這一切,在這裏,這麼近,又這麼遠。
漢堡的建築囊括了古典和現代的傑作,從羅曼蒂克式的阿爾斯特拱廊到文藝復興風格的市政廳,從巴洛克式的聖米歇爾大教堂到最古老的倉庫羣——倉庫城,你會發現漢堡是座不折不扣的建築博物館
教堂外觀簡潔雅緻造型柔和,內部裝飾十分精美。祭壇和花萼形佈道壇都是意大利風格的大理石建築。堂內色調以明快的白色為主,配以各種美麗的金色黃經緯度裝飾,十分明亮。教堂的大堂只依靠四根大柱支撐,四周有樓廂,可容納3000人。
教堂上的鐘塔建築風格也很獨特,它不是一般的哥特式尖塔,而是方形塔身,其上數根圓柱支撐起半圓形穹頂,構成眺望台,圓帽上再豎小尖塔,整個鐘塔是銅綠色,高132米,秀美挺拔。
登上453級台階或者乘坐電梯均可到達圓帽下的眺望台,在這裏,可以將漢堡港、易北河和阿爾斯特湖的風光盡收眼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