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乙酸

鎖定
乙酸,也叫醋酸,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CH3COOH,是一種有機一元酸,為食醋主要成分。純的無水乙酸(冰醋酸)是無色的吸濕性液體,凝固點為16.6℃(62℉),凝固後為無色晶體,其水溶液中弱酸性且腐蝕性強,對金屬有強烈腐蝕性,蒸汽對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乙酸在自然界分佈很廣,比如在水果或者植物油中,乙酸主要以酯的形式存在。而在動物的組織內、排泄物和血液中乙酸又以遊離酸的形式存在。許多微生物都可以通過發酵將不同的有機物轉化為乙酸。 [4] 
中文名
乙酸
外文名
Acetic Acid
別    名
醋酸
冰醋酸
化學式
CH3COOH
分子量
60.052
CAS登錄號
64-19-7
EINECS登錄號
231-791-2
熔    點
16.6 ℃
沸    點
117.9 ℃
水溶性
可溶
密    度
1.05 g/cm³
外    觀
無色透明液體,有刺激性氣味
閃    點
39 ℃(CC)
安全性描述
S23;S24/25;S26;S36/37/39;S45
危險性符號
C
危險性描述
R10;R35

乙酸研究簡史

乙酸發酵細菌(醋酸桿菌)能在世界的每個角落發現,每個民族在釀酒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發現醋——它是這些酒精飲料暴露於空氣後的自然產物。如中國就有杜康的兒子黑塔因釀酒時間過長得到醋的説法。
古羅馬的人們將發酸的酒放在鉛製容器中煮沸,能得到一種高甜度的糖漿,叫做“sapa”。“sapa”富含一種有甜味的鉛糖,即乙酸鉛。公元8世紀時,波斯鍊金術士賈比爾,用蒸餾法濃縮了醋中的乙酸。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通過金屬醋酸鹽的乾餾製備冰醋酸。16世紀德國鍊金術士安德烈亞斯·利巴菲烏斯就把由這種方法產生的冰醋酸和由醋中提取的酸進行了比較。因為水的存在,導致了醋酸的性質發生很大改變,以至於在幾個世紀裏,化學家們都認為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物質。直到法國化學家阿迪(Pierre Adet)證明了這兩種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
1847年,德國科學家阿道夫·威廉·赫爾曼·科爾貝第一次通過無機原料合成了乙酸。反應歷程如下:首先是二硫化碳經過氯化轉化為四氯化碳,接着是四氯化碳的高温分解後水解並氯化,從而產生三氯乙酸,最後一步通過電解還原產生乙酸。
1910年時,大部分的冰醋酸提取自乾餾木材得到的煤焦油。其工藝首先是將煤焦油通過氫氧化鈣處理,然後將形成的乙酸鈣用硫酸酸化,得到其中的乙酸。
1911年,在德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乙醛氧化合成乙酸的工業裝置,隨後研發了低碳烷烴氧化生產乙酸的方法。 [4] 
1925年,英國塞拉尼斯公司就開發出第一個甲基羰基化制乙酸的試點裝置。然而,由於缺少能耐高壓(200atm或更高)和耐腐蝕的容器,此方法的應用一直受到限制。
1963年,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用鈷作催化劑,開發出第一個適合工業生產乙酸的工藝。
1968年,銠催化劑的大大降低了反應難度。採用銠的羰基化合物和碘化物組成的催化劑體系,使甲醇和一氧化碳在水-乙酸的介質中在175℃和低於3兆帕的壓力條件下反應,即可得到乙酸產品。因為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都比較高,所以反應的副產物很少。甲醇低壓羰基化法制乙酸,具有原料價廉,操作條件緩和,乙酸產率高,產品質量好和工藝流程簡單等優勢,但反應介質有嚴重的腐蝕性,需要使用耐腐蝕的特殊材質。
1970年,美國孟山都公司建造了採用此工藝的裝置,因此銠催化甲基羰基化制乙酸逐漸成為支配性的孟山都法。
90年代後期,英國石油成功的將Cativa催化法商業化,此方法採用銥催化劑,使用([Ir(CO)₂I₂]),它比孟山都法更加綠色也有更高的效率。

乙酸物質結構

乙酸分子球棍模型 乙酸分子球棍模型
乙酸的晶體結構顯示 ,分子間通過氫鍵結合為二聚體(亦稱二締結物),二聚體也存在於120℃的蒸汽狀態。二聚體有較高的穩定性,已經通過冰點降低測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證明了分子量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態及液態,甚至氣態以二聚體形式存在。當乙酸與水溶和的時候,二聚體間的氫鍵會很快的斷裂。其他的羧酸也有類似的二聚現象。 [1] 
分子結構數據
摩爾折射率
12.87
摩爾體積(cm3/mol)
56.1
等張比容(90.2 K)
133.5
表面張力(dyne/cm)
31.9
極化率(10-24 cm3
5.10 [9] 

乙酸物理性質

熔點
16.6℃
沸點
117.9℃
密度
1.05g/cm3
閃點
39℃(CC)
折射率
1.371(20℃)
飽和蒸氣壓
1.52kPa(20℃)
臨界温度
321.6℃
臨界壓力
5.78MPa
引燃温度
426℃
爆炸上限(V/V
16.0%
爆炸下限(V/V
5.4%
外觀
無色透明液體
溶解性
溶於水、乙醇、乙醚、甘油,不溶於二硫化碳 [9] 

乙酸化學性質

乙酸乙酸的酸性

乙酸的羧基氫原子能夠部分電離變為氫離子(質子)而釋放出來,導致羧酸的酸性。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係數為4.8,pKa=4.75(25℃),濃度為1mol/L的醋酸溶液(類似於家用醋的濃度)的pH為2.4,也就是説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離的。 [6] 
反應説明 反應説明

乙酸與無機物反應

1、乙酸能與部分鹽發生反應,生成相應的乙酸鹽。
反應
反應式
乙酸與碳酸鈉
2CH3COOH+Na2CO3 = 2CH3COONa+CO2↑+H2O
乙酸與碳酸鈣
2CH3COOH+CaCO3 = (CH3COO)2Ca+CO2↑+H2O
乙酸與碳酸氫鈉
NaHCO3+CH3COOH = CH3COONa+H2O+CO2
乙酸與弱酸鹽反應
2CH3COOH+CO32- = 2CH3COO-+H2O+CO2 [2] 
2、由於弱酸的性質,對於許多金屬,乙酸是有腐蝕性的,例如鐵、鎂和鋅,反應生成氫氣和金屬乙酸鹽。雖然鋁在空氣中表面會形成氧化鋁保護層,但是在醋酸的作用下,氧化膜會被破壞,內部的鋁就可以直接和酸作用了。
反應
反應式
乙酸與鐵反應
Fe+2CH3COOH = (CH3COO)2Fe+H2
乙酸與鋁反應
2Al+6CH3COOH = 2(CH3COO)3Al+3H2
乙酸與鋅反應
Zn+2CH3COOH = (CH3COO)2Zn +H2
乙酸與鎂反應
Mg+2CH3COOH = (CH3COO)2Mg+H2
3、金屬的乙酸鹽也可以用乙酸和相應的鹼反應制得,比如氫氧化鈉與醋的反應。除了醋酸鉻(II),幾乎所有的醋酸鹽能溶於水。
離子式
CH3COOH+OH- = CH3COO-+H2O
乙酸與氫氧化鈉反應
CH3COOH+NaOH = CH3COONa+H2O
乙酸與氨水反應
CH3COOH+NH3·H2O = CH3COONH4+H2O [4] 

乙酸生物化學反應

乙酸中的乙酰基,是生物化學中所有生命的基礎。當它與輔酶A結合後,就成為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新陳代謝的中心。然而,乙酸在細胞中的濃度是被嚴格控制在一個很低的範圍內,避免使得細胞質的pH發生破壞性的改變。與其它長鏈羧酸不同,乙酸並不存在於甘油三酸脂中。但是,人造含乙酸的甘油三酸脂,又叫甘油醋酸酯(甘油三乙酸酯) [3]  ,則是一種重要的食品添加劑,也被用來製造化妝品和局部性藥物。
乙酸由一些特定的細菌生產或分泌。值得注意的是醋菌類梭菌屬的丙酮丁醇梭桿菌,這個細菌廣泛存在於全世界的食物、水和土壤之中。在水果或其他食物腐敗時,醋酸也會自然生成。乙酸也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靈長類生物的陰道潤滑液的一個組成部分,被當作一個温和的抗菌劑。

乙酸脱羧反應

乙酸在銅的催化下並加熱,可以發生脱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甲烷: [4] 

乙酸氧化還原反應

還原反應
乙酸可以被氫化鋁鋰還原為乙醛 [4] 
氧化反應
乙酸的燃燒反應是廣義上的氧化反應,乙酸完全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乙酸取代反應

酯化反應
乙酸和乙醇在濃硫酸的催化下並加熱可以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1] 
α-H滷代反應
紅磷的存在下,鹵素與乙酸可發生α-H滷代反應。如乙酸在紅磷的作用下與氯氣反應生成氯乙酸 [4] 
脱水反應
乙酸能發生分子間的脱水反應,一個乙酸分子會脱去一個-OH基,而另一個乙酸分子會脱去一個H,最後形成乙酸酐 [4] 
與三氯化磷反應
乙酸與三氯化磷加熱可發生取代反應,反應可生成乙酰氯與亞磷酸:
與氨氣反應
乙酸在脂肪酶的催化下可以與氨氣發生加成反應,乙酸的羥基被氨基取代生成生成乙酰胺 [5] 

乙酸製備方法

乙酸的製備可以通過人工合成和細菌發酵兩種方法。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細菌發酵,僅佔整個世界產量的10%,但是仍然是生產乙酸,尤其是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很多國家的食品安全法規規定食物中的醋必須是通過生物法制備,而發酵法又分為有氧發酵法和無氧發酵法。

乙酸有氧發酵法

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醋桿菌屬細菌能夠從含有酒精的食物中生產出乙酸。通常使用的是蘋果酒或葡萄酒混合穀物、麥芽、米或馬鈴薯搗碎後發酵。這些物質在催化酶的作用下在氧氣下能發酵成乙酸。
具體做法是將醋菌屬的細菌接種於稀釋後的酒精溶液並保持一定温度,放置於一個通風的位置,在幾個月內就能夠經過發酵,最後生成醋。工業生產醋的方法通過提供充足的氧氣使得反應過程加快,此方法已經被商業化生產採用,也被稱為“快速方法”或“德國方法”,因為首次在德國1823年應用成功而因此得名。此方法中,發酵是在一個塞滿了木屑或木炭的塔中進行。含有酒精的原料從塔的上方滴入,新鮮空氣從下方自然進入或強制對流。強化的空氣量使得此過程能夠在幾個星期內完成,大大縮短了制醋的時間。
Otto Hromatka和Heinrich Ebner在1949年首次提通過液態的細菌培養基製備醋。在此方法中,酒精在持續的攪拌中發酵為乙酸,空氣通過氣泡的形式被充入溶液。通過這個方法,含乙酸15%的醋能夠在兩至三天製備完成。

乙酸無氧發酵法

部分厭氧細菌,包括梭菌屬的部分成員,能夠將糖類直接轉化為乙酸而不需要乙醇作為中間體。在無氧的環境下能夠將蔗糖發酵為乙酸。
此外,許多細菌能夠從僅含單碳的化合物中生產乙酸,例如甲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與氫氣的混和物。
梭菌屬因為有能夠反應糖類的能力,減少了成本,這意味着這些細菌有比醋菌屬細菌的乙醇氧化法生產乙酸更有效率的潛力。然而,梭菌屬細菌的耐酸性不及醋菌屬細菌。耐酸性最大的梭菌屬細菌也只能生產不到10%的乙酸,而有的醋酸菌能夠生產20%的乙酸。使用醋酸屬細菌制醋仍然比使用梭菌屬細菌製備後濃縮更經濟。所以,儘管梭菌屬的細菌早在1940年就已經被發現,但它的工業應用範圍較窄。
除了上述生物法外,工業用乙酸多采用如下方法合成:

乙酸甲醇羰基化法

大部分乙酸是通過甲基羰基化合成的。此反應中,甲醇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乙酸,方程式如下
這個過程是以碘代甲烷為中間體,分三個步驟完成,並且需要多金屬成分的催化劑(第二步中)
通過控制反應條件,也可以通過同樣的反應生成乙酸酐。因為一氧化碳和甲醇均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所以工業常使用此方法制備乙酸。

乙酸乙醛氧化法

在孟山都法商業生產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製得。儘管不能與甲基羰基化相比,此法仍然是第二種工業制乙酸的方法。

乙酸烷烴液氧化法

採用正丁烷為原料,以乙酸為溶劑,在170℃-180℃,5.5兆帕和乙酸鈷催化劑存在下,用空氣為氧化劑進行氧化。同時此方法也可採用液化石油氣或輕質油為原料。此方法原料成本低,但工藝流程較長,腐蝕嚴重,乙酸收率不高,僅限於廉價異丁烷或液化石油氣原料來源易得的地區採用。
此反應可以在能使丁烷保持液態的最高温度和壓力下進行,副產物包括丁酮,乙酸乙酯甲酸丙酸。因為部分副產物也有經濟價值,所以可以調整反應條件使得副產物更多的生成,不過分離乙酸和副產物使得反應的成本增加。
在類似條件下,使用上述催化劑,乙醛能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乙酸。
乙醛也能被氫氧化銅氧化。
使用新式催化劑,此反應能獲得95%以上的乙酸產率。主要的副產物為乙酸乙酯,甲酸和甲醛。因為副產物的沸點都比乙酸低,所以很容易通過蒸餾除去。

乙酸乙烯氧化法

乙烯在催化劑(所用催化劑為氯化鈀:PdCl₂、氯化銅:CuCl₂和乙酸錳:(CH₃COO)₂Mn)存在的條件下,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此反應可以看作先將乙烯氧化成乙醛,再通過乙醛氧化法制得。

乙酸託普索法

託普索法以單一天然氣或煤為原料。第一步:合成氣在催化劑下生成甲醇和二甲醚;第二部:甲醇和二甲醚(兩者不需提純)和CO羰基化生成醋酸,此方法也叫做兩步法。

乙酸生產工藝

乙酸BP Cativa工藝

BP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醋酸供應商,世界醋酸生產的70%採用BP技術。BP公司1996年推出Cativa技術專利,Cativa工藝採用基於銥的新催化劑體系,並使用多種新的助劑,如錸、釕、鋨等,銥催化劑體系活性高於銠催化劑,副產物少,並可在水濃度較低(小於5%)情況下操作,可大大改進傳統的甲醇羰基化過程,削減生產費用高達30%,節減擴建費用50%。此外,因水濃度降低,CO利用效率提高,蒸汽消耗減少。 [7] 

乙酸塞拉尼斯 AOPlus工藝

塞拉尼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醋酸生產商之一。1978年,赫斯特-塞拉尼斯公司(現塞拉尼斯公司)在美國得州克萊爾湖工業化投運了孟山都法醋酸裝置。1980年,塞拉尼斯公司推出AOPlus法(酸優化法)技術專利,大大改進了孟山都工藝。
AOPlus工藝通過加入高濃度無機碘(主要是碘化鋰)以提高銠催化劑的穩定性,加入碘化鋰和碘甲烷後,反應器中水濃度降低至4%~5%,但羰基化反應速率仍保持很高水平,從而極大地降低了裝置的分離費用。催化劑組成的改變使反應器在低水濃度(4%~5%)下運行,提高了羰基化反應產率和分離提純能力。 [8] 

乙酸應用領域

乙酸工業用途

1、乙酸是大宗化工產品,是最重要的有機酸之一。主要用於生產乙酐、乙酸酯及乙酸纖維素等。聚乙酸乙烯酯可製成薄膜和粘合劑,也是合成纖維維綸的原料。乙酸纖維素可製造人造絲和電影膠片。
2、低級醇形成的乙酸酯是優良的溶劑,廣泛用於油漆工業。因為乙酸那溶解大多數有機物,因此乙酸也是常用的有機溶劑(例如用於對二甲苯氧化生產對苯二甲酸)。
3、乙酸可用在某些酸洗和拋光溶液中,在弱酸性溶液中作緩衝劑(如鍍鋅、化學鍍鎳),在半光亮鍍鎳電解液中作添加劑,在鋅、鎘的鈍化溶液中可提高鈍化膜的結合力,並常用來調節弱酸性鍍液的pH。
4、用於生產乙酸鹽,如錳、鈉、鉛、鋁、鋅、鈷等金屬的鹽,廣泛用作催化劑,織物染色及皮革鞣製工業中的助劑;乙酸鉛是油漆顏色鉛白;四乙酸鉛是有機合成試劑(如四乙酸鉛可作強氧化劑、提供乙酰氧基的來源以及製備有機鉛化合物等)。
5、乙酸也可用作分析試劑,有機合成,色素和藥品的合成。

乙酸食品用途

在食品行業中,乙酸用作酸化劑,增香劑和香料製造合成食醋時,用水將乙酸稀釋至4-5%,添加各種調味劑,風味與醇造醋相似,製造時間短,價格便宜。作酸味劑,可用於複合調味料,配製醋、罐頭、果凍和乾酪,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還可作曲香酒的增香劑,使用量為0.1~0.3 g/kg。

乙酸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
-0.2
氫鍵供體數量
1
氫鍵受體數量
2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
0
互變異構體數量
0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
37.3
重原子數量
4
表面電荷
0
複雜度
31
同位素原子數量
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
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
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
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
0
共價鍵單元數量
1 [9] 

乙酸安全措施

乙酸危險性

靜電作用:可能有聚合危害
危險特性:能與氧化劑發生強烈反應,與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鉀等反應劇烈。稀釋後對金屬有腐蝕性。
濃度較高的乙酸具有腐蝕性,能導致皮膚燒傷,眼睛永久失明以及黏膜發炎,因此需要適當的防護。上述燒傷或水泡不一定馬上出現,很大部份情況是暴露後幾個小時出現。乳膠手套不能起保護作用,所以在處理乙酸的時候應該帶上特製的手套,例如丁腈橡膠手套。濃縮乙酸在實驗室中燃燒比較困難,但是當環境温度達到39℃(102℉)的時候,它便具有可燃的威脅,在此温度以上,乙酸可與空氣混合爆炸(爆炸極限4%~17%體積濃度)。
乙酸的危害和乙酸溶液的濃度有關。下表中例舉了乙酸溶液的歐盟分級:
濃度(質量)
摩爾濃度
分級
R-Phrases
10%–25%
1.67–4.16 mol/L
刺激 (Xi)
R36/38
25%–90%
4.16–14.99 mol/L
腐蝕 (C)
R34
>90%
>14.99 mol/L
腐蝕 (C)
R10, R35
因為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及腐蝕性蒸汽,操作濃度超過25%的乙酸要在眼罩下進行。稀乙酸溶液,例如醋,是無害的。然而,攝入高濃度的乙酸溶液是有害人及動物健康的。

乙酸泄漏處理

污染排放類別:Z
泄漏處理:切斷火源,穿戴好防護眼鏡、防毒面具和耐酸工作服,用大量水沖洗溢漏物,使之流入航道,被很快稀釋,從而減少對人體的危害。

乙酸滅火方法

用霧狀水、乾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滅火。用水保持火場中容器冷卻。用霧狀水驅散蒸氣,趕走泄漏液體,使稀釋成為不燃性混合物。並用水噴淋去堵漏的人員。

乙酸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皮膚接觸先用水沖洗,再用肥皂徹底洗滌。
眼睛接觸: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再用乾布拭擦,嚴重的須送醫院診治。
吸入:若吸入蒸氣得使患者脱離污染區,安置休息並保暖。
食 入:誤服立即漱口,給予催吐劑催吐,急送醫院診治。

乙酸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深度濃度超標時,應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他:工作後,淋浴更衣,不要將工作服帶入生活區。

乙酸毒理學數據

1、急性毒性
LD50:3530mg/kg(大鼠經口);1060mg/kg(兔經皮)
LC50:13791mg/m3(小鼠吸入,1h)
2、刺激性
家兔經皮:50mg(24h),輕度刺激。
家兔經眼:5mg(30s),輕度刺激(用水沖洗)。
3、致突變性
微生物致突變:大腸桿菌300ppm(3h)。
姐妹染色單體交換:人淋巴細胞5mmol/L。
細胞遺傳學分析:倉鼠卵巢10mmol/L。
4、其他
大鼠經口最低中毒劑量(TDLo):700mg/kg(18d,產後),對新生鼠行為有影響。
大鼠睾丸內最低中毒劑量(TDLo):400mg/kg(1d,雄性),對雄性生育指數有影響。

乙酸生態學數據

1、生態毒性
LC50:92~106mg/L(48h),79~88mg/L(96h)(黑頭呆魚);75mg/L(96h)(藍鰓太陽魚);251mg/L(96h)(食蚊魚)
EC50:32mg/L(48h)(水蚤)
IC50:90mg/L(72h)(藻類)
2、生物降解性
MITI-I測試,初始濃度100ppm,污泥濃度30ppm,2周後降解74%。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氣中,當羥基自由基濃度為5.00×105個/cm3時,降解半衰期為22d(理論)。

乙酸儲存運輸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冬季應保持庫温高於16℃,以防凝固。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鹼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運輸注意事項: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鋁製企業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准。鐵路非罐裝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盪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鹼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乙酸藥典信息

乙酸基本信息

本品含C2H4O2不得少於99.0%(g/g)。

乙酸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或無色的結晶塊,有強烈的特臭。
本品與水、乙醇、甘油或多數的揮發油、脂肪油均能任意混合。
凝點
本品的凝點(通則0613)不低於14.8℃。

乙酸鑑別

1、取本品1mL,加水1mL,用氫氧化鈉試液中和,加三氯化鐵試液,即顯深紅色,煮沸,即生成紅棕色的沉澱,再加鹽酸,即溶解成黃色溶液。
2、取本品少許,加硫酸與少量的乙醇,加熱,即發生乙酸乙酯的香氣。

乙酸檢查

氯化物
取本品10mL,加水20mL,依法檢查(通則0801),與標準氯化鈉溶液4.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004%)。
硫酸鹽
取本品20mL,加1%無水碳酸鈉溶液1mL,置水浴上蒸乾,依法檢查(通則0802),與標準硫酸鉀溶液1.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005%)。
甲酸與易氧化物
取本品5mL,加水10mL稀釋後,分取5mL,加重鉻酸鉀滴定液(0.01667mol/L)2.5mL與硫酸6mL,放置1分鐘,再加水20mL,放冷至15℃,加碘化鉀試液1mL,應即顯深黃色或棕色。
乙醛
照殘留溶劑測定法(通則0861第二法)測定。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1.8mL,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取2.5mL,置頂空瓶中,加3.2mol/L氫氧化鈉溶液2.5mL,立即密封,搖勻。
對照品溶液:取乙醚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用1.6mol/L醋酸鈉溶液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0.01mg的溶液,精密量取5mL,置頂空瓶中,密封。
色譜條件:以聚乙二醇聚硅氧烷(或極性相近)為固定液的毛細管柱為色譜柱,起始温度為35℃,維持5分鐘,以每分鐘30°C的速率升温至120℃,維持2分鐘,檢測器温度為250℃,進樣口温度為200℃,頂空瓶平衡温度為80℃,平衡時間為30分鐘。
測定法: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分別頂空進樣,記錄色譜圖。
限度:按外標法以峯面積計算,含乙醛不得過0.01%。
高錳酸鉀還原物質
取本品2mL,加水10mL與搞錳酸鉀滴定液(0.02mol/L)0.10mL,搖勻,放置30分鐘,粉紅色不得完全消失。
不揮發物
取本品20mL,置105℃恆重的蒸發皿中,在水浴上蒸乾並在105℃乾燥至恆重,遺留殘渣不得過1mg。
鐵鹽
取本品2.0mL,置水浴上蒸乾,加水15mL,微温溶解後,加水適量使成25mL,依法檢查(通則0807),與標準鐵溶液1.0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005%)。
重金屬
取本品10mL,置水浴上蒸乾,加醋酸鹽緩衝液(pH3.5)2mL與水15mL微温溶解後,加水適量使成25mL,依法檢查(通則0821第一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二。

乙酸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2mL,置稱定重量的具塞錐形瓶中,精密稱定,加新沸過的冷水40mL與酚酞指示液3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滴定。每1mL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相當於60.05mg的C2H4O2

乙酸類別

腐蝕藥。

乙酸貯藏

密封保存。 [10] 

乙酸安全信息

乙酸安全術語

S23:Do not breathe gas/fumes/vapour/spray.
不要吸入氣體/煙霧/蒸汽/噴霧。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皮膚和眼睛接觸。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觸後,立即用大量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手套和眼睛/面保護。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發生事故時或感覺不適時,立即求醫(可能時出示標籤)。

乙酸風險術語

R10:Flammable.
易燃的。
R35:Causes severe burns.
引起嚴重灼傷。
參考資料
  • 1.    肖飛,鄭治,王劍龍.新型支架材料磷酸鈣骨水泥-聚乳酸聚羥基乙酸二聚體複合物生物相容性的研究[J].中華實驗外科雜誌 ISTIC PKU,2006.
  • 2.    李炳詩,徐固華.十二鎢磷酸催化乙醇和乙酸酯化反應的研究[J].信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
  • 3.    王樹清.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合成甘油三乙酸酯的研究[J].南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
  • 4.    馬朝紅、董憲武.有機化學[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 5.    Litjens M. , Straathof A. , Jongejan J. A. , et al. Exploration of Lipase-Catalyzed Direct Amidation of Free Carboxylic Acids with Ammonia in Organic Solvents[J]. Tetrahedron, 1999, 55(42):12411-12418.
  • 6.    陸濤.有機化學[M].人民衞生出版社,2016.
  • 7.    張龍華. BP公司Cativa羰基合成醋酸技術研究[J]. 價值工程, 2013, 32(013):278-279.
  • 8.    唐曉亮, 夏景峯. 塞拉尼斯甲醇低壓羰基法合成醋酸工藝核心技術分析[J]. 化工設計, 2007, 17(6):6.
  • 9.    乙酸|Acetic acid|64-19-7|  .物競化學品數據庫[引用日期2022-09-10]
  • 10.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P480