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璣星

鎖定
天璣星,北斗七星之一,位於大熊座中。源於中國古代對北斗的崇拜,相傳,天璣星為財富之星。《晉書·天文志》説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蒼穹天象,凝集東方文明的精髓。北斗七星,自古為指引方向之星,折射着無限的東方智慧。天璣,是北斗七星的第三顆,尊為祿存星。天璣,主理天上人間的財富,喻為財富之星。
中文名
天璣星
外文名
Phecda [1-2] 
特    點
北斗七星之一
喻    理
喻為財富之星
由    來
中國古代
七星天文名稱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
作    用
指示方向

天璣星七星簡介

天文學上的北斗七星大熊星座中七顆亮星組成的象勺子形狀的星圖,中國人傳統地稱之為北斗星。大熊星則是由該星座中主要亮星構成的象一頭大熊形象的星圖。在北天極還有一個形狀如小熊的星座謂小熊星,在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恆星便是北極星,處於小熊尾巴的尖端,中國古稱曾稱之為“北極”、“太極”、“太一”、“勾陳一”、“北辰”等。
北斗七星象一個彎柄的勺子,從勺口開始依次為天樞星、天璇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雙星、搖光星。七星的亮度分別為1.9等、2.4等、2.4等、3.4等、1.6等、2.1等、1.9等,七星距地球的距離分別為140光年、77光年、19光年、56光年、48光年、81光年、210光年。北斗杓口四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合稱為“魁”,又稱斗魁、璇璣,是中國古代傳説中的文曲星,它代表貧寒讀書人祈禱科考取仕的心境。北斗斗柄三星(玉衡、開陽、搖光)合稱為“杓”。

天璣星自轉由來

在古代,中國人最早揭開天道左旋奧秘的時間不會晚於夏代,先祖們根據離地球最近最亮的北極星與北斗七星旋轉變化的關係,通過觀察斗轉星移不僅認識了地球自轉的方向,而且認識了春夏秋季冬四時交替的規律。現代天文學證明,地球自轉軸是週期性緩慢擺動的,北極指向天空的位置也自然是變動的,北極星的“皇位”也存在輪流坐莊的天文學現象。4800年前,北極星不是現在的小熊座α星,而是天龍座α星,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離小熊座α星的角度約1度,並正以每年15角秒的速度接近小熊座α星,到2100年前後,其角距會小到僅有28角分,之後地球自轉軸北極指向的天空將會在達到頂峯後漸漸遠離小熊座α星。現代天文學認為,地球自轉軸擺動一週的時間大約是26000年。
雖然現代天文學科學早已證明地球的自轉軸是擺動的,恆星也是在運動變化的,而北斗七星組成的圖形由於每顆星運行的速度和方向不同,其10萬年前和10萬年後的圖形與我作所觀察到的大不一樣,但“人生亦老天難老”,祖先們奠基的“極星不動,斗轉星移,天道左旋”的天文認知,不僅為後人留下了發展天文科學的豐厚遺產,而且在運用北斗七星把握方向和認識天、地、人和諧關係上所創造的文化輻射,更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天璣星七星位置

北斗七星屬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斗七星位於大熊的尾巴。這七顆星中有5顆是2等星,2顆是3等星。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斗來,由北往西再展開。”初學認星者可以從北斗七星依次來找其它星座了。

天璣星天文名稱

北斗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我國古代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道教稱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一些道書又説,根據人的出生時辰,人們的生命被分屬於七個星君所掌管:“貪狼太星君,子生人屬之;巨門元星君,醜亥生人屬之;祿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屬之;文曲紐星君,卯酉生人屬之;廉貞綱星君,辰申生人屬之;武曲紀星君,巳未生人屬之,破軍關星君,午生人屬之。”各人根據自己的生辰,即可找到自己的主命星。

天璣星七星組成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星為魁,組成北斗七星的“鬥”,柄狀三星分別使——玉衡、開陽瑤光那個明暗雙星。杓柄中央的星名叫“開陽”,相距11分處有一顆4等伴星,名“輔”,開陽星和輔星組成視雙星, 肉眼即能識辨。開陽本身也是一顆雙星。

天璣星七星作用

季節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中,“玉衡”最亮,亮度幾乎接近一等星。“天權”最暗,是一顆三等星。其他五顆都是二等星。在“開陽”附近有一顆很小的伴星,叫“輔”,它一向以美麗、清晰的外貌引起人們的注意。據説,古代阿拉伯人徵兵時,把它當做測驗士兵視力的“試驗星”。
北斗七星始終在天空中作緩慢的相對運動。其中五顆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着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和“搖光”則朝着相反的方向運動。因此,在漫長的宇宙變遷中,北斗星的形狀會發生較大的變化,10萬年後,我們就看不到這種柄杓形狀了。
又稱“北斗”。離北天極不遠,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見圖)。除δ(天權)星為3等星外,其餘六星都是2等星。把北斗七星鬥前二星連接,並朝鬥口方向延長約五倍距離即可找到北極星,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識別星座的標誌。

天璣星七星介紹

下面七星按照古代天文名稱、黃老經註解、道教稱呼、天文專名、國際通用名的順序介紹:
1、天樞星。《黃老經》説它是“陽明星之魂神”,道教人士又叫它“貪狼星”,天文專名是 Dubhe ,國際通用名是 αUma 。
2.天璇星 陰精星之魂神 巨門星 Merak βUma
3.天璣(機)星 真人星之魄精 祿存星 Phecda γUma
4.天權星 玄冥星之魄精 文曲星 Megrez δUma
5.玉衡星 丹元星之魄靈 廉貞星 Alioth εUma
6.開(闓)陽星 北極星之魄靈 武曲星 Mizar ζUma
7.搖光星 天關星之魂明 破軍Alkaid ηUma
北斗七星距離地球的距離
α (天樞) 星等1.8,距離地球75光年
β (天璇) 星等2.4,距離地球62光年
γ (天璣) 星等2.4,距離地球75光年
δ(天權) 星等3.3,距離地球65光年
ε(玉衡) 星等1.8,距離地球62光年
η(搖光) 星等1.9,距離地球110光年。
ζ(開陽) 是一顆肉眼可見的光學雙星(視力為1.5的人可以很容易地用肉眼看見輔星)。開陽A的星等2.3,距離地球59光年。開陽B的星等4.0,距離地球82光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