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黃素甲醚

鎖定
大黃素甲醚是一種有機物,分子式為C16H12O5,金黃色針狀結晶,幾乎不溶於水,微溶於冷乙醇,易溶於沸乙醇,溶於苯、氯仿乙醚丙酮冰醋酸氫氧化鈉及熱碳酸鈉溶液,極微溶於石油醚
它的提取來源是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的根。
中文名
大黃素甲醚
外文名
Physcion
別    名
硃砂蓮乙素;非斯酮;1,8-二羥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
化學式
C16H12O5
分子量
284.27
CAS登錄號
521-61-9 [3] 
EINECS登錄號
208-315-7
熔    點
203 至 207 ℃
沸    點
560.5 ℃
密    度
1.448 g/cm³
外    觀
金黃色針狀結晶
應    用
農科農藥 [3] 
安全性描述
S26
危險性描述
R36/37/38

大黃素甲醚理化性質

1.性狀
v大黃素甲醚是從中草藥植物大黃的根、莖中提取的一種植物源農藥.屬蒽醌類化合物。該成分是一種植物次生代謝產物,具有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
純品為黃色針狀結晶;
溶解度:溶於苯、氯仿、吡啶甲苯,微溶於乙酸乙酸乙酯,不溶於甲醇、乙醚、丙酮,少量大黃素甲醚能緩慢溶於乙醇和水中。在強酸條件下水解。
大黃素甲醚0.5%水劑外觀為穩定均相液體,無可見的懸浮物;pH6-8;
大黃素甲醚0.5%水劑均為低毒殺菌劑。
2.原理
作用機理:具有較好的內吸傳導作用,通過干擾病原真菌細胞壁幾丁質生物合成,抑制真菌菌絲、吸器的形成及孢子的產生,阻斷病害的蔓延。
天然蒽醌化合物對病菌發育最顯著的抑制作用發生在病菌入侵之前,即吸器原體形成前的階段,其作用機理在於明顯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發和附着胞的形成,致使附着胞大部分為畸形,不能形成吸器原體
3.作用
不僅可抑制真菌的萌發生長,還可誘導作物產生抗逆保衞反應。
對多數作物白粉病具有防治作用,同時對霜黴病、灰黴病、炭疽病等也有較好的防效。
大黃素甲醚對人畜毒性極低,對環境友好,特別適合於綠色和有機蔬菜生產的生物製劑
活性高,持效性強

大黃素甲醚應用領域

大黃素甲醚是高活性植物源殺菌劑,以天然植物大黃為原料,經精心提取其活性成分,加工研製而成,對白粉病、霜黴病灰黴病炭疽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對人畜低毒,對環境友好,特別適合於綠色和有機蔬菜生產。大黃素甲醚是保護性殺菌劑,誘導作物產生保衞反應,抑制病原菌孢子萌發、菌絲的生長、吸器的形成,使得作物免受病原菌的侵害,達到防病的效果。 [2] 

大黃素甲醚安全信息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與眼睛接觸後,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風險術語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1] 

大黃素甲醚簡介

大黃素甲醚結構圖 大黃素甲醚結構圖
別 名:硃砂蓮乙素;非斯酮;1,8-二羥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physcione;parietin;rheochrysidin;1,8-Dihydroxy-3-methoxy-6-methyl-anthraquinone; Emodin-3-methyl ether提取來源: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的根
性質:金黃色針狀結晶,熔點為203℃~207℃,幾乎不溶於水,微溶於冷乙醇,易溶於沸乙醇,溶於苯、氯仿乙醚丙酮冰醋酸氫氧化鈉及熱碳酸鈉溶液,極微溶於石油醚
藥理作用:大黃素甲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鏈球菌痢疾桿菌等26種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在沙門氏菌TA1535試驗有突變作用;對人體宮頸癌Hela細胞長生抑制作用較強;抗菌、用於瀉藥等。
包裝説明:毫克級,克級
色譜條件: 流動相甲醇-水(333:156),檢測波長為254nm (僅供參考)

大黃素甲醚使用方法

經室內活性測定和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對黃瓜白粉病有良好的抑制和防治效果。於白粉病發病初期開始噴藥,稀釋倍數1000倍,葉面噴霧,施藥次數視病情而定,一般2~3次,間隔7-10天。
和其他的農藥有良好的混配性
用藥劑量範圍內對作物安全,未見藥害產生。
在田間使用時需避開桑蠶區和蜜源植物花期,保護鳥類,避免對水域產生污染,禁止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藥器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